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勇闯秦始皇墓 > 第21章:九渊寒潭遇玄龟

勇闯秦始皇墓 第21章:九渊寒潭遇玄龟

簡繁轉換
作者:张欣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4 04:46:38 来源:源1

第21章:九渊寒潭遇玄龟(第1/2页)

石阶尽头的石门后,并非想象中的干燥甬道,而是一片氤氲的水汽。冰冷的寒气混杂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刚从朱雀九宫暖意中走出的几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林野举起地脉之心,白光穿透水雾,照亮了眼前的景象——这是一座巨大的地下湖泊,湖面如镜,漆黑的水面泛着幽幽的磷光,仿佛盛着一湖夜空。

“玄武九渊,原来是片水泽。”洛璃拢了拢衣襟,指尖沾到的水雾带着刺骨的凉,“这水……怕是比冰还寒。”

苏烈用工兵铲敲了敲湖边的岩石,石屑落地的声音在空旷的洞穴里回荡,许久才传来微弱的回声。“这湖怕是不小,”他皱眉望着湖心,“你看那水面,连点波纹都没有,静得像块黑玉。”

阿鬼的目光落在湖边一块半浸在水中的石碑上,碑上刻着“玄渊”二字,字迹被水浸得模糊,却仍能看出笔锋中的沉稳。“《地脉志》里说,‘玄武藏水,渊深九丈,下通地脉,上应北辰’,看来这湖底连通着地脉的阴寒之气,才会如此冰冷。”他摸了摸怀中的玉佩,玉佩此刻竟带着一丝暖意,与周遭的寒气形成奇妙的对比。

林野蹲下身,伸手刚要触碰水面,却被阿鬼拦住。“别动!”阿鬼指着水面下隐约可见的黑影,“你看那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水面下数尺处,有个巨大的阴影在缓缓移动,轮廓像是只巨龟,背上的纹路在磷光中若隐若现,竟与石壁上的星图隐隐相合。

“是玄龟!”洛璃忽然想起医案里的记载,“《白虎渡煞记》里提过,‘玄渊有灵龟,背载星图,识得迷途者,亦噬贪心人’。”

话音刚落,水面突然泛起一圈圈涟漪,那黑影渐渐上浮,露出覆盖着青苔的背甲,甲上的纹路果然与石壁星图一一对应,仿佛一块活的星盘。更奇的是,玄龟的头从水中探出时,口中竟衔着盏青铜灯,灯芯跳动着幽蓝的火苗,将它的眼睛照得格外清亮——那是一双带着沧桑的眼睛,像是见证了千年的光阴。

“它好像……在等我们上去。”苏烈看着玄龟缓缓靠近岸边,背甲离水面不过三尺,足够人稳稳站上去。

林野沉吟片刻:“玄武属水,主静,也主守护,这玄龟或许是渡我们过湖的。只是这湖深不见底,谁知道水下藏着什么?”他看向地脉之心,白光此刻变得柔和,似乎在示意安全。

“走吧。”阿鬼率先踏上玄龟背甲,甲面冰凉粗糙,却异常稳固,“师父说过,‘地脉有灵,不伤善者’,我们一路行来,从未害过无辜,它若真是灵物,不会伤我们。”

洛璃和苏烈相继踏上背甲,玄龟轻轻晃了晃,缓缓调转方向,朝着湖心游去。青铜灯的蓝光在水面拖出长长的光带,照亮了水下掠过的游鱼——那些鱼通体透明,鱼骨清晰可见,却在靠近玄龟时纷纷避开,像是畏惧它的气息。

“你们看龟甲上的星图。”洛璃忽然指着一处纹路,“这颗星的位置,和石壁上‘北辰’的标记一模一样,而这里……”她指向另一处,“对应的正是我们来时的白虎八宫方向。”

林野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龟甲星图与之前见过的地脉图能隐隐拼接。“这玄龟背甲竟是幅活的地脉图!”他心中一动,“如此说来,它要带我们去的地方,定是玄渊的核心,也是地脉阴寒之气的源头。”

苏烈却注意到玄龟的脖颈处有道陈旧的伤口,像是被利器所伤,至今仍留着凹陷的疤痕。“这龟怕不是天生就在这湖底,倒像是被人囚禁在此的。”他摸着龟甲上的青苔,“你看这甲边缘的磨损,像是常年撞击石壁留下的。”

阿鬼闻言,看向玄龟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果然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或许它也是这玄渊的囚徒,”阿鬼轻声道,“就像我们被自己的心魔困住一样。”

玄龟似乎听懂了他的话,轻轻呜咽了一声,游速慢了几分。此时,湖心突然升起一座石台,台上立着块黑色石碑,碑上没有字,却在玄龟靠近时,渐渐浮现出一行行秦篆——竟是段关于秦始皇墓的记载:“始皇灭六国,聚天下灵物,封于玄渊,以玄武为锁,镇地脉阴煞,保江山永固。然煞气动,锁亦动,需以‘仁心’为匙,方能启之。”

“‘仁心为匙’?”林野看向阿鬼怀中的玉佩,“难道说,解开这玄渊之锁,要靠师父留下的这枚玉佩?”

