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229会心一击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229会心一击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过百亿元的投资大单,让义东市的底气又足了三分。市里派出的,在省城争取创新中心落户的特别小组挟此消息的声势,开始了又一轮对相关主管部门的拜访和争取。

最近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的高速增长也遇上了瓶颈,不少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对待投资的态度谨慎和保守了许多。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地级市,还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级市,能够拿下一个百亿元级别的工业投资项目,绝对是项骄人的成绩。特别是这一批投资项目属于国家现阶段全力扶持的智能制造产业。经此一事,除非发生天大的意外,否则今年江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冠军非义东莫属。

也因此,义东市的特别游说小组能明显感觉到各大主管部门的态度变化。小组组长王思明,没错,王秘书长因为能力突出,又担下了这个啃硬骨头的任务,他和陈浩联系得比较多,最近这事有进度的时候都会主动通知一声。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黄省长现在站在我们这边,另外有几位省领导的态度有些松动,毕竟无限公司的发展势头摆在这里,谁都没法无视,而且这次又拉动了一批相关企业来义东投资,这对全省的整体经济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呢,也有新的问题。”王思明的声音有些飘忽,“和我们打擂台的几个家伙现在换了口径,鼓吹义东应该专注打造智能制造中心,由省里给优惠政策。其它城市负责创新中心的落户,全省可以均衡发展。”

“完全是狗屁逻辑!”王思明难得的爆了粗口,“就算省级的政策再优惠,和国家级战略项目有可比性吗?!无论是政策还是资源,都是天壤之别。亏他们有脸说得出口。以前陈总还没来我们义东的时候,工业一直发展不起来,怎么不见他们跳出来说要均衡发展。”

最后,王思明信誓旦旦地和陈浩表示,义东全市上下一定会咬牙攻关到底,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丝成功的机会。不管最后是否成功,市里一定会尽全力调动资源都向这边倾斜。另外,市里已经立项将义东园区和周边的地块都规划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如果这次成争取创新中心落户成功,就将以这个经济开发区承接项目。

结束了通话,陈浩闭上眼,往椅背上一靠,脑中开始高速思考。和体制里的人说话,更应该注意的是对方话里没说出来的那部分。

别看王秘书长表态坚决、干劲十足,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恐怕他那边的工作虽然有所改观,但是恐怕依然阻力很大,对结局不能太乐观。

虽然争取到了正职省长的支持,但江省班子不是一言堂,加上这个项目实在是太耀眼,简直就是24k纯金的政绩,再说顶上坐着个大班长,还没明确表态。

一百多个亿的项目,如果扔到中西部偏远地区省份去,应该足以扭转省里的想法。江省毕竟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承接过的大项目大投资也多,像这次的项目扔出来,能震惊一下各方,但也就仅此而已了。要想真正逆转形势,仅靠这次的出其不意,还不够。

要想达成目标,有两种方法:一是上面有大佬直接发话,表明态度,一路绿灯。对于没有先例的事情,这是效率最高的一种破局途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对民营经济的性质还没达成统一的认识,国内有名的傻子瓜子的创立者就因此几次被抓入狱。正因为当时的一号首长三次点名,提到了傻子瓜子,肯定了其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然后不仅创立者无罪释放,产品也红极一时,名气传遍全国。

这便是第一种方法的典型范例。不过要走这条路需要符合多个条件,很难!非常难!首先是发话的大佬地位必须足够高,可以压下杂音;其次是你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大佬的政-治理念,最好是有利于下一步的施政方案推行,才有机会成为被点名的范例;最后,你还得把事情折腾得够大,能够进入到大佬们的视野里。就像当年傻子瓜子事件那样,全国超过八成的报纸都在刊议论此事,这才叫闹得够大。

这种事情,很难有准信,可控性太低,七分看时势,三分靠运气。暂且不提。

第二种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比如说像这次一样突然爆出个百亿级的投资项目,就起到了一定作用。

之前之所以突然爆出个项目,那是因为早有谋划,没开标前他就故意透露了自家在智能生产车间上的长期计划,这次要投资的几家生产商因为中了标,又想和他这边长期合作,才做出了相应的决定。

陈浩手头并不缺计划和资金,更不缺足够亮瞎人眼的黑科技,可是这些要化为实际项目,团队、设备、生产一大堆环节都要有所准备和预案,不可能说来就来。总不可能为了赢得创新中心的落户,自己扔个几百亿出来随便搞个项目,那不是脑子进水嘛,资金再充裕也不能干这事。

当初想争取,不仅仅是为了享受优惠政策,更重要的还是看中其背后所代表的战略意义——国家制造业今后二十年的发展方向。能够占据这块高地,对公司今后的新产品或是新项目,都是事半功倍。酒香不怕巷深的确不假,可是好酒为什么不放在巷子口更好的位置卖呢?

