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442章 地图开疆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442章 地图开疆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23 23:00:26 来源:源1

「营州?」曹睿脑中思索了几瞬,出言问道:「朕有些记不清楚了,营州是哪朝哪代提出来的?」

徐庶拱手答道:「陛下,《尚书·舜典》曾将天下分为十二州,营州就是其中之一,合乎古制。」

曹睿点头:「其实叫什麽名字,朕倒是真不在意。营州也好,或者更直白些叫个什麽辽州,都未尝不可,又不是在选国号。」

徐庶有些诧异:「还望陛下教谕臣等。」

曹睿道:「以朕之见,各州之间的地理划分,都不是简单拿一座山丶拿一条河做分界就可以的,徐卿的分法未免有些粗糙了。」

粗糙?

徐庶微微皱眉,并不理解皇帝是何用意。堂中众人也将四处散落的目光收回,聚在了皇帝的身上。

曹睿道:「今日朕在此处与诸卿分划辽东,正如同昔日在陇右新建秦州一般。一州之成,非动大兵丶克大乱而不能为。一经确定下来,恐怕数十年丶数百年都不会变动,让朕不得不深思熟虑。」

「诸卿想想,若以辽水为界,如果百年后再有野心之辈意图割据辽东,会产生什麽结果?」

曹睿扫视一圈,不待众人陈述,自顾自的说道:「说不定朝廷再来讨伐,还要在辽水丶在辽隧城外再打这麽一仗!」

司马懿拱手笑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臣观天下诸州疆界,惟有司隶一州占尽了所有形胜之地。通过司隶的河东丶平阳可直入太原,出河南尹向南可直抵颍川。」

「司空果然智者。」曹睿笑道:「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冀州与兖州之间为何不以黄河分界?泰山郡险要之地为何在兖州不在青州?这都是一样的道理。」

「徐卿,」曹睿伸手指向徐庶:「营州之名是卿提出来的,刚才朕和司空的言语卿也听到了。可有什麽补充的说法?」

以徐庶的聪颖智谋,只是未想到这一层罢了。皇帝说出前两句话的时候,徐庶就已经将解决办法全部想好了。

「禀陛下,臣确有一言。」徐庶拱手道:「臣以为辽隧城位于辽水之东,虽离襄平城更近却位置险要,应从辽东郡中向西划分出去。」

「而辽东郡再西的辽西郡,郡治阳乐位于傍海道西端,未免离辽隧过于远了。臣以为此间广阔之地应设立一新郡,以统辖辽水以西的广大地域。」

曹睿笑着拍手:「徐卿方才说务伯有逸才,徐卿才是真有大逸才之人!新郡以何处为郡治丶又该统辖何地?」

徐庶不假思索的答道:「臣以为当以昌黎丶宾徒一带为郡治,与辽西郡以碣石为界。」

曹睿点了点头:「那好,朕也不多添事情了,此郡就唤作昌黎郡吧,以昌黎城为郡治。」

「说回辽东之事。」曹睿清了清嗓子:「朕以为可以设立这个营州,但眼下玄菟郡丶辽东郡丶乐浪郡丶带方郡四郡辖区来看,似乎还少了些。」

裴潜一时不解,拱手问道:「禀陛下,营州乃是新设之州,本就是从幽州分划出来的,土地丶百姓本就不丰,若再将各郡分割,会不会地方太小了?」

「谁说朕要将四郡分割重划分了?」曹睿看了裴潜一眼:「土地不应向内索取,而应向外求!朕之前在许昌的时候,不是和你们说了要取扶馀丶高句丽丶百济丶三韩之地吗?」

这是还要打?等到彻底安定了营州现有的四郡,估计就要到七月底了,哪还有时间再征伐这麽多土地?

此时堂内的臣子们并无一个纯是阿谀的佞臣,虽然品行丶习惯多有不同,才能是有的丶直言进谏也敢。

久未发话的姜维,拱手道:「禀陛下,臣以为若再行征伐,恐怕大军冬日之前就难以回返,届时恐怕难堪。」

曹睿笑道:「伯约直谏是好事,可朕也没糊涂到这种程度,岂不得陇望蜀?」

那是何意?

