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56章 弃暗投明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56章 弃暗投明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25 15:00:46 来源:源1

城门一开,城头旗子一降,城南喧哗又起,就算再鲁钝的将领也明白怎麽回事了。

随着太史享率部出城,将兵刃弃于城门两旁,在城墙旁列阵站好,负责濡须东坞外戒备任务的典满部率先入城,李基率军将太史享所部看管起来,并向后方报信。

近二十年都没有被突破过的濡须坞彻底归于大魏之手。

「陛下,吴军从濡须坞撤了,东坞守将太史享开城请降。」徐庶急忙从堂外走入,大声禀报。

曹睿有些意外:「不是半个时辰前才来报过,说吴军有援兵来了吗?既然吴军撤了,速速入坞便是。」

徐庶急切说道:「陛下,吴军是通过浮桥撤入濡须中洲的,撤到江南春谷还要些时间。既然濡须两坞不在,水道也归于大魏之手,应速速从靖南坞大发舟船,顺流向南抢占濡须中洲!」

裴潜此时也反应过来了:「既有吴将开城,吴军必无战意,当令张虎部迅速登船南进!再将靖南坞备的浮桥运过去,让武卫军急攻中洲!」

曹睿会意,目视徐庶,徐庶当即小跑着出去传讯去了。整个靖南坞丶濡须坞附近的战场全都动了起来。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御驾从靖南东坞移到了濡须东坞,曹睿在群臣的簇拥下登上了濡须东坞的城头,向南看去:

「那便是濡须中洲了?」

「是。」曹真点头:「张虎部已经在中洲西北向南突进,吴兵已经失了北面的两座码头。曹泰本人在东面督武卫军典满丶李基两部合计五千步卒,也已抵达中洲东北。」

曹睿颔首:「把伞盖和朕的椅子取来,朕就坐在城头观战。大将军且去忙吧,稍后命人将俘虏数量统计出来后,再将那个投降了的太史享唤来。」

「臣遵旨。」曹真行礼告退。

濡须中洲的战线渐渐推远,吴军大小船只齐发向南,留下数百具尸首,而居于中洲,寻不到船只来不及走的吴人百姓和民夫则是纷纷请降。

刘晔从城下走了上来:「禀陛下,降兵及俘虏的数量已经统计了出来。太史享部降兵一千四百六十人,除此部外不算伤者,东丶西二坞获俘虏八百二十七人,另寻尸首无算。」

「陛下,太史享就在城梯之下,是否要唤他上来?」

「可。」曹睿颔首。

不多时,已经去了兵刃的太史享随在甄像身后走了上来,隔着两丈远的地方就拜倒叩首。

「近前些,让朕看看你的面孔。」曹睿轻声道。

甄像俯身拍了拍太史享的后背,将其带到曹睿身前,曹睿打量了此人一番,问道:「太史享,太史元复是吧?在吴军任校尉?」

「是。」太史享语气有点急促:「降臣是弃暗投明!」

「抬起头来,朕不怕人看。」曹睿从容说道:「你父太史慈的名字朕听说过,长于乱世,有武艺德行,虽然才华军略不彰,随波逐流,但也能算个忠义之人。你在吴军大部撤退之时方才开城,耍了些心机,但你终归是给大魏争取了些时间,所说军情也有几分价值,朕就留你一命。」

「太史享,你归顺大魏可有何想法?」

太史享与曹睿对视了一眼,而后又本能的低下头去,想到了皇帝『留你一命』的说辞,更加畏惧,双腿发抖:「臣只求能为大魏做事建功,不负身上才学,但凭陛下吩咐!」

曹睿轻笑一声:「你虽是这般说法,可朕若真让你守门放哨,你又肯定不愿了。你既说自己有才学,自己能做何事又岂会不知?」

太史享俯身叩首:「臣愿随军为陛下前驱攻略吴地,以效犬马之劳!」

「平身吧。」曹睿并未直接回答太史享的问题。

太史享小心站起。

曹睿又道:「从职务上来论,你是城池将克时投降,过大于功,贬你为千石司马。太史享,你可有怨言?」

太史享面对孙权的时候也没有这麽紧张过,连声答道:「臣谢陛下圣恩浩荡,谢陛下恩典!」

「不过,职务是一回事,爵位是另一回事。」曹睿道:「你既然领了一千五百兵来降,朕也不失当年对天下之约,封你为亭侯,封邑一千五百户,封号待战后再定。」

「臣领旨谢恩!」太史享这是真的心服口服了,内心之喜远大于忧。

眼看着吴国没了指望了,和一千五百户的亭侯相比,从吴国的二千石校尉变成魏国的千石司马,这又算得了什麽?简直就是超预期的平安下车!

