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上品寒士 > 七十五、众人皆醉我独醒

上品寒士 七十五、众人皆醉我独醒

簡繁轉換
作者:贼道三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1 04:26:09 来源:源1

七十五、众人皆醉我独醒

如此,谢道韫就开始了军府生涯,按惯例,桓温对新辟的掾属要单独召见密谈,一是以示重视,二是了解该掾属的才识和志趣,谢道韫也概莫能外,她来军府的次日傍晚,桓温派人召祝掾入将军府长谈——

从建康来姑孰之前,谢道韫想到了很多应付各种尴尬场面的对策,却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条,不管怎么说,她都是一个女子,夜入将军府单独见桓温难免心下惶惶,当即辞以初来军府,水土不服,身体不适,改日再拜见桓公——

桓温得侍从官回报,捻须而笑,心道:“果然是女子无疑!罢了,我也不让谢才女为难了,我要重用陈操之、要与陈郡谢氏保持良好关系,就得刻意维护谢道韫的男子形象。”

桓温对他的军府出现一个女子幕僚并不觉得违礼犯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桓温既敢说出“大丈夫不流芳千古,便遗臭万年”之语,又岂会忌讳这些,他想的是如何对陈、谢之间的关系加以巧妙利用,以达到他拉拢南渡豪门大族的目的。

谢道韫托病支走将军府侍从官之后,即把谢玄、陈操之请来商议对策,陈操之就在毗邻,先到了,听了谢道韫所言,微微一笑,说道:“亦无妨,桓公召见新来的掾吏是惯例,英台兄从容应对便可——”顿了顿,又道:“下次桓公再召见,我与你一道去吧,要不就阿遏陪你去。”

谢道韫“嗯”了一声,问:“可以吗?”

陈操之道:“就以奏事为名,你、我、阿遏三人不是将助桓公推行大土断吗,要禀报的事也多。”

谢玄匆匆赶到,问明情况后也认为无妨,三人正说话间,陈操之的属吏左朗领着将军府执役到祝掾寓所来了,说静姝娘子请陈掾入府教授竖笛。

陈操之很不愿意见到那个“我见犹怜”李静姝,但既然答应教授其竖笛,就还得尽老师的责任,拒绝只会激起李静姝的怨气,何必在桓温枕席间树敌,敷衍可也,当即辞了谢道韫、谢玄姊弟,随府役入将军府——

陈操之走后,谢道韫问谢玄:“阿遏,静姝娘子是谁?桓公之女?”

谢玄笑道:“桓公女尚幼——阿姊难道未曾听说‘我见犹怜’李势妹吗?”当即把陈操之在姑孰畔与李静姝的遭遇一一说了。

谢道韫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摇头道:“实未想到‘我见犹怜’性情这般乖戾,子重谦谦君子,却遇到这么一个不讲理的,亏他忍受。”

谢玄说了一句:“李静姝容貌极美——”

谢道韫道:“阿遏担心子重见色起意自食恶果?若子重是此等人,如何能与我姊弟交往数年!”

谢玄笑道:“还是阿姊深知子重,我倒不是担心子重乱性,但那李静姝甚是缠人,动辄以亡国之人自居,似无忌惮,子重若处置不当,恐受其累。”

谢道韫道:“郗嘉宾不是代子重向桓温禀明了吗,子重不日将巡检大土断,少与李静姝相处,她又能如何!”

……

陈操之带着黄小统随府役入将军府,先去见桓温,桓温问起谢道韫之病,陈操之答道:“祝掾是中了些暑气,我让她多饮茶、食绿豆粥,不妨事的。”

桓温点点头,略说几句,便命婢女领陈操之去内庭见李静姝,陈操之道:“桓公,我夜入内庭,恐不大方便,就请李娘子出来,就在侧厅教授吧。”

桓温目视陈操之,哈哈一笑,说道:“陈掾事事谨慎哪,昔者阮步兵之邻家妇有美色,当胪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其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此可谓名士放旷通达乎?”

陈操之心道:“我不是阮籍,李静姝更不是卖酒妇,你桓郡公有那么好的耐性,先疑后察?”当即言道:“阮步兵固外坦荡而内淳至人也,然后世流弊,轻薄之人,名位粗会,便背礼叛教,托云率任,才不逸伦,强为放达,以傲兀无检者为大度、以惜护节操为涩少,于是无赖之子,醉酣耳热之后,结党合群,游不择类,入他堂室,观人妇女,指玷修短,评论美丑,乱男女之大节、蹈相鼠之无仪,此操之所不为也,桓公负天下之望,岂宜言此!”

桓温避席相谢,肃然道:“陈掾诚有德君子也,温欲振江左颓势、一洗靡荡之风,望陈掾竭诚辅佐,温定不相负。”

桓温礼贤下士,可谓无以复加了,陈操之当然得表态,躬身道:“操之入西府,正为明公而来。”

桓温大喜,从此视陈操之为心腹。

李静姝姗姗而至,一袭素裙,幽丽绰约,先向桓温见礼,再以师礼见陈操之。

桓温对李静姝道:“倾倾,陈掾是有德君子,我雅重之,汝当谨守弟子礼,切勿轻慢。”

李静姝应道:“既以行拜师礼,妾自当以弟子侍奉陈师,若忤陈师之意,陈师尽管责罚,妾不敢怨也。”

陈操之心道:“李静姝口是心非,我岂敢责罚你,如何责罚!”

