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269机库初探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269机库初探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这是都下班了?”一番中国式的礼让,牛院士走在了队伍前头,站在机库的大门口,他有点疑惑地问道,还不忘看了眼手腕上的表。

此时刚过晚上8点,在大多数单位自然早就下班,但那是对普通公司、普通部门而言。放在重点研发部门,这个点离下班似乎还有点远。不说其他的,就以国内有点名气的互联网企业,996工作制才是常态。像牛院士在单位里,更是习惯了晚上灯火通明的实验室。

不仅是他,其他人都有点奇怪,从已经洞开的机库门往里看去,黑咕隆咚的一片。众人来之前有提前联系过,特别提到要来看空天飞行器,按理说就算是下班了,也应该有留守接待人员。

“老师,您往里走几步就知道了。”陈文浩在一边也不解释,只做了个迎宾手势。

“哈哈,好,那就走几步。”牛院士知道这个特殊学生做事挺稳重的,想必有所安排,领头走进门去。

众人鱼贯而进,只是走出两步就感觉到:在门外看着一片漆黑机库内部,竟突然间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进门处已经有一队人在等候。往里看,机库内不仅停着好几架飞行器,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忙碌其中。

仿佛是集体穿越了一道光门,进去了全新的世界。

几个年纪轻点的,已经忍不住打量起四周,尝试着移动脚步,测试起完全不同的两种视野。

“这是公司在研发全息投影过程中的一个意外收获,用特定的方式发射出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可以抵冲一定范围内各种光波的波长。”

陈文浩指了指门口的这一圈范围,“经过测试,400到700纳米范围的人眼可见光能够被完全屏蔽,对不可见光中的红外光波段也能完美屏蔽,还能很大程度地削弱声音传导,比较适合用来防偷窥偷拍和防窃听,目前内部项目代号叫光学屏蔽墙,试制的一些型号就装这里了。”

在众人混杂惊奇、惊喜、思索等各种神情的关注下,陈文浩继续解说,“除了入口的位置,机库的所有窗户也设置了,目前测试的效果还不错。而且团队已经做过一次升级了,各位领导可以回头看下,这种屏蔽可以设成单向,像我们现在,从里面看外面就不受影响。”

众人难免啧啧称奇,牛院士等几名专家已经开始关心技术问题,军情、安全部门的代表明显兴趣更大,还询问正式产品的发布时间。

吴部长作为统筹主管军队装备的部门领导,对新型的装备也很有兴趣,不过听上去这款产品的适用范围不大,最多以后采购几套试试看。他脑子里牢记着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发言提醒道,“每次来陈总这,总有新奇的感受。不过时间也不早了,还是先请陈总带我们参观下这能进太空的飞行器吧。”

一行人虽然来自多个部门和体系,不过吴部长的职务级别最高,众人自然也以他为首。陈文浩在一边也不多话,只是指引着众人向机库深处走去。不过他心里有点好笑,相关的研发组已经提交了光学屏蔽墙的新版改进方案,如果吴部长能知道这份方案的内容,肯定不会如此淡定。

光学干扰和屏蔽发挥到极致,不仅能影响人的视觉,还能阻挡高空中无所不在的卫星窥视。按照方案中的设定目标,下一版本的成品,可以让影响范围内的所有物体包括大型建筑,在远程探测中保持隐形。可行性测试已经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了几遍,得出的修正版方案被超算系统(其实就是小卡干的)评定为实现率超过9成。而且,这一版新方案还只是针对固定区域,以后说不定能更进一步,让移动的物体也不受卫星监控。

简单想象一下,外出执行任务的航母编队,从所有高空卫星的监控画面中都消失了!这画面太美!

相比这些已经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更让陈文浩高兴的是,在持续投入巨资引进人才、辅以比较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尤其是还有小卡坐镇的超算系统作为试验利器,公司的研发力量已经初步发挥作用了。还有许多外星黑科技等着他们实现本地化呢。

不过随着更深入内部,来访一行人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机库环境和飞行器的身上。整个机库作为跨度超过300米,宽度超过120米的巨大空间,刚进来的时候觉得一大片开阔空间,走得近点才发现别有玄机,除大门一侧的那一面,其他三面墙壁都设有全钢结构的通道,共分为三层。机库内明显按照功能被分为不同区域,有些位置还搭建着封闭式的小型建筑。工作人员也主要积累在特定的几处区域,而在更多的区域,分布着的则是形状各异的自动机器设备,只是因为大多没有开启,一开始不大引人注目。

说了那么多,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初见的感觉:不明觉厉!

