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 277完美入轨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277完美入轨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菜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7:57 来源:源1

飞行器还在依靠电动引擎向上攀升,机舱内安静而平稳,信息屏显示高度刚过2000米。

【有26颗卫星正在看我们。】小卡突然弹出一条消息。

意料之中。陈文浩毫不惊讶,自从货运飞船面世之后,义东园区就成了几个大国卫星监测的重要区域,实施长期监控的卫星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消耗百分之二十的电力能源,可以隐形。】小卡又主动弹来条信息。

平时难得见你那么殷勤。陈文浩一边转着吐槽的念头,一边娴熟地用意识交流,“你别害我啊,国内也在看着呢。对了,我记得原来鲲鹏号隐形还需要勘察器帮忙提供能源支持,现在要求降低了?”

【那是当然,我的计算能力可比当时强大多了。】

说起来,小卡的主要计算资源来自总部大楼地下的超算中心,规模比起初建时已经扩大了不少。总部大楼的地下车库平时也停不了多少车,便根据小卡的要求,又从中圈了一大块地方扩容了面积,增添了不少高档服务器。

仅仅这一块,先后就投了近十亿元进去,这还基本只是硬件费用。好在配套的应用软件都让小卡承包了,否则还要伤脑筋,人力开支费用都是小事,短期内要整合出一支庞大却有效运转的技术团队才是耗精力的事情。

对比江海、京城,甚至和省城比,义东的吸引力还是明显差了不少,尤其是这边上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和现代制造企业太少,集聚人才的功能也发挥不出来。刚超过五千名员工的公司总部园区,在这边都有点登高寂寞的味道。可放在北上广,随便一个高新园区就能吸纳数万名技术人才。

还是要尽快推动现代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落地,快点把更多的大企业拉过来。想做的事很多,能用的精力很少,还是要调动和团结更多的能量。尤其对拥有不少黑科技储备,就差自主吸收和转化产品的无限未来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中性的电子音在机舱内响起,打断了陈文浩的思绪,“各位乘客,我们即将提升速度,请放松身体,做好准备,确认安全设施正确使用。”

飞行器高度已超过了3000米,电动引擎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接下来将是两个火箭引擎开始点火启动,然后将飞行器送出传统意义的大气层,到达预定位置的空间轨道。

隔着过道的戴玉倩转头看过来,和陈文浩的视线碰个正着。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我相信你。”

陈文浩回以微笑,语气坚定,“放心,很快我们就能欣赏太空的风景了。”

在电子音的十秒倒计时中,飞行器在平稳中感觉到了机身震动,幅度逐渐增大,读数到零时,飞行器猛然加速,每个人都被惯性牢牢地按在了座位里。

火箭引擎半空点火成功,开始发力了!飞行器的速度跳跃式增长!

【现在是32颗卫星。】小卡还不忘发个弹幕。

总觉得小卡今天表现这么殷勤有点奇怪。不过考虑到此刻的情形,陈文浩决定先不去追究这点细节。经过优化的身体让他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只有速度飙升带来的激情。

他转头关注邻座的戴玉倩,她因为突然产生的加速感有点紧张,一张俏脸板得特别严肃,直到发现陈文浩看她,才放松了面部,给了个表示没事的微笑,还有力气吐槽,“两个座位离得太远,必须差评。”

恩,或许可以考虑改装一排情侣座!

***

***

起飞跑道一侧的观察区,肉眼早已看不见飞行器的影踪,众人的注意力已经改换到了投影光屏上。足有三米高的投影光屏上,正播放着两架飞行器的实时飞行影像,还是多个角度的。有来自卫星监测的画面,这是军方特别提供的资源。也有两架飞行器外部摄像设备的互拍画面,又以有乘客的飞行器画面为主。

现场还安排了一名技术人员做同步解说。他正在介绍两架飞行器的分工,载人的那架不用多说,另一架机身没有喷涂集团logo的飞行器,上面主要搭载了各种测试仪器,并增强了飞行器外部拍摄的功能,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跟踪拍摄载人飞行器的全程轨迹。

此刻,两架飞行器都已启用了火箭引擎,在空中拉出了两道显眼的尾焰。两者之间保持着五百米左右的间距,在飞行高度上保持着同步。

强劲的动力,飙升的速度,让三万米高度一跃而过。光屏上显示着高度的数值,在快速跳动着。

四万米!

五万米!

十万米!

