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勇闯秦始皇墓 > 第22章:听心殿里辨真声

勇闯秦始皇墓 第22章:听心殿里辨真声

簡繁轉換
作者:张欣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4 04:46:38 来源:源1

第22章:听心殿里辨真声(第1/2页)

石门开启的瞬间,并非预想中深沉的黑暗,而是一股温润的气流扑面而来,带着陈年的松香与墨香。殿内没有灯烛,却处处透着柔和的白光,光线并非来自某处光源,而是从墙壁、地面、穹顶的纹路中渗透出来——那些纹路竟是由无数细小的秦篆组成,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细看之下,每个字都在微微颤动,仿佛有生命般。

“这殿里……全是字?”苏烈举着火折子凑到墙边,火光与白光交融,秦篆的笔画突然变得清晰,像是在他眼前铺展开一幅流动的画卷。

洛璃指尖轻触墙面,秦篆的纹路竟顺着她的指尖游走,在她掌心凝成一个“医”字。“这些字能感应人心。”她惊奇地看着掌心的字渐渐淡去,“你心里想什么,它们就会显什么。”

阿鬼试着在心中默念“师父”,墙面果然浮现出一个苍老的“师”字,笔画间带着他师父独有的、略微倾斜的收尾。他眼眶一热,指尖抚过那个字,字的边缘竟渗出点点红光,像极了师父临终前咳在玉佩上的血迹。

林野则注意到殿中央的高台,台上摆着一张石案,案上没有青铜器皿,只有一卷展开的竹简,竹简旁放着一支石笔,笔尖沾着的墨汁漆黑发亮,似乎从未干涸。“那竹简上的字,在变。”他轻声提醒。

众人走近高台,果然见竹简上的秦篆正在缓缓流动,像是有人用石笔实时书写。此刻显现的句子是:“心之声,有显有隐。显者,人前人语;隐者,夜深私语。能辨隐显,方过此殿。”

“又是试炼。”苏烈啧了一声,“这玄武九渊是跟我们的‘心’杠上了?”

话音刚落,殿内突然响起细碎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耳边低语。林野侧耳细听,那声音竟与他师父的语调一模一样:“野儿,九宫阵破不得,破了地脉失衡,天下要乱的。”

他浑身一震,猛地转头,却不见任何人影。“师父?”他试探着喊了一声,回应他的只有墙壁秦篆的颤动。

“这是……幻听?”洛璃脸色发白,她耳边响起的是母亲的声音,带着病中的虚弱:“璃儿,那药你不该还回去,娘的病……娘等不起啊。”

苏烈的脸色也很难看,他听到的是当年被他抢了军功的士兵临死前的嘶吼:“苏烈!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你凭什么踩着我的命往上爬!”

阿鬼耳边的声音最是刺耳——是那个杀了他师父的黑衣人,在雪夜里发出的狞笑:“老东西,还想给我治伤?你的草药里掺了砒霜吧!我杀你,是你活该!”

四人被各自的“幻听”困住,耳边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急促,那些深埋心底的愧疚、恐惧、疑虑被一一勾起,像藤蔓般缠上心脏,勒得人喘不过气。

“别信!”林野猛地攥紧地脉之心,白光从掌心溢出,“这是听心殿的伎俩,用我们最在意的人的声音,勾起我们的隐忧!”

他的话像一道惊雷,苏烈猛地晃了晃脑袋,用工兵铲狠狠砸向地面:“放你娘的屁!”他对着空气怒吼,“李三,我知道你恨我!但我后来在你坟前守了三个月,把军功还给了你家人!我欠你的,用这辈子的安稳还!你要是真有灵,就该看清楚,我苏烈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混小子了!”

