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171产业联盟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171产业联盟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偌大的会议室内,byd、catl、力神、国轩等六家锂电池厂商的高管代表们纷纷落座。这些人都是国内电池行业的精英型人物,多数人之间即使谈不上熟悉,也总在各种会议、论坛上有过几面之缘。此刻,或许是在场人心中都有一丝忐忑感,在陈文浩等召集人还未出现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熟络地攀谈起来,并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对方是否有更多的信息。

实际上,在收到无限未来公司此次邀请之前,各家锂电池厂都有派代表在江海市活动,以期提前和陈文浩能拉上关系,但都不得其门而入。没想到转头却收到了主动邀约,兴奋之余,各公司的实权人物都抛下了手头工作,立即从全国各地飞奔到江海市。

刚才进门时众厂商的代表已经受到了一次震撼。原本以为是在某家宾馆的会议室举行,可是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寻来,并不起眼的大门连门牌都没有挂,却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岗。无限未来公司的接待员工早就等在门口,将众多来宾引到了这间会议室。

“来了,来了!”

“果然有部队的人。”

……

约定的时刻刚到,在会场众人的窃窃私语和眼神交汇间,陈文浩和身着军装的戴军鹏准时走进会议室。

简单的寒暄过后,陈文浩直接进入正题,将早已准备好的授权方案发放给众人。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里只剩下翻阅纸张的声音。

陈文浩安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正在阅读方案的众人脸上表情变幻,不需要看任何纸质文档,方案的所有细节都在他的脑海中深深印着,作为这份方案的主要起草人,他并没有设置任何苟刻的条款。能列入这次会议名单的都是国内资本绝对控股、且在行业内排名靠前的锂电池企业。授权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

无限未来公司将新型电池技术授权给指定企业(不超过6家),换取指定企业1%8%不等的股权和一个董事会席位,股权比例根据不同企业的市值有所变化,以2亿元为基准。此外,两年内,获得授权企业的锂电池销售额的3%5%也将属于无限未来公司。

获得授权的企业将和无限未来公司共同组建一个新兴电池产业联盟,联盟将设立审查制度,不能通过审查的采购需求,联盟内的所有成员都将不予接单。此外,禁售名单还会考虑相关部门的意见,涉及军事等敏感行业的采购也将被拒绝。

三年内,获得授权的企业禁止将该技术授权给任何第三方,终端产品将采取统一定价区间(基准价上下浮动10%),基准价以同等体积和重量的普通锂电池价格的三倍计算,每年年底联盟共同商定次年售价。

此外,还有更细致的条款要求,在三年内,获得授权的企业接受海外企业或海外投资机构的注资不得超过股本的5%等等。

陈文浩并不担心在座的企业会不参加,相比新型电池可能带来的利润:想想以亿为数量单位的存量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只要价格不太离谱,谁不想换块可以使用时间长达十倍的新型电池;更别说每年新生产的那么多数码产品,相比锂电池在这些数码产品中所占的成本比例,就算贵上三倍对总价的影响也不算激烈;还有正在蓬勃发展的动力电池市场,去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35%,如果换成新型电池,这个数字翻一倍?可能还是保守估计。

而代价是什么,首当其冲的是2亿元左右的授权金,能出现在会场的企业,去年销售额最低的都在二十亿元以上,以国内锂电池行业这几年较高的毛利率(40%)计算,掏出这点钱完全不成问题。不过要换成等值的股票,有些企业可能会比较喜欢,不用动用宝贵的现金流,有些企业会抵触,但是抵触的力度在可期的利益面前,都不是问题。

然后还需要付出两年内锂电池销售额的3%5%。以国内锂电池业务销售额第一的比亚迪为例,以它的规模,采用的肯定是3%这一档,前一年它的锂电池销售额在75亿元左右,3%就是2.25亿元,看上去很多,可是和新型电池能多带来的利润相比,只是一个零头罢了。

而从企业经营者的思维来考虑,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加入了这次的产业联盟,就意味着天然地成为了国内电池行业的第一阵营。至少三年内,联盟外再没有任何企业,包括现在市场领先的日韩电池企业,有能力对这种领先地位形成冲击,除非他们能够发明出比这种新型电池更先进的产品。而在他们的眼里,这种可能性近乎没有。在座的所有企业都在第一时间弄到了新型电池的样品,可是研发团队至今没有任何进展。