没几步,众人便接近了离大门最近的一架飞行器,陈文浩示意刚才在机库门口等候的一位负责人来讲解,“这是我们集团太空旅游事业部的负责人沈天,项目具体情况他比我更了解,接下来就让他向各位领导汇报这个项目的进展。”

沈天也是航空专业科班出身,在一家航空科研所做了十年的技术开发,然后转岗城了行政管理干部,几年后被一家私人飞行器(直升机)厂家请去做副总主抓生产,后来又兼管市场,把企业做得风生水起,短短三年冲上了行业第一。

无限未来公司成立太空旅游事业部后,负责人选一直未能决定,最后是猎头公司极力推荐,陈文浩和他长谈一次后,直接拍板引进。这几个月以来,虽然事业部新创就直接上大项目,纷杂的各类事务也被他打理得井井有序,进度始终没有拖后腿。

沈天四十出头,正是一个职场男人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精力平衡度最佳的黄金年龄。其外形也是加分项,个高挺拔,相貌堂堂,完全是主旋律电影中正方角色的形象。有重要宾客来访的事情,他此前得到了通知,早已准备就绪。

接过陈文浩的解说任务,沈天带着众人围住一架飞行器,“各位领导请看,这型的跨大气层飞行器目前已经生产了四架,采用复合引擎动力,主动力采用了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推引擎系统,该电推引擎已经通过了地面试车台测试,并在超算系统中进行了多次模拟的跨大气层飞行,起飞和返回的成功率均达到100%。”

“此外,飞行器还加装了两个辅助的火箭动力引擎,使用比较成熟的第四代氢氧发动机技术,在大气层内作为辅助动力。而且一旦电推引擎发生问题,依靠这两个火箭发动机,也能够确保飞行器安全降落。”

沈天的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带着超厚眼镜的专家提问,“电推引擎提供的推力占总推力的比例是多少?”

“大气圈飞行状态时,在55-60%区间动态调整。进入太空中,全部使用电推引擎。”

这名专家提出质疑,“你们的飞行器重量至少超过了10吨吧?现在世界上几个大国都在研究电推引擎,国内算是走在前列的,但离这个标准还差得很远。如果你们的电推系统是遵循霍尔效应的话,要想带动这么大的质量,所要产生的推力从理论上说基本不可能实现。”

沈天也不着急,等专家把话说完,才笑着回答,“究竟是如何实现的,这得要项目研发组的同事才能回答了。不过我可以向各位领导保证,眼前这飞行器绝对是真的。接下来,我们准备进行首次实际意义上的试飞。”

接下来,他面对一大堆人的询问,性能、指标、参数都对答如流,不过凡是涉及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都是一笔带过。多来几次,也没人好意思再追问了。再看看在一边陪同着笑而不语的陈文浩,这些一心沉迷技术的专家们也反应过来:这里毕竟是一家民营企业,新产品的核心技术怎么可能会在这里拿出来说。

接下来,众人马不停蹄参观了机库、试车台车间以及24小时工作的智能生产车间后,尤其是几个以前没关注过无限未来公司的人来说,已经有点不知道该用什么适当的语言表达了,纯粹是被一连串的高大上场景给震住了。对于这些多数有技术背景的参观者来说,就算单个环节分开来看的话,每个也都称得上是国际第一流,更别说这些东西全部集中出现在一家民营公司,简直是不可思议。他们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科研院和实验室里呆太久了,和外界已经脱节了,现在国内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如此牛气了吗?

不过不管如何,连续几个小时的参观看下来,之前再抱有怀疑态度的人,想法都有了动摇:正因为这样的民营高新企业从未有过,或许,超越主流理论范畴的空天飞机,真的可能在这里成功实现呢。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