这个办法最稳健,但是需要以年为单位的发展时间。只可惜创新中心这个项目留下的时间不多了。从黄省长给出的信息来看:项目已经正式名额拨给了江省,最多三个月,省里就要将完整的落户方案报给部委,还要为修改完善方案留下调整时间,真正用于项目落户地之争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

正当陈浩思考究竟如何破局的时候,却意外接到了戴军鹏的电话,几句寒暄后,戴军鹏说,

“老弟,你们公司最近的动静不小,我在京城都一直能听到你们的名字。”

陈浩嘿嘿地笑了两声,也不藏着掖着,“听说部委之间无秘密,怎么连你们军委这边都消息那么灵通?说正经的,我正为这事头痛呢,有没有好的点子?”

“我这边管后勤管装备,可管不到经济项目上去。”戴军鹏在电话那头笑得有点贼,“说到装备,想不想知道你家的飞船在军队测试的情况?”

“还能有啥情况,我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清楚,自然是非常好的。”陈浩随口应道。他本也就随口问问,没指望对方能解决问题,军队作为独立体系,别的部门不能干涉军队内部的同时,军队对其他体系内的事务也缺少影响力。

军队已经提走了两艘飞船现货,作为当初协商达成的条件,陈浩还将飞船自动导航和飞行控制程序的代码和编译工具共享给了军方,但只限于军事使用,不得用于商业化使用和再次授权。

陈浩所不知道的是,军方在最近几个月对飞船的测试中,已经收获了太多惊喜。一开始,考虑到飞船有些偏短的航程、有些偏低的高度,军方期待的就是飞船在运输大批量物资和人员方面的表现,尤其是在不适宜大型飞机起降以及大规模空降的地区,能够起到重型直升机的部分作用。

直升飞机一直是国内军事装备的一大软肋。武装直升机还好一些,已经出来武直10了,有说其性能堪比阿帕奇的,也有人说不如的,但不管如何都算是一款性能堪用的专用武装直升机,以国内目前的研发和制造水准,最擅长的活就是不断改进性能,一步步来就是了。

军方最稀缺的就是大运力直升机。严格来说,国内目前没有重型直升机,只有中型直升机,主要是国产的直8、老毛子那进口的米17、以及小兄弟直15。其中,直8的运载能力最强,最新改进型的有效运载重量在5吨左右,米17比起直8略差一些,大约在4吨的样子,个头最小的直15就不谈了。就这个核心参数而言,和飞船有效载重超过20吨的数据比起来,都要差了几条街。在军方的实际测试中,飞船完全可以达到标称的水准。

从机舱容积上来看,表现最好的直8也就同时运载二十名全副武装的人员。米17运载的人数倒差不多,但高度太低,乘员无法站立。而直15连十五个人都塞不下。可是放到飞船上,牺牲部分舒适度的话,塞进五十人都可以,超过两米的舱内高度更是抢眼。

更别提接下来的静音测试、抗风沙等恶劣环境测试,飞船的表现都秒杀现有的军用直升机。军方大呼捡到了宝,负责测试的某陆航大队连打数份报告,申请将两艘飞船都装备本大队。至于其他部队闻到动静簇拥过来要求装备的申请更是数不胜数,烦不胜烦。

现有的订购量完全不够用,怎么办?军队高层坐下来一碰头,很快就决定了:不能空坐着等厂商增加产能,今后还要和社会上的商业订单抢货呢,现在人家遇上点麻烦,正是建立友好关系的最佳时刻,今后才好打交道。

于是,便有了戴军鹏的这通电话。

戴军鹏在电话那头说,“飞船当然好用,现在下面不少部队嗷嗷叫着,就等着你这的飞船交货呢。今天联系你有好事,上面已经同意把载人测试的数据报告和你们公司分享,迟点会有专人把数据盘送过来。”

这个的确不错,为争取民航总局的客运许可证增加了不少助力。

还不等陈浩道谢,戴军鹏又扔出一条消息:“上面已经和民航局那边沟通过了,你们飞船的客运许可证应该快了。我们和民航那边的关系一直不错,还是有点影响力的。吴部长为你公司的事可是出了不少力,打了不少包票。”

陈浩大喜,这个消息来得够及时,好比是沙漠中遇上绿洲了。“这次真得好好谢谢吴部长和其它首长了,这份情义我记住了。”

“别说虚的。只要以后军队下订单,给我们点优先权就足够了。”

“那是一定的!”

……

……

两天后,民航局官方站上一条公告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关于无限未来有限公司1a型飞船获得客运许可证的公告》。

短时间内,这条新闻登上了国内各大站的头条,抢占了各种社交平台的热门,热度开始向全球蔓延。

各家航空公司最是敏感,闻风而动,纷纷向义东这边赶来,就是想第一时间和无限未来公司的人洽谈。

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狂欢,厂商震动,江省的领导层一时失声。

似乎,原有的争论都没有了必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