他的吼声落下,耳边的嘶吼果然弱了几分,石案上的竹简浮现出新的字:“怒可破妄,然未及辨。”

洛璃则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母亲临终前的模样——母亲拉着她的手说:“璃儿,把药还回去是对的,咱不能让张屠户的儿子也走娘的路。娘这辈子没做过亏心事,闭眼也安心。”她对着空气轻声道:“娘,我懂了。您要的不是保命的药,是心安。那药还回去,您睡得才踏实。”

耳边的虚弱低语渐渐消散,竹简上又添一句:“慈可化怨,渐及辨也。”

阿鬼的应对最是平静,他从怀中掏出师父的玉佩,将其贴在石案上的竹简旁,玉佩的“仁”字与竹简上的秦篆相触,发出“嗡”的轻响。“你说师父的草药里有砒霜,”他对着空气缓缓开口,“可我在师父的药篓里找到了你的药方,上面写着‘寒毒入骨,需以砒霜为量以毒攻毒’。他不是想害你,是你自己不懂医理,吓破了胆。”

黑衣人的狞笑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声迷茫的叹息,渐渐隐去。竹简上再添:“智可明惑,已及辨矣。”

最后轮到林野,他耳边的“师父”仍在劝说:“野儿,听师父的,别再往前走了。你师叔说得对,守陵人守的就是九宫阵,破阵就是毁了祖宗基业啊。”

林野举起地脉之心,白光照亮了整个高台:“师父,您临终前说‘守陵人守的不是墓,是人心的清明’。可这九宫阵聚的是煞气,养的是执念,分明是在害人心!您当年被石俑所伤,难道不是因为九宫阵的煞气作祟?您不让我破阵,是怕我出事,不是真的觉得这阵该守一辈子,对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恳切,像是在跟真正的师父对话。耳边的声音沉默了片刻,最后化作一声叹息,带着释然:“野儿,你比师父看得透。”

随着这声叹息消散,殿内的幻听彻底消失,只剩下秦篆流动的轻响。石案上的竹简浮现出完整的句子:“怒破妄,慈化怨,智明惑,诚通心。四者具,可听真声。”

“这就过了?”苏烈摸了摸后脑勺,还有些发懵。

林野却指着石案旁的石笔:“恐怕还要我们自己写点什么。”他拿起石笔,墨汁落在竹简上,竟泛起金光。“这竹简,是让我们写下自己的‘真声’。”

苏烈第一个上前,在竹简空白处写道:“我苏烈,当年抢军功是错,伤人性命是过。往后余生,守道义,护弱小,不求功名,只求心安。”石笔落下,字迹化作红光,融入竹简。

洛璃写下:“医者仁心,不分贵贱,不徇私情。当年偷药是错,往后行医,唯求问心无愧。”字迹泛着绿光,与苏烈的红光交相辉映。

阿鬼的字最简单:“守仁心,渡煞影,不记仇,常思恩。”玉佩上的“仁”字与他的字迹共鸣,泛起温润的白光。

林野最后落笔,写下:“破阵非为毁,是为净。守陵人守的不是阵,是地脉清明,人心安宁。”地脉之心的光芒与他的字迹相融,在竹简上凝成一颗跳动的光点,如同心脏。

四人写完,竹简突然腾空而起,化作一道光带,缠绕着殿内的秦篆纹路游走。整个听心殿开始震动,墙壁上的秦篆纷纷脱落,在空中组成一幅巨大的星图,星图中央最亮的那颗星,正对应着他们来时的方向。

“这是……地脉全图!”林野惊呼,“星图上亮着的点,都是地脉的节点!”

星图下方,缓缓升起一道石门,门内不再是幽暗的通道,而是透着温暖的金光,隐约能听到水流与钟鸣交织的声音。

“看来这才是玄渊的真正出口。”阿鬼望着那道石门,“听心殿不是要困住我们,是要我们在看清自己的真身后,才能找到正确的路。”

洛璃回头望了一眼空荡荡的石案,那里的墨汁已经干涸,石笔静静躺着,像是在等待下一个需要“听真声”的人。“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会来这里。”

“总会有的。”林野握紧地脉之心,“只要还有人执着于仇恨、功名、私欲,这听心殿就永远有用。但也总会有人像我们一样,能走出自己的心魔,找到真声。”

四人穿过石门,身后的听心殿渐渐隐去,秦篆的轻响化作远处的钟鸣。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这是一座环形的地宫,中央是个巨大的泉眼,泉水清澈见底,汩汩涌出,在空中凝成水幕,水幕上倒映着人间的景象:炊烟袅袅的村庄,埋头耕作的农夫,嬉笑打闹的孩童……

泉眼旁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地脉之源”四个大字,碑下压着一卷泛黄的帛书,上面用隶书书写着几行字,显然是后世之人留下的:“玄渊九渊,非为困人,是为示人:心净则地脉净,心乱则地脉乱。欲净地脉,先净己心。”

“原来这才是秦始皇墓的核心秘密。”林野拿起帛书,指尖抚过上面的字迹,“所谓的‘养煞池’‘九宫阵’,不过是用来考验后人的工具。真正要守护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守住自己的那颗‘净心’。”

苏烈望着水幕中自己的倒影,那个曾经暴戾的少年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个眼神沉稳的汉子。“这么说,我们不用再闯关了?”

