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35章 劈波斩浪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35章 劈波斩浪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4 14:48:36 来源:源1

「是啊,怎会如此?定是虚言恫吓!」

「绝不可能。」

「魏贼为了诈开城池,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一众官员在堂中不停议论着,而豫章太守黄翊却坐在主位上脸色难看。

「府君是何意?」

「对啊,还请府君表态,我等该如何守城为好?」

众人的目光看向了黄翊,而黄翊只是摇头叹道:「陛下洪福齐天,不应出事。可国家若无兵祸之忧,魏军是如何打到南昌的?谁能为本府解释解释吗?」

黄翊脸色涨红,用力的拍着桌案,堂中并无一人能够应答。

「府君。」孙达同样畏惧到了极点:「信中其馀内容属下能说吗?」

黄翊又叹了一口气:「都什麽时候了,说吧。」

堂中众官员急切的眼神朝着孙达聚了过来,而孙达拿过书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一字一顿的说道:「魏贼说,若不开城请降,魏贼将当即强攻,这几日所征的柴桑丶历陵丶海昏三处的百姓正好可以用来填沟壑用。待攻克之后,屠城,所有人无一例外。」

孙达的面孔已经白了,又继续念道:「若是在一个时辰内开城请降,城中所有人都可以保留原有的官职,不论在吴国的背景丶家世丶以及姓不姓孙,朝廷之后还有额外的赏赐颁下。」

「诸位,我等只有一个时辰来做决定了。」孙达的声音愈加小了起来:「午时之前,必须将此信送回,不然视作拒绝,魏贼将立即攻城。」

坐在主位上的太守黄翊轻咳了一声,看向孙达:「魏国书信中写的明白,不论是何家世身份,都是能保留官职,不失富贵的。城外那麽多军队做不得假,城中士卒并不堪战,恐怕连半日都抵挡不住。」

「孙都尉,你说呢?」

孙达此时心绪已乱,转头看向黄翊:「我已不知该如何应对,全凭府君做主。」

黄翊用言语暗示,孙达将责任又甩回给了黄翊。二人这麽一弄,堂中的所有官员就都明白了。于是纷纷向黄翊表示,说愿意由府君做出决断。还有什麽城外魏军势大丶我们在城中防不住丶魏贼说的事多半是真的……

而且众人也都知道,孙达虽为宗室,但并非近支,仕途也一直不甚如意。若非如此,何至于以五旬多的年纪,以从建安初年就随孙权作战的资历,还在此处为一个小小的都尉呢?

「那就由本府做主了。」黄翊站起身来,长叹一声:「我黄翊一人之身,为陛下死则死矣,全不足惜。可魏国凶名赫赫,倘若真迁怒于我,欲要攻城屠城,我又该如何面对柴桑丶历陵丶海昏三县之民?又该如何面对南昌城中的无辜百姓?」

「难为府君了。」孙达在黄翊侧前方躬身一礼。

黄翊以手掩面:「为大局而言,那就开城请降吧。诸君随我这个国家罪人,一起出城北门相迎。」

「辛苦府君。」

「府君大义。」

「全凭府君做主。」

众人应得痛快,孙达也没有表示什麽不满,仿佛自己姓孙这件事没什麽关系一般。

说到底,南昌之所以能这麽快投降,一为突袭之故,城内吴臣守将方寸大乱,军队上下人心惶惶,全无战意。二为军略之故,如果不是吴国出了巨大的军事问题,这支魏军是不可能出现在此地的。三为兵力威压,城外已经被军队重重包围,三万馀人来围一个南昌城,将其攻下并非难事。四为屠城威胁和保留官职的许诺。

一直以来,吴国官方宣传的口径,一直都是将魏国妖魔化的。掳掠百姓丶屠杀城池丶滥杀无辜丶暴虐无道……

这种程度的负面宣传固然可以统一内部思想,可当南昌这种吴国腹地面对两万多魏军的突然袭击时,宣传中的这些凶事反倒会帮忙了。

很多时候,忠与不忠就是一念之差。

若南昌此处的吴臣能知晓孙权的消息,又或者是知道孙权军队离自己不远,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为孙权坚守的。可这不是不知道孙权消息嘛!

