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04章 如鲠在喉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04章 如鲠在喉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3 14:34:00 来源:源1

魏国皇帝的旨意由五名俘虏渡江送来。驻在丹徒的吴国宗室丶前将军孙韶收到这封并没有任何封套的旨意,只大略看了一眼,便在盛怒之下以逃兵和失地的名义,斩了这五名士卒。

于是,这封只盖了『皇帝之玺』四字的空白圣旨,就这样被送到了吴国皇帝孙权位于建业的宫中。

一阵劈砍声从殿内传来,似乎还有些桌案倾翻丶器皿破裂的声音,其中似乎还夹杂了一声压抑的低吼声。

殿外候着的内侍和侍卫们大气都不敢喘,默默低下头去,整齐划一的看着地面。这种时候,还是小心谨慎应对为好。

这……大概是皇帝今日第三次丶还是第四次发怒了吧?

直到许久,孙权盛怒方歇,命内侍进来收拾那些被破坏的殿内器物,又命他们将是仪丶胡综丶徐详丶潘浚四人进来。

在内侍们看来,皇帝如同天上人物一般,皇帝动怒也应如神话故事里传说的那样,雷鸣地动丶天地为之感应。

但他们同样也知道,这世上并非只有殿内的孙皇帝这一个皇帝,北面的魏国丶西边的汉国,同样也有皇帝。都是皇帝,哪个才是真作数的?

若北面的魏国皇帝曹睿看到此景,恐怕要嗤笑出声来了。这不是无能狂怒,这是什麽?

是仪等人日常在建业宫里当值,等三人汇集潘浚入内觐见,已经是两刻钟之后了。殿内重新恢复了整洁光鲜,孙权也面不改色的端坐在殿内正中,让人看不出心内想法。

而孙权身前的桌案上,摆放的正是那张空白的圣旨。

在四人行礼之后,孙权伸手朝前指了一指:「都来了?那就看看此物吧。」

三名侍中丶执法还没来得及动,少府潘浚就一边拱手一边向前,拿起那张空白的旨意,细细端详了一番,抬头问道:

「陛下为何盖这空白旨意?不过这纸张材地倒是极佳,臣第一次见得。」

孙权才平复下去的心情又瞬间糟了起来,脸孔也略微涨红,几乎破功,咬着后槽牙说道:「承明看仔细了,这不是朕的玺授。」

潘浚一时大惊:「陛下,到底出了何事?」

是仪丶胡综丶徐详三人也同样面色陡变。

须知,按照汉时礼法,皇帝玺授有许多种,有大有小。而那方自秦时传承下来的传国玺并不是用来日常动用的,更像是一则礼器。

关键的关键,或许是三国纷争,各自都刚刚建国日短,没时间在礼制上作太大变动。魏也好丶吴也罢,都是遵循着汉时的传统重刻玺授。

孙权本人也有一方一模一样的『皇帝之玺』!只是细微之处略有不同。

孙权缓缓说道:「诸卿还不知道。昨日下午申时末,孙公礼(孙韶)从丹徒收到这件文书,而后便立即命人用快马送到建业。」

「魏军骑兵已经占了广陵。而且,曹睿此刻就在广陵城中。」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说不出话来。

此刻便是吴国的疑难之时了,只是时过境迁,曾经受命于孙策的张昭丶周瑜二人尽皆辞世,再无一人足够持重来为孙权决断这等大事。

而且丞相顾雍也已经罢官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吴国朝野一片压抑和肃杀的氛围,众人惟恐出错被皇帝斥责丶被校事询问,故而噤若寒蝉。

孙权当然也知道这种阶段不能长久。但他只将当下的场景视为短暂的阶段,等各军部曲都收拢好,军权完全聚在君前,再慢慢对士族们松绑,给他们放缓。

但魏国并没给他这个机会。

孙权见四人一时沉默,竟也在第一时间想起了顾雍。

当下吴国朝堂,是仪算是权位最高的臣子了,而且也是以内臣管理外朝的路子。

面对这种沉默,是仪终究站了出来,进言道:「陛下,臣以为当下之务,是要明确魏国此番进军的动向是什麽。」

「要麽是如年初袭扰江陵丶西陵一般,扰乱大吴边境。要麽是如四年前陈长文佯攻濡须丶实建城池一般,欲要长期据有广陵,以与大吴对峙。」

「当然,也有最坏的一种打算,魏国打算如黄武初年曹子桓领兵亲至广陵一般,有横渡大江的打算。」

孙权叹了一声:「朕又何尝不知道有这些可能呢?前将军已经在丹徒备战应对了,贺达的楼船也开始在江面上巡弋了。」

「若单单从军事上来论,长江天险,大吴又在扬州经营江防数十年,抵住魏军侵攻倒也不难。」

「朕只是担忧,如今大吴收拢各军部曲尚且日短,若魏国只袭扰广陵还好,若阵势再大,各军将领与士卒配合日短,恐生乱子。」

是仪默默点头。

若以后世的时髦词语来论,吴**队眼下处于一种改革的阵痛期。

孙权从去年开始裁撤扬州各将的部曲,名义上归于朝廷直领。今年又将扬州同一防区内诸将的部曲打乱调换,使将领和士卒之间重新来了一次排列组合。

而荆州方面,自孙权将朱然亲自用上船抽梯的方式带回了扬州后,原本归属于步骘丶朱然丶诸葛瑾丶孙奂四将的部曲,除了彼此成建制的轮换匹配外,还有不少于吴国中军做了交换。

用『兵不知将丶将不知兵』来概括有些夸张。以扬州来说,全琮的部曲整建制的归属在孙韶麾下,若要打仗也是能打的。

若魏国挑起的冲突在小规模倒也还好,若是真如曹丕黄初三年攻吴时那般大的规模,就恐怕要生乱子了。

眼前的四人之中,是仪丶胡综丶徐详都是孙权近臣,唯一算外臣的潘浚,也以少府之身渐渐参与政事决策,俨然成了孙权腹心一般的角色。

孙权又与四人聊了许久,该做的军事布置丶该如何调兵应对,都大致安排妥当。

四人随即告退。

孙权看着四人躬身行礼的身影,不由得有些或是落寞丶或是孤寂之感涌来。

方才四人所提出的应对建议,都仅仅是关于魏国攻广陵丶又或是在广陵渡江的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