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216安全改造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216安全改造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陈总,这才半年不到,您就想拿适航证了,不可能的好伐?“

负责审定小组的顾保亭主任是江海人,刚过五十,脸庞清瘦,戴着一副高度数的黑色方框眼镜。他是典型的技术型官员,说话不喜欢绕圈子,当陈文浩问及,是不是可以给自家飞船发适航证了,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咦?陈文浩暗自奇怪,这和他之前得到的消息不符呀,消息来自军方,应该不会忽悠他吧。

民航局下属的航空器审定小组在义东园区已经呆了好几个月了,根据评审部件的不同,组员人选一直在变,但是顾主任这个负责人却一直没变,隔几天就会来一次园区,双方已经混得很熟了。因此,陈文浩也就选择直接进入主题:

“顾主任,您就给我透个底,我先说实话,有消息传给我,有很大机会拿到适航证了。到底有没有这事情?“

顾主任用手推了推方框眼镜,看着陈文浩,笑着说,“陈总的消息果然灵通。通用的适航证是不可能发的,不过局里最近达成了大致的决定,准备给你的飞船先发特殊适航证,和正式的有一定区别,不过不管怎样,可以先飞起来了。我要先恭喜陈总了!“

顾主任只是技术专家出身,不喜欢打官腔那一套,并不代表人家的情商不在线,否则也不可能轮到他坐上这个实权主任的位置。

陈文浩和他所创办的公司,发展速度迅猛地让人侧目,俨然间已成为国内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尤其是在普通民众中知名度更是超乎想象,更特别的是,这种影响力甚至扩散到了国外许多地区。

对于这种如旭日东升般还在不断向上的人物,正常人的选择都是结个善缘,日后好见面。所以顾主任也不介意提前透露点内幕消息,反正内部都已基本决定了,对很多人来说也不算秘密,否则陈文浩从哪里得来的风声。

顾主任既然开了口,又存了交好的打算,自然也不介意多说一点,“这次也算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对于飞船这种新奇东西,别说国内了,就算是欧美那边也没任何经验。真要按现有审查标准来,光是完成专项测试恐怕都要两三年。当然,现有标准也不大适用飞船,很多测试项目没有必要。最大的争议在于,不少专家和领导对安全性有些放心不下。”

“所以呢?”陈文浩问道。军方通过戴军鹏给他传递的信息是,经过军方高层的亲自出面沟通,民航局基本同意发适航证了,不过没说更多细节。这也算是他和军方的一次默契合作。

“正式版本的型号合格证(tc)和生产许可证(pc)肯定是不会发的,要维护适航审查的权威性,我想你应该可以理解。但是考虑到飞船本身的结构相对简单,以及所有专家都对贵园区内自动化车间赞不绝口,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可以颁发特别的临时tc和pc,每期有效时间为一年,期内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则有效时间顺延一年。不过在颁发之前,飞船必须还要增加应急的安全装置。”

“另外,飞船所申请的客货两用证书,目前只同意放开货运许可,等到拿到正式适航许可或是安全性得到充分考验之后,才能允许载客。正式文件应该就在这几天会出来。”顾主任解说得很仔细。

一开始,军方就对飞船所使用的电动发动机配套组件以及整套飞行智控系统非常感兴趣,已经试探过陈文浩的口风,打算一口气订购个五六艘飞船,最好还能拿个优惠价。

陈文浩对此的回复是:要订购没问题,要优惠也没问题,支援国防建设人人有责嘛,不过目前阶段团队的所有精力都在应对适航审查,同时为了避免产品有瑕疵,要等通过适航审查后才会批量生产。

军方本来对适航证之类的持无所谓态度,那是管理民用航空器的,军用的不受此管辖。可是得到陈文浩的反馈后就急了,当初国产的支线飞机可是足足试飞了六年,才在国内拿到适航证,而像飞船这样的全新产品,没有先例,如果正常走流程,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通过。于是,在得到陈文浩允诺届时将以半价(4000万元单价)的优惠向部队提供六艘标准型飞船后,军队的高层出面了,和民航局进行了直接沟通。

看来,这就是军方和民航局沟通的结果。嗯,还不错,在现有框架内,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

……

顾主任透露的情况很准确。三天后,来自民航局的正式文书就到了,基本内容和他所说没什么差别。另有两点补充:

其一,正式的适航审查工作还将继续,可做的测试还将继续,同时飞行器审定小组将根据飞船的具体情况编制全新的审定手册,需要公司的配合;

其二,安全改装工程可以即时进行了,通过审查后,才能拿到特殊颁发的临时适航许可。

……

公司里组建不久的飞船开发团队有了第一个大活——对现有的飞船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加装应急的安全装置。

团队中绝大多数人加入公司也就半年左右,在签订了非常严格的保密协议后,才真正接触飞船的技术资料。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招聘环节中,小卡利用强大的计算力不仅对每个人做了详细的背景调查,还根据专门设定的问答环节进行了测谎测定。结果让人惊讶,接近两成的面试者有极大几率属于商业间谍,国内外公司都有,其中大多都是知名公司。

最终的通过者自然不会选择被测出有不轨意图的人选。即使如此,在严密的保密管理制度下,留下的人选也只能接触到和各自岗位有关的技术资料。此前他们一直在参与适航审定的工作,同时也是熟悉飞船的过程。

为了抓紧时间,陈文浩当仁不让地主持安全改造的工程。这段时间的坚持学习,让他对脑中灌输来的外星科技融汇理解得更深。同时,他的身体经过优化后,无论是力量还是精细控制力都在人体的巅峰状态。

于是,团队成员震惊地看着前一刻还在和硬件小组讲解技术方案的陈文浩,后一分钟就直接上机和软件小组讨论控制代码的修改,再过一会,他又带上了防护设备亲手操作设备进行具体改造。目前,调整方案还未定型,还不用上自动生产线。

有几个高薪从研究院所招聘来的人才,一开始虽然摄于陈文浩有好几样黑科技产品发明者的头衔,但从没有在科研界听过他的名号,甚至连篇论文都没见过,总是有点不以为意。这次这么一搞,让他们惊为天人,理论和操作两手都能硬,放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

做技术的大多这样,技术好的对不如自己的都有点看不上,但对技术超过自己的却很容易服气。经此一事,团队的气氛却是日益融洽,一开始有点傲气的,都没了小脾气,团队效率倒是越发地高效了。

……

“搞定了!收工啦!”随着系统模拟测试顺利通过,整个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欢呼声。

只用了一周时间,飞船的额外安全装置就完工了。陈文浩胸有成竹地提供了主要的改造思路,后续工作证明他的设计思路方向一点弯路都没走。

如果这还能归功于飞船发明者对整体构造的熟悉。更让团队成员惊讶的是,陈文浩在方案基本成型后,又拿出了一个测试系统,只要输入飞船的一系列指定参数,就可以模拟对飞船各种改造后的变化,直观地判断某种改造方案是否具有价值。

懂行的人都明白,这个模拟系统的价值简直是千金不换。不过项目进行到这里,大家对陈文浩的各种逆天表现已经有了很大的耐受力。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和不世出的天才画上了等号,反倒觉得都是理所当然了。

接下来,就差进行实飞,试验在真实的飞行过程中模拟紧急状态,是否能够触发安全装置,以及新加的安全装置是否管用。陈文浩的团队立即向审定组提交了评定申请。

消息传出,或有利益纠葛,或是好奇观望,或是热心关注的各方人马都蠢蠢欲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