阿鬼看向泉眼深处,那里隐约能看到玄龟的影子,它正安静地趴在泉眼底部,背甲上的星图与水幕中的人间景象相连,像是在默默守护着这份安宁。“闯不闯关不重要了。”他轻声道,“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该守什么。”

洛璃从药箱里取出几粒种子,撒在泉眼周围的泥土里:“这是我从朱雀九宫带出来的‘安心草’,据说能安神定气。就让它在这里生根发芽吧,也算我们来过的证明。”

林野将地脉之心轻轻放在泉眼旁,晶石融入泉水,化作点点星光,顺着水流蔓延向地宫深处,想必是去净化那些残留的煞气了。“师父,师叔,你们看到了吗?”他在心里默念,“守陵人的使命,不是守一座死墓,是守一片活的人间。”

泉眼的水流突然变得湍急,水幕中的景象开始变化,映出他们四人未来的模样:苏烈在村庄里教孩子们读书,洛璃的药铺前排队的人络绎不绝,阿鬼在师父的墓旁种满了草药,林野则背着行囊,继续行走在山川之间,记录着地脉的变化……

“看来我们都找到了该去的地方。”林野笑了,笑得格外轻松。

地宫的顶部缓缓打开,露出外面的天空,阳光倾泻而下,落在水幕上,折射出一道七彩的虹光。虹光中,仿佛有无数前人的身影在微笑,有守陵人,有医者,有弃刀的士兵,他们都在说:“这条路,我们走过,现在交给你们了。”

四人相视而笑,并肩朝着阳光走去。身后的地宫渐渐闭合,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从未存在过。只有泉眼旁的安心草,在阳光下悄悄抽出嫩芽,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关于守护、关于净心、关于在人间烟火中坚守仁心的开始。

泉眼旁的泥土湿润松软,洛璃撒下的安心草种子刚落定,就有细小的嫩芽顶破土层,叶片上还沾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她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嫩芽,那叶片竟微微蜷缩,像是在回应她的触碰。

“这草……是活的。”洛璃眼中闪过惊喜,“医案里说安心草‘感人心,应天时’,看来是真的。”她从药箱里取出一小袋腐殖土,小心地铺在嫩芽周围,“这样能长得快些。”

苏烈凑过来,看着那些嫩芽啧啧称奇:“没想到这地脉之源还能种活草,我还以为这里只有冷冰冰的石头呢。”他忽然想起听心殿里的幻听,挠了挠头,“说起来,刚才那李三的声音,真是跟他生前一模一样,连骂人的调调都没差。”

“那是因为你心里记着他的声音。”阿鬼正在泉眼边清洗师父的玉佩,泉水流过玉面,将上面的血痕洗得愈发清晰,却也愈发温润,“越在意的人,幻听就越真。”

林野则盯着水幕中映出的人间景象,目光停留在一个熟悉的村庄——那是他们出发的地方,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孩子正围着一个老者听故事,老者手里拿着的,正是他当年送的那本地脉图手抄本。

“你看,”林野指着水幕,“王老先生把地脉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

水幕中的景象突然切换,画面里出现了白虎八宫的石壁,上面新刻了几行字,正是他们四人的名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仁心过此,煞气自退”。再往后,朱雀九宫的炼心池里,几朵红莲正在水面绽放,花瓣上的纹路竟与他们在地脉之心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这水幕能映出过去,也能照见未来。”洛璃惊叹道,“你看那边——”她指向水幕另一侧,那里映出一个药铺,招牌上写着“洛氏药庐”,药铺前的石碑上刻着“童叟无欺,分文不取”,正是她心里一直想做的事。