话音未落,湖面突然剧烈晃动起来,玄龟的背甲猛地一沉,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拉扯。林野低头看去,只见无数漆黑的触手从湖底伸出,正缠向玄龟的四肢,那些触手上布满吸盘,吸在龟甲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是水煞!”阿鬼认出这是地脉阴寒之气所化的邪物,“它们怕光,用地脉之心的光!”

林野立刻举起地脉之心,白光如利剑般射向水下,触手被光芒照到,立刻发出凄厉的嘶鸣,缩回湖底。但更多的触手接踵而至,甚至有几条绕过玄龟,直扑背甲上的几人。

苏烈挥起工兵铲,将一条触手劈成两段,断口处喷出漆黑的粘液,落在龟甲上,竟腐蚀出细小的孔洞。“这玩意儿还带毒!”他骂了一声,将工兵铲在玄龟背甲的青苔上擦了擦,“洛璃,有没有能对付这邪物的草药?”

洛璃早已从药箱里掏出几株晒干的艾草和硫磺,这是医案里记载的“驱寒煞方”的主药。“苏烈,用火折子点燃!”她将草药递给苏烈,“艾草性温,硫磺克阴邪,能逼退它们!”

苏烈立刻点燃艾草,浓烟带着辛辣的气味散开,触手果然纷纷避让。阿鬼则摘下玉佩,按在玄龟背甲的星图中心,玉佩上的“仁”字亮起红光,与地脉之心的白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光网,将玄龟护在其中。

玄龟似乎受到了鼓舞,猛地加速冲向湖心石台,背甲撞在石台上发出“轰隆”一声,震得几人险些站立不稳。就在这时,那些水下的触手突然停止了攻击,湖面恢复了诡异的平静,只有玄龟的喘息声在洞穴里回荡。

“它们怎么退了?”苏烈警惕地盯着水面,手里还握着燃着的艾草。

林野看向石台中央的黑色石碑,碑上的秦篆已经换了内容:“玄渊第一关,识得共生,方过此渊。”他忽然明白:“这水煞不是来害我们的,是来试炼我们的!玄龟被它们困扰已久,我们刚才帮它击退触手,其实是通过了‘共生’的试炼——懂得与灵物互助,而非单方面索取。”

玄龟轻轻蹭了蹭阿鬼的脚,像是在道谢。阿鬼蹲下身,摸了摸它布满青苔的头:“我们帮你,也是帮自己。”玄龟的眼睛眨了眨,衔着的青铜灯火苗跳了跳,像是在回应。

林野走上石台,黑色石碑在他靠近时,再次浮现出新的文字:“下一站,‘听心殿’,需辨清心声,方得见地脉之核。”文字消失后,石台中央缓缓升起一道石阶,通往水下——原来这石台竟是座水下宫殿的入口,台阶两侧的墙壁上嵌着夜明珠,将前路照得明明亮亮。

“看来这玄武九渊,考的不是武力,是心性。”洛璃望着石阶下幽深的通道,“听心殿……怕是要我们直面最真实的心声了。”

苏烈将燃尽的艾草灰撒入湖中,看着灰末被水流带走:“管它什么殿,我们连自己的心魔都斗过了,还怕听几句心里话?”

阿鬼最后看了眼玄龟,它正安静地趴在石台下,青铜灯的蓝光映着它沧桑的眼睛。“等我们出来,就想办法帮你彻底摆脱水煞。”阿鬼轻声说。玄龟呜咽了一声,缓缓沉入水中,只留下那盏青铜灯,被水流送到石阶入口,像是为他们留的路标。

四人拾级而下,夜明珠的光芒在墙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林野握着地脉之心,能感觉到地脉的跳动越来越清晰,仿佛就在这通道的尽头。他知道,秦始皇墓的核心越来越近了,而那些关于“仁心”“共生”的试炼,不过是为了让他们在见到最终秘密时,能守住自己的心——那颗在无数试炼中愈发清明的心。

通道尽头的石门上,刻着一只玄龟的图案,龟甲上的星图与他们来时玄龟背甲上的纹路分毫不差。林野伸手按在玄龟的眼睛上,地脉之心的白光与阿鬼玉佩的红光同时亮起,石门“咔哒”一声,缓缓向内开启,露出里面更加深邃的黑暗——听心殿,到了。

