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开局怒揭黑幕,重生后整顿官场 > 第271章 过往和以前

开局怒揭黑幕,重生后整顿官场 第271章 过往和以前

簡繁轉換
作者:一缕青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04:50:56 来源:源1

第271章过往和以前(第1/2页)

武隆集团在整个北湖都是十分有名的集团,旗下产业遍布之广,领域涉及之多,几乎都已经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对于某些高位的人而言,武隆集团还有一个名字!

腾龙会!

在北湖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需要钱,找腾龙会是最快的。

据说,腾龙会能够在一个晚上的时间,拿出来至少上亿现金!

现金啊,这可不是账面上的钱,账面上的钱完全不属于自己,可随随便便能够拿出来上亿现金,这其中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这么说,她周若璃已经把腾龙会调查了个底朝天,并且我们在她的面前,完全没有秘密可言了是吗?”

巴若曦坐在偌大的办公室中,今天的她,完全是社会精英层的打扮,那双大长腿套着黑丝,脚下一双高跟鞋。

她的对面站着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微微笑道:“刘书记是这样告诉我的,让巴会长小心周若璃。”

“这周若璃啊,那可是从京城来的,更重要的是,哪怕撕破脸了,也不能对周若璃动手,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巴若曦微笑着起身,轻笑一声,起身走到他的面前,微微翘着兰花指,在对方的脸上划过。

“文秘书可是秘书帮的二把手呢...若曦想知道,文秘这最后一句话,是刘书记想对若曦说的呢,还是文秘书想对若曦说的呀?”

文宏毅皱着眉头,默不作声的退后半步,轻笑一声:“自然是刘书记让我转告的。”

他可不想和巴若曦有什么交集。

这巴若曦怕是领导的床都爬烂了!

否则,一个女子为何能成为对外的白手套?

巴若曦的发家史他不清楚,当初巴若曦就像是突然崛起的,以极快的速度收拢了各个城市的黑恶势力,然后创建了腾龙会。

以腾龙会为基础,这才有了如今的武隆集团!

“那就麻烦文秘书回去转告刘书记,东寨的事情,我自会出面收拾,我保证,没有一个东寨人能够活着坐在公安局的审讯室。”

......

东寨,这个牵连着整个北湖政坛目光的地方,逐渐在陈知行的眼中变得清晰起来。

随着他走入东寨,这才发现东寨在整个北湖省都算是十分‘后现代化’的村落了。

所谓后现代化是指,像是十几年后的村子!

不是土路,是水泥路,家家户户住着的也不是土屋,而是两层小楼。

不得不说,这个村子的发展的确算是不错了。

也是因为陈知行的到来,以至于村子里不少人都看着陈知行,大多数眼中都带着好奇,毕竟...他们这个村子自从几年前之后,便没有外人来过了。

陈知行走在水泥路上,有一种重回前世的感觉。

“您就是陈知行陈市长吧?”

坐在岔路口的老人穿着朴素的服装,头发胡子花白,带着一顶帽子,手中用较为粗壮一点的树干当做拐杖。

看见他的样子,陈知行一时间都有些迷茫,不知道面前的人到底算什么。

算村民?

还是毒贩?

“是我。”陈知行点头。

老人起身,颤颤巍巍:“陈市长,我是咱们村的村支书,林耀华,也是林氏宗族的族老,东子都已经和我说过了,你跟我走吧,我带你去祠堂。”

林耀华拄着粗糙的树干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在水泥路上。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扫过两旁整齐的二层小楼,嘴角扯出一丝复杂的笑容。

“陈市长,您看这条路。”

老人用拐杖敲了敲脚下平整的水泥地面。

“五年前,这里还是泥巴路,下雨天能淹到小腿肚。

陈知行沉默地跟着老人,目光扫过路边停着的几辆轿车,在2008年的农村,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林耀华指向村中心一个铺着瓷砖、装有健身器材的区域,语气更显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1章过往和以前(第2/2页)

“那边的小广场,以前是村里的垃圾堆,夏天苍蝇满天飞,孩子们都不敢靠近。”

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陈知行下意识想搀扶,却被对方摆摆手拒绝了。

“不用扶,老头子我还走得动。”

林耀华喘息着,指向远处一栋特别气派的四层建筑:“那是我们的村小学,怀东回来那年建的。您知道吗,以前我们的孩子要走两个小时山路去隔壁村上学。”

陈知行跟在林耀华的身后,越走,愈发显得沉默。

道德和罪恶的交织,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北荣市委市政府,真的做到了身为地方政府应该做的吗?

如果真的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那他们还会犯罪吗?

北荣市本来是个县城,现在却是北荣市,表面上看起来繁华,可实际上呢?

陈知行沉默着,他现在似乎明白了林怀东请他进东寨的意义。

老人停下脚步,指向远处一座并不算大的房子,甚至还是土房子。

“那是怀东的家...他这些年做了很多事,可唯独对自己...没做多少事。”

陈知行点点头,却忍不住问道:“林支书,这些变化...都是林怀东带来的?”

林耀华的眼神突然变得复杂,他佝偻着背,沉默了很久才开口。

“怀东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90年代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那时候全村凑钱送他去的,每家出了五块钱,那可是我们一个月的饭钱。”

90年代,一个月收入普遍在31--36块,而如今一杯奶茶就得好几块...

老人的目光变得遥远:“他毕业后在城里工作了几年,2003年突然回来了。那时候村里穷啊,年轻人全跑光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土地贫瘠,种什么都活不了...”

“然后呢?”陈知行轻声问。

“然后怀东说他有办法让村子富起来。”

林耀华苦笑一声:“他确实做到了。先是修了路,接着是学校,后来是房子...您看到的这些,都是他回来后三年内建起来的。”

“村民们...都知道林怀东做什么生意吗?”陈知行试探性地问。

林耀华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对陈知行。

老人的眼睛突然变得异常清明:“陈市长,您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吗?”

不等陈知行回答,老人自顾自地说下去。

“我七岁那年,村里闹饥荒,我妹妹活活饿死了。她死前一直喊‘哥,我饿’,可我连一口粥都找不到给她...”

林耀华的声音哽咽了:“怀东回来前,我们村每年都有人饿死。现在呢?我们的孩子不仅能吃饱,还能上学,有病能治...”

陈知行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抑。

他理解老人没说出口的话,即使知道是毒品带来的繁荣,村民们也会选择视而不见。

“到了。”

林耀华在祠堂门口前停下,门匾上写着林氏宗祠四个烫金大字。

“怀东在里面等您。他...是个聪明人,比我们这些老骨头看得远。”

老人最后看了陈知行一眼,那目光中包含着太多复杂的情绪,感激、愧疚、痛苦,还有一丝几不可察的祈求。

“陈市长,祠堂后面有片老房子,是村里仅存的几间土坯房。怀东特意留着没拆,说让我们记住过去。“

林耀华低声道:“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确实该记住...”

陈知行内心复杂交织在一起,于情,林怀东无愧于乡亲父老;于理,他的确犯了法。

“对不起,这都是我们政府没有做好工作,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

陈知行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心情复杂,除此之外,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耀华苦笑了一声,长叹了一口气,声音颤抖。

“如果...您能早几年来我们这里,可能...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