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杀尽倭寇 > 第1035章 “冰窖”

杀尽倭寇 第1035章 “冰窖”

簡繁轉換
作者:猫冬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7 16:50:37 来源:源1

飞机摇晃着,勉强升空几十米之后就开始极速下坠,最终撞在山坡上,发出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胡天佑立即带人冲向坠机地点。

等他们赶到坠机现场,飞机残骸正在燃烧,隐约可以看到里面有人影挣扎。

胡天佑迅速组织战士们进行灭火,他们从飞机残骸驾驶舱里拖出两名伤员,但后排的藤田和那个沈阳商人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在清理现场时,战士们在飞机残骸中发现一个公文包,虽然外表被烧焦,但里面的文件大部分完好。

胡天佑粗略翻阅,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些文件揭示了一个惊人的阴谋:战俘暴动确实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掩护一个代号“富士雪黎明”的计划。

他们计划将一批日本高级军官和技术人员秘密转移出通化,经朝鲜前往日本,同时带走大量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进行生物武器研究的相关资料!

更令人震惊的是,文件中还提到国民党特务机关与这一计划的合作关系。

国民党方面提供转移通道和安全保障,换取日本方面提供的生物武器资料和部分技术人员。

“怪不得叫‘富士雪黎明’,”胡天佑恍然大悟,“富士代表日本,雪代表东北,黎明代表新生,他们想偷偷将人员和资料转移回日本!”

此时,林梅那边也传来消息。

增援部队到达后,他们对山洞进行了搜查,发现里面不仅藏有大量武器,还有一个临时电台和一批机密文件。

从文件中可以确认,这个山洞是国民党特务在通化地区的一个重要联络点。

胡天佑立即命令全面搜查木屋和山洞,将所有证据妥善保管。

同时,他派人急返通化,向支队司令部汇报这一重大发现。

胡天佑一行人回到通化时已是傍晚。

胡天佑顾不上休息,立即参加紧急会议,向李云龙支队长和其他领导汇报情况。

“根据现有证据,‘富士雪黎明’计划的核心是将包括藤田一郎在内的47名日本高级军官和技术人员秘密转移出境。”胡天佑汇报道,“这些人大多参与过日本关东军的生物武器研究,掌握着重要的技术资料。国民党特务机关与他们勾结,企图获取这些资料和技术人员。”

李云龙神色严峻地说道:“这意味着通化战俘营中还隐藏着更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必须立即对所有战俘进行重新筛查,特别是那些技术人员和军官身份的人。”

“还有一个紧急情况,”胡天佑补充道,“从文件中的时间表看,转移计划原本就定在最近几天执行。虽然我们意外挫败了藤田的转移,但计划的其他部分可能仍在进行中。文件中提到了一条‘安全通道’,可能还有其他转移路线。”

会议决定立即采取行动:第一,加强对所有战俘营的管控,特别是对日籍技术人员和军官的隔离审查;第二,在通化周边增设检查站,严密监控所有出入通道;第三,继续深挖国民党特务网络,彻底铲除这一隐患。

胡天佑被任命为特别行动组组长,全权负责“富士雪黎明”计划的调查和阻断工作。

深夜,胡天佑再次提审了与藤田关系密切的几名战俘。

在一系列证据面前,终于有人开始动摇,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据交代,“富士雪黎明”计划确实有多条转移路线,老岭山区只是其中之一。

还有一条路线是通过浑江水路,利用渔船将人员转移至朝鲜境内。

更重要的是,战俘营内还隐藏着一个秘密电台,用于与外界联系。

这一情报让胡天佑警觉起来。

如果战俘营内真有秘密电台,那么他们的行动很可能已经被外界知晓,计划的其他部分可能已经启动甚至改变。

果然,凌晨时分,监控站截获了一条可疑无线电信号,经破译专家初步分析,是一条预警信号,内容是:“计划暴露,立即启动备用方案”。

胡天佑立即命令所有监控点加强监听,同时派出多支小分队对浑江沿岸进行搜查。

他判断,如果水路是备用转移路线,那么对方很可能在得知老岭路线失败后,转而尝试从水路转移。

黎明时分,浑江上游终于传来消息:发现有几艘可疑船只活动!

胡天佑立即亲自带人赶往现场。

在浑江一个隐蔽的河湾处,果然发现了几艘经过改装过的渔船,船上的人看到有部队出现,立即试图开船逃离。

一场水上追逐在晨雾弥漫的江面上展开。

最终,三艘渔船被拦截下来,抓获十余名可疑人员,其中五人是日籍战俘,包括两名参与生物武器研究的技术人员。

在船上,还搜出了大量文件和一些实验设备。

经初步审查,这些人正是“富士雪黎明”计划的一部分转移对象。

回到指挥部,胡天佑仔细研究了缴获的文件和设备。

令人担忧的是,从文件内容看,这只是一小部分转移对象,还有更多人员和技术资料可能已经通过其他途径转移,或者仍在隐藏中。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份文件提到在通化某处设有一个“安全屋”,藏有关东军生物武器研究的核心资料和样本。

如果这些资料和样本落入国民党或其它国外势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胡天佑立即提审被捕人员,但他们都声称不知道“安全屋”的具体位置,只知道它的代号是“冰窖”。

“冰窖……”胡天佑沉思着。

这个代号可能暗示着什么?

冷藏设施?

地下洞穴?

还是只是一个随意的代号?

林梅提出一个想法:“通化以前有些富户在家中有冰窖,夏天储藏冰块用,会不会是这类地方?”

胡天佑觉得有道理,立即派人调查通化及周边地区的冰窖分布情况。

同时,他也考虑到“冰窖”可能只是个隐喻,指的是某个寒冷或隐蔽的地方。

经过周密的调查,结果显示,通化周边有记录的冰窖有十七处,分布在不同地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