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82章 攻势急缓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82章 攻势急缓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10 03:18:07 来源:源1

曹睿抵达建业之时已是下午。

大魏皇帝第一次来到大江之南,来到吴国旧时国都出巡,自然是要饮宴招待一番的,而这饮宴的地点也自然而然的选在了孙权建业宫的正殿丶也就是孙权昔日举行吴国朝会的地方。

早在前日,扬州刺史蒋济派往建业的信使就与曹植说过此事。

若说宴饮作乐,曹植乃是真正的行家。无论是单纯的宴饮还是作诗文会,对曹植都是信手拈来的小事。殿内早已按照次序排好坐位和桌案,皇帝居上,自己这个首入建业的楼船将军丶皇叔在侧边主持,大魏臣子居于左侧,吴国降臣们居于右侧。

可当曹植去亲自请人的时候,却在三位阁臣这里吃了个闭门羹。

「曹将军,我们三位阁臣还有黄仆射丶刘枢密今晚都要议事,这宴饮怕是去不成了。」

裴潜一边拱手说着,一边心不在焉的将眼神往旁边瞟去,似乎不愿意与曹植多讲话一般。

曹植倒也不恼,态度依旧和善:「属实连个赴宴的时间都没有吗?陛下身前的首位,我都已经为裴侍中留出来了。」

裴潜直到这时才正眼去看曹植,想了一想,而后开口提醒道:

「曹将军,政事丶军事的确繁多。我们三位阁臣是肯定参加不了的,只是劳烦将军留位了。刘枢密负责军事也定然走不开,倒是黄仆射……黄仆射那里曹将军可以去问一问,自顾雍以下都归了尚书台,他倒是该去的。」

「多谢裴侍中指教。」曹植依旧客气。

「无妨,无妨,曹将军请自便,我回屋中去了。」裴潜点头示意,而后离开。

国家乃是战时,军事当头,万事皆可扯到军务上,故而刘晔是躲不掉的。而黄权……内阁阁臣们对尚书台的排挤,已经近乎成了公开的事情,曹睿本人也已知情,却对这种内朝侵夺外朝权柄的事情置之不理。

臣子们互相争一争总是好的。即使裴潜丶徐庶丶王肃等人要做再多事情,终究还是要自己这个皇帝同意的。旧时的尚书不也是从内朝官逐渐转为外朝官的吗?而且若时机成熟,曹睿不介意将裴潜等人也放为外朝官的。

果然,曹植奏请皇帝之后,尚书左仆射黄权被要求赴宴。

裴潜丶徐庶丶王肃丶刘晔四人在建业城中的丹阳太守府丶也就是诸葛恪此前的官署办公。此时宫中的饮宴已经开始,可四人却依旧忙于处理政事。

「陛下今日宴饮,我等拟出大论,而后呈与陛下预览。」

「第一件事。」裴潜轻咳了一声:杨阜从陈留来报,称东郡一月中旬由于徵调百姓过甚,以致濮阳丶离狐两地百姓作乱,前后聚众达三千人之多。太守任嘏对此无法,却又隐瞒不报长达七日之久,以致河北粮草向河南转运停滞八日之多。」

「兖州刺史孙资已率本地郡兵暂且压制住了百姓作乱,任嘏暂时下狱羁押,杨阜不满孙资之举,请命中枢欲以军法问罪于任嘏,请斩。」

「当斩。」徐庶当即点头:「好在孙资去的及时,不然孙资也有罪责在身。」

王肃也点头应道:「我也认为当斩。孙资给的缘故是任嘏博学多才着作等身,是国家大儒,这等缘故在战时又能算得了什麽?更别说任嘏的着作我看过几本,全无新意,都是些掉书袋的论断,半点用处都无。既然他误了军事,那就是有必死之理了。应拿此人作为先例。」

「我也同意。」刘晔与任嘏也无私交,并不在意此人死活。

「第二件事是关于粮草的。」裴潜继续说道:「请刘枢密来说吧。」

「好。」刘晔点头,清了清嗓子:「根据枢密院出兵之前的测算,扬州一路的粮草可以支撑六个月之久。朝廷原本预计在二月底之前全面过江进攻建业,如今在一月底就完成了此事,节奏大大加快,原有的计划也要做出修改。」

「我与诸位枢密大致拟了两个方案,还请三位阁臣听一听细情。」

裴潜点头:「刘枢密请讲。」

徐庶丶王肃二人的目光也一并看了过来。

刘晔道:「其一,以大将军所督两万步骑与陆征东五万水军丶桓镇北两万馀军合兵于柴桑左近,去掉数次作战中折损的兵力,总兵力可达九万以上,以大将军总督柴桑战事,并在二月下旬开始,择机沿江向西面武昌进攻。」

「此方案之利,在于可以速攻吴军,趁孙权不敢东归之时以坚决的进攻摧其心志,争取在武昌左近歼灭二万到三万吴军,从而达成与江陵满征南处的呼应。」

「此方案之弊,在于对粮草后勤的要求过大了。柴桑以及柴桑以南的鄱阳丶豫章等处产粮不丰丶少有补给,粮草都需从扬州转运,加上转运损耗与民夫船只消耗,还有扬州这边的消耗,军粮的压力只会更大,预计只能供应到四月末。」

徐庶开口打断了刘晔:「刘枢密,后面一项是否为缓攻?」

「是。」刘晔点头:「以柴桑为界,先将汉时扬州故地尽数消化,如今大魏只占了沿江地域,吴郡的毌丘俭也只派人打到了钱唐。朝廷规划的江州之中,豫章丶鄱阳丶庐陵丶章安丶建安五郡都未取得,或应先取这些郡县再攻武昌。」

徐庶吸了口气:「既然兵势已经迅疾如此,不若沿江直上武昌,一口气将吴国打崩了才好!我是赞同急攻的,不赞成缓。」

裴潜则叹起了气:「粮草后勤确实是一大问题。若能将扬州尽数消化,再晚半年来攻也是无妨的。急有急的好处,缓也有缓的好处。我保留意见。」

王肃则道:「就连人口繁多的东郡都有百姓因徵调过甚而造反了,此番出兵对后方的压力确实太大。若可以从吴地征粮,反倒是一桩好事。我赞同缓些出兵。」

刘晔也长叹了一声:「那还是请陛下圣裁吧。」

「你呢?」徐庶开口问道:「刘枢密,你是如何想的?」

刘晔本想说自己赞成急攻的,看了看裴潜几人之后,却摇头闭口不言。(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