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698章 修订史书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698章 修订史书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3 14:34:00 来源:源1

听闻皇帝同意了刘协的『献』字谥号,一直以来被称为汉末帝的刘协,在史书上也将正式以汉献帝命名。

其实到了太和八年的当下,曹睿已经总结到了一些规律。那就是人的寿命存在很大变数。

如牵招丶张合这类将领,比原本的时间线上活得稍长了几年。如曹休这类在一场大战后病故的将领,则是在不长的时间后因为意外死去。曹真这种不到六旬丶又未逢原本历史上败绩的将领,疾病痊愈后则是会活得更长。

更多的则是如汉献帝刘协一般寿终正寝的人物。

曹睿想着想着,眼神也在不经意间朝着西方瞥去。远隔数千里河山的益州,按照原本的历史来论,蜀国真正的掌权者诸葛亮寿数也将在今年得到终结。

可曹睿不能确定这一切。

总而言之,在卫臻成功守住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后,蜀国的败亡已经成为了一个或早或晚的问题。彼辈打又打不出来,曹睿又暂时不欲攻蜀,那个群山环绕的盆地也就成了一处毫无价值的区域。

「陛下,陛下。」司马懿见自己说了好几声皇帝都没回应,故而轻声唤着略有些出神的曹睿。

「哦,司空方才在说什麽?」曹睿将目光重新放在司马懿的身上。

司马懿道:「陛下,既然山阳公汉献帝的谥号已定,朝廷依照礼法,还应为之选择后嗣继承山阳公的爵位,以及遣人为其修建山陵,且需派遣臣子代表陛下拜祭。」

曹睿还未回答的时候,坐在后面的王肃就开口了:「陛下,历代均有二王三恪之制度,山阳公辞世,大魏也应选择一合适后嗣来为之继位。如今山阳公在时的后嗣惟有孙辈一人,唤作刘康。」

曹睿微微点头:「刘康……此人朕听说过,若朕没有记错,今年也就十二丶三岁吧?」

「是。」王肃点头。

「那就这个刘康好了,准他继任山阳公。」曹睿认下了这一人选。

王肃继续说道:「还有山阳公山陵一事,臣以为简办即可。失国之人,朝廷无需在他身上铺张浪费,且先帝提倡薄葬,山阳公也应以大魏之礼,而非汉时之礼应对。」

曹睿伸手指了指王肃:「王卿和司空丶礼部一同议论此事,待商议好后给朕拿个方案出来,你们再去执行。」

「至于命何人代朕祭祀……」曹睿想了想,朝着王肃问道:「九卿可否?如果九卿可以,朕直接就派尚在洛阳的太常韦诞去了。」

王肃微微摇头:「陛下,如今朝廷有三公在位,三公似乎更为合适。」

三公吗?

这种礼数上的事情曹睿不愿细究,王肃远比自己懂得要多。既然他是三公……

曹睿看了一圈,董昭年迈,恐怕经不起折腾了。司马懿倒是身强体健,但大战将至,各种尚书台内的事务还需要司马懿把控。有一说一,司马懿处理政事八面玲珑又不失原则,堪称得力。

那便只有让陈群去了……

曹睿轻咳一声:「既然如此,朕就请陈司徒届时去一趟洛阳吧。」

「甚好。」王肃拱手。

「陈司徒能去,再好不过了。」司马懿随着王肃拱手,也出声应道。方才有那麽一瞬间,司马懿感觉皇帝应该有意要让自己去,所幸躲过了这一事端。

晚间,曹睿在后宫用膳之时,难得叫上了羊徽瑜一起。说起来羊徽瑜入宫有些时日了,已经三年多,原本的青涩腼腆也渐渐褪去,在曹睿面前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后宫规矩多,此前曹睿没回来的时候,即使是没了父亲,羊徽瑜只能着素衣,无法在宫内遥祭或者戴孝。曹睿回来破格准了她戴孝,这才略略全了羊徽瑜一丝心愿。

羊徽瑜倒也懂事,没主动提起这个事端。在晚膳时坐在曹睿身旁小心伺候着,夹着菜蔬舀着羹汤,直到曹睿用膳完毕,才提出了自己心底的一丝小请求。

「陛下,」羊徽瑜挽着曹睿的手臂,上身微微靠在一旁,轻声说道:「臣妾有个不情之请,今日想向陛下求个恩典,还望陛下能准。」

曹睿倒是没多意外,也同样轻声回应着:「徽瑜有何事要与朕说,是与你父亲有关?莫要担心,朕会请太常出席你父葬礼,再追赠关内侯以示恩宠,你一兄一弟朕也会稍微照顾一二。」