桓温笑道:“自当如此,严师出高徒,倾倾传得陈掾之音律,日后可娱我老怀。”

陈操之与李静姝入侧厅,李静姝恭恭敬敬取出一紫竹箫,说道:“这是遵陈师指点,从襄阳制笛名手曹破虏处购得的竖笛,陈师看还可用否?”命身边侍女呈递给陈操之。

陈操之接过来细看,竹质细密,入手颇沉,长约合晋尺三尺三寸,粗如拇指,吹孔、音孔光洁,打磨甚为细致,轻轻叩击箫管,渊渊有金石声,赞道:“确是上品竖笛!”

李静姝便道:“请陈师试吹一曲,可好?”

陈操之摇头道:“竖笛不可混吹,你且吹一支短曲,让我听来——”

李静姝应了一声:“是”。接过紫竹箫,莹白玉指执着深紫色的箫管,淡淡红唇凑着吹孔,睫毛覆下,双眸幽杳,嘬唇吹奏,一缕箫声袅袅而出——

此时的李静姝美丽高贵、娴雅有礼,实难等同于那日黄昏在姑孰溪畔的乖戾妄悖。

短曲《风入松》是嵇康所作,意境高雅,虽是琴曲,但以洞箫奏来亦悠呜动听,李静姝吹得不错,只是嵇康的那种恬静高迈之气就非李静姝所知了。

陈操之指点了李静姝拓展洞箫音域的一些方法,又命人取笔墨来,以燕乐半字谱记下他改编的嵇康的《长清曲》,这支箫曲音域较宽,高音可与横笛媲美,低音用一般小管洞箫根本吹不出来——

陈操之道:“这支曲子比较难,你好自练习,何时能完整吹奏,我再教你下一曲,未学会之前不要再请我入府,我亦有官职在身,不是专门教授竖笛的。”

李静姝低声应道:“是。”

陈操之便即告辞,李静姝看着陈操之颀长俊逸的背影,嘴角噙着一丝魅惑的笑,白齿轻咬,心道:“郗超已入都,老贼现在似乎最看重这个陈操之,我若是能抓得陈操之的把柄,胁迫他为我所用,定要那老贼身败名裂——”

宽袍缓带的桓温踱了进来,李静姝睫毛一闪,唇角向上一勾,那一丝魅惑笑意顿时不见了,代之以娇媚风情,迎上前去……

次日午后,为避免桓温夜来召见,谢道韫入将军府求见桓温,对昨夜不能奉召致歉,桓温道:“据陈掾言祝掾冒了暑气,今安否?”

谢道韫道:“陈子重惠我以葛仙茶,品后烦恶尽消。”

桓温也想试试谢安这个侄女到底才学如何,前日郝隆没试探出来,当即请祝掾试论《中兴三策》,谢道韫乃详述之,旁征博引、识见明晰,至此桓温乃信谢道韫果然才华不让须眉。

属吏来报,谢玄、陈操之求见,桓温道:“谢掾、陈掾来得正好,今日议定大土断之事,择日推行。”

桓温又命人请来军府长史王坦之,一起商议并官省职及大阅户人之事,由陈操之执笔,奏疏朝廷于本月二十一庚戌日起颁布法令,大阅户人,各州郡县自七月二十一庚戌日起至八月三十戊子日止,对所在之民实行大土断,主要有此两项:一是对侨州郡县进行土断,对虚设或疆界错乱的侨州郡县进行合并、整顿,使这与一般州郡“画一”;二是对一般州郡县进行大阅户口,更正户籍上的不实的籍注,把脱离户籍的逃户重新入户籍——

在八月三十戊子日前自行清理出的隐户,不予追究主家之责,对逾期犹违制多占荫户、藏匿民户的家族将实行严惩,各郡县长吏对本郡县有违禁之户却不向有司汇报者,轻则问责,重则免官,乃至收付廷尉问罪,这一条主要是为了避免地方官与当地大族沆瀣一气,阻碍土断检籍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地方官无力查办那些世家豪强不要紧,但你得要把哪些家族藏匿了户口向有司汇报,朝廷将临时设立土断司,以五兵尚书陆始主持,谢玄为副,陈操之、祝英台、贾弼之、刘尚值为佐吏,要严明法禁,违者必究——

至于并官省职,前日便已议决,由谢安主持、王坦之与郗超为副,各州郡长吏要将其属吏三减其一,那些清贵散职亦减去一半——

谢道韫既已入西府,这可以算是陈郡谢氏对桓温的屈服,桓温自不会再阻谢安回朝廷任职,谢安将由五品郡太守擢升为四品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官品不如侍中和散骑常侍,但权力很大,御史中丞是御史台主,身为法官,纠弹三公以下,是朝中威仪最重的官职,谢安三年前出东山,先是做桓温的八品军司马,仅一年就被朝廷征拜为吴兴郡太守,又一年半,升为御史中丞,升迁之快,无人能及,这固然是因为谢安才识声望出众,但若没有桓温的默许和提携,谢安也不可能三年之内从八品军司马跃升到四品御史中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