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681章 天资聪颖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681章 天资聪颖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3 14:34:00 来源:源1

裴潜做事夙来不会出错,果真让他赶上了毛嫔的车驾,将其迎到了枢密院门口。

皇帝不喜铺张,那臣子们也不会拂了皇帝的意,依旧是方才的六人陪同等候着。

「臣妾拜见陛下。」毛嫔下了马车,左手中还牵着邺王曹启。

毛嫔朝着曹睿盈盈施了一礼。

一年不见,曹睿能从毛嫔望向自己的眼神中,看到那种含蓄且炽烈的情意,当然,这也只是从曹睿的角度能看见。臣子们出于礼法,是需要低头丶不能直视她的。

「拜见贵嫔,拜见邺王。」六名大臣在董昭的引导下,齐齐朝毛嫔和邺王行礼。见曹睿挥了挥手,也随即站好。

隔着两丈远,七岁的曹启竟主动松开了母亲的手,朝着走来的曹睿迎了过去,行礼问安,有板有眼,规规矩矩,一点都不像一个七岁的孩童,倒像个大孩子一般。

曹睿一边弯腰将曹启抱起,一边走到毛嫔身边,抚了抚她的面颊:「妍儿,且去马车上等朕。」

「好,妾等夫君。」毛嫔用只能两人听到的声音小声说道,从近处看去,面孔竟已经有些开始泛红了。

当然,曹启也能听到。

见毛嫔回到了马车,曹睿又朝着一旁行礼的姜维点了点头:「伯约辛苦。」

「臣分内之事,并无辛苦。」姜维拱手应道。

说罢,曹睿抱着曹启朝着六名臣子走去,一边走一边还问道:

「朕之前与你写信说,朕为你寻了个王傅,你还记得吗?」

可能是一年未见了,曹睿似乎感觉到曹启的身子有些紧张,于是将他放了下来,只牵着他的小手。

「儿臣记得,父皇给儿臣信中说,为儿臣请了一个比韦师傅更好的师傅,唤作董师傅。」

「曹启拜见董师傅。」说罢,曹启竟主动朝着董昭俯身行礼。第一次见王傅,曹启这个七岁小儿竟在群臣面前半点都没露怯。

董昭起了好奇之心,半蹲将曹启扶了起来:「殿下是如何认得老夫的?」

曹启道:「我听说董太尉年近八旬,我看此处唯有您年纪最长,故而知道您才是董师傅。」

「哈哈哈哈。」董昭笑了几声,蹲下牵着曹启的手说道:「今日初见殿下,臣亦幸甚。今日臣与诸位同僚在此陪同陛下议事。」

「议什麽事?」曹启看了看董昭,又从董昭手中拽出自己的左手来,转头看向曹睿,伸手示意曹睿来拉。

曹睿笑着点头,也上前抓住了曹启的小手。

这个简单不过的动作,已经能说明很多事情了。至少皇帝在后宫之中与邺王足够亲近,亲近到寻常人家百姓的程度,父子之间沟通全然没有半点生疏之感。

客观来说,曹启方才的表现说不上聪颖,只能说的上伶俐与落落大方。

董昭有心试一试他,于是借着曹启方才的话,轻声发问道:「殿下,臣与诸位大臣在此议论军事。如今朝廷大军都在寿春,而西边有蜀国进攻,来不及派兵援救,该当如何啊?」

「董师傅在问我吗?」曹启指了指自己,应声说道。

蹲在曹启身前的董昭依旧攥着曹启的右手,笑眯眯的说道:「对,老臣是在问殿下。」

曹启又回头看了眼曹睿,得到父亲的点头许可后,这才朝着董昭回复道:「董师傅,韦师傅以前和我说过,每个州都有刺史,每个郡都有太守,边境上也有领兵的将军。即使蜀国来打我们,我认为也不应该担心。」

「哦?殿下这是何意?」董昭略显惊讶,曹真丶刘晔丶陆逊丶徐庶丶州泰等人也都在同一时间看向了董昭和邺王曹启。

而曹睿也是乐见此事发生,只是默默轻抚着自己长子的小手,以作安慰和鼓励。

曹启用稚嫩的声音答道:「既然那里有了将军,那将军就该能挡住敌人,否则他就不会在那里当将军,就该被父皇撤掉。」

董昭倒吸了一口凉气,曹启的话语虽然稚嫩朴素,但其中的道理却是极为正确的:

所谓用人不疑,说得就是这般。朝廷用卫臻在彼处做车骑将军,那就该对卫臻的能力丶关西军事有过整体的评估,相信卫臻能在极端情况下处置好关西的一切。若卫臻挡不住,那便是朝廷用人失误!

