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86章 扬州同乡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86章 扬州同乡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10 03:18:07 来源:源1

翌日上午,曹睿从新命名的长乐宫中移驾至扬州州府内,听着裴丶徐丶王三位阁臣和刘晔丶黄权五人一同的汇报。

今日君前商议的是接下来的军事安排,也就是昨夜阁臣们和刘晔尚未决策之事,该急攻还是该缓攻。

「……综上所述,臣是建议急攻的。」刘晔说了一通之后,朝着坐在最上的曹睿看去,却诧异的发现皇帝走神了。

这种事情可不多见,皇帝即位初期的几年以勤政着称,朝中大事小情虽不事事过问,但几乎都是要看一看的。近几年来由于朝政稳定,任用得当,故而皇帝在政事上放松了些,将许多精力放在了军事和四方巡视之上。

但议事走神这种事情还是极少发生的!

刘晔有些愣神,还以为是今日自己与阁臣们说得有些罗嗦了。方才几人摆事实丶列数据丶讲道理,几乎将影响战事进展速度的事项都说了个遍,的确有些冗长。

「陛下?」刘晔小心提醒了一句:「臣等请陛下圣裁。」

阁臣们和黄权也一并看了过来。

「哦。」曹睿随口搪塞了一声:「刘卿方才说到哪了?」

刘晔重复了一遍:「陛下,臣方才总结了臣和徐侍中的汇报,在议论应当急攻还是缓攻。」

曹睿定了定神:「按方才诸卿与朕提及的计算,大军聚于柴桑,粮草可以支应到四月末。急攻与缓攻各有道理,但朕以为还是急攻为好。上月伐吴之战已经取得了相当战果,既然可以乘势而上,就不要再拖延了。」

「今早朕用早膳的时候,蒋卿和顾卿找到朕来禀报过一事。」曹睿目光朝着几人看去:「昨晚宫中宴饮过后,蒋刺史找到了顾仆射,不顾饮酒甚多,二人硬是拽着几位新任的尚书大略盘点了一遍吴地的粮食储备。」

曹睿笑了一声:「按照丹阳丶吴郡二郡的供应来算,至少能再为十万大军供应一个半月以上的军粮。要知道,孙权储存军粮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建业,也不是在什麽吴县,而是在大江中游的武昌,每年都要从吴地往武昌运粮颇多。」

「若能挤出这些粮食来,大军用兵也就更稳妥些了。」

堂中的几名臣子对视一眼,都拱手支持皇帝急攻的言论,但内里或多或少都对蒋济的做事风格有许多不满。

这般大的事情连内阁都不知会一声?

半夜下了酒宴,当即找了顾雍等人盘点吴地粮草,就为了起个大早向陛下报个喜讯?

此人属实太过功利了……

不过天下乌鸦一般黑,谁让他们昨夜忙于公事不去赴宴,不还是为了这些事情吗?

坦白而言,眼见吴国大势已去,随军之中的这几个亲信官员都对后面即将到来的封赏眼热着呢。

眼下多露露脸,日后论功的时候就能多增一番底气!

曹睿见此事已毕,也不与几人多言,起驾回宫休憩去了。上午从宫内走的时候,孙鲁育就说过要请曹睿中午回宫一趟,她要为曹睿亲手调制羹汤。

这种宜室宜家的亲切之语,曹睿又怎能拒绝呢?

说起孙鲁育……方才曹睿有些走神,说来也有孙鲁育的七成原故,另外三成是确实有些疲累了,上午有些淡淡的困乏,似乎也与孙鲁育有关。

宫中上一次纳妃嫔还是太和四年丶郭太后操持的事情。曹睿依稀记得那时羊徽瑜丶温芳等五女入宫,当时在宫内与自己同桌而宴的时候,眉目里还有着青涩之感。

时间匆匆而过,宫内五年没纳过新人,昨日孙鲁育自荐枕席,倒也让曹睿体验到了许久没有过的新鲜之感。

而且是毫不一样的新鲜感。

纵然小虎的眉眼相貌与大虎基本相似,但声音丶语调丶身段和许许多多的细节之处还有着许多不同,值得一寸一寸的体会,几乎相当于青春版的孙大虎,仿佛时间得以向前追溯了一般。

这种体验若非得遇姐妹,是极难体会到的。难怪汉时赵飞燕丶赵合德二姐妹会极为受宠,单就这种半是相似丶半是不同的模糊感,就足以让人沉浸其中了。更别说相比于大虎的温柔与热烈,小虎或许是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初侍君王,更有几分决绝和激烈之感,别有一番风韵。

曹睿安步当车,在虎卫的护卫下缓步回宫,将州府留给了阁臣和尚书丶枢密们作为主场。

州府,理所应当是扬州刺史蒋济的治所。

主人蒋济此时却不在州府内,而是跑到了吴国旧时的尚书台去。由于大魏对吴官基本的怀柔政策,除了顾雍等领袖之人必须在此时定下官职,其馀之人全都罢了吴国职衔,但也没被遣送回家,而是继续在原有的官署做着原有的事情,等待战后了结之后再行论官,黄权此前承诺连俸禄都暂时按照吴国时期众人的标准来发。

一方面是以观后效,另一方面是暂时用一用旧人,可以保持吴地的正常运转,征粮丶调运物资等事都可以正常进行,不用再经历一次军管和重新选拔官员的冗长流程了。

顾雍是扬州人,蒋济也是扬州人,二人从内里就有同州之谊,从感情上自然亲近。而且顾雍的家族还在吴郡,日后还要在这位蒋刺史的治下。

在尚且看不清朝局的情况下,顾雍身为尚书仆射,若是主动与阁臣们去结交,那是会显得过于攀附了。而顾雍也看不上黄权,自己好歹还有一整个吴地的士人可为依托,黄权一介魏国孤臣丶又是蜀国降臣,自己这个吴国降臣还是与黄权保持些距离为好。

算来算去,倒是只有蒋济显得最为合适了。颇受皇帝信重,尚书仆射与刺史结交也不算攀附,还能落得好名声。

尤其是今早顾雍与蒋济一同汇报政务,还获得了皇帝的当面赞扬,更是让顾雍悬着的心落下了些许。

「顾公。」蒋济与皇帝用了一样的称呼:「我为刺史,治理州郡也少不了徵调本地贤能之人帮忙。」

「还请顾公列个名单给我,我要在建业徵辟十名从事。」

顾雍拱手应道:「好说,请蒋使君稍待。」(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