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一剑一酒一乾坤 > 第1738章 少年出古城,自有南风吹

一剑一酒一乾坤 第1738章 少年出古城,自有南风吹

簡繁轉換
作者: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3 16:45:25 来源:源1

就当顾余生准备施以雷霆手段时,身后传来一道熟悉又高傲的声音:“七叔,他是天宗客卿。”

田紫霄坐在精致的玉楼宫辇里,四匹可御空的白羽飞马牵拉着,哒哒哒的马蹄声很有节奏地靠近。

“紫霄小姐,你怎么来了?”

刚刚还无比冷傲的田诏立即放下架子上前迎,虽然他已是炼虚境的修士,但他是依靠家族的资源走到今天这一步,越是底蕴和传承古老的家族,尊卑之念也更加根深蒂固。

“不要为难他们,放他们出城。”田紫霄驾马从顾余生和一众天子弟子身前走过,玉辇华表,让新晋的一众三宗弟子看得目瞪口呆,所谓的宗门天才,大世家骄女,果然是他们仰望的存在。

“是。”

田诏不敢违命,目送田紫霄离开,这才朝顾余生冷哼一声。

“出去吧。”

顾余生看迟愚一眼,迟愚里手一挥,带一众人快步通过城门。

顾余生留在最后面,刚挪步,田诏在他身侧以森寒的语气道:“刚才阁下欲动手?”

顾余生不答,兀自向前走,直至整个队伍出了城门,田诏垮着脸,纵身一跃准备上城墙,身欲动时,忽感咽喉传来一道冰冷,他下意识后退,凝目之间,一道方才他无法捕捉的剑气随着剑意随风散尽。

田诏额头沁出冷汗,吞咽一口唾沫,又用手摸了摸脖子,退到靠墙的地方,仿佛身躯都站立不稳,“可怕的家伙……”

城外古道,一众少年迈步朗行,眼眸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筑基修士迟愚,亦是他们心中的神仙,不过迟愚并未以前辈自居,而是让大家叫他师兄,对待每个人都极为温和,折转一段道后,迟愚将一众带到向南的山林道观溪流之畔。

“诸位师弟,我们将行三日之程,请自到观内取食盛水,一盏茶后出发。”

“是!”

年轻的少年们一拥入观,也有人满脸疑惑:“师兄,你是修道之人,能够飞天遁地,何不载我们一程?”

迟愚倒也坦然,回答道:“我根基浅薄,入道未深,虽有轻御之术,还无法载诸位师弟飞行,宗门虽有云鹤,然诸位师弟未打根基,恐坐不得,再者,修行之道,始于足下,诸位师弟勿要心躁,快去取饼囊干净之水,三日之行,亦是修行。”

“噢。”

留之外者,这才悻悻入观,他们之中亦有练气修士,自忖三日不食饮,以彰优于他人。

众生相,在少年们的身上演绎。

有本心者,亦有非本心者。

迟愚招呼完众弟子,擦了擦汗,走到顾余生身边,欲要行礼,顾余生摆了摆手,“迟愚兄与我年纪相若,那些俗礼就免了吧。”

迟愚愣了愣,但他道心通明,立即道“那我去给余兄拿些吃的。”

顾余生点头,他站在古道树下,手握腰间酒葫芦,时不时浅酌一口,那进道观取食装水的少年身影,将他思绪拉得很远很远。

那年桃花盛开的时节,通往青云门的路上,也有诸多憧憬着未来的少年们,只可惜,那时的自己孤怜独影,未敢与他人结伴而行,甚至昔日的小伙伴,也变成了嘲弄自己的人。

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噪噪懒虫树上鸣。

他见过春天桃花缤落的残景,如今也感受到秋日的时至犹有的生机。

那一张张青涩的面孔,或许是对那年孑然的补偿。

顾余生虽有诸般事,心皆放空,嘴角露出不自觉的笑容。

“道兄,给你水。”

装满水的竹筒向顾余生递来,顾余生微微侧转,额头有微汗的张怀素用一双干净的眼睛看着自己,脸上充满善意。

一段日子不见,张怀素还是穿着当初的那一件旧袍,怀里裹着几张干饼,斜挎在肩的包袱里也埋了不少饼子,鼓鼓的。

顾余生接过水,淡然一笑。

这时,张之洞,崔玉,范思慎,卢照结伴从观内的青苔阶上风华踱步而来。

“道兄,我们……好像见过。”

张怀素是他们五个当中年龄最小的,但他的双瞳里,有着非凡的洞察力,他知道眼下人多,只是朝顾余生嘴角微微扬起。

顾余生不回答,只是从腰间解下一个葫芦,将其丢给张怀素,“你们几个,被天宗遴选上了吗?”

