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逆经:骗子住手 > 第361章 除旱魃:三请治水人1

逆经:骗子住手 第361章 除旱魃:三请治水人1

簡繁轉換
作者:任梵无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1-06 17:15:35 来源:源1

第361章除旱魃:三请治水人1(第1/2页)

福兴栈的客厅里,王福正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拿着本账本。

梅屹寒推门进去,王福抬头一看,吓得赶紧站起来:“你……你是谁?”

“钦差大臣驾到!”梅屹寒掏出令牌,“还不跪下,把你跟徐天成私卖公粮的事说清楚。”

崔一渡站在后面,望着王福,不怒自威。

王福腿一软,跪在地上:“大人,我招,我招!是徐天成大人让我把公粮卖给州府的商人,每石粮卖五两银子,我们分三成。”

“粮呢?”

“在后面的仓库里,有三百石。”

崔一渡让梅屹寒去仓库查,果然发现了三百石公粮。崔一渡冷笑一声:“徐天成,你好大的胆子!”

第二天巳时,崔一渡和梅屹寒押着王福直奔县衙。

当崔一渡亮出自己身份时,县令徐天成吓得面如土色,扑通跪倒在地,浑身发抖:“景王殿下……殿下恕罪,下官一时糊涂,听信王福之言,只道州府缺粮,卖粮是为了筹款赈灾……”

王福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指着徐天成吼道:“徐天成,是你让我把官粮卖出去的,说等上面救济粮到了,就填补空缺。卖粮你我各得三成银子,你还想推给我一人承担?”

崔一渡冷笑:“你们倒卖公粮,上下勾连,竟敢妄谈赈灾!”

梅屹寒将账本掷于公堂之上,白纸黑字,数目分明。徐天成面如死灰,瘫倒在地。

刘二拐指着衙门口的旺财说道,“徐大人,这只狗是你养的,去年瘦得像猫,现在肥得像猪。要是你没粮,能喂得这么肥?”

人群里爆发出笑声,徐天成赶紧用袖子捂住脸。

崔一渡拍了拍惊堂木:“徐天成,你身为县令,不思救济百姓,反而倒卖公粮,以权谋私,该当何罪?”

徐天成哭着说:“景王殿下,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晚了。”崔一渡说,“来人,把徐天成和王福押入大牢,听候发落!众衙役听令,立刻开仓,为百姓放粮!”

百姓们欢呼起来,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抱着孩子喊“有饭吃了”。众人赶紧跪地叩谢:“景王殿下,青天大老爷!”

刘二拐跪在人群里,看着徐天成和王福被押走,再看看眼前的景王殿下,又喜又惊。

崔一渡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跪伏在地的百姓,让众人起身,“今日之事,本王自会奏明朝廷。尔等回家安顿,每户凭印券暂领粮两斗,待朝廷赈灾钱粮运抵后再行补足。”

粮仓外,差役迅速布置登记簿册,陆东阳将印券写好,分发至各户手中,百姓井然有序地按册领粮,队伍绵延至街尾。

崔一渡立于街心,望着孩童捧粮归家的身影,眉间渐舒。

派粮之事持续到深夜才结束。崔一渡坐在县衙大堂上,一直没有离开。梅屹寒端来一碗热茶,轻声道:“殿下,夜深了。”

崔一渡接过茶,目光仍落在案前那本染了尘的账册上,喃喃道:“三百石粮……五百多户人家撑不了多久。”

梅屹寒说道:“您不是说,还有朝廷的赈灾粮吗?”

崔一渡轻摇头,指尖抚过账册边沿,“没有粮,只有十万银用于修缮引水工程和农田补种。但哪里有这么快,旱情不消,农时被耽误,麻烦还在后面。”

梅屹寒望了望殿外沉沉夜色,低声道:“要是下几场雨就好了,可以重新播种补苗,地里还能长出瓜果蔬菜,百姓就不怕饿肚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1章除旱魃:三请治水人1(第2/2页)

“是啊,下几场雨……这天,哪里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这时,陆东阳和刘二拐随着差役踏夜而来,崔一渡招呼二人坐下,问:“听闻郓县十年五旱,为何这样?”

陆东阳叹了一口气:“殿下,郓县地处丘陵,蓄水极难。全县的庄稼主要靠溯河灌溉。二十年前,上游发生了地震,溯河被山体崩塌截断,河床改道,郓县的千亩稻田从此成了望天水田。

“每到春耕,百姓只能挑着木桶去八里外的清潭取水,累得腰弯背驼,收成却一年比一年少。今年,旱得连清潭河都快见了底,百姓实在没法子。

崔一渡沉默良久,指尖在案上轻轻叩击,忽而抬眼问道:“县里可有熟悉水脉的老农或匠人?可曾绘过地下泉流图?”

陆东阳点头:“城南十五里的樟子村,有位叫陈九龄的老汉,曾祖辈便是治水匠人,若能请他过来,兴许可以寻到地下水源。”

崔一渡点头:“陆先生,县里没了县令,本王让你暂代县务,明日一早便去樟子村,请陈九龄老丈前来议事。”

“啊?”陆东阳一愣,随即拱手应下,“是,景王殿下。草民必定不负所托,天亮便启程前往樟子村。”

“嗯。”崔一渡点点头。

……

清晨,陆东阳和一个衙役踏着薄雾出发,穿过干裂的田埂,远处樟子村的轮廓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脚下的土一碰就碎成粉末,裂纹如蛛网般向远处蔓延。

村口老槐树下,几个孩童正蹲着用瓦片刮取最后一点湿泥。

陆东阳心头一紧,加快脚步进村寻人。问至陈家竹屋,只见篱笆倾颓,门扉半掩,一位白发老者正伏案描画,满墙悬挂的竟是沟渠脉络图。

陆东阳刚走到屋门口,就见一只白鹅扑棱着翅膀从旁边蹿过来,尖喙对着陆东阳的官帽猛啄。陆东阳连连后退,官帽掉在地上,露出里面的头发。

屋里传来一个粗哑的声音:“哪来的官老爷?没看见门口的牌子吗?”

竹帘掀开,走出个五十岁上下的汉子,穿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腰间系着一根草绳,脸上的皱纹比田垄还深,眼睛却像浸了井水,亮得吓人。

他盯着陆东阳手里的东西,鼻子里哼了一声:“官府的酒,是用百姓的税银买的吧?官府的糕,是从灾民手里抢的吧?”

陆东阳捡起官帽,赔着笑说:“陈先生误会了,这是钦差大人特意让我带的……”

“钦差大人?”陈九龄打断他,指了指门口的木牌,“看见没?‘不与官府往来’,这六个字是我用父亲的棺材板刻的。当年我父亲治完溯河,被贪官诬陷账目不清,关进大牢,活活饿死在里面。你们官府的人,一个个都长着吃人的嘴!”

陆东阳说道:“陈先生,钦差大人来这里是赈灾的,昨日把徐县令抓了,还为百姓放粮食,我是暂代县丞之职,还望先生以苍生为念,帮百姓找到水源。”

陈九龄冷眼一瞥:“赈灾?放粮?这话我听了几十年。”

他起身,走到篱笆边,拎起一个浇水壶,对着三人脚边的泥土猛浇:“你们官府的脚,比旱魃还毒,踩坏了我家的兰花,就得用这水冲一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