董昭强忍住心中的震动,又接着问曹启:「殿下是如何想到这麽说的?」

曹启又回头看,曹睿这下直接搂住了曹启的小肩膀,轻声说道:「董师傅问你什麽,就答什麽,勿要害怕,父皇在这里呢。」

曹启也丝毫不怯,转身看向董昭:「韦师傅与我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父皇是天子,就要治理天下,而将军就要带兵打仗。韦师傅还说,他做不成我的老师,是因为他自己德行不足,这才被父皇撤掉。董师傅更好,所以父皇才让董师傅来教导我。将军就要能打仗,这也是韦师傅说过的。」

「殿下真是丶真是……真是让臣叹服。」董昭扬起头来看向曹睿:「陛下与臣等皆误解韦诞了,他之前给尚书台的禀报并无半点不妥之处。邺王天资,与陛下一脉相承!」

「哈哈哈哈。」曹睿也不与董昭多说,就地将曹启抱在怀里站了起来,转头看向刘晔等人:「你们再商量些细节,若没有差错就这般拟令,由枢密院拟,找刘中书签发。」

「那陛下……」刘晔欲言又止。

曹睿笑道:「该说的话都已经说明,朕不与你们在此处多待了,朕要回宫陪儿子去了。」

说罢,曹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也没骑马,抱着曹启上了毛嫔的马车,而后车驾缓缓离去。

曹真感叹了一声:「倒也真快。董公,子扬,伯言,你们或许不知道,我当年与先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先帝也是今日邺王一般大小,也是七岁。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倒真是快。」

董昭背着双手,显然心情极好,笑着开口发问:「子丹,先帝幼时也这般聪慧吗?」

「这倒没有。」曹真笑笑,这也是他第一次和别人聊起这个话题,在今天的这般场景之下,倒也不显得突兀:

「先帝五岁而学剑,六岁而学射丶骑马,八岁能骑射。若要我说,先帝幼时倒用心在武事上多些。而先帝真正兼资文武丶起了志向,那倒是先帝十岁时丰悼王薨了后,经历过宛城张绣一事之后的事情了。」

董昭点头:「曹氏之人,何其多才也!武帝丶文帝是这般,陛下智略更甚,如今邺王也一脉相承,实乃大魏幸事。」

曹真撇了撇嘴:「董公倒是个好运气的,在宫里卖了面皮,这才讨得邺王傅的职位来。」

「哈哈哈哈。」董昭也不多说,就这麽背着手走回了枢密院中,身后几人也随之跟上。

……

就在同一日,依旧是下午时分。

五名骑士带着一辆马车从南而来,离开了吴国濡须坞,走到了靖南东坞的城外,自称是吴国使者丶侍中徐详,说要见魏国守将。

负责镇守此处的破虏将军张虎问询,见外面确只有五人,下令开门将人放了进来,自己在亲卫的簇拥下,走到城门左近,昂首问道:

「足下是何人?又有何事要与本将来说?」

众目睽睽之下,张虎倒也不怕染上了和敌人说话的嫌疑,如今军中上下通明,不需担心这般无谓的杂事。

徐详拱手道:「见过这位将军,我乃吴国皇帝使者丶侍中兼左领军丶右执法徐详,今日奉吴国皇帝之令,来此与魏国送信,向魏国皇帝致年礼。」

「哎呦?」张虎左右看着徐详,调侃道:「太阳这是西边来了,孙权现在给陛下送礼?告诉你,孙权是个假皇帝,如今天下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魏的皇帝,其馀皆是假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