苏烈的目光则被水幕一角吸引——那里是个校场,一群少年正在练习拳脚,他自己站在台上,手里拿着的不是工兵铲,而是一根木棍,正在教孩子们“止戈之术”。“嘿,我还成了教头?”他咧嘴一笑,“这日子不错。”

阿鬼看到的画面最是安静:师父的墓前种满了草药,他自己坐在墓旁的石头上,正在研磨药材,石臼里的药粉飘向远方,落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土地竟立刻冒出了绿意。“师父说过,‘药香能传千里,仁心能渡万人’,原来不是空话。”

四人看着水幕中的未来,一时都没说话。泉眼的水流声、安心草生长的细微声响、远处隐约的钟鸣,在环形地宫中交织成一首奇特的乐曲,让人心里格外平静。

“你们说,始皇帝当年建这地宫的时候,是不是早就料到会有我们这样的人来?”洛璃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泉水滴落,“不然怎么会把试炼设得这么巧,正好戳中我们每个人的心事?”

林野沉吟片刻,从泉眼旁拾起一块光滑的石子,石子上天然带着一个“心”形的纹路。“或许不是巧合。”他将石子扔进泉眼,涟漪扩散开,水幕中的景象也跟着晃动,“地脉连着人心,千百年下来,人的心事其实都差不多——无非是愧疚、遗憾、执念、渴望。始皇帝看透了这点,所以试炼才能一直管用。”

他的话音刚落,泉眼中央突然升起一块方形的玉石,玉面上刻着“地脉守印”四个字,周围环绕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玉石悬浮在水面上,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地脉之心的气息如出一辙。

“这是……”苏烈刚要伸手去碰,玉石突然发出一道光,将四人笼罩其中。他们感觉脑海中涌入无数画面:有古人开垦荒地的艰辛,有医者走遍山川的执着,有武者放下屠刀的顿悟,还有守陵人代代相传的嘱咐——“地脉不息,仁心不止”。

“这是地脉的记忆。”林野闭上眼,任由那些画面在脑海中流淌,“原来每一代守护地脉的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试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章:听心殿里辨真声(第2/2页)

画面中,一个穿着秦代服饰的方士正在记录地脉的变化,他的竹简上写着:“玄武九渊,藏‘共生’之理,需与灵物相安,方能镇煞。”这正是他们在玄龟身上领悟的道理。

再往后,一个唐代的医者正在朱雀九宫的炼心池边捣药,她的医案上写着:“心不清,则药不灵,炼药先炼心。”与洛璃的感悟不谋而合。

宋代的一个将军在白虎八宫的石壁上刻字。

泉眼中央的“地脉守印”仍在散发着柔光,林野伸手触碰玉面,冰凉的触感中透着一丝温热,仿佛握着一颗跳动的心脏。“这印……恐怕不只是象征。”他指尖划过青龙图案,玉面上突然浮现出一行小字,“地脉分阴阳,阳脉通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阴脉连九幽,今阳脉已清,阴脉待启。”

“阴脉?九幽?”苏烈皱眉,“合着我们才闯了一半?”

阿鬼凑近细看,守印上的玄武图案旁,确实有一道细微的裂痕,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内部撑开。“《地脉志》里提过‘阴阳相济’,看来这地宫真分阴阳两脉,我们刚才闯的四象宫,只是阳脉的一半。”

洛璃突然指着泉眼底部,那里的水流不知何时变得浑浊,隐约有黑色的雾气往上冒,与之前清澈的泉水泾渭分明。“你们看,泉眼在分岔!”

众人低头看去,只见泉眼中央裂开一道缝隙,清澈的泉水顺着阳脉方向流淌,而浑浊的水流则朝着另一侧的暗河涌去,暗河入口处的石壁上,刻着三个扭曲的秦篆——“九幽狱”。

“这名字听着就瘆人。”苏烈握紧工兵铲,“阴脉该不会全是厉鬼吧?”