在不长的讨论之后,在座的企业代表都表达了要参与的倾向。不过虽然每家企业的领队都是有一定决策权的高管,但是公司重大决策都要通过董事会流程,在企业的强烈要求下,这边的会议暂停了半天,以供他们召开紧急董事会。

不出意料,第二天,在场的六家锂电池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加入产业联盟。接下来的时间,各家企业将精力投射到,如何用更小的代价拿到加入的门票:有希望付出更少比例的股权、有希望用现金代替部分股权的,还有每家都想拿到3%最优惠这一档的销售分成……

这些唇枪舌剑的工作,陈文浩不愿意直接上阵,交给了下属。实际上,在心里,陈文浩对于这点收入的差别并不怎么在意,他要是只想赚钱,有什么能比做垄断生意更赚钱的?

现在他将技术授权出去,只算现金价值和目前销售额的话,两年的时间,他大概能从这六家企业身上收到30亿左右。当然,随着新型电池普及之后,这些公司的股票升值和销售额增长都是可以期待的,但是比起他的其他生意,真不算什么大钱。比如说自拍无人机,一周卖出225万台,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由着他们闹腾了几天,不知道是陈文浩的态度起了作用,还是担心夜长梦多,在争取到了一些优惠后,这几家企业都选择了进入正式签约的步骤。说到底,能争取多少优惠,还是和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关联,都是同行,谁不知道谁,在实力最强的比亚迪确定好分档之后,其他的企业以此为参照,也就没了太大争议。

几天后,一则来自新华社的通稿出现在数家中央级媒体的出版物上,《国内七家企业组建新型电池产业联盟》的标题,不到三百字的内容,对普通读者来说完全是用来填充版面空白的替代品,可在众多数码电子企业以及对电池有需求的企业眼中,却简直是头条中的头条。许多有需求的企业老总,将这篇短短的报道翻来覆去读上好几遍,直到将这七家企业的名字都能背得出来,然后就是招唿人手,亲自带队去其中看好的企业那走一趟。

这篇报道发出来,除了无限未来公司早已对外明确表示,自家电池产品仅供内部使用以外,收到的咨询少一些以外,其他六家企业的门槛都快被客户踏破了。不同于无限未来公司的突然冒起,没有多少老交情老客户,其他企业都是经营多年,熟络的客户成群,许多老客户冲上门来就要订购新型电池,更有豪爽的先把订金打过来,然后再来订货。

这六家企业从高管到市场部员工,最近一段时间就是整天和客户解释,新型电池技术虽然拿到了,但是至少要有二三个月的吸收和试制才能正式销售。另外,销售对象还要经过产业联盟审核,不过国内企业通过审核一般没有问题。然后送走将信将疑的客户,又要转身应对新一波的客户。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幸福的痛苦。

另一头,原本占据市场优势的日韩电池企业就是哀鸿遍野,尤其是韩国的电池企业更是已经急得上火。

此前,中国的锂电池市场,几乎被韩国的三星和lg两家公司所垄断,三星与lg常年不惜亏本在中国市场销售锂电池,抢占市场份额。最近一年,因为sd等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两家公司的动力锂电池产品,迟迟无法进入到官方颁布的动力锂电池目录,失去了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订单。这次,新型电池授权和产业联盟的成立,更是在他们的困境上雪上加霜。

三星和lg的高管在中韩两国频繁往返,到处公关,甚至不惜游说韩国官方部门向中方施加压力,却绝望地发现处处碰壁。

三个月后,六家企业陆续开始向市场供应新型电池,由于产能还未完全释放,加上价格要高出一截,旧有的锂电池还能在低价区域保持一定的市场。但是明眼人都能预测,随着产能的提升,电池行业必然将迎来重新洗牌,无法生产新型电池的电池企业,要么转型,要么被收购。

而对于陈文浩来说,在电池这块的工作算是基本完成了。市场上开始出现以新型电池为卖点的各类电子产品,尤其是对电池新增价格不敏感的中高端手机,无一例外都选用了新型电池,手机党们可以挥手告别每日一充的生活了。接下来还会更多、更普及。已经有业内专家预测,或许就在三年之内,在全世界范围,电池两个字都会和中国企业画上等号。从这一点上来说,科技改变世界的进度条已经向前走了一小段。

------------

ps:最近家事不宁,而且还在恶化,情绪和时间都不应景。所以,首先不卖惨,其次更新可能会受影响,我尽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