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红尘尸仙 > 第278章 文治武功,信笺告急

红尘尸仙 第278章 文治武功,信笺告急

簡繁轉換
作者:一荷知夏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9 16:01:19 来源:源1

第278章文治武功,信笺告急

大雍景治年间,藩镇势大。

长亭王朱晟独子隐姓埋名,化名朱雍,以布衣之身发迹,整合藩镇兵马,挥师南下。短短两年间已占据四州。有见北地囊军者,均言其军容整肃,大有虎吞山河之势。

而今位属九边重镇之一的蔚州,也已大半归属北襄军。

襄者,有解衣耕种之意,《说文解字》有言:襄乃解衣而耕的振奋状态,有昂扬向上之意,或假借为高丶除丶助丶成等义。

朱怀安将魔下兵马取以襄军,便是要告诉世人,北军乃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战,他化名朱雍,从军中底层做起,则等同于解去华服,白身从戎,与布衣百姓乃是同一阵营。

此时蔚州境内,前年才刚从翰林院庶吉士熬出头,出任丹县县尊的吴文才正在发愁。

「想我寒窗十年,又屡遭磨难,这才出人头地,做了一县长官,如今不过二年,蔚州竟被叛军攻破,等叛军攻破城池,我又该如何应对?」

一旁,衙门师爷出主意道:「大人,叛军势大,若是此时放弃城池,撤回京城,还来得及。」

「撤回?弃城而走与逃兵何异?况且我若走了,这一县百姓无人照应,倘若生出乱子来,又会有多少人妻离子散?」

城墙上,蓄了短须的吴文才不复以往的意气风发,而是多了一些沧桑和沉稳,他叹道:「如今我只希望那北襄军果真如传言一般,不犯百姓一犬一家.....

」7

「大人要降?」师爷眼前一亮,一旁的武将守备同样投来视线。

北襄军彪悍,攻无不克,蔚州郡县不战而降者甚多,而执意与北襄军为敌者,多数都没有好下场。

慈不掌兵,两军一旦交战,许多事情便会脱离掌控,再难挽回。

在场之人,有心死战者屈指可数,剩下的人谁也不敢赌北裹军的喜恶。

吴文才看了圈师爷和守备将官,幽幽道:「我为大雍臣子,得朝廷器重,才有今日成就,若我不战而降,岂非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那大人是想.::

男吴文才伸手扶向城墙,了望远处尘烟,目光深沉道:「张守备,取弓来!」

一旁的守备犹豫片刻,还是将弓递给了县尊。

吴文才看着远处逼近的沙尘,

暮色中,一支玄甲军肃立如林,裸露在外的锋刃处映着寒光。铠甲相击,铮然有声,其间将卒身姿皆如松如岳,军容之整肃令鬼神生惧。

底下有嗓门大的执旗兵出列,于马上举起金色旗帜,让丹县主官武将等人即刻开门投诚。

吴文才挽起长弓,咬紧牙关,冲着城外军列射出一箭!

底下执旗兵吓了一跳,还当是有武艺高强的好手要拿他当下马威!

执旗兵一个马肚藏身,驱马后退,却不曾想那箭只射到一半距离,便势头萎靡,扎在了地上。

吴文才丢下长弓,说道:「不发一箭一矢是不战而降,而今我击发一箭,便是表明了我的立场「但我身为一县长官,却没能为国朝守住疆土,其罪依旧难赎,从今日起,我便是大雍罪臣,

再不是你们的官长。」

吴文才双手举起,摘下官帽顶戴,郑重的放在了城墙上。

朝廷克扣银,迫使镇北军倒戈,蔚州各郡县军中饷银同样遭受其害,若不是吴文才这两年弹心竭虑,将治所打理的井井有条,给军中将士额外关照,怕是此时的军将早已投敌求荣去了!

「一个丹县抵不住北襄铁军,若是因我一人,让县中百姓受难,使军中将士白白丧命,那便是我的罪孽。」

「张守备,李县丞,今日我一人不降,与尔等无关,若北襄军怪罪,也是我一人罪责。」

「大人......」县丞与张守备几乎同时张口,但当两人目送吴文才走下城墙时,却无一人上前阻拦。

唯有师爷小跑着跟了上去。

「大人何必要射那一箭,若惹恼了北裹军,不就祸事临头了吗?」

吴文才没回话,他射的哪是箭,而是心里的不甘!

