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86章 洛中纷扰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886章 洛中纷扰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30 16:26:45 来源:源1

四月末,洛阳的气候渐已热了起来。

庞大的帝国在经历了数年战事和战事的准备后,终于进入到了一种平稳的新常态中:耕种丶戍守丶牧民……所有人都各司其职。

此前数年,大魏为了保障各项战事的后勤运输,将从幽州到扬州的水道全部疏浚重修了一遍,在战后运送粮草军资的船减少,商业所需的船只却在渐渐恢复中,漕渠取代了官道,成了南北交通和士民来往新的动脉。

扬州刺史蒋济率着十艘千石大船从江宁的龙藏浦码头出发,先沿江而上行至濡须港,再沿濡须水丶巢湖丶淝水至寿春,而后经淮水丶颍水丶蒗荡渠丶汴渠至黄河,最终在黄河南岸的孟津停船。

十艘大船,一百万斤铜……这是大魏自从在洛阳建都后,单次收到的最大一笔钱财了。

为了这一百万斤铜,民部尚书李严李正方还向枢密院借了一千兵士,用以押运这些铜料送入洛水畔的将作监中,并亲至孟津港迎接蒋济的船队。

「李尚书,寿春一别,已经一年多未见了。」蒋济满面笑意,拱手朝着李严致意。

李严笑着走上前去:「蒋使君押送百万斤铜来洛阳,卫仆射特令我来相迎。」

「哦?」蒋济微微挑眉:「卫公从关西回来了?」

李严点头:「正是。卫仆射四月十日抵达洛阳,休憩了几日,又祭拜了董王和辛公,七日前方才正式履任尚书右仆射。」

蒋济叹了一声:「我离洛中许久,大约有八丶九年未见卫仆射了。」

「李尚书,你稍后若回台中,烦请与卫仆射知会一声,说我觐见陛下后便去台中谒见。」

李严却摇了摇头:「蒋使君,陛下今日不在洛中,恐怕你是见不到了。」

蒋济心底莫名起了一丝烦躁,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陛下是出去巡视了?」

「是。」李严点头:「前任山阳公丶也就是汉献帝归葬近两载,最近洛中无事,陛下带着卫仆射丶内阁丶韦太常和礼部阚尚书等人去河内吊祭去了,或许还要在河内转转。」

「那李尚书可知陛下何日返回?」蒋济又问。

李严耸了耸肩:「我又如何知道?蒋使君,我稍后也不回台中,而是奉令押送这十艘船去将作监。蒋使君请自入城吧。」

「许久不来洛中,还真是不晓形势啊。」蒋济略略感叹了一句,拱手道:「多谢正方兄提点。」

李严笑了一笑:「不必。蒋使君先忙,我领人上船盘点去了。」

「好。」蒋济应声。

方才欲与李严在口头上套些近乎,李严却半点与自己拉近关系的意思都无。

也罢,毕竟是一降将,且让他在台中操劳着吧。

蒋济是中午到的孟津港,待李严领人盘点好铜料,此处吏员又将船上除了铜料以外的货物卸下,已然天黑了。

蒋济令人在孟津处的驿站宿了一夜,第二日清早方才朝着洛阳行去。

与太和元年蒋济刚刚上任扬州的时候不同,太和十年的洛阳城简直换了个气象。

城北丶城东的诸多地方建起了成片的中军营房,校场的规模也比此前大了数倍。洛阳城的城墙也全面整修过,百姓们居住的区域漫过城墙,向城外延伸了十数里,各地口音的士民和商贾往来不断,端的是一片盛世景象。

蒋济是扬州人,出生又晚,没见过桓灵时洛阳的繁盛之状。不过想来,当下的洛阳倒是与灵帝时的洛阳差不多吧?

蒋济在路上思考不停,他的车队入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了宫城西北面的少府官署。与九卿中的其馀众官相比,少府负责天子私库丶供给皇家等等重事,故而官署的面积也是最大的,与洛阳武库几乎仿佛。

新任的少府是昔日的吴国尚书纪亮,听闻蒋济将至,早已在官署正门外迎接。

「蒋使君,许久不见。」纪亮拱手笑道:「还没来的及恭贺蒋使君得封公爵,失敬失敬。」

「纪少府莫要说这般见外的话,都是扬州乡人,你我之间不比旁人。」蒋济呵呵笑着,伸手朝着自己身后一指:「此前我已经给洛中来信过了。后面这六十馀辆大车之中,十三辆是孙权昔日的违制僭越之物,去年没来得及一并运往寿春,眼下我一并带到洛阳来了。」

「还有三十辆是昔日吴地各处府库中的财物丶绢帛丶宝货等等。馀下十几辆有吴国旧时私铸的铜钱丶钱范丶各类旗帜盔甲丶种种典籍文书丶还有吴地各处的谷米丶物产……总而言之,能带的东西我都带来了。」

「这十馀辆车里的东西,少府先挑,挑过有用的物什之后,我再将馀下的送到尚书台去。」

纪亮是昔日的孙氏臣子丶吴国尚书,但毕竟改换了门庭丶又在大国得了九卿之职,仕途顺遂,倒也不在乎昔日效力孙权的尴尬资历,笑着拱手:「这些东西,还请蒋使君与我一同归入少府库中吧。蒋使君曾经来过此处麽?」

