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126夜间会议(二)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126夜间会议(二)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是我建议请陈总来帮忙的,陈总在人工智能编程方面的成绩就不用我多说了。”徐院士说话不缓不急,很有儒雅的感觉。

徐院士看向陈文浩,“陈总,不知道资料你看的怎么样了,要不要让小王再介绍一下项目的进度和目前的瓶颈情况。”小王就是他的学生。

“首先谢谢徐院士的推荐。不过还是请在座各位直接称唿我的名字吧,喊陈总真是让我如坐针毡啊。”陈文浩做出惶恐的样子,现场几位不由地都放松了眉头,露出了一丝微笑。

“资料我看过了,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瓶颈所在,但是如果按照现有的运算规则,遇到瓶颈是必然的,而且还是现有技术下无法解决的。”陈文浩的下一句话,却让有点放松的会场气氛,又变得凝重了。

“你的意思是现在的运算规则是错的?”小李一脸愠色地反驳,“这个运算规则已经是修改后的第五版了,几位院士都确认可行,现在遇到瓶颈问题也只是暂时的,我们正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法。”

“小李,你别急,先让小陈说完。”徐院士制止了小李的举动,“科研是严谨的,但也是开放的,任何好的建议都值得聆听。”

陈文浩对着徐院士歉意一笑,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包里抽了出来,连上房间中央的投影屏幕。

“虽然给我的项目资料没有说是电磁弹射系统,但是我猜应该**不离十就是了。”陈文浩停顿了一下,见没人反对,便接着说,“控制系统是整个电磁弹射系统的大脑,通过运算控制程序,大量的位置、温度、速度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从而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地,监视和指挥这套系统的正常工作。”

“电磁弹射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为了提高飞机从航空母舰上的起飞速度、增强航母对不同类型飞机的容纳度,从而提升航母的战斗力。”

“所以,一套好的控制系统需要根据飞机类型、环境气候、航母运行状态等情况,发出合适的控制指令,使航母上的飞机可以顺利达到起飞速度,从而安全起飞。同时,控制系统还要协调发电、储能、电力电子分系统高度协同,确保系统工作的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小李得到了徐院士的劝告,没有说什么,却是斜眼横了一记陈文浩,似乎在埋怨他不说正题,尽说点这种众所周知的基础性介绍。

陈文浩无视地一笑,“我拿到的资料里,只有现有的这套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没有源代码,不过我按照这个原理模拟重写了控制系统,发现两大问题。”

“不可能!你什么时候拿到的资料,也就这几天吧。我们当初可是有十多个人,写了两个月才完成的。”小李听到这里,忍不住又跳了起来。

“坐下!”徐院士插话让小李平静下来,然后说道,“不过小陈啊,你说你重写了控制系统,就这两天的时间?能否让我们看看。”

陈文浩倒是有点奇怪这个小李是怎么被徐院士看中的,也太没定力了。“没问题,当然,因为不了解其他部件的接入参数,我写的只是一个框架,还请徐院士斧正。”

他打开了在飞机上两个小时重写的控制系统框架文档,将其显示在投影屏幕上。为了方便徐院士浏览,干脆将笔记本一起推了过去,他就看着投影屏做介绍。

“电磁弹射系统说穿了就是,在飞机起飞的时候,给飞机加载一个合适的推力,帮助其在短距离内顺利升空。但是这个力的加载时间、力的大小控制非常关键,需要控制系统进行高速计算,并要协调其他组件和系统稳定工作。”

“我预估原有系统的瓶颈就在于:如果只是单独弹射一架飞机升空,在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只是在完美理想状态下的成功,如果是在作战时候,一架飞机接着一架飞机要升空的话,系统计算需要的时间就有点多了。再如果,需要弹射的飞机不是同种类型,而是多种飞机穿插起来的话,每次参数恢复的调整时间恐怕就更长了。”

陈文浩这一番话说出来,之前还愤愤不平的小李顿时改了脸色,如果说之前的还只是些泛泛之谈,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能说得出来,那么现在的这个预估就死死地点在了穴位上。不是对现有控制系统的原理和体系真正了解的人,说不出这些。

更大的迷惑和不解在小李的脑中徘徊,“他真的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发现了控制系统的瓶颈?”要知道,他从项目一开始,就参与控制系统代码的编写工作。很多瓶颈在代码阶段是体现不出来的,往往要到实验阶段才能发现问题。

本来这个第五版的控制系统出来,已经被认定为是真正消灭了之前版本的错漏,改进得最完善的一版了,可是在试验场测试后才发现了这个重大瓶颈。

要知道,制造电磁弹射系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缩短航母上飞机的起飞时间,如今控制系统的这个瓶颈却让每次使用之间的时间大幅度延长,那么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搞这个系统还有什么意义。

他毕竟不是一个笨蛋,真要是笨蛋也不可能以极优异的成绩一路完成博士学业,还被院士看中了收入门下。之前他因为在这个项目上碰壁太多也找不到解决办法,对军方找来的所谓专家有所怨气,如今却也是不敢再说什么,而是看向他的老师,结果情形让他更是惊心。

徐院士和另外一名专家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脑屏幕,口中念念有词,对周边的谈论已经彻底无视了。

另一边坐着的几位军方领导看不懂程序代码,但是却不代表他们看不懂人的脸色。

徐院士和另外一名专家虽然没有像小李那样表现出强烈的质疑,但是在听到陈文浩说只用了两天时间就重写了控制系统,内心也是不信的。这也是科学家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倒也不是针对陈文浩本身。

但是当陈文浩明确指出了控制系统的瓶颈,两人的表情都变了,不管如何,仅凭一点基础资料就能准备推断出结果,说明是有真材实料的。

直到他们开始浏览陈文浩写的文档后,彻底陷入了进去,满脸都是“发现了新大陆”的惊喜表情。

这些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