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61章 改革军制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861章 改革军制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21 16:16:38 来源:源1

「入坐吧。」曹睿随意的挥了挥手。

「是。」司马懿应声坐下。

曹睿只停顿了几瞬,随即继续说道:「今日朕要与诸卿议论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军制改革。根据枢密院大略统计,眼下大魏军队编制足有四十五万馀,应当削减到三十五万为要。」

「刘卿,」曹睿抬眼看向刘晔:「昨夜你寻朕说拟定好了军制,将朕几番提的意见都纳入在内了。昨夜朕没听你说,今日议事,你当着众人之面尽数说一遍吧。」

「臣遵旨。」刘晔拱手应下,随即站起向前将一份文书递给了皇帝,而后如同方才裴潜一般面向众人。

此前出兵的时候,刘晔的健康状况已经有些不佳,经历了一整年的时间后,刘晔虽然随军征伐,但也被曹睿逼迫着每日足量饮食丶足量休息丶规律服用太医官开出的滋补药材,还开始进行了五禽戏的锻炼,眼下的身子竟比去年年底还要状态更好了些。

刘晔缓缓说道:「军制之事千头万绪,最为首要的就是中军。」

「枢密院提议,将中军原有的五万员额扩充至八万,废除五校尉营丶中领军营,分武卫为左丶右武卫,分骁卫为左丶右骁卫,再将太和四年纳入大魏外军的辽东步骑转为中军,从乌桓丶鲜卑丶匈奴三部徵发的胡骑也纳入中军之中,共有八万员额。」

刘晔一语说罢,堂中众臣几乎立即就开始议论了起来,就连曹真的双眼都略微睁大看向刘晔,此事连他也不知情!

客观来说,除了曹睿与刘晔丶裴潜丶王肃三人,其馀众人一概不知。

这种顶层设计本就不是由大多数人来讨论决定的,或者说,最终只能由皇帝一个人的意志来决定,共同决断的臣子们也只是帮助皇帝寻找最能满足战略目的的方案罢了。

尚书左仆射黄权当即站起拱手:「陛下,臣以为如何要将辽东步骑与胡骑纳入中军?这两部战力与中军相差远甚,全然与中军之强力不符!」

曹睿抬手向下按了一按,示意黄权坐下,而后笑着说道:

「黄卿问得很好,朕也要就此与诸卿来做个说明。大魏肇建之时有中军丶外军丶州郡兵之分。所谓中军,为朝廷直属丶驻扎在都城之军。所谓外军,亦是朝廷直属,驻扎在沿边要地之军。」

「中丶外之分,本与战力多寡无关,只与驻地有关。这两部军队应当驻在洛阳,故而升为中军,共计八万员额,以此为镇压天下之本。」

「至于改武卫为左丶右武卫,改骁卫为左丶右骁卫,一是出于扩充中军之故,二是此前的领军将军毌丘俭出镇在外丶五校尉也各领职司,建制已散,故而不再设中领军营与五校尉营。」

「武卫左军丶武卫右军丶骁卫右军为步军,羽林左军丶羽林右军丶骁卫左军为骑军,此六军轮掌宫禁内外宿卫之事。」

「中领军不常设,中军由朕亲领,将领选拔任免之人事,则由中护军甄像负责。」

黄权拱手行礼:「陛下圣断,臣明白了。」

「好。」曹睿微微颔首:「刘卿继续。」

话说到这里,堂中的臣子们也尽皆动起了心思。五校尉都已外任,领军将军毌丘俭也在交州,原本的骁卫将军王凌也被改为安西将军丶估计短期内无法再回中军了。那中军岂不是空出来至少三个统兵万人的位置了?

刘晔继续说道:「自中军以外,吴国已灭,国家所虑之处无非西方边陲之蜀国。」

「为表戍守边境丶镇压不臣之意,荆南都督满宠处辖九万员额,其中五万步军丶四万水军。车骑将军卫臻于关西统辖兵力六万。如此是十五万兵。」

倒是司马懿这时开了口:「陛下,臣有一问。」

「说来。」曹睿点头。

司马懿拱手问道:「大魏本有水军五万馀,在武汉一战后伤亡颇重,精简到了四万。如今四万水军都归于荆南都督区所掌,若朝廷其馀地方再用水军,岂非不便?」

「司空问的不错。」曹睿点头:「水军与步军不同,沿江而行受粮草军资束缚不多。朕与陆伯言等人细细论过此事,若是水军沿江急速从江陵出发,顺流而下,最快十日全军可至丹徒。这般行军速度,朕以为暂不必担忧。」