「未曾,想来今日有机会得见了。」蒋济道:「有劳纪少府领路。」

「好。」纪亮应声。

昔日吴国随顾雍投降的吴国尚书一共四人,阚泽出任了礼部尚书丶薛综就任幽州刺史丶屈晃做了大司农丶纪亮担任了少府。若算上本月月初刚到洛阳的卫尉吕岱,吴国旧臣在大魏朝堂上已经占据了不小的位置,完完本本的展现了大魏的宽宏。

当然,吴地需用北人治理的政策依旧未变。

阚泽丶薛综丶屈晃丶纪亮四人初降在江宁之时,与刺史蒋济来往密切。加之几人都是扬州出身,都同朝为官了,自然要讲究同乡之谊。这四位吴国出身的尚书,每人家族中都有一名子弟被蒋济徵辟为扬州的从事。

至于顾雍……顾雍现在还挂着尚书仆射的官职,但他来洛阳后却一天都没在尚书台待过,而是整日在崇文观中忙于案牍之中,奉旨为皇帝撰写伪吴历年以来的大事件丶梳理伪吴三十馀年来的内部经历。

皇帝要看,顾雍就要写,如此而已。

最终写出的这些内容,想来只会在大魏将来的史书中言简意赅的呈现,断然不会再有一部《吴书》出现了。

「令人将最前的十三车都运到这个库中。」纪亮朝着身旁的官吏吩咐着。

说罢,纪亮领着蒋济走了进去,指着最前方一排架子上的物什说道:

「第一个木架左近是昔日先帝赐给孙权的九锡。车马丶衣服丶乐县丶朱户丶纳陛丶虎贲丶斧钺丶弓矢丶秬鬯,一样不缺,都在此处了。」

「后面这个是孙权僭越所制的冕旒丶袍服丶玺授等等。」

对于九锡,蒋济也只是听闻过此物,从未亲眼见过,凑上前去仔细看了一遍,似乎材料也没什麽希奇的,想来也只是政治意义大一些。

目光挪向第二个货架时,蒋济指着一个几乎浸透了血的破损袍服问道:「纪少府,此物怎得染血?」

纪亮答道:「蒋使君有所不知,这是嘉运侯去年在彭泽所获的那一件,当时此袍是穿在徐详身上的,那一次嘉运侯几乎虏获孙权。」

「嘉运侯,」蒋济轻叹道:「数年间从一介白身一跃而起,成了五千户乡侯……陛下所封的嘉运二字果然不虚。三十馀岁的五千户,和我这熬了一辈子才到的五千户并无不同。」

纪亮乾笑了几声:「他是乡侯,你是公爵,自然不同。」

「但愿真会不同吧。」蒋济抿了抿嘴:「纪兄,我带来的这些礼器丶卤簿丶印绶等物想必是要放这后面了?」

「是。」纪亮道:「要先查验过,再入库盘点分类,再与此前的物什并到一起存放。」

「这些东西零零碎碎足有近千件,恐怕是要花些时日了。」蒋济背手在后,看着吏员们在府库中忙乱着搬运物什,找了一个左右无人的空当,开口向纪亮问道:

「纪兄,你一直在洛中,可曾听闻丹阳太守夏侯玄上书陛下弹劾我的事情?」

「弹劾你?」纪亮面露惊异:「怎会有如此事情?你为刺史,他为太守,你实为他的上司,他弹劾你作甚?」

蒋济苦笑着摇了摇头,答道:「我既然来了洛阳,此事早晚也要传遍洛阳的。宛陵县的西山铜场,你知晓吧?」

纪亮道:「我知晓。此前我在江宁时,这丹阳郡中的十八个铜场原在我的管辖之内。昔日还是我与使君介绍这些的,我又如何不知?」

蒋济继续说道:「我此番来洛阳带了一百万斤铜来,此前西山铜场的管事之人着急产铜,在铜矿里对那些做工的山越人和降卒用了肉刑。夏侯玄贵胄出身,一时看不惯,故而弹劾于我。」

纪亮想了几瞬:「区区肉刑何足挂齿?」

不怪纪亮诧异,吴国肉刑泛滥,吴国臣子们已经不拿肉刑当回事了。

蒋济苦笑道:「关键是这个管事打着我的旗号用了肉刑,一千馀人的铜矿,他对八百多人都动了刑!」

「这……」纪亮啧了一声:「此人属实有些太过了,连累了使君,颇为不美。」

「哎。」蒋济无奈长叹。

搬运物什忙了近一个时辰,蒋济方才离开少府,接下来还要前往尚书台送东西。

纪亮与蒋济在少府官署的大门口道别之后,纪亮目送着蒋济的车驾离开,而后自言自语般说道:

「蒋子通啊蒋子通,你的事情洛中已经传遍了,我又岂能不知?洛中议论纷纷,人言可畏,我一降人,实在是不敢与你说太多。」

「足下且自求多福吧……」(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