而对于桓范所部的魏军来说,进入城池接受投降已经成了常态,轻车熟路。

「黄府君,孙都尉,二位请起。」桓范从容扶起二人,左右两只手各牵着一人的手,徐徐说道:「本将与你二人说句实话,孙权只是逃亡失踪,而非死在了建业,大魏尚未寻到他的踪迹。但大魏举八十万众南下是真的,吴国几近败亡也是真的。」

「你二人可怨我?」

黄翊低头答道:「哪里敢怨桓将军!我等吴臣于大魏无用,幸容将军不弃接纳,将我等保留官职继续效力,我等并无半丝怨言!」

黄翊既然低了这个头,倒也不介意再低几次。不论孙权如何,死了还是活着,在建业或是在其他什麽地方,但魏国围城的这麽多兵做不得假!是他在城头亲眼所睹的!

孙达也表示道:「愿听将军效力,绝无二话!」

「好!」桓范笑笑:「本将从柴桑一路南下,将攻鄱阳。所需粮草丶军资丶民夫甚多,需徵调豫章郡府库中所有粮草丶物资和船只,还要将南昌城中和离城五十里内所有百姓的存粮收集上来。本将给你们三日,可能做到?」

收缴府库也就罢了,还要在民间强征民夫收缴粮食??

黄翊本想谏言两句争一争,可当他抬头看到桓范似笑非笑的神情时,心底却又退缩了几分。

而桓范此时恰到好处的拍了拍黄翊的肩头:「黄府君尚未封侯吧?开城之功,本将可以保举你一个关内侯。若将此事做好,助本将拿下鄱阳,亭侯之位也并非不可期之事。」

黄翊咬牙,咽了咽口水:「还请桓将军放心,在下尽力而为!」

「这就好。」桓范点头,朝着孙礼招了招手:「德达率两千骑兵来帮一帮黄府君,征粮事大,不可懈怠!」

「遵命。」孙礼拱手应下。

松了第一口气,投了敌军,再想提起气来便是千难万难。

有了黄翊丶孙达这些久在豫章的官员辅助,桓范在豫章郡治南昌徵发民夫和集中军粮的事情办的格外顺利。

黄翊丶孙达等人虽然知道自己做着恶事,对不起吴国对不起孙权,也对不起当地百姓,但他们却在没办法回头了。

有趣的是,隔着彭蠡泽与南昌遥遥相对的鄱阳城,此刻面临的事情也与南昌类似。

孙权曾以汉时豫章郡面积过于广大为由,人为的分出了一个鄱阳郡来。而鄱阳太守这麽多年都没变过,一直是曾经断发伪书诈骗魏国的周鲂周子鱼。

吴国的豫章郡与鄱阳郡,一西一东,几乎是各自分了一半的彭蠡泽。

孙权面临的处境并不比桓礼乐观。

从柴桑全军乘舟南下,经过鄡阳的时候,孙权就在军中发了圣旨,徵调鄱阳郡全郡境内所有百姓的馀粮,并且徵发全郡所有十四岁以上丶五十五岁以下的男丁,从各处汇集到鄱阳城中。

桓范知晓自己出兵时间紧急,也不可能等待豫章郡中的所有县城发来粮食,故而只搜刮了柴桑丶历陵丶海昏丶南昌四地。

而孙权则同时搜刮了鄱阳郡中九县之地。鄡阳丶广昌丶鄱阳丶东安丶乐安丶锺陵丶余汗丶葛阳丶上饶……每一处都没逃过。

有时当真是自己人比敌人还要狠心。

十七日清晨,桓范率军两万五千丶降卒三千丶民夫两万馀,大小船只千馀艘,开始乘舟东渡,朝着鄡阳的方向行军。

而此时的大魏徵东将军陆逊陆伯言,已经亲领先行出发的两万水军,劈波斩浪,经历了近七日的航行,抵达了海陵城南的码头。

楼船缓缓驶向码头,站在最上一层栏杆前的陆逊与曹植二人,竟同时沉默了起来。

实在是今日景色过于震撼人心。

万里无云的天气,一轮红日蓬勃着从东方的海平面上跃起,陆逊与曹植的南方就是吴郡,沿着西方可以溯江而上,大魏自建安年间就心心念念的水军,终于在这一日正式进入了大江之中。

陆逊沉默了许久,方才开口说道:「到了海陵,陛下与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一半了。数年之间,大魏倾无数军资徵发民夫丶砍伐木材丶造船制兵丶训练水军士卒丶航海远行,就是为了今日,为了今日大魏水军正式进入江中。」

「自今日之后,大江再也无法成为南北天堑,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曹植点头:「太和九年,一月十七。今日应当铭于史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