枉他有一腔抱负,到头来竟陷入两头为难的境地。

一面是臣子忠义,一面是百姓安危;一面是烂透了的大雍,一面是刚兴起的「仁义之师」。

这仗怎麽打?

「师爷跟着我难道就不怕被我连累?」

吴文才问。

「大人于我有知遇之恩,若无大人,我现在还是身陷图图,难洗冤屈的囚徒,若大人真要与北军一战,我也当舍命陪君子!」

吴文才笑道:「那倒不必,若北裹军真如传言那般,你我未必有祸。届时我便归隐山林,从此再不入官场。」

两人回到衙门,吴文才还未与属下叮嘱妥当,便有戎装严整的北裹军队将衙门团团围住。

当先将官来到堂前,喝道:「吴文才何在?」

师爷面如土灰,心道完了!

吴文才轻笑一声,走向前去,浑然不惧道:「我便是吴文才,城头那箭也是我射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来人挑眉看向不卑不亢的吴文才,内心多少有些欣赏,他开口道:「我家主帅有书信一封,让某亲手转交与你。」

说完,这将官把一封信递给了吴文才。

「敢问将军姓名?」

「某姓王,单名一个梁字。」

吴文才接过信件,打开匆匆一看,眼晴顿时睁大。

「朱....

朱字刚出口,吴文才瞬间反应过来,他急忙收起信件,说道:「有劳王将军回禀,此事容我再考虑一二,待明日我再给予答覆。」

王梁点点头,说道:「我军早探得本县苍丰实,赋税不苛,刑狱清明,实乃吴县令治理有方,今后还请有劳吴县令继续济民之善政,让本县尽早安稳下来。」

「王将军,我乃大雍官员,你等是北裹.....

T

王梁抬手打断道:「吴县令不必急于答覆,我知吴县令爱民如子,便是为了城内安稳,代为治理几日又有何妨?」

「某还有要事,不便滞留,还望吴县令体谅。」

吴文才还要说些什麽,就见王梁拱手转身,出了衙门。

衙外,王梁走向众军,喝道:「诸军听令!我等乃仁义之师,凡军中士卒违反军纪,取民一钱一缕者,立斩!凌虐百姓者,以奸军论处;窃物夺功者,以盗军当诛!」

吴文才走出衙门,此时北襄军士卒正从衙前街道经过。

有军民陌路相逢,士卒则扶剑立如松,目不斜视。民舍闭户而安,唯闻马蹄踏尘丶铁甲铿锵,

风过无痕。

吴文才由衷叹道:「军律之根深植于此,如山如岳,真不愧仁义之师!我大雍......唉!」

师爷玩笑道:「这是好事,大人至少又有几日县令可当不是?」

吴文才闻言又是一叹。

若果真替北襄军治理几日县所,那他可就真成了叛国逆贼,往后亦不能回头。

想起此节,吴文才急忙回转书房,再次取出了北裹军主帅送与他的信件。

只见信封上写着文才兄亲启』的字样。

打开信封,信笺上的内容大致如下文才兄台鉴:

当今雍朝腐朽,民不聊生,君素怀才,岂忍见天下沦丧?徐青兄昔日送我锦囊妙计,乃归心于吾,不日将共举义旗,图谋大业。兄久负鸿之志,何不来我军中,共襄义举?昔流觞之乐,当化身革故之声;愿携手戮力,一扫污秽。诚邀共赴,期君速决。

此致一—朱怀安敬上。

吴文才眉头紧锁,思付多时,最终握拳自语道:「徐兄向来有高明远识,若连他都认可朱兄,

我未尝不能投靠北裹.....

分黔州,平邱县治所。

正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应对南厝贼军的吴志远也收到了一封信一一志远兄启鉴:

而今朝纲崩坏,已至极矣。朝廷奢靡,奸侯当道,不分贤愚,以致民不聊生。前闻兄在平邱清正为民,然今官贼四起,忠臣难容。

徐青兄及令弟文才兄深明大义,已投愚弟,共举义旗。兄若迟疑,恐失良机。

愚弟素知兄刚正,诚望兄速来,同整朝纲。天下汹汹,我等当救苍生于水火。

专此急告,待兄如饥如渴。

一一朱怀安,顿首。

吴志远看完信件,只迟疑片刻,便持笔写了封回书。

上面写的是:雍室昏,民深重,弟与文才丶徐兄高举义旗欲救苍生,此诚大义所向,愚兄岂能不知?

