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小姐她有点古灵精怪 > 0085脱身换封

大小姐她有点古灵精怪 0085脱身换封

簡繁轉換
作者:蜂蜜芹菜红枣汤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16:51:31 来源:源1

0085脱身换封(第1/2页)

皇后正要说,后宫公主们都莫名其妙昏倒了,还没醒,自己留在女儿身边的嬷嬷就急忙走了上来,行礼禀报道:“不好了皇后娘娘!七公主气息弱了!”

皇后急得站起了身,这很不合规矩,可是女儿病重,皇后还能周全礼数就怪了,因而皇帝也没怪罪。

“走,一起先去看看小七。”皇帝也担心自己为数不多的女儿,便起身带着皇后和贵妃往七公主的宫殿去了。

元清正乖巧地跟在后面,却对着跟进宫的辛辰九使了眼色,要她于无人处出去寻陈以绝。

到了七公主的宫殿,元清正第一时间发觉了不对劲,殿中沉闷,还燃了让人闭气的暖香。

皇帝看太医正在给女儿开药,心里也担心:“太医,公主到底如何了?可是中毒?”

太医面露难色,他的确没有诊出什么中毒之相,但是公主昏迷不醒,着实让他出了一身冷汗。“陛下,恕臣无能,公主殿下不似中毒,也未有什么疾病的症状。”

皇帝重重叹了口气,随后看向了元清正,开口倒是挺像那么个贴心的伯伯的:“正儿,这事本不怪你,但是凶煞作祟这种事,没办法避免,只能委屈你入大皇子府,做个侧妃。

你若心里难接受,朕答应你,封你一个诰命,让你位同皇子妃,也不算太折了你。”

元清正这时候就想一盆冷水往皇帝脸上招呼。

什么叫做委屈当个侧妃?

那不就是个妾?

还有谁家皇子侧妃有诰命的?

只有臣子的家眷才有封诰命的!

一个皇子侧妃封诰命,等谁笑话呢?

元清正拖着时间,陈以绝在外想必已经收到信了,这时候只能先等他去找突破口。

“陛下,臣女不知什么天象,也不知道为什么几位公主会晕过去,只知道臣女身子不好,燕京众人皆知。

臣女若是煞星,上有父母祖母,下有兄弟姐妹,当是都会影响,怎得会伤了公主殿下们?

臣女百思不得其解,还请陛下明察!莫让臣女担了这罪名。”

皇后也不想元清正嫁入大皇子府,可是自己的女儿到现在卧床不起,明明也没有中毒,却睡了一夜也没醒过来。

她想要阻止,却又怕阻止了以后,女儿就醒不过来,一时间还真的不敢轻举妄动了。

姜贵妃心里冷笑,她的人会看着几个公主,这时候根本不怕元清正翻身,这小贱人不还得落到大皇子府里!

等她过了府,拉拢了镇北大将军,以后儿子荣登大宝,这种不识好歹的东西随意赐一根白绫就是了!

姜贵妃正要说话,养着八公主的云嫔宫里的宫娥却满脸喜色跑来禀报:“陛下!八公主醒了!”

皇帝大喜,正要起身去云嫔宫里,却见宫娥阻止道:“陛下!各位公主昏迷,是有人故意为之!七公主眼下未醒,怕也是有人暗害的!”

“故意为之?用了何方法?”皇帝一听,立马停下了脚步询问道。

宫娥抬起头,猛地看到一个神色慌张的嬷嬷,出手指道:“抓住那个嬷嬷!

云嫔宫中发现有人在公主昏迷的时候,趁机去掐公主的命脉!

本来公主已经转醒,硬生生又被掐晕了过去!

可那手法奇特!未留下什么痕迹,太医才一直没查出中毒,而公主们又无法醒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085脱身换封(第2/2页)

那个嬷嬷被几个太监逮住,正是近些时日才来的。

七公主身边之前的老嬷嬷身子不好被放出宫了,其余两个公主也是。

问题既然出现在有人故意弄昏公主,坐实元清正的凶煞之名,那么就好办多了。

皇帝直接下令,将几个嬷嬷严刑拷打,誓要问出幕后真凶。

岂料几个嬷嬷本就年事已高,平日里有分寸的慎诫司,下手不知道为何又重了些,竟然三个嬷嬷都先后死在了里面。

皇帝错怪了元清正,好在婚还没赐,他便赏了不少珠宝给元清正压惊,只是元清正不肯,反而求道:

“陛下,臣女此番无辜被扣了顶帽子,真真是心惊胆战。

父亲是陛下的忠臣,得陛下青眼风光无限。

臣女却因为体弱,总是被人拿来说闲话,没得都要被人挑三拣四,说一句高攀了。

金银珠宝,陛下已经赏了很多了。

若是压惊,陛下赏臣女和母亲一个诰命可好?”

皇帝听出了元清正的言下之意,对于差点被姜贵妃蒙蔽的事,心里还是很气的。

但是家丑不外扬,皇帝也不愿说出去丢了天家颜面,姜贵妃也总觉得体弱的元清正好拿捏,那就赏一个诰命,充充门面也不是什么大事。

“传朕旨意,封镇北大将军府嫡妻华氏为护国夫人,其女元清正为华光郡主。”皇帝下令后,元清正才满意地走了。

而皇帝也开始了秋后算账。

皇帝禁足了姜贵妃,还将大皇子兵部唯一的职位给夺了,让他闭府思过。

朝臣们都不明所以,皇宫对外说也只是姜贵妃犯了天颜,无人知道为什么。

可是不几日,流民再次暴乱,甚至组队游行,控诉官府不作为。

大皇子为了戴罪立功,请旨平息,皇帝就这么两个儿子,偏向任何一个,另外一个就会长野心,于是同意了。

镇压几次,效果似是不错,皇帝也很满意。

没想到,才小半个月,流民就再次起义,这次城外的流民甚至疯狂打砸城门,差点就把城门都损坏了。

皇帝细细查问才知道,大皇子的镇压,是直接全部杀光,无论流民是否有武器,只要参与了游行,就通通斩杀,尸体拉去烧了。

场面一度混乱,气急败坏的流民们拿着抢来的锄头菜刀,在街上砍砸着,不少摆摊的小贩都受了伤。

任谁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还被官府草菅人命,肆意斩杀,都会奋起反抗的。

最后,反而是临危受命的元振和卫厌箴,带了御前侍卫去处理。

卫厌箴思来想去,最后命城中官兵驱赶流民,但是不能一味动刀剑,废了好些力气,才把城中四散的流民集中到了城中一角,围住他们几日。

没水没食物,坚持不到第二天,他们就支撑不住了,随后卫厌箴联合城中的挽清阁,支了粥棚,里面加了安神的药材熬煮,劝降流民,才哄了几个来试。

有了开头,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流民们发现粥没有问题,也都降了,纷纷过来由官兵造册记录,领粥喝,喝完以后困顿不已,如何有精力去再闹,乖乖跟着去了流民营。

这次水患对燕都的影响才勉强算平息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