司马懿道:「陛下睿断,臣有所不解,还望陛下示下。」

曹睿从容点头道:「司空,朕来问你。若你是扶馀王,与公孙氏亲善了大半辈子。而公孙氏数月之间一朝灭了,你怕不怕?」

「定然惊恐无状。」司马懿拱手答道。

曹睿道:「公孙渊他都愿降,他会愿意降朕吗?」

司马懿:「定然愿意。」

曹睿笑道:「这就是了。扶馀是什麽?是属国,还没有明确疆域限制的属国,朕为他划定疆界丶赏赐他一个实封的郡王,他能不应?他敢不应?」

说着说着,曹睿右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朕不打这些小国,不代表朕和大魏就没有手段了。先将扶馀丶百济丶高句丽丶三韩这些地方赏赐为实封郡王,纳入营州疆土之内管辖,一如内地郡国并行之封国一般,营州不就有八丶九个郡了吗?」

「若朝廷何时想要纳入统治,再搞一遍汉武帝的酌金夺爵不就行了?反正他们也不懂!就算来日懂了,还能如何呢?」

司马懿嘴巴微微张开,想说却又说不出来什麽。愣了片刻之后,拱手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地方本就是天子之地,臣以为倒是不必做这些事情……」

曹睿挥手打断了司马懿的话:「朕不和你说什麽法理传承丶也不说什麽宣称。」

「单说一点,都太和四年了,司空以为高句丽之民丶百济之民,能被大魏教化吗?能成为内地一般的百姓吗?」

司马懿想起了太和二年就开始归化丶被朝廷与汉人一视同仁的羌人,拱手答道:「虽地理丶语言不同,但皆为陛下子民,皆可一力教化。」

曹睿笑道:「既然都能教化,何不将他们纳入郡县统治?就算现在是实封的郡国,有了这个名头之后,慢慢来不着急,朕有的是时间!」

司马懿轻叹一声,陛下又在做这种看不懂的事情了。可这又能如何呢?陛下想做,那就去做吧!

「陛下高瞻远瞩,臣等叹服!」司马懿带头拱手说道。

曹睿道:「行了,朕知道你们或许不太理解。先如此做吧,慢慢你们就懂了。」

「司空,向营州四郡各县派出使臣,命各县长吏来襄平朝拜!若他们不来,则讨之!」

「遵旨!」司马懿恭敬答道。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至于营州刺史一事,曹睿没提,众人也没发问。提出『营州』二字的徐庶本人,在离开堂中后,则是努力回忆着此前在洛阳城中听到的记忆。

当时陈矫是如何被点了秦州刺史的?想着想着,却怎麽也想不起来。

……

曹睿与一众臣子在襄平城内将辽东安排的明明白白,还新设了一营州丶一昌黎郡。

可数日前从襄平出兵征讨高句丽的公孙渊,此刻却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中。

辽东以东的高句丽国,在此前确实多次被公孙氏击败。但他们这是在野战中被击败,守城却是能守上一守的!

公孙渊在五月底从襄平出发,沿大梁水向东逆流而上,此时已经到了高句丽的纥升骨城城下。

若从后世的地理观念来看,公孙渊的襄平是位于辽河平原的边上,而高句丽的纥升骨城就是在山沟里的山城。若再准确的描述起来,高句丽整个国家都在山里,百姓也是在山谷中耕种丶兼顾渔猎的生活状态。

公孙渊初至纥升骨城城下,一时半会儿还攻不下来。

攻不下纥升骨城固然令公孙渊焦虑,可更让他着急的事情,就是身后尾随的魏军追兵。这股追兵全员轻骑,数量大概在五千以上丶一万以下,并不与公孙渊直接交战,而是就不痛不痒的缀在大军三十里之后。

这就是度辽将军刘晔所领的七千轻骑了,由两千曹肇丶段昭的两千中军轻骑,与五千乌桓轻骑混编而成。

公孙渊不是没想过转身吞没这股敌军,而是根本就做不到。他所依仗的卑衍部一万骑兵,在襄平欲要向东之时,被刘晔部堵住截击。欲要返回襄平之时,又被赶来的魏军精骑堵住。

早在辽隧城头,卑衍就已经将整个战局看得分明。公孙渊哪里还有半点指望?卑衍直接就率领全军投降了,可谓乾净利落。公孙氏完了,自己家中可是还有族人丶亲眷的!

大魏素来对降将宽容,卑衍对此也完全知晓。因而在交出骑兵后丶暂时在襄平城中软禁起来,卑衍也完全不慌。

没了卑衍的支援,公孙渊本部就只剩下了两万步卒。若两万步卒强攻纥升骨城,当然是有可能攻下的。可刘晔不还在后面呢吗!

非只刘晔一人在后。

前将军满宠丶左羽林将军文钦丶偏将军孙礼丶偏将军戴陵,以及长水校尉段默丶射声校尉曹爽,匈奴三千轻骑丶轲比能部五千轻骑,悉数集结在此。

六月十四日晚,公孙渊军四十里以东的营地帐中,刘晔捋须笑道:「我观这公孙渊已如死人一般,只待我等上前将其头颅斩下,便可收兵以报陛下了。」

「不知满将军打算何时进军?」

满宠坐在帐内最中,此时也从容答道:「刘将军先至丶我等又后至此,今日才集结完毕,是该发兵了。」

「众将听令!」满宠起身肃容喝道:「明日清晨总攻!」

「遵命!」众将齐齐拱手应道。(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