数值开始改用公里为单位。工作人员解说道,“我们的飞行器预计抵达高度为520公里,总预计用时为16分钟,目前用时4分钟。到达指定高度后,飞行器将在一个小时内绕地球一周,然后返程。”

在场这些人来此之前,都对今日试飞的内容有所了解,但是在现场听到这番解说,又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当画面中飞行器加速后将机头抬到了80度仰角,整个机体尾部出现一圈圆锥形的雾气,级别最高的几名来宾也有点坐不住了,前倾身体盯紧光屏,仿佛这样能看到更多细节。

***

***

离地365公里的国际空间站,吉米列正隔着玻璃窗拍摄照片。随后,这些照片在经过仔细挑选后,会被发布在社交平台上,作为空间站当值的宇航员,这也算是他的工作之一:和普通民众进行交流沟通,做一些宇航知识的科普宣传。

突然,在玻璃窗的右下方,两道白色线条初次闯进他的视野。“嘿,这都是什么东西?”他的第一感觉是火箭发射的轨迹,但很快又被自我推翻了,从来没见过两枚火箭同时发射,还保持着如此近的距离,在他的视角来看,更像是一组飞机编队,主机和僚机配合默契地以同样速度巡航。可是,怎么可能有飞机编组能跑到如此高空?

随着两道线条不断攀高和临近,目不转睛的吉米看到了更多细节,竟然真的是飞机,而且是两架从未见过的水滴状的飞机,机头几乎要仰成了垂直角度,高速飞行形成的音浪如圣光般笼罩在飞行器的外壳上。他大声呼喊着正在操作仪器的同事,“我的神啊,安德森,快来看!有飞机!”,手里还不忘娴熟地操作着相机对焦、拍摄。

在两名当值宇航员的注视下,两架飞机执着地向上不断飞行,在国际空间站的不远处划出一条向上的轨迹,并消失在了视野之外,只留下了气流扰动后的两道痕迹。

“难道是NASA重新启动了航天飞机计划?”两人发呆了片刻后,一人不由自主地问道。

“绝对不可能!白房子里的先生们为了补上巨额赤字,正忙着要和所有人玩贸易战呢,怎么会批准这种烧钱的东西再上天。就连我们这个空间站,都很快要被放弃了吧。”

……你说得很对,我竟无言以对。

吉米干脆漂浮起来,在突出物上几把助力就来到了一台屏幕前,确定了空间站目前正处的位置,他敲打着键盘,嘴里自言自语地嘟囔着,“先确定这面玻璃窗所面对的地球区域,再根据飞机出现的大致角度,然后预估一个速度值,这样就很简单了,我们马上就能知道,他们来自哪里。”

“该死!我早就该想到的。”吉米抬起头,迎上安德森好奇的目光,“是中国!”他又去翻看之前拍摄的照片,“哇哦,看这几张照片,我有预感或许能得奖。不管了先上传吧,让基地决定能否公开。”

***

***

即使机舱内的观景玻璃都还是封闭状态,但是坐在飞行器里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到速度在不断降低。

陈文浩的身体素质让速度变化对他的影响很小,留有余力地关切看着一边坐着的戴玉倩。之前因为加速,其他人都被重力牢牢地压在了椅背上。

即使飞行器有外星科技的底子,但因为保密等各种原因而妥协采用的双引擎系统,依然让飞行过程中的最大载荷超过了3g,基本也是没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了,当然,身体素质非常好的也有能承受到5g的。不过,吸收了空军抗荷服技术,再经过集团研发部门的优化的特制服装,可以大大缓解这种压力。具体的减负数据也是这次试飞的测试项目之一。

脱离了推背感的戴玉倩,给了陈文浩一个微笑,表示自己情况很好。其他几位乘客也分别发声,状况都不错。看来这套特制服装的效果不错。

电子音此时响起,“我们已经位于离地520公里的太空,飞行器即将入轨。”与此同时,每个人身边的观景玻璃的电动遮板自动打开。

还不等众人忙着欣赏外面的场景,飞行器切换到了电动引擎上,开始缓慢但稳定地旋转机身,以机头朝下,对着地球的角度开始进入预定轨道。

“机头朝下进入轨道,不是为了方便宇航员更好地看到地球的地平线,用于手动调整倾角。我得到的资料显示,这架飞行器并没有手动操作系统,怎么也是机头朝下入轨?”后排来自军方的人员提出疑问。

自然有第二排公司的专业人员回答他,“你的问题没说错,机头朝下入轨的确是为了自动系统出错时,更好地手动操作。我们的飞船之所以也是这样设置,原因很简单,请朝窗外看。”加宽的观景窗外,地球已经露出了真实面貌的一部分,视野尽头是一段圆弧形的轮廓,从恒星射来的光线给这层轮廓镀上了一层光芒,美得转不开眼睛。“答案就在这里,因为这样入轨的视野景致更好。我们这可是旅游太空船哦!”

电子音适时响起,“入轨成功!祝大家拥有一次美妙的太空旅游体验。”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