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22章 遥祭曹操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822章 遥祭曹操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2:11 来源:源1

第822章遥祭曹操

沔口左岸临时所设的祭台前,近万武卫军士卒在却月城和沔口之间列阵以待,随驾群臣丶诸将各着甲胄,恭敬立于祭台之下。

江风阵阵,旗声猎猎,沔口之处早已没了昨日搏死拼杀的血气。

曹睿身着金甲,昂然站在祭台的最上层,朝着大江的方向望去。日光从东侧照至金甲之上,耀目夺眼,宛若太阳一般让人不敢直视。

大将军曹真见时辰已到,朝着司礼官王肃点头示意。王肃当即命人吹响号角丶击奏金鼓,待声音停歇,立于祭台二层的楼船将军曹植手持玉笏,朗声诵道:

「维太和九年三月廿一日,岁次甲寅,皇帝睿敬遣楼船将军曹植,于沔口设祭昭告于大魏武皇帝曰:」

「当汉室失驭,天下纷纭,维帝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垂统保民,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文帝相承,继业建极,作领民主,福泽万邦。朕钦承祖训,嗣守魏室,聚众戡乱,克定荆丶扬,虏获孙权,威加海内。」

「第以血礼未终,弗克躬祀,敬遣功臣,恭陈贼酋元凶孙权之首级为牺牲,于沔口设祭。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随着『尚飨』二字念罢,曹植当即转身向后丶朝着上层皇帝和武帝牌位的方向叩拜。曹睿也将旁边木案上写好的表文投入鼎中焚化,纸菸缓缓向上消散。

与此同时,行刑官武卫军偏将典满奉令而行,当即在台下众将面前奋力持刀斩下孙权首级,将其放于漆制木盘之上,由大将军曹真端着这一木盘,一步一步登上了江畔临时建起的三层高台。

走到皇帝一步远的地方,曹真双膝依次跪地,将手中木盘向前托举。

曹睿只是略略看了眼孙权的容貌,而后点头,将木盘接过放于曹操牌位之前。曹真差事已罢,当即小心走下。

在台下众人的视角里,皇帝朝着武帝俯身叩拜行礼后缓缓站起,口中似在说着些什麽。只不过距离有十几步远,不知皇帝是在对武帝说话,还是在对孙权的首级说话,或者同时在和二人交代些什麽……

不论说些什麽,总归是皇帝自己的事情。夏口丶或者说更名后的武汉已被大魏取下,孙权已经授首,大魏此番伐吴的计划已然成功了九成,馀下只剩小半个荆州和益州丶交州二地未能攻克。

想来倒也快了。

此番祭礼除了官员和将军们,只有武卫军的部众参加。桓范所部昨日下午已经渡江进驻到夏口城中,接收城池,紧急抢修城防,以作防备。羽林右军也被派到了沔口对岸的鲁山城中防御,时刻为战事做着准备。

沔口以西的大江之上,水军的百馀艘船只列起阵势丶遮护江面。

毕竟凌晨时分刚刚击退了一支吴军船队,吴军和蜀军还将有多少从上游而下尚不明确,严格来说,此时各军皆保持着最高戒备,这是一次战时的祭祀。

士卒们如此戒备,但对于今日祭台下这些大魏重臣们,祭礼的意味更有不同,且每人心中各有思量。

一方面是即将功成,众人数年来的苦心筹备终究没有白费。另一方面则是大局已定,封赏即将到来,在朝廷做官虽说需要忠诚和信念,但又有何人可以拒绝朝廷来的酬赏呢?