然今事有急变,南厝蛮夷包藏祸心,秣兵历马欲北上伐谋。平邱乃北上要冲之地,而愚兄治所恰是其兵锋所向......

蛮兵残暴,所过处城邑荡然。若弃城而走,则一县妇孺必遭屠戮。

愿弟稍待,待某驱除夷狄,护得城内百姓安危后,即星夜驰赴共谋大业。

若违此约,天地不容!

吴志远涕泣手书,顿首。

未隔几日,临江县城。

今日是戏班义演的最后一日,台上保生救婴丶猫儿家神丶八旗将军的戏码轮流演出,柳素娥和绣娘也将总共七折的护婴记唱到了最后一折。

「井底寒,风似刀!儿啊——-莫啼哭,莫惊扰。娘血暖你三春袄,娘魂守你到破晓。」

「保生娘!若怜我儿命如草,求您引那善心人,救他出荒郊!」

最后一日,附身孙二娘,登台与柳素娥对戏的绣娘刚一开口就是直击所有人心魄的绝世唱腔。

那声音如抽丝剥茧,尖细处仿佛能刺入骨髓,素白水袖甩动间,似是有着说不尽的哀恸。

绣娘一句三叹,尾音颤巍巍地拖长,又猛地低伏下去,化作气若游丝的鸣咽,当真是声声泣血,字字含情!

待最后收声时,还伴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气声漏出,像是唱得人已伤心欲绝,难以续接。

泪湿裙衫,伤心欲绝,谁解其中味?

「我的亲娘,这梨园戏苑是从哪又请来的名角儿?」

台下不少心软的女子被台上气氛触动,已然哭成了泪人。

哪怕是铮铁汉,也仰起脑袋,看向天空,说今日的风沙可真大。

徐青瞧着台上柳素娥丶绣娘师徒二人对戏,心里同样感叹,

这水准要是唱冥戏与客人,不得全部好评啊!

当护婴记全场唱罢,台下落针可闻。

也不知是哪个粗嗓门的二百五开口说了声好字,这才打破了台下寂静。

「好!真是好戏!」赵中河掏出怀里才捡不久的银,丢上戏台,一时间底下看客铜板丶玉佩丶银子丶镯子丶毡帽丶毛巾,不管贵的便宜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一股脑的往台上撒。

戏班负责收撒钱的武生哪见过这阵仗,台子底下陪县尊看戏的戏班班主都恨不得自个上去亲手帮忙。

到了夜场,戏班里的角儿不再登台,此时只有个半截身子埋土里的老头晃晃悠悠的上台,接着拿起醒木往桌上一拍,摺扇那麽一打,就开始说起戏词里没唱到的,关于保生娘娘和猫儿神之间的故事。

这是徐青特意想的收尾节目,绣娘和柳素娥日场那一出戏太过出众,夜场唱什麽都缺点意思,

想来想去,也就说一说戏外边的事,当做补丁番外来讲。

这样一来不光大夥愿意听,也不会因为夜场没戏,就觉得没意思。

徐青坐在台下前排,正听得乐呵时,一个头戴瓦楞帽,穿着宽阔长衫,身体却瘦的像麻杆的人,凑到了他跟前。

「这里有掌教一封信,来人挺急,说什麽也要亲手送到掌教手里.....:

「那人呢?」

徐青压低声音,问向赤尾马猴。

后者嘻嘻一笑道:「被我丢到一边打呼去了,这信是在他衣裳里找着的。」

徐青摇摇头,起身来到戏台一侧,借着灯烛光亮,看向信笺。

徐兄台雅鉴:

而今雍室衰败,奸侯横行,兄明达之士,必忧国殇。吴文才兄及吴志远兄已投我魔下,同心戮力,共谋义举。君若归心,则大事可成;四海烽火,犹可换新天。念流觞曲水之风雅,今化雄豪之愿。邀君共举,勿作迟疑。

此致一一朱怀安敬上。

徐青撇撇嘴,伸手一道阴燃火,把那信笺烧了乾净。

这小胖子一天天的怎麽就净做美梦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