踏入听心殿的刹那,周遭的黑暗突然褪去,无数光点从四面八方涌来,在空中凝结成一个个模糊的人影。这些人影大多穿着粗布衣裳,面容憔悴,细看之下,竟与林野等人曾遇到过的那些“煞影”有几分相似,只是此刻褪去了戾气,多了几分平和。

“这是……”洛璃下意识握紧药箱,指尖触到箱内的艾草,“像是那些被我们化解过的心魔,怎么会在这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章:九渊寒潭遇玄龟(第2/2页)

阿鬼盯着其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虚影,眼眶微微发热:“这是白虎八宫时,那个总怀疑丈夫藏私房钱的嫂子。当时我跟她说‘男人在外干活也难,不如直接问问’,她后来真的跟丈夫摊了牌,据说现在过得挺好。”

那妇人虚影似乎听到了他的话,转过身朝他浅浅一笑,抱着孩子的手臂轻轻晃了晃,像是在哄睡。光点散去后,空中留下一行字:“疑心生暗鬼,坦诚破迷障。”

苏烈忽然指着另一侧的一个壮汉虚影:“这不是那个抢了邻居菜地还嘴硬的王二吗?我当时把自己的口粮分了他一半,骂他‘有手有脚偏要抢,丢不丢人’,他后来真去给邻居赔了菜,还帮着翻了地。”

壮汉虚影挠了挠头,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牙,虚影消散处留下字:“恶语能伤人,良言亦能醒人。”

林野的目光落在一个老者虚影上——那是青龙七宿时,总说“命该如此”的瞎眼老头。当时林野把自己的水囊递给他,说“命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等来的”,老头后来竟跟着商队学了编筐,现在据说能自己挣口粮了。

老者虚影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在他面前站了片刻,留下字:“心死则命绝,心活则路生。”

洛璃也认出了几个虚影:有她劝过的、因为女儿嫁得远而整日以泪洗面的老婆婆;有她教过如何熬制退烧草药的货郎;还有那个总嫌妻子做饭咸的教书先生……每个虚影消散后,空中都会留下一句凝练的话,像是对过往试炼的总结。

“原来听心殿不是让我们听自己的心声,”林野忽然明白,“是让我们听那些被我们影响过的人的‘回声’啊。”

话音刚落,殿中央的地面突然裂开,露出一个深不见底的孔洞,孔洞中升起一根盘龙柱,柱身上缠绕着一条金色的光带,光带中浮现出无数细密的文字,细看竟是一本完整的《地脉志》。

“快看!”苏烈指着光带,“这里记着秦始皇墓的由来!”

几人凑近细看,光带中的文字缓缓流动,讲述着一段被尘封的历史:当年秦始皇为镇住天下地脉阴煞,命方士在骊山之下修建地宫,聚四方灵物为锁,集八荒仁心为匙,本意是“以仁心化煞,保万代安宁”,却不料后世子孙渐忘“仁心”二字,只知以武力镇煞,反倒让地脉阴煞越积越重。

“原来始皇帝的初衷不是为了自己的陵墓,是为了地脉安稳?”洛璃有些惊讶,“可史书上不是这么说的……”

“史书是人写的,”阿鬼轻抚着怀中的玉佩,“写史的人若揣着私心,笔下的字自然也会偏。就像这地脉,本无善恶,是人的心让它生了煞。”

盘龙柱突然剧烈震动,光带中的文字开始扭曲,无数黑色的墨点从柱底涌出,迅速吞噬着金色的光带。那些墨点中浮现出一张张狰狞的脸——有历代为争夺地宫宝藏而自相残杀的盗墓贼,有为了所谓“大业”而滥杀无辜的将领,还有那些明知故犯、用煞气害人的方士。

“是‘恶念’!”林野举起地脉之心,白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这些人把自己的恶念注入地脉,才让阴煞越来越重!”

黑色墨点被白光逼退,却又很快凝聚成一只巨大的黑影,黑影的形状不断变化,时而化作手持屠刀的将军,时而化作偷挖地脉的盗墓贼,最后定格成一个模糊的帝王虚影,头戴冕旒,眼神冰冷。

“朕建地宫,是为了让后世记着‘仁心’二字,”帝王虚影开口,声音带着穿透时空的威严,“可你们看看现在?为了私欲,你们把地脉搅得乌烟瘴气,把朕的嘱咐当成耳旁风!”

“我们没有!”苏烈忍不住反驳,“我们一路走来,始终记着‘仁心’,从未害过无辜!”