“没有。”张怀素双手接住葫芦,脸上有几分惆怅和茫然,“回道兄,我去人宗,卢照,崔玉,范思慎去地宗……大哥福缘深一些,去天宗。”

“福缘这东西谁也说不准。”顾余生见张怀素身体最为单薄,也最为感性,的确适合人宗的理念,想了想,又把一个小袋子塞到他手上,“这个单独给你的,去吧,你的好友们来了。”

“噢。”

张怀素朝顾余生拱手,抱着葫芦跑向张之洞,崔玉他们。

顾余生抬起头,把那竹简里的清水当酒饮用,酣然自笑。

时有秋叶于金色的光影里斑驳飘落,遮住他的面庞,耳畔传来少年们叽叽喳喳的声音,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溪水畔,张之洞,翠玉,卢照,范思慎五人同饮葫芦里的佳酿,你一口我一口,吃了一圈又一圈,他们没有前来找顾余生攀聊,也没有特意形成小圈子孤立其他人,欢笑着,百来名少年闹成一团。

“先生,我们走吗?”

迟愚亦收拾好了行囊,脸上故作轻松,他在其他人面前扮演老练的师兄,可内心却忐忑到了极致,过去宗门招收弟子带入宗,都是由数名金丹长老护卫的。

此番却将三宗弟子皆托付于他一个小小的筑基修士,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一声先生,自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敬称。

那么多少年郎,若有意外,他无法庇护,此生都无法安心修行,他不知顾余生有多高的道行,但是能从谪仙城安然出门,这一点就足够了。

“你这一声,叫老了我,走吧。”顾余生点了点迟愚,从树下的石头滑下身来,他着一身青色衣衫,虽然没有像往常那样背着剑匣,但他腰间挂佩剑,走得潇洒自然。

身后的少年郎们紧紧跟着,能够被三宗遴选上,他们纵然不理解为何如今依旧要步行南下,但少年心性驱使着他们的身体的热血。

勇敢地向前走。

午后的光透过斑驳的道旁高树,向前的人影与树影贴合后又分开,顾余生终究不太习惯把剑挂在腰上,他索性把剑扛在肩头,双手耷在剑上,剑穗晃动的剑柄上挂着一个摇晃的竹筒,他飘然英飒的身影,如同一缕风,吹动着少年们紧紧追随。

从一开始的窃语欢笑到走路渐长,越过座座群山,少年们语气渐少,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一条通往三宗的路,会很漫长,是对他们心性和耐力的考验。

时沙很老,大地广袤,时有修行者不断从空中遁行,或御剑,或驭灵舟,或控飞鸟,也有人高空悬停,低头看着浩浩荡荡带着三宗袖带的年轻人们,高傲地纵身腾云。

其飞也翩翩,其遁也如流星。

那掠空的身影,时不时让即将踏入修炼之路的少年们心怀激荡,畅想着未来。

斜阳陌陌。

当矗立在人间的巍峨古城最高的星楼也被山脉遮挡,行走了大半天的少年们早已气喘吁吁,他们一开始准备的清水已见底,路上已暗含干粮。

“道兄,前面山涧似有旧观。”

迟愚天性纯良,见斜阳已快落山,不免起了恻隐之心,他是天宗外门弟子,吃尽苦头,但他并不想让身后的这些小师弟们也吃苦,即便他们当中有些是要入地宗和人宗的。

“那就休息片刻。”

顾余生顺手把剑一斜,挂在剑格上的竹筒落在右手,他拨开塞子,咕咕咕把最后的水也一饮而尽,并放慢了脚步。

迟愚回头,看向有些走得面色煞白的弟子,并未多言,他左手掐诀,背上木剑森的一声响起,他腾空踩剑,向前方旧观遁去,虽然速度不快,却引得一众少年们心驰神往,大呼大师兄好飒。

顾余生也将手放在额间,看御剑略显笨拙的迟愚,前方有旧观,他去探查是否安全,足见其责任心之重。

片刻后,迟愚御剑而返,落地之时,身体一个踉跄,差点栽倒,被顾余生顺势拉住手臂。

迟愚面色微微涨红,目光一扫众人,朗声道:“诸位师弟,我本欲展御剑术,奈何资质平庸,御剑未纯熟,见笑了,我们到前方旧观暂歇一二,若是大家精神好,我们再星夜兼程。”

“是!”

出乎意料的是,一众少年并未嘲笑,反倒打起精神,朝着山涧对面的道观奔去。

待众人皆在前,他才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面对顾余生。

顾余生平步向前,和迟愚并排而行,斜阳落在他的侧面上,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刚入门修行时,众人皆有功可练,我时常羡慕不已,每次仰望天空时,都会看见御空的诸位师兄师姐和长老们,后来我遇见了恩师,他教我数月修行,在练剑之初,让我日日从谷登于高山,故而也未有御空遁剑之能。”

“多谢道兄开解。”迟愚释怀心结,朝顾余生做了个道揖,再次御剑而起,腾在众少年之前,“快些,再走快些!”

顾余生压在后面,看前方张之洞,张怀素他们的奔跑在夕阳下的身姿,不知不觉间也步履轻盈,紧紧跟在后面。

这一刻,他眼眸深处的暮气沧桑,仿佛被少年心血洗涤,不再有岁月的尘埃。

“师侄,我很少见你这般高兴。”

叶芷罗的声音响起,顾余生手托青莲,脸上洋溢着笑容。

“师叔,你还没说你捅了多大的篓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