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48章 封侯爵赏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848章 封侯爵赏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2:11 来源:源1

步骘与步练师是堂兄妹?

曹睿带着几分疑惑问道:「不是一直说步夫人是步子山族妹?怎麽变成堂妹了?」

步阐依旧弯腰小心应声:「回禀陛下,小民家族人丁不旺,即使小民父亲在……在江东做了官后,族中来到江东的也就三十馀人,故而亲缘都不算远。小民父亲谨慎持重,不愿被人称为外戚,故而夙来只称步夫人为族妹。」

「这般。」曹睿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那你这个南郡太守的官职任了多久了?朕曾经向顾雍丶诸葛恪这些吴国旧臣问过吴国年青一代的优异之人,却并未听过你有什麽才能之论。」

这可是大魏皇帝当面质疑。

步阐紧张的都快哭出来了,双股战战,指甲掐到肉里,颤着声音应道:

「小民自身并无才能,是小民父亲临行西陵前临时委任小民做了这个太守,小民以前并无官职,故而丶故而也并非吴国臣子。」步阐作势又要跪下,可双臂依然被左右的虎卫擒着,形似吊在那里一般,看起来颇为滑稽。

曹睿打量了几番步阐的样子,嗤笑一声,缓缓摇头,随后看向裴潜:

「裴卿,你说这天下都当是有能之人居于高位吗?二十馀岁为一大郡太守丶杂号将军,无甚异才,可又偏偏以江陵城来归降于朕。」

「若朕不赏赐于他,倒显得朕赏罚不均了。可若赏他过甚,那也不是一件公允的事情。裴卿可有法子?」

曹睿这般问下,步阐自是连连推辞,只称自己心向大魏丶能以庶人之身为大魏效力便已足够。

裴潜何等伶俐之人?

昔日在武汉擒获孙权,行在将领和大臣们群情汹涌欲要当即处死孙权之时,只有裴潜能从内臣的角度为曹睿考虑一二。侍中长居于宫内,与那些外朝官不一样,若当皇帝谘询的时候,是可以对宫内事务提出建议的。

朝廷在武汉诛了孙权,在寿春诛了孙权三族。魏与吴相争数十年,前后死伤将士何止十万,中原与淮南百姓困苦丶天下徵调频仍……身死族灭是应有之义,也是对全天下之人一个合理的交代。

而步练师丶孙昭仪丶孙美人三人的地位就显得愈加尴尬了。

但话又说回,孙鲁班丶孙鲁育姐妹都在陛下后宫之中,父族已没,母族倒是可以扶一扶的。步骘在吴国威望高隆,昨日从鄂城卞兰处得到的军报称步骘长子步协在鄂城被擒获,今日步骘次子步阐又献了江陵城。

反正已经多了一个诸葛恪,再多个步阐也无关紧要。

裴潜打量了惊慌失措的步阐一番,心中也大略有了答案,对这等人不怕他愚钝鲁笨,就怕他才能卓异,这样反倒不好处理。

「禀陛下。」裴潜道:「步阐以江陵城来投献大魏,臣以为按照制度当以亭侯之爵来封赏以示褒扬。但官职不应过高,千石之职足矣。」

「听到了吗?」曹睿伸手点了点步阐:「此处为西亭,朕就封你为西亭侯。朕的行在甚为忙碌,你且去尚书左仆射黄公衡那里做个尚书郎,给你按千石来发俸,听明白了吗?」

「陛下是让小民做尚书郎……?」步阐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裴潜在旁轻咳了一声,低声提点:「步郎中,为臣当有臣体,应称微臣而非小民。陛下如此封赏,还不跪谢天恩?」

「微臣谢陛下隆恩!万谢,万谢!」

「且去吧。」曹睿微微挥手,随即轻磕马腹驱马向前,队伍也继续前行了起来。

虎卫这下也有礼貌的多了,给了步阐一匹马,领他到了黄权的身前,说了这些,黄权自然认下。

皇帝可以随时开口封赏,所有涉及爵位丶礼遇丶节钺等的事项都要到侍中王肃这里报备。

大军入了江陵城后,晚间,裴潜找到王肃,与他说了步阐得封亭侯的事情。

王肃令佐吏拿来文册,提笔蘸墨记录的时候,裴潜在一旁问道:

「子雍,陛下从武汉出征时令你整理封赏之事,你这里筹画的如何了?」

「稍待。」王肃写完了最后一竖行,将毛笔妥帖放下,这才看向裴潜答道:「已经有了大略眉目了。」

「子雍请说。」裴潜也来了兴致,自顾自的来到王肃身边坐好。

大魏此番征吴的封赏,已经确定的就是三王十公的爵位。其中三位王爵是黄初七年洛水誓言时就确定下来的,十位公爵是为不使王爵过于突兀,用于赏赐此番伐吴之战表现卓异的臣子。

如司马懿丶卫臻丶满宠丶辛毗等此前封赏颇多之人,几乎都增邑到了六千馀丶五千以上的封邑。而其馀封邑达不到的,都统一按照五千户的封赏划线赏赐。这些封邑都是由国家代征,再以俸禄的形式实发下来。

大魏的财政并不宽裕,一直以来朝廷高官的俸禄封邑都是按五分之一来发的,相比汉时的官员收入简直缩小了太多。

这也是没有什麽办法的事情,这是自曹操时代就定下来的惯例,到了黄初丶太和年间也没什麽大的改变。魏蜀吴三国都以军事为先,消耗国力甚多,不论哪一方的臣子,增长俸禄的事情都是难以开口的

换句话说,在此前的时代来论,除了吴国拥有部曲的将领们和魏丶吴一众贵戚生活豪富,魏丶蜀丶吴的大部分有追求的官员都颇为拮据。如满宠常常将俸禄补贴下属,司马懿除了养家之外的钱财也几乎都资助了河内郡和温县的学堂。

王肃点头,捋须说道:「凡是接纳而无大功的吴国降臣,县侯改乡侯,乡侯改亭侯,亭侯改关内侯。」

「大魏地方官员来论,诸州刺史丶紧要处的太守可以晋爵一级,其馀官吏优异者可以例外论功。军中将领的功劳尚未完全定下,故而可以晚些来论。但乐綝丶李铜二人似应不再动了。」

「裴侍中,我倒有一事尚未想好,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裴潜点头:「子雍请说。」

王肃问道:「你说曹昭伯丶姜伯约二人该如何封赏?县侯太多,可乡侯丶亭侯又显得薄待了,于陛下这里不太好看。」

裴潜抿了抿嘴,一时却也答不上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