“是吗?”帝王虚影冷笑一声,挥了挥手,黑影中浮现出林野等人的“过失”:林野曾为了快速通关,默许过苏烈用恐吓的方式逼问盗墓贼线索;洛璃曾为了救一个“看起来更重要”的病人,耽误了另一个平民的诊治;苏烈曾为了抢回被偷走的粮草,失手打伤过一个老弱的守卫;阿鬼曾因为厌恶一个刻薄的地主,故意不给对方治小病,任由他疼了三天。

这些事他们大多已经淡忘,或只当是“无伤大雅”的小错,此刻被一一揭开,几人脸上都泛起愧色。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仁心’?”帝王虚影的声音带着嘲讽,“仁心不是非黑即白,是哪怕面对抉择,也能守住‘不伤人’的底线!你们连自己的小错都不敢认,还敢说记着朕的嘱咐?”

黑影再次涌来,这一次,白光的威力明显减弱。林野看着地脉之心上出现的裂痕,心中一紧:“是我们错了!”他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我不该默许苏烈恐吓盗墓贼,哪怕是为了正事,也不能用恶的方式!”

“我不该因为病人‘不重要’就耽误诊治,”洛璃红着眼眶,“医者眼里,人命没有轻重!”

“我不该打伤老弱守卫,”苏烈握紧工兵铲,“哪怕他偷了粮草,也该抓活的,不该动手那么重!”

“我不该故意刁难地主,”阿鬼低头看着玉佩,“他刻薄是他的错,我不该用同样的方式报复,忘了‘医者仁心’四个字!”

四人话音刚落,各自的胸前突然亮起一点微光,林野的是“坦诚”,洛璃的是“平等”,苏烈的是“克制”,阿鬼的是“宽恕”。四点微光汇入地脉之心,白光瞬间暴涨,不仅逼退了黑影,还反将金色光带推向帝王虚影。

虚影的轮廓渐渐清晰,竟与史书中秦始皇的画像有七分相似。他看着四人,眼神中的冰冷褪去,多了几分欣慰:“知错能改,才是‘仁心’的真意。朕当年建地宫,就是怕后人学不会这点,才设下这些试炼。”

金色光带重新包裹住盘龙柱,《地脉志》的文字继续流动,最后停留在一段话上:“地脉如人,需以仁心滋养,以知错能改之心守护。所谓地宫,从来不是陵墓,是留给后人的‘心学’课堂。”

“那真正的宝藏呢?”苏烈忍不住问,“难道不是金银珠宝?”

帝王虚影笑了:“最大的宝藏,就是你们此刻心里的东西——坦诚、平等、克制、宽恕。有了这些,走到哪里都能安身立命,比再多金银都管用。”

虚影渐渐消散,听心殿的墙壁开始变得透明,外面竟是一片星空。盘龙柱顶端升起一颗巨大的夜明珠,照亮了整个地宫——原来所谓的“秦始皇墓”,根本不是一座封闭的陵墓,而是一个贯穿地脉的巨大阵法,核心就是“仁心”二字。

“我们……成功了?”洛璃看着星空,觉得像在做梦。

阿鬼抚摸着玉佩,玉佩此刻烫得像团火:“或许不是成功,是明白了。”

林野望着夜明珠的光芒,突然想起刚出发时的自己,那时只想着“闯过所有关卡”,现在才懂,关卡从来不是用来“闯”的,是用来“悟”的。就像这地脉,从来不需要“镇”,只需要“养”——用一颗时时自省、知错能改的仁心去养。

苏烈捡起地上一块脱落的石片,石片上竟映出外面的景象:晨曦中,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路边追跑,一切安宁祥和。“原来我们守护的,就是这个啊。”他笑了,笑得格外轻松。

夜明珠的光芒越来越亮,将四人包裹其中。他们感觉身体越来越轻,像是在飞升,又像是在回归。最后一刻,林野仿佛听到帝王虚影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去吧,把‘仁心’带出去,让它在人间扎根。”

再次睁眼时,四人已站在骊山脚下,地宫的入口在他们身后缓缓闭合,仿佛从未存在过。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阿鬼怀里的玉佩恢复了温润,林野手中的地脉之心化作一道光,融入了脚下的土地。

“好像做了场大梦。”洛璃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手上还残留着艾草的清香。

“不是梦。”阿鬼指着远处的村庄,“你看,那里的炊烟,和我们在石片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苏烈扛起工兵铲:“走,去村里看看!我还欠王二一顿饭呢,上次分他口粮时说过的!”

林野望着地宫闭合的方向,心里没有失落,只有踏实。他知道,真正的“秦始皇墓”永远留在了他们心里——那不是一座冰冷的建筑,是一份沉甸甸的嘱咐:无论何时,别丢了那颗会犯错、会愧疚、但永远愿意改正的仁心。

四人并肩走向村庄,身影被晨光拉得很长。路边的野花正在开放,蝴蝶绕着他们飞,一切都和他们来时一样,又好像不一样了。风里带着泥土的芬芳,那是地脉在呼吸;村民的笑声远远传来,那是仁心在生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