臣子们表情肃穆,心底却都在各自想着各自的事情,并没有人注意到祭台二层还在跪拜叩首的曹植,此刻已经泪流满面。

对于曹植来说,爵位和赏赐是没有意义的,他所求的一切都只是满足自己十七岁时所作的《白马篇》中,那句『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的志向罢了。心中有万分对于武帝和文帝的感怀,可最让曹植感念的,并非父亲和兄长,而是此刻站在不到十步的距离丶在祭台最上一层的皇帝曹睿本人。

昔日武帝没有给他的领兵之权,曹睿给了。文帝没有给他的信任与托付,曹睿给了。于昨日战事中最为艰难的阻击之任,曹睿也同意了。今日在沔口祭拜武帝的祭文,也是曹睿允许他来写的。祭礼时诵表之事,也是曹睿允许他来为之。

真如昨日楼船上厮杀之时邯郸嘉对曹植所说,经过昨日战事,这天下再也没有一人可以指摘曹植的旧事了。

并不漫长的祭礼过后,武卫军士卒们由其各部主将带队领走,回到却月城内外整修城墙丶在城外筑设营垒,做着军事上未雨绸缪的准备。

而皇帝本人也与群臣一起回到城内将军府的堂中,此时仍是战时,从皇帝到臣子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枢密副使刘晔拱手道:「禀陛下,经各军统计丶枢密院汇总,昨日战事各军累计俘获吴军二万八千馀人,吴军死伤有据可查的是三千馀人,水军击杀之数无法统计,民夫数万暂无统计。」

「而大魏各军之中,损失最多的是陆征东所统的水军,按陆将军禀报上的数字,五万水军之中的减员约在一万二千馀。武卫军协助防守沔口,减员五百馀。馀下各军战损不多。」

曹睿微微点头,而后看向了陆逊:「伯言。」

「臣在。」陆逊向前迈了半步,躬身行礼。

曹睿道:「伯言昨夜与朕的军报上说,你部楼船将军乐綝部与羽林左军校尉李铜部俘获孙权丶功劳等同。朕再与你确认一下,是否如此?」

「确是如此。」陆逊言语愈加小心了:「水军只能于江上追赶,倘若贼酋弃船上岸而逃,水军也无法将贼酋俘获。臣听刘枢密说,是昨日陛下奔袭百里后至鲁山城钦定计策,而后遣李铜部追敌,若非陛下神机妙算,乐綝丶李铜二部也必无法建功。」

曹睿盯着陆逊的面孔看了几瞬,本想再叮嘱陆逊不要这般谨慎,但想了想还是作罢,臣子该是什麽样子就是什麽样子吧,左右于大局无碍。

「那好,」曹睿点头:「荆州战事众卿皆立功勋,待朕丶内阁和朝廷细细核定之后再定下封赏。但朕今日要先为乐綝丶李铜二将封赏,以示朕之许诺不虚,取信于诸位和天下也。」

「王卿。」曹睿朝着王肃问道:「此二人爵赏具体该如何来论?」

王肃拱手答道:「禀陛下,水军艨艟将军乐綝本袭封其父乐进爵位为广昌亭侯,食邑九百户,应进爵为县侯。乐进为阳平郡卫国人,籍贯之地以国为名,作为爵号不妥,臣建议以其临县顿丘封乐綝为顿丘侯,食邑五千九百户。」

「羽林左军校尉李铜太和四年之时,以其在辽东斩获逆贼公孙渊之功劳封为关内侯。李铜籍贯狄道,具体是何乡里臣尚未知晓……」

曹睿淡淡说道:「以李铜为乡侯,又非县侯,区区一乡之地就不拘泥具体是何名字了。既然如此,朕为其籍贯赐『嘉运』二字,使之为嘉运侯。」

嘉运……陆逊心中暗自叹了一声。也对,能从皇帝这里领了追击的权责丶且能奔袭近百里准确抵达赤壁江岸,倒也是他的运气,这个封号倒还真不过分。

「臣明白。」王肃继续说道:「当以李铜为嘉运侯,食邑五千户。」

「顿丘侯,嘉运侯……」曹睿淡淡说道:「也好,就这样来办吧,将此事传下去,使各军皆知。让二人今日下午来朕这里听封。」

「臣等遵旨。」众人齐齐应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