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694章 选贤任能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694章 选贤任能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3 14:34:00 来源:源1

第694章选贤任能

当一个团队中所有人的成绩都不错的时候,唯一犯错的那一个人的缺点就会无限放大。

说的就是现任凉州刺史司马孚和平远将军夏侯霸。

卫臻在陇南老成持重,成功抵御住了诸葛亮的又一次北伐,曹睿对此不能更满意了。

文钦率两万骑兵横行大江之北,西陵丶江陵两地虚实尽皆探得,当赏。

凉州这个时候被胡人掳走了两千多百姓?还破了城?互市都被尽数掠夺?

这就显得极为过分了。

而且相比于司马孚,曹睿更不满意的是夏侯霸。

当曹睿此刻回忆起辛毗去年在凉州武威郡姑臧城给中枢发来的军报时,其中的细节此刻在脑中无限放大。

辛毗此前只说司马孚与夏侯霸胆怯,欲要向朝廷带兵求援,还说什麽非朝廷大军至此不能解凉州倒悬之危。不过在辛毗开出价码丶成功安抚住河西鲜卑,凉州无事,二人的反应倒也没显得那般突出。

今日就不同了。

夏侯渊的儿子,做了大魏的平远将军,竟害怕那些杂胡?

见主位上的曹睿阴着一张脸不说话,身为大将军的曹真此刻没有犹豫,拱手轻声说道:「陛下,莫不如让臣领一万中军骑兵去一趟武威郡。待关西对蜀国的战事结束,臣再从关西调一万步卒,再徵调一万凉州羌胡。加上夏侯霸现有的五千骑,合计三万五千,足以平灭河西鲜卑与卢水胡丶居延胡了。」

「虽然过去了十馀年,臣这个名字在凉州应该还能有些用处。」

曹真的名字当然有用了。黄初年间在凉州征讨胡人斩首五万馀级,吓得胡人十馀年不敢复叛。但曹真已经年龄大了,如今在荆州丶扬州又有执掌军事的重责,不宜轻动。

「杀鸡焉用牛刀?」曹睿道:「大魏眼下的首要的用兵之地在吴,次要在蜀,而凉州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若数万军队征讨凉州,势必要徵调关西粮草军资,朕以为不可,当下的一切军事活动都必须要给征讨吴国让位。」

「朕现在深恨司马孚丶夏侯霸二人。朕本以为凉州交予他们二人能无事,今日朕才发现朕错了,而且是错的离谱。此二人不仅无能,而且还丧了锐气和志气,与大魏各处官员全然不符。」

「朕欲罢司马孚丶夏侯霸二人官职,谁可继之?」曹睿环视一圈,开口说道:「先说司马孚身上的凉州刺史!」

满宠沉默了几瞬,随即开口说道:「虽说司马孚不甚称职,但凉州眼下毕竟面临的是胡人袭扰,还需选择一行事稳妥持重,有边地经验之人来负责行政之事,以防彼处危机再次扩大。」

有边地经验?

见皇帝听闻满宠此语点了点头,坐在后面的裴潜当即行礼说道:「陛下,臣举荐营州刺史王雄王元伯。」

自去年起,裴潜作为侍中兼阁臣主要负责的就是尚书台之事,对于朝廷各地的官员履历,裴潜早就细细鉴别了一番,并且在脑中记下,为的就是这种皇帝急需的时刻能够派上用场。

「王雄?」曹睿略略诧异:「让营州刺史去凉州履任?」

「正是王雄。」裴潜答道:「论履历,王雄先任幽州刺史,又在兖州陈留郡这种大郡履职过。太和四年平公孙逆党之后,王雄又在营州任职接近四年,四年以来高句丽丶百济丶扶馀等国尽皆和睦,毫无失和之处。朝廷去年秋冬下令在高句丽丶百济丶扶馀徵兵,王雄也处理妥当,三国并无怨言。」