林野想起地脉守印上的文字,沉声道:“阳脉考的是‘守心’,阴脉恐怕要考‘克欲’。刚才水幕里的未来,是阳脉清明后的景象,但阴脉若不清理,那些景象迟早会被煞气污染。”

话音刚落,暗河入口突然传来“轰隆”一声,一块布满尖刺的石门缓缓升起,门后吹来的风带着铁锈与血腥气,与阳脉的温润截然不同。石门上刻着幅诡异的浮雕:无数人影在血水中挣扎,每个人的手里都攥着金银珠宝,脸上却带着痛苦的狞笑。

“这浮雕……”洛璃捂住口鼻,“像是在说‘贪念成狱’。”

阿鬼的目光落在浮雕角落,那里有个模糊的身影,穿着与他师父相似的粗布衣裳,正试图拉一个溺水者上岸,却被对方死死拽住,一同沉入血水中。“那是……”他瞳孔骤缩,“师父的煞影!”

守印上的红光突然亮起,在石壁上投射出一段影像: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绘制地宫图,他指着阴脉的位置,对弟子说:“九幽狱藏着天下最烈的煞气,皆由人欲所化——贪财者见金山,好色者遇妖姬,夺权者梦帝位,若心不坚,转瞬便会被欲念吞噬,化作浮雕上的影子。”

“看来阴脉才是真正的硬骨头。”苏烈掂了掂工兵铲,“不过咱连自己的心魔都斗过了,还怕这点欲念?”

林野却注意到石门旁的凹槽,形状与地脉守印恰好吻合。“要进九幽狱,得用这守印开门。”他将守印嵌入凹槽,石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缓缓向内开启,露出里面漆黑的通道,“但进去了,就不能回头了。”

通道内传来隐约的歌声,像是无数女子在低吟,声音婉转缠绵,听得人心头发痒。苏烈猛地晃了晃脑袋:“这什么鬼声音?听得我骨头都酥了。”

“是‘声色煞’。”阿鬼从怀里掏出块艾草饼,塞给苏烈,“含着,能定神。师父说过,阴脉的煞气专挑人的**下手,听到的、看到的,可能全是幻觉。”

洛璃也取出药箱里的“醒神香”,点燃后烟雾呈青绿色,顺着通道飘去,歌声果然弱了几分。“这香掺了苍术和白芷,能破幻。”她分给每人一个香囊,“贴身戴着,别弄丢了。”

林野最后检查了一遍地脉之心,此刻晶石上的裂痕已被阳脉的柔光修复了大半,但靠近阴脉的一侧,仍有细密的纹路在跳动。“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都别松开手里的东西。”他指的不仅是兵器和药箱,更是每个人心里的“戒尺”——苏烈的克制,洛璃的平等,阿鬼的宽恕,还有他自己的坦诚。

四人鱼贯进入通道,石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将阳脉的光芒彻底隔绝。通道两侧的石壁上,镶嵌着用人骨打磨的灯笼,灯油是暗红色的,燃烧时发出“噼啪”声,照得人影扭曲变形。

走了约摸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岔路,三条通道分别通向不同的方向,路口的石碑上刻着字:左“金窟”,中“艳窟”,右“权窟”。

“果然是冲着**来的。”林野看着石碑,“金窟诱贪财,艳窟勾好色,权窟迷夺权。我们得分开走?”

苏烈立刻反对:“不行!分开了容易被煞气逐个击破!”他指着中间的通道,“我看就走中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阿鬼却摇头:“煞气是跟着人欲走的,强行同路,反而会被彼此的**干扰。你看石碑下的脚印,历代闯墓人都是分开走的。”

洛璃蹲下身,果然看到脚印在岔路口分向三条通道,且每个通道的脚印都深浅不一——金窟的脚印最深,像是扛着重物;艳窟的脚印最乱,像是脚步虚浮;权窟的脚印最急,像是在奔跑追逐。

“我走烟窟。”洛璃突然开口,“我娘生前总说我心软,见不得好看的东西就挪不开眼,正好借此练练心性。”

苏烈挠挠头:“那我走金窟吧,我小时候穷怕了,见了银子就想揣兜里,是该治治这毛病。”

阿鬼看向权窟:“师父说我太好强,总想着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这其实也是一种‘权欲’,我去权窟。”

最后剩下林野,他望着三条通道,地脉之心突然指向金窟。“看来我心里也藏着贪念。”他苦笑,“大概是总想着‘一定要找到地脉核心’,这份执念,其实也是贪。”

