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61章 士族叛离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61章 士族叛离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25 15:00:46 来源:源1

陆逊顿了一顿:「桓元则在豫章丶鄱阳?」

「是。」曹睿点头。

陆逊道:「臣明白了,臣此时应该到柴桑去!争取与桓元则合兵一处,将吴军拒于柴桑以西!」

「正合此理。」曹睿道:「朕这里也已经许久没有收到桓范的信了。你且去吧,上游之事你自为之。朕晚些让人给你发一道旨,许你持节,若你到了柴桑左近,桓范部也准许随你调动。只许将吴军拒在柴桑,不许再向西了。」

「是,臣明白了。」陆逊又追问道:「若是臣没到柴桑便碰到了吴军,又当如何?」

曹睿嗤笑了一声:「如何,还能如何?你有四万水军在手,船大器坚,岂是吴国那种半算水军丶半算步卒的船队能比的?吴国如今的船也没有你的船大!如何还需问朕?」

越是到了这种时候,陆逊就越是谨慎,连腰背也不自觉的更弯了些,拱手问道:「那臣能打则打,若条件不允许,就当与其对峙丶或者将其驱离了?」

曹睿点头:「可以,就这麽办吧!」

几乎同时,吴将干统率着船队也在江面上寻到了孙权的小舟。

今晨孙权骑马逃了六十馀里路,眼看着就要被李铜部追上,夺了小船当即朝着江中划去,恰好赶上一阵水流,船速也提了上来。

李铜率部站在岸上遥遥冲着孙权射箭,倒是有一支箭射到了船上,只不过是射到了孙权的衣角,对孙权本人并未造成什麽伤害。

也算孙权命大。

在江上飘了一上午,又顺流而下接近三十馀里,待江边沿岸变成了山势,魏军无法再追,孙权才算彻底安全了。但一时的安全不能代表彻底平稳,江中水急,他这小船又不敢划到江中,只好逆着水流沿着江边靠岸的平缓处找了一处地方歇息,又吃了些老翁留在船上的乾粮,恢复了些体力后,又朝着上游划去,努力寻找着吴军是否有船队顺江而下。

干统将孙权接到船上后,当即跪拜叩首了起来。眼前的孙权完全不似一个皇帝的样子,只穿着一身睡觉时的衣服,外面裹着一层蓑衣,戴着斗笠,发冠也不知何时丢了,满脸疲惫,倒是一双眼睛亮的吓人,似猛虎饿极欲要食人一般。

「陛下,陛下!是臣失职,是臣有罪!臣没能早些寻到陛下,倒让陛下今日受了如此多的委屈!」

「干卿,若无你今日救驾之功,朕今日几乎到了绝路了。」孙权还是识得时务的,上前将干统扶起,轻声说道:「卿身上还无爵位,朕许你乡侯,食邑千户丶加镇东将军!」

干统泣不成声:「臣无有尺寸之功,如何敢受陛下如此厚恩!还请陛下责罚臣吧!」

「莫要如此说了,干卿。」孙权拍了拍干统的肩膀:「朕已想通该去何处了。卿眼下有几条船?」

干统答道:「臣这里有三条,上游四十里处还有六条,彭泽……彭泽处应该还有五条船!」

「足够了。」孙权点头欲笑,但笑起来却更加骇人了:「乘船去上游,到彭泽对面的雷池中,朕要在此处等着全子璜的船队!」

「至于现在。」孙权长吸了一口气:「去为朕寻一身乾净的衣服来!朕要沐浴,束冠,更衣!天不亡朕,朕定要振作起来!」

「是,臣遵旨。」干统道。

世上并无多少平等之事。

对于吴国的扬州部份来说,只有丹阳郡丶吴郡二郡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除这两郡外,大魏还需争取沿江一带的要地。馀下的豫章丶会稽二郡就是不折不扣的烂地了,并不需要在第一时间夺取下来,取之无太大益处,反而还消耗大魏宝贵的兵力和后勤。

换而言之,一个和平谈下来的吴郡,当真是比逐个城池攻打下来的要好。

在拿下无锡之后,毌丘俭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卒沿着水道向吴县进军,围城一日后,又派了前后两批使者后,吴县的北门便在午夜时分从内而外打开了来。

而吴郡太守,孙权唯一一个正经女婿滕胤,就这样在睡梦中慌乱起身,欲要自杀而未遂,在夜间成了魏军的俘虏。

毌丘俭二十三日取无锡,二十四日下午至吴县外,围城耀兵示威。

滕胤此人虽是孙权女婿,却也不是什麽大才之人,文采风流,遇到大事的时候却内里畏惧和保守了起来。吴县西北的屯兵之处已被魏军骑兵突袭取得,城中的五百兵卒又起不到太多作用,滕胤只得匆匆徵召城内百姓和大户协助守城。

吴县是什麽地方?若正经说,几乎是吴国排在建业丶武昌之后的第三个政治中心,而且是吴郡一郡人口最多丶商业最繁盛的地方。且不说吴郡世家大族们几乎都在吴县有着或大或小的势力,而且那些出身吴地的官员年长荣休之后,几乎都会在吴县养老,且顾雍此前还在吴县待了一年多的时间……

简而言之,城中的势力无比错综复杂,故而孙权也只好将自己的女婿放在此处,看顾一下这些吴地的牛鬼蛇神们。

但事与愿违,吴国朝廷权威在的时候,众人都给滕胤面子,三十馀岁的滕胤整日被府君丶明公的叫着,叫得他飘飘然,可遇到事情的时候,却全然兜不住了。

主动开城的人并非守城的吴军,而是吴县城中的顾谭丶朱异二人。

早在太子孙登因与建业通信一事而被孙权斥责之时,张昭次子张休丶顾雍长孙顾谭二人便受了孙权的贬斥,从太子孙登所居的武昌强令回家读书,算起来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张休之家自然在建业,而顾谭的家,毫无疑问就在这吴县之中。

顾谭是顾雍长孙,整日在家中耳提面命,对祖父逐渐变化的政治倾向有着充分的了解,自然也对吴国朝廷充满了不满。

而朱异……

朱异当然也有造反的理由了!

吴郡朱氏近支远支数百人,除了朱异这一支因为父亲朱桓死在了皖城的军功之外,其馀人等不分男女老幼,尽数被孙权诛杀。这等浓到化不开的血仇,在魏军骑兵来临之时,彻底成为了朱异下定决心的催化剂。

都被魏国骑兵打到吴县了,这吴国哪里还有半分指望可言?(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