「妾不是担忧这些。」羊徽瑜鼓起勇气说道:「妾想回乡参加父亲葬礼拜祭。只是宫中此前素无先例,妾知道有些过分,但毕竟父亲生我养我,还望陛下能够恩准。」

曹睿沉默了片刻,而羊徽瑜见曹睿久不说话,也在一旁双手覆面微微哽咽了起来。

曹睿想了许久,开口问道:「徽瑜,朕记得你弟羊祜十三岁了?」

「嗯。」羊徽瑜哭得梨花带雨,抹着眼泪小声应承道。

曹睿轻叹一声:「朕若带你回去,与宫中并无先例,嫔妃众多,来日恐也无法与别人交代……」

听见曹睿这般说,羊徽瑜的哭声又响起来了。

「不过,朕素来没有到徐州巡视过。去年孙权派兵袭扰东海郡,利城丶朐县二地遭了兵祸,朕有意在伐吴之前到彼处看一看。」曹睿用手臂将羊徽瑜揽在怀中,左手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痕,和声细语的说道:「朕会经过剡县,你此番随朕一同出巡可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羊徽瑜素来伶俐,此刻也终于明白了曹睿的用意,几乎立刻就停止了哭泣,整个身子都藏进了曹睿的怀抱里:「陛下待臣妾极好,妾丶妾谢夫君怜惜。」

曹睿轻轻抚着羊徽瑜的后背,没有多言。

这种时候说话就显得多馀了,安静的陪伴才是正确选择。

羊徽瑜出身泰山羊氏,而泰山郡的地理位置说起来倒也奇怪。泰山郡北面与济南郡相邻,而南边则与徐州的琅琊郡相邻,在舆图上算是细长的一条。

而泰山羊氏籍贯为泰山郡南城县,南城就在泰山郡最南端丶与徐州相接的地方。若从东海郡剡县到南城县,只不过二丶三百里的路程。倒是可以破例遣人送羊徽瑜回家看一看的。

规矩这种东西,对于皇帝来说不算什麽,只要收放有度就好。

而且曹睿也欲看一看羊徽瑜之弟羊祜的情况,若他确实聪颖,可以收之为散骑侍郎,入宫随着锺毓好好学一学规矩人心。

身为皇帝,在出巡时夹带私货当然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毌丘俭领五千中领军营的精骑随行护卫,后宫妃嫔也有郭瑶丶羊徽瑜二女随从。

而出行之前,内阁和尚书台关于刘协丧礼的事情也在御前汇报了起来。

汇报之人按照内阁制度,乃是执掌大魏礼制最高解释权的阁臣王肃王子雍。

「陛下,总而言之,山阳公丧事虽按照帝王规格,但一切从简,效仿黄初年间旧事,墓内无藏金银珠宝,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陵墓依山而建,不封不树,不建园林神道。」

「尚书台与礼部认为,山阳公之陵寝应名为『禅』,应在山阳公封地山阳县内寻找葬地。如无差错,应在五月底丶也就是一月之后下葬。」

曹睿点了点头:「就按王卿所说来办吧,王卿办事,朕素来放心。对了,将他所作的《山阳公实录》也抄一本随葬,也算是为他这一生盖棺定论。」

王肃拱手称是。

司马懿看着皇帝与王肃君臣相得的场景,心底还是有些微微遗憾的感觉。曾几何时,内阁之中汇报尚书台事情的人还是自己。不过短短半年多,就完全换了样子。

不过司马懿也没闲着,拱手说道:「陛下,既然山阳公已逝,臣以为有一件大事也该排上日程了。」

「司空勿要卖关子了,何事?」曹睿准备出巡,不欲再费太多唇舌。

司马懿道:「臣以为朝廷应当开始修《后汉书》了。史记丶汉书初期皆非朝廷开始编修,臣以为大魏肇立基业,文治武功俱当弘扬。若以朝廷来官修史书,必能使此事井井有条,寻摘旧事以启将来。」

曹睿想了几瞬,微微点头:「司空倒是提醒朕了。这等事情就交给崇文观去做吧,这两年他们也没有什么正经大事做。」

「先让高堂隆与崇文观将此事梳理一二,该找多少资料丶该翻多少旧记,该寻访哪些旧人,都好好记载一番。对了,让濮阳王曹衮与夏侯惠二人牵头来做此事。」

「臣遵旨。」司马懿欠身行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