而且魏军伐吴之战这是才开始,皇帝还未过江,荆州丶扬州丶交州这麽多地方,有的是可以立功的机会!

曹睿道:「随你归降的一千五百人依旧归你指挥,你部暂归长水校尉段默所督。除了你部,历阳丶羡溪丶濡须等处归降的两千士卒也在段默督下。」

「而朕现在就要与你一个任务。」

「陛下尽管吩咐!」太史享躬身下拜。

曹睿伸手一指:「太史享,为朕拆了这座濡须城!从东坞北墙开始拆,现在就去!」

太史享先是一愣,随即深施一礼:「臣这就去!」

入夜,横江渡。

陆逊所部半是运兵半是休整,终于在一整日的时间内将姜维丶曹爽二人的两万多军队运到了江对面的采石。

石城也被曹爽轻易取下,故而姜维所部也依托着石城宿营。现在是一月,而且气候又偏冷,故而姜维麾下的乌桓丶鲜卑骑兵对江南的气候还能接受。

但横江渡的陆逊却面色不善,在自己座舟楼船里难得发了火:

「夏侯季权!这等小事与你你都做不好,船呢?船呢?两艘船六百人,现在何处?你部少了六百人你这个将军都不知道?你还敢回来见我?」

大魏水军之中,杂号将军统兵万人,麾下再由五个统兵两千人的校尉而成。而杂号将军的命名也有惯例,皆以船只命名,曹植为楼船将军,乐綝为艨艟将军,夏侯威夏侯季权的封号是斗舰将军。

夏侯威是夏侯渊第四子,夏侯霸的弟弟。原本按照夏侯威的履历,虽然水军的指挥难度更小一些,但他仍然资历尚浅,陆逊起初并不同意夏侯威入水军为将,是董昭与陆逊谈话后硬塞进去的。

原因也很简单。没有资历,打一打不就有资历了吗?姓曹和姓夏侯的将军,大魏要多给他们一些成长空间,该提拔就要提拔,这便是大魏军中最大的人情世故。

可今日陆逊坐镇横江渡运兵,派了夏侯威领水军五千人为先锋向南往芜湖处查探。夏侯威是先回来了,可他留在后面殿后的两艘斗舰却始终没有回返。此时天色将晚,派小船队出航又有风险,难怪陆逊恼怒如此。

夏侯威低着头叹气,不知该如何解释,在堂中陆逊身前一丈的地方罚站。陆逊不与他说话,又不许他走,只好如此。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两艘斗舰才回返至横江渡,夏侯威如释重负的长叹一声,陆逊瞪了夏侯威一眼,主动下船去问。

「将军!」

「拜见将军!」

负责两艘斗舰的船长下船后就朝着陆逊座舟处奔来,与前来视察的陆逊正好碰上。

「出了何事?为何如此晚归?」陆逊沉声问道。

一名唤作程颇的船长连忙应道:「将军,属下和张步殿后之时,遥遥望见芜湖港口外似有大批船只从上游而下。而且大船小船交错而行,不成阵势,颇为散乱,见我等只有两艘船也不急着来驱,而是先登岸,属下和张步就多留了些许。」

「直到吴军有船只前来驱离,我与张步才紧急撤走。吴军沿江追了两刻钟后也不再追,我等就赶紧回来了。入夜后航行又慢,故而迟了些。」

陆逊静静等着程颇说完,也不催促,而后平声细语的说道:「程颇,张步,你二人估计有多少吴军到了芜湖?」

程颇犹豫了几瞬,张步开口道:「大船小船众多,属下粗略估,按船只之数,当在两万左右!」

「程颇?」陆逊又催促。

程颇道:「差不多!属下和张步估计的差不多!」

「好。各自回营吧,你们有功无过。」陆逊挥了挥手,随即转身朝着座舟走去,见夏侯威欲要与程颇丶张步二人说话,又将夏侯威一把拽了过来。

夏侯威迷惑不解:「将军这是有何事与属下说?两艘船都已回来了。」

陆逊瞥了夏侯威一眼:「走,随我船一同渡江,本将有事去见曹昭伯和姜伯约!」(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