四人约定在通道尽头的“归墟殿”汇合,临走前,苏烈将工兵铲掰成四段,每人一段:“这铲柄是玄铁做的,能挡煞气,拿着。”

洛璃则给每人一包“断欲散”:“若被幻觉困住,就用这药粉抹在眉心,能暂时清醒。”

阿鬼将师父的玉佩解下,掰成四瓣(虽是玉佩,却因沾染了地脉灵气而可分合),每人一瓣:“这玉能感应彼此的方位,若有危险,捏碎它,我们能立刻知道。”

林野最后将地脉之心的光芒注入四人的兵器(苏烈的铲柄、洛璃的药杵、阿鬼的刀鞘、自己的匕首):“阳脉的光能克制阴煞,不到万不得已别用。”

分道时,四人相视一笑,没有嘱托,却都懂彼此的意思——闯过这九幽狱,才算真正走完地宫的全程,才算对得起那些在阳脉试炼中领悟的道理。

苏烈走进金窟的瞬间,眼前的通道突然变成了堆满金银的山洞,金砖铺地,玉璧镶墙,连空气里都飘着金粉的味道。一个穿着锦袍的老者从金堆里站起来,正是他早逝的父亲:“烈儿,你看这满屋的金子,都是你的!当年爹没本事让你吃饱饭,现在你把这些都搬走,咱全家都能过好日子!”

苏烈的呼吸猛地急促起来,他确实穷怕了,小时候为了半个窝头,能跟野狗抢半天。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摸金砖,指尖刚碰到冰冷的金子,怀里的艾草饼突然发烫,烫得他一哆嗦。

“爹才不会让我贪财。”苏烈猛地后退,“我记得爹临终前说,‘咱穷要穷得有志气,别让人戳脊梁骨’!”

锦袍老者的脸突然扭曲,变成个青面獠牙的鬼怪:“蠢货!有了钱,谁还敢戳你脊梁骨?你看村里的王地主,为富不仁,不照样被人捧着?”

“他那是表面!”苏烈举起铲柄,玄铁的凉意让他越发清醒,“背地里谁不骂他?我苏烈要的不是被人捧着,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用工兵铲狠狠砸向金堆,金砖瞬间化作黑灰,露出后面的通道,“这点小把戏,还想骗我?”

与此同时,洛璃在艳窟遇到了麻烦。通道两侧的石壁变成了镜子,每个镜子里都映出不同的自己:有的穿着华丽的宫装,被无数侍卫簇拥;有的戴着凤冠,接受百官朝拜;最诱人的一个镜子里,她躺在铺满玫瑰的床上,对面坐着个温文尔雅的男子,正是她少女时偷偷喜欢过的书生。

“璃儿,别闯关了。”书生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跟我走,我让你一辈子穿金戴银,不用再背着药箱风吹日晒。”

洛璃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确实羡慕过那些不用辛苦奔波的女子。但她很快看到镜子角落里,母亲的药箱孤零零地放在地上,箱子上落满了灰尘。“我娘说,‘贪图安逸的医者,治不好病,也守不住心’。”她握紧药杵,将镜子一一敲碎,“我要的不是凤冠霞帔,是药箱里的草药能救更多人!”

镜子破碎的瞬间,书生的身影化作青烟,露出后面的通道,地上散落着几株枯萎的“忘忧草”——据说吃了能忘记所有辛苦,却也会忘了自己的使命。

阿鬼在权窟面对的,是一场盛大的祭典。他被推上高台,台下跪着无数百姓,高呼“神医”。一个大臣模样的人捧着玉玺走上来:“阿鬼先生,只要您肯为陛下炼丹,这天下的医者都归您管,您说谁能行医,谁就能行医!”

阿鬼看着台下那些渴望的眼神,心里竟真的冒出一丝得意。但他很快想起师父的话:“医者的权,是救死扶伤的权,不是拿捏人命的权。”他将玉玺推回去,朗声道:“我要的不是管理权,是每个医者都能有药救人,每个病人都能有医可求!”