「陛下,若论及巡抚边地的经验,朝中可用之人唯有王雄一人,馀下皆不足论!」

多年以来,王雄这位刺史一直在朝中没有什麽存在感。他的治下少生事端,又少有什麽亮眼的政绩。但在凉州如此掉链子的当下,反倒衬得王雄这种不生乱子的可贵了。

「王雄……」曹睿用手轻轻敲着桌面:「王雄多年苦劳,朕也确实忽略他了。若调王雄去凉州,何人可以继任营州刺史之职?」

「臣以为河内太守刘靖可以!」依旧是裴潜对答如流:「刘靖乃是故扬州刺史刘馥之子,多年为官清正有能,不畏辛劳,在尚书令历年考评之中皆属上等。」

曹睿想了几瞬:「朕只见过刘靖一次,还是太和四年朕从邺城回洛阳的途中得见。」

「刘靖此人你们以为如何?可有不妥之处?」曹睿环视一圈,目光从堂内的一众臣子面上扫过。

曹真拱手:「臣对此人不甚熟悉,请陛下圣断。」

满宠微微点头:「此人久在河内,确是一方良守。」

辛毗不发一言,只是点头。另外三名侍中兼阁臣也纷纷表示同意。

「好,那就让王雄去凉州,让刘靖去营州履任吧。」曹睿说道:「派人提点一下王雄,多年以来他尚未封侯,朕也希望早日赐他亭侯之爵,望他努力。」

「是。」裴潜略略欠身。

话说回来,今日还是裴潜第一次在皇帝身前举荐刺史这种级别的职位。区区数句对话,营州丶凉州两州的刺史就这般定下,让此时的裴潜心中格外感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天子者可以掌权!一种莫名的情绪充斥在了裴潜心中,其间夹杂着几分畅快丶几分得志,当然也有几分身负国事的沉甸甸之重。

「何人可替夏侯霸?」曹睿又问。

这次没轮到负责枢密院事的徐庶,到曹真这里就已经提了人选。

「陛下,」曹真开口说道:「臣以为横海将军胡遵可以。胡遵此前久在安定郡中任都尉,临近羌胡,素知胡人脾性。太和二年应时任雍州刺史的郭淮之募,在上邽随郭淮抵御蜀军之攻,而后又在汉中驻防多年,将略丶品行丶智勇均属上等。」

「方才陛下说不欲用臣征讨,那臣此刻就要给陛下举荐善守之人,故而臣以为胡遵适合。」

「满卿,徐卿,你们二人怎麽看?」曹睿点了与枢密院有过关联的满宠和徐庶二人的名字。

「大将军此言极善,臣也愿举荐胡遵。」满宠拱手。

「臣附议。」徐庶也一并点头。

「那好,就这样安排下去,速速命二人履职。」曹睿沉着面孔点头说道:「另外,此事应当保密。胡遵比王雄离凉州更近,应该胡遵先到,卢侍中与胡遵同去宣旨,将司马孚丶夏侯霸二人槛车入洛,交予廷尉高柔治罪!」

「遵旨!」众人应道。

不过半个时辰之后,十馀名信使兵分两路,从樊城的东门和北门飞驰出去,一路要穿过南阳丶汝南前往庐江郡,另一路直接向北进发。

而卢毓也准备率先前往长安等待胡遵的到来,在内阁值房中开始整理着自己随行的物品。

由于此届内阁都是由侍中转任,彼此之间都是相当熟悉。加之第二届内阁又没了第一届那般的决策权,彼此并没有那般重的利益纠葛,故而四人在内阁之中也常常会议论国家大事,并非当年董昭丶曹真丶司马懿丶陈矫四人互相提防又表面和睦之态。

「陛下这次是真被凉州二人惹恼了。」裴潜摇头感叹:「随在陛下身旁这麽多年,这还是我第一次见陛下如此动怒,直接将一州刺史和杂号将军下令槛车入洛,交给廷尉治罪。」

「凉州形势真严峻到了那种程度?」

徐庶瞥了裴潜一眼:「不论形势如何严峻,二人无能之罪是逃不掉的。如今是太和八年了,一整个县被胡人击破而掳掠走,那可是两千馀人!这还是第一次。罢官去职都是轻的,若从重论罪,掉脑袋都有可能。」

裴潜回应道:「掉谁的脑袋?司马叔达还是夏侯仲权?」

「不好说。」王肃笑了一声:「陛下长久不在洛中,高廷尉骤然接到这等事情,久不见陛下,高廷尉摸不到陛下的心思,此事想必他也难办。你们且看吧,这件事终究还是要被洛阳甩回寿春的。」

一直沉默着的卢毓终于开了口:「陛下命我去捕拿二人,此事我亦没有经历过。不是说捕拿有多难,而是监护二人从凉州回洛阳,若真是一路槛车,恐怕二人路上就要丢了小半条命。」

王肃似乎不以为意,神情轻松的说道:「既然旨意说了槛车,那就一定要用槛车,若以防二人路上损耗,用马车改一改就是了,是槛车就好。」

「若依常理来看,此二人最终如何处置,还是要看凉州彼处实情如何。若王雄丶胡遵二人到达凉州后能在数月之间改变局势,司马孚丶夏侯霸的罪过也就大了。倘若二人亦无能为力,则司马孚和夏侯霸的罪过还在商榷之间。」

卢毓点了点头:「那我就优待他们一二好了。总而言之,完全要按旨意来行。」

「正是此理。」王肃点头捋须。

可此时卢毓却叹了一声:「只不过凉州的日子要难过些了。朝廷伐吴在即,陛下不愿派兵,若胡人势大再次袭扰,彼处军民恐将遭难。」

裴潜走到卢毓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日之忍,正是为了来日伸张。凉州扬州同属一盘棋,子家不必多忧。」

卢毓默默点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