「而且陆伯言部十馀日前在夷道击破吴国水军,若吴丶蜀两国再无动向丶或者水军再弱,朕以为将荆南的水军缩减到两万也是可以的,这就是之后的事情了,朕今日与诸卿在此不做讨论。」

「臣明白了。」司马懿拱手。

曹睿笑着说道:「既然有了军队变动,相对的人事也要变动一二。」

「改镇东将军曹泰为左武卫将军,改虎牙将军夏侯献为右武卫将军,改屯骑校尉姜维为左骁卫将军,改镇远将军胡遵为右骁卫将军,命奉义将军卑衍统率辽东步骑万人,命游击将军孙礼统辖胡人万骑。」

曹睿话音刚落,在场的曹泰丶夏侯献丶姜维丶卑衍丶孙礼几人纷纷行礼谢恩。曹睿也只是随口勉励了几句,便让他们继续回到原位上,称再过数日随着论功行赏,一并由枢密院颁发正式任命的旨意和印绶。

对于其馀臣子来说,曹泰从镇东将军转为左武卫将军,这没什麽好说的。皇帝以宗室将领为中军之首的左武卫之职,这是对曹泰的无比信重,与官职高低无关,甚至按照惯例来看,隐隐有能接班曹真的态势。

臣子们猜度是一回事,只不过曹睿不欲再设立大将军这种顶级重将了,这个统辖天下军队的职务,实际上是后汉二百年以来积习下来的糟粕,对君王不好,对臣子也不好,曹真反倒成了二百年来少有的丶平安落地的大将军了。

夏侯献丶胡遵二人入了中军也属常理,卑衍从领五千骑兵到领兵万人也合情理,只是姜维丶孙礼二人似乎有些过分拔擢了。

可谁又不知皇帝看重姜维呢?此番伐吴之战,姜维所立战功并不甚多,朝野上下也未明显看出姜维的能力来……这便是君心所在了,朝廷不是个讲理的地方。

曹睿伸手略略指向刘晔,刘晔会意,继续说道:「中军丶关西丶荆南三处员额共计二十三万。」

「护乌桓将军田豫丶护鲜卑将军段昭与河北诸郡共计辖军两万,营州都监武陔处辖军两万。」

「领军将军毌丘俭于交州辖军两万。」

「朝廷原驻守于淮南各处丶皖城丶江夏丶襄樊之军一并裁撤,改为在武汉丶寿春各驻外军一万,以备不时之需。」

「算上此八万军队,已占三十五万员额中的三十一万。」

曹睿点了点头,依旧是对众人说道:「在朝廷从乌桓丶鲜卑丶匈奴三部抽了精锐,以及王雄在凉州平灭了胡乱之后,北方安靖,河北两万军队已然足够。若有紧急情况,洛阳中军可以随时北上。营州两万军队也是由于偏远戍守之故,可以自给自足,此二处暂且不变。」

「除此之外,毌丘俭任交州刺史丶领军将军,以交州过于偏远之故,对他的职能不予拆分,身兼军政统辖交州事宜。」

「而武汉丶寿春二地,朕欲改越骑校尉曹爽为虎牙将军,坐镇武汉。令横海将军桓嘉坐镇寿春。」

「陛下圣明!」众人齐齐应声,桓嘉匆忙起身欲上前行礼,却被这齐刷刷的声响给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惹了一阵笑声出来。

曹睿笑着招手:「来,桓卿过来拜一拜朕吧。寿春这般紧要之处,朕可就交予你了。」

「臣请陛下放心,臣定会为陛下镇守好寿春一地!」

曹睿点头,不再多说。

刘晔也随即继续说道:「在以上军队编制之外,朝廷在江南之扬州丶江州丶湘州各常设军队,镇压旧时吴地,每州各由一将军任职,领本地之军五千。」

曹睿接过了刘晔的话头:「这也是朝廷讨论过许久的事了。段默就在扬州,你们也是知晓的。」

「以原长水校尉段默为护扬州将军丶以原步兵校尉卞兰为护江州将军,起复夏侯霸为护湘州将军,如此而已。」

「至于剩下的两万五千员额,就由不延边的各州分了。」曹睿笑笑:「这三十五万的员额将成为大魏定制,不再改变。若日后朝廷要增加水军,再从这三十五万里酌情缩减一些,来给出水军些许馀量。」

「诸卿可否明白朕意?」

「陛下圣明烛照,臣等拜服。」众人齐齐起身行礼。(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