祭典的景象突然崩塌,露出通道的真面目,墙壁上刻着一行字:“权欲如刀,能斩人,亦能斩己。”

而林野在金窟的深处,遇到了最棘手的幻境——他看到整个地宫的煞气都消散了,人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而他自己成了新的守陵人,坐在白虎八宫的高台上,接受后人的朝拜。地脉之心在他手中闪闪发光,像是在炫耀他的功绩。

“你看,这就是你想要的‘成果’。”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正是他自己的声音,“只要你承认这一切是靠你一人之力完成的,这荣耀就永远属于你。”

林野的手指微微颤抖,他确实渴望过被认可。但他很快想起苏烈的憨厚、洛璃的善良、阿鬼的通透——若没有他们,自己根本走不到这里。“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将地脉之心举过头顶,光芒照亮了幻觉的裂痕,“荣耀该属于所有守住仁心的人,不是我一个。”

幻觉破灭后,四条通道终于汇合,四人在归墟殿的入口相遇,彼此身上都带着煞气留下的痕迹,却眼神明亮,笑意坦荡。

“看来阴脉的试炼,也没那么难。”苏烈拍着阿鬼的肩膀,发现对方手里还攥着那半块玉佩,“你没捏碎它,我就知道你没事。”

归墟殿的大门紧闭,门上刻着“欲壑难填,唯知足者可破”十个大字,门环是两个狰狞的恶鬼头,正贪婪地盯着四人。

林野将四瓣玉佩拼在一起,完整的玉佩发出红光,与地脉守印的光芒呼应。“看来要打开这扇门,得我们四个一起才行。”

四人同时将手掌按在门环上,恶鬼头突然发出惨叫,门上的大字开始流淌,化作一行新的字:“阴阳相济,仁欲相生,知欲而不纵,方为真守。”

大门缓缓开启,里面没有金银,没有鬼怪,只有一面巨大的水镜,镜中映出整个地宫的全貌——阳脉的四象宫如四颗明珠,阴脉的九幽狱似四条锁链,而中央的归墟殿,正是锁住阴阳平衡的枢纽。

水镜前的石台上,放着一卷黑色的竹简,上面写着《阴脉煞记》,最后一页留着空白,旁边放着一支刻着“克欲”二字的石笔。

“看来这最后一步,是让我们写下对‘欲’的理解。”林野拿起石笔,“阳脉写的是‘守心’,阴脉该写‘克欲’了。”

苏烈率先写下:“欲是野草,不除会疯长,但连根拔了,人心也会空,得学着修剪。”

洛璃写:“欲如药材,适量能治病(如求生欲),过量会致命,关键在分寸。”

阿鬼写:“欲本无善恶,善用是动力(如救人之欲),滥用是煞气,全在己心。”

林野最后落笔:“闯过半个地宫,方知阴阳本是一体,守心与克欲相辅相成,这才是秦始皇墓的全貌——不是要灭绝**,是要懂得与它共生。”

石笔落下的瞬间,黑白竹简合二为一,化作一道光柱直冲穹顶,地宫的阴阳两脉开始共鸣,阳脉的柔光与阴脉的黑气交织成太极图案,在归墟殿上空旋转。

“原来……这才是完整的地脉阵。”林野望着光柱,突然明白,“我们之前闯的阳脉,是教我们‘立心’,现在的阴脉,是教我们‘处世’,少了哪一半都不行。”

穹顶缓缓打开,露出比阳脉更广阔的星空,星图上不仅有四象,还有北斗七星,七星的末端,正对着人间的方向。

“看来这地宫真的没走完。”苏烈笑了,“不过这样才有意思,要是一下子闯完了,反倒没意思了。”

阿鬼将重组的玉佩重新系好,贴在胸口:“师父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洛璃的药箱里,安心草的种子不知何时掉了出来,在归墟殿的泥土里生根发芽,这一次,嫩芽上竟同时带着阳脉的温润与阴脉的坚韧。

林野望着星空,知道他们还要继续走下去——阴脉之后或许还有更深处的试炼,但他心里不再有畏惧,只有踏实。就像这地宫,阴阳相济才完整,人生也是如此,守得住心,克得住欲,才能走得长远。

四人并肩走出归墟殿,身后的阴阳两脉仍在共鸣,发出的声响如钟鸣,回荡在山川之间,像是在告诉世人:真正的“勇闯”,从来不是征服什么,而是懂得与自己、与世界好好相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