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
不减肥的人可能很难懂那一杯柠檬茶下去到底会富余多少热量,相当于今天一整天的运动白做了。
唉,茶很苦,实际没有他心中苦。
他们之间仍旧常常联系,但探班就没有那么多了。
舒明任务重,陈港生任务也很重。以他目前的产出量,马上就要取代自己师父陈志恒,成为香港乐坛新一届作词人劳模了!
他自己手里正常的工作量就不说了。
听闻舒明要开新专辑,这家伙不仅从自己师父手里掏了好几首藏货给舒明,还亲自替舒明的新专补齐了剩下的数量。这仍旧不够,另需绞尽脑汁地给《远渡》谱词,还是粤语国语双版。
陈港生几乎把自己的心血之作,所有对于爱情、友情、人生的感悟,把他生命里最心爱的歌词,统统都献给了舒明。
其中有几首词,是某天后亲自来要都未曾给的!
究竟哪一位歌手,生平未曾想过要得一位优秀作词人这般正大光明的、宣告全世界的偏爱呢?
但对于陈港生来说,舒明就是他许许多多的灵感来源,交予舒明本人来演绎才是理所当然的最优解。
这就让旁人再没有话可说了!
事实上,陈志恒也很溺爱舒明,不然当初就不会在他籍籍无名的素人时期,冒风险把一整张专都赠送给舒明。后面这些歌与其说是陈港生从他师父手里掏出来的,不如说是陈志恒默许的。
能被一对儿作词人师徒双双青眼有加,真是其余歌手艳羡都羡慕不来的。
实在不必再说下去了,再讲下去,就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要因红眼病而进院抢救了!
此外还有梁汝文……
是的,时隔好几年,梁汝文这厮终于又出新专了。
粉丝本以为他不再会出爱情相关的新专辑,没想到不仅猝不及防地出了,整张专辑还都和暗恋有关,陈港生甚至还在里面贡献了一首。
搞得歌迷都以为梁汝文这棵千年不开花的铁树恋爱了,狗仔连盯他一个月,结果此人日常规律的不能更规律了,不是公司住宅两点一线,就是在为专辑做宣传。
额外的行程也最多是和崔明哲等人见面,偶尔有两次出入浪漫餐厅,结果聚餐的对象居然是舒明!
行了,行了,散了吧!
粉丝顿时连声叹气,感觉自己简直白兴奋了。
这帮人是好几年的朋友,这件事娱乐圈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有什么好拍的?
只能当他发这个专辑是心血来潮,或者手中的好歌刚好能凑出一张这样的专而已,除此之外也没别的什么解释了。
“……梁汝文既然刚发了专辑,我肯定不能和他挤在一起,所以大概会晚几个月吧。”
舒明点点下巴,若有所思。
可《远渡》定了十月的档,又不能跟《远渡》的ost撞,具体什么时候发,还要再跟关献仪商量商量。
不过,这都好说。
目前卡住的点其实在陈港生身上,粤语版的歌词已定稿。但国语版的,他自己却并不很满意。
按理来说,这种作词作曲都是无资格进入片场围观的,但有舒明作保,陈觅便也一口答应了。
因此,这才有了陈港生此时的探班机会。
此时两个好朋友凑在一起,真有点别人插不进的磁场,舒明无意识地咬了一下茶饮吸管,但很快又放下杯子,手肘撑在膝盖上笑吟吟地听陈港生讲话。
有那么好喝么?笑的那么灿烂。
席嘉直勾勾盯了他一会儿,还没凑近看清他到底喝的什么,就有人抢先一步。
黎琛不经意地与他擦肩而过,率先拍了拍舒明的肩膀:“走吧,小舒老师,开工了。”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奇妙的。
譬如,在戏外,舒明其实很少和席嘉有交流。
不,都不仅仅是少交流,甚至是颇有戒备心的。
他显而易见地和黎琛等其余演员更熟悉些。
但在戏内,霍景添却更亲近赵文卓一点。
赵文卓无论如何怎样板着脸,都能得到霍景添笑眯眯的一声“赵秘”,到后面相处久了以后霍景添叫的“赵兄”,并附赠以一条自来熟的胳膊。
或许霍景添也有作戏和戒备的成分,但他们毕竟真的对彼此交付过后背,感情是真的存在过的。
只要场记一个板子打下来,赵文卓的身边永远都有那个潇洒来去的身影,永远都有那个熟悉的声音。
w?a?n?g?址?f?a?b?u?y?e???????????n?2?0?????????????
和戏外刚好相反的是,霍景添其实反而更提防霍景轩一点。
只是霍景轩那个傻子看不出而已。
这难免让人感到割裂。
戏里戏外的情绪既分割的很开,却又混杂在一起,最终变成一种很奇怪的滋味。
所以他一直在观察。
有可能,也是赵文卓在观察。
观察戏中的霍景添是如何在回香港的船舱内抱有壮志,又如何在刚刚抵港的时期声名鹊起,取代了霍家老大,成为了人们口中默认的“小霍总”。
霍景添也知道树大招风。
但有几个人能完全不被这样的浮华迷了眼?他一边警惕,一边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妄想。
所谓清醒着堕落——毕竟他本质仍旧是个贪慕权势和财富的混混,不是么?
山鸡披了羽衣,难道就能称凤凰了么?
答案是不可能的。
霍家绝不会放任他一个冒牌货这样得意的。
霍景添看似春风得意,实际上也只是个会抱守实业的傻子而已。
一开始,绑他也只是因为这个方法最快速、最经济实惠。
毕竟他在s市欠下的那点债务,对于霍家而言是九牛一毛的数字。而比起花时间料理分公司那一摊烂账,不如直接推个替死鬼出去坐牢简单,
还能顺便清理内部,切割烂掉的部分。
如果真霍老四回来,也是替罪羔羊的命。
假的倒也不要紧,有这么个名头就足够。他们说这是真的,谁敢说是假的呢?
只是谁也没想到,霍景添居然真从非洲活着回来了。
这既是好事,其实也是件坏事。
不过,都没关系。
想拉他下台,有一万种办法。
**
霍家攻势连连,力要夺回分公司的控制权,霍景添见招拆招,也贡献了不少精彩场面。
心中不知是该松口气,还是该叹口气。
只能说该来的终归是来了。
幸而好友赵文卓因情谊而暂时站了中立,并未参与进这份风波之中。
幸而霍景添自己向来贵人运尚可,中间甚至得过之前竞争对手的帮扶。
比方说,和霍家向来不对付的李家就向他伸出过橄榄枝。
在优雅坐下的李家大小姐面前,霍景添既没拒绝,也没答应。
他只是淡淡抿了一口茶,看不出喜怒。
彼时,霍景添大约只觉得,不过是商业纠纷而已。
拿到更多筹码后,不是不能同霍家再谈判一把。
但转折点很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