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114感谢礼物(求订阅)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114感谢礼物(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鲲鹏号返程时的短暂现身,必然会在一些国家,造成比上次更轰动的影响。mhtxs[棉花糖小说]陈文浩对此早有预料。

不过这些情况他竟然无能为力,也就懒得去理会了,顶多为下一次的太空之行多储备点能量,更换一下鲲鹏号冲击大气圈的空域位置。反正以地球目前的科技,要想看破鲲鹏号的电磁隐形,就算过程中不走歪路,至少还要努力三十年。

此刻,鲲鹏号经过在平流层里大半个小时的飞行,已经进入了江海市上空。小卡已经自动通过卫星,对厂房周边的人流和车流进行扫描,趁着天色转黑,找了个经过厂房周边的人车空档,降落到了厂房院子里,并用最后剩余无几的能量开启了反重力模块,将自己停进了厂房里,才解开了隐形模式。

此刻的鲲鹏号外壳,依然银光闪闪,从大气圈高速通行时引起的火焰,并没有在其上引起任何印记。

下一秒,机身仿佛运动后出了一身大汗,黑色的液体金属从机体各个部位渗出,凝聚成一团后,凭空漂浮起来回到陈文浩身上,并通过他手腕上的那个淡黑色印记渗入进去。瞬间,他立刻感觉到了身体内洋溢着一股暖流,体力和精力立刻回到了巅峰状态。

【这是西姆卡送你的礼物,感谢你为科考船所做的贡献。】小卡解释着,以它的权限只能让勘察器在驻留生命体的期间,让生命体得以提高一定的体力和耐力。但当勘察器不再驻留的时候,这种提高就会失去效果。

但是经过西姆卡的授权和改造,勘察器内被加装了纳米级大小的医疗机器人,这也是西姆卡在开展船体修复工程之余能动用的最多能量了。[棉花糖小说网mhtxs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这次勘察器驻留到陈文浩体内后,将释放出医疗机器人,对陈文浩的身体进行增强,24小时之后,陈文浩的力量和耐力值都将增强一倍左右,同时如果身体内有什么隐患疾病,也会一并进行修复。

这是一份惊喜的礼物,陈文浩自然愉快地笑纳了。按照小卡所说,经过这次改造后,他的身体素质不仅会大幅提升,就连寿命都将至少延长十年。

仅仅这份回报,就已经值得之前的所有努力了。如果现实中能拿出这样的条件售卖,想象那些垂垂老矣的顶级富豪,绝对不会吝啬将自己的绝大多数财产换取一次这样的机会。对已经决定要在近期飞往月球的陈文浩来说,更直接的好处就是,有更强的身体可以对抗飞行过程中的重力等困难。

要知道,每个能够实现载人到外太空的国家,对宇航员的选拔都是异常严格,抛开家庭情况的审核和心理素质的考核等条件不说,最重要的就是候选人要接受得起各种超重耐力测试的考验。

早期的航天器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的往返飞行阶段,舱内成员往往要经受6-8g的过载,就是意味着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宇航员身上将会承担相当于他体重6到8倍的重压。普通人可以想象一下,你被两三个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人压在身上,是不是就已经喘不过气来了,若是压上七八个人呢,会是什么下场?搞不好时间稍微一长,被压得骨折、窒息都有可能。

而宇航员不仅要承受这样的压力,甚至在必要的情况时,还要准确地操作设备和仪器等,这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大多数有能力培养宇航员的国家,第一批宇航员的人选基本都是从本就身体素质极佳的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还要经受之后的一系列强化训练,才能胜任要求。

直到最近二十年,随着地球航天技术的进步,如今的载人航天器在起降阶段的过载已经减少到2-3g,对宇航员身体的要求才降低了下来,一些身体还凑合的技术专家才有机会进入太空进行各种科学考察和试验。

小卡则在陈文浩明确表达了意愿,将会在近期(不超过三个月)乘坐鲲鹏号去月球,和西姆卡接触后,开始着手对鲲鹏号进行载人改造。

鲲鹏号建造当初,因为小卡权限有限,采用的是无人化操作,它作为智能程序,可以附着在任何的电子仪器内,勘察器化身液体金属后,也不需要考虑空间。因此,现在的鲲鹏号内部,管线纵横交错,根本无法直接让陈文浩进入。

改造的过程,就是对机体空间重新调整,至少要为陈文浩留下足够呆的位置。

小卡另外表示,如果陈文浩决定等到科考船一年的搜索期过后再去月球的话,就不会改造鲲鹏号了。因为修复好的科考船上有更加先进的设备,可以用勘察器本体所采用的液体金属,来制造一艘性能更强劲也更适合地球人使用的载人飞行器。

说实话,陈文浩听到这里,不得不说特别动心,甚至有了一丝改变想法的念头。可以想象,届时制造的飞行器,肯定会比鲲鹏号这样急就章弄出来的产品先进的多,安全性也要可靠的多。不过最终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把命运的选择捏在自己的手里。

陈文浩趁机询问了一下小卡,飞行器内是否可以加装人工重力和呼吸环境,小卡的回答却是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现实却无法实现。

小卡解释是,现有飞行器的重要动力来自改造过的军用无人机引擎,虽然这台组合式引擎已经可以代表地球工业的最高水准,但是即使经过改造,并有勘察器的能量支撑,能够用于太空飞行已经是最大限度了。要维持人工重力场和自然呼吸环境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出,引擎无法再加重负担了。

陈文浩闻言也只能放弃了,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小卡帮忙搜集各个国家现有的宇航员培训资料,有句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接下来的几天,陈文浩的生活变得繁忙而规律:白天在公司处理公务,晚上去健身房锻炼,以适应自身突然暴增的力量和速度方面的改变。锻炼结束后则去厂房查看鲲鹏号的改造进度。这几天也就住在厂房里,反正之前已经布置好了一间休息室。

李建国负责的锂电池厂也会趁他在厂房的时间段,将已经完成的高性能电池送货上门。这些电池,最终都是供勘察器吸收能量。经过五天的补充,在吸收了电池厂之前一个月的成品后,勘察器的能量储存达到了上次起飞时2%的水准(并非是勘察器能容纳的能量总额度)。

据小卡所说,只要达到3.3%左右,就足够鲲鹏号带着他飞到科考船的位置。科考船上目前已经实现了能源采集的先期工作,进入了循环供应的模式,鲲鹏号只要准备好单程所需能量,就可以在科考船那获得返程的能量补充。

陈文浩考虑之后,毅然决定听取小卡的意见,不过再快也要等他的宇航服到手后。不知道为什么,陈文浩隐隐有种感觉,越是早一点赶到科考船那里,可以收获的惊喜也会越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