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892章 编户齐民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892章 编户齐民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05 16:32:58 来源:源1

『蛮夷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蛮夷则蛮夷之!』

听罢曹睿此语,集贤堂中的数百太学生和士子们尽皆思索了起来,这是他们此前在五经和学习中从未听到过的概念。

蛮夷丶中国,这是两个互相对立的概念。可若按照皇帝的提法,这两者似乎可以互相转化。

学子和士子们大多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考虑,但曾任边州的王雄丶蒋济两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却更深了一层。

所谓蛮夷,即是东夷丶南蛮丶西羌丶北胡的统称,而中国一词也常常用于指代华夏。

皇帝的理念与寻常士人的理念是不同的,随时可以成为朝廷施政的依据。

想来,朝廷又将有一番大动作了。

何为入蛮夷?何为入中国?

既然有入,那就必定会有一些判断的尺度。而这个尺度,也将成为大魏对待东南西北诸蛮夷的重点。

曹睿眼神从人群中缓缓扫过,停了几瞬,继续说道:「方才朕的话应作何解?朕现在要考校诸位太学学子一番。」

「可有毛遂自荐者?」

「臣欲作答!」贾充高高举起右手,抢在所有人的前面率先喊了出来。

「贾充?」曹睿轻笑一声:「好,由你来说。」

「臣遵旨。」贾充紧张的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而后朗声答道:「忠于大魏者可以为朝廷所用,即可入中国之范畴。不忠大魏丶不服王化者与朝廷背离,即为蛮夷。」

「对于朝廷来说,应当勠力推行教化,从而使蛮夷归附,国家繁盛。」

「禀陛下,臣已说完。」

与寻常太学学子不同,贾充乃是乡侯,故而可以称臣。但与其他同窗认为的不同,贾充今日才第一次见到皇帝本尊。

「坐。」曹睿点头:「谁还要发言?」

「陛下,臣卫瓘想要作答。」卫瓘起身拱手行礼。

「可。」曹睿开口。

卫瓘行礼后说道:「陛下方才所言蛮夷入中国则中国之。何为入中国?臣以为穿中国衣冠丶说中国话语丶学中国经典丶奉中国法度,即为入中国。」

「故臣冒昧揣测,陛下圣谕乃是推行教化之意。」

曹睿笑了一笑,摆手示意卫瓘坐下:「方才贾充丶卫瓘二人都说教化,诸位学子中可有与二人不同的想法?」

曹睿问话过后,集偌大的集贤堂一时安静了下来。显然,方才贾充丶卫瓘二人之言并非正确丶或者能让陛下满意的答案。

堂中安静了片刻,终于有一人举起手来:

「学生杜预,请求作答。」

曹睿目光注视着这个略显文弱丶又怯生生的年轻学子,点头:「可。」

杜预起身行礼后,朗声答道:「启禀陛下,学生以为方才二人所答皆对。但对于朝廷来说,所谓『入中国』三字,则是编户齐民之意。」

「若蛮夷之人得以编户齐民,即为大魏百姓。若大魏百姓逃亡隐匿,自绝于圣朝,即与蛮夷无异。」

曹睿笑了一笑:「你唤作杜预是吧?杜务伯之子?」

「学生正是。」杜恕拱手应道。

曹睿道:「若是按你适才所说,大魏若是对蛮夷编户齐民,哪些应当编入,哪些不应编入?」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杜预的身上,这般压力使得杜预紧张到双手微微颤抖起来,额上也沁出了几滴汗珠。

这种电光火石之间,容不得杜预多想。杜预只是停顿了几瞬,就拱手应道:

「回禀陛下,学生以为当按郡县来论!如雍丶凉丶秦三州之羌人居于大魏郡县之中,已被纳入编户齐民之列。江南扬州丶江州之山越,湘州之五溪蛮等,亦居于大魏郡县之中,皆应编户齐民!」

「至于居于郡县边界之外的蛮夷,如幽并以北之乌桓丶鲜卑等部,则不应纳入此列。」

曹睿笑着与王雄对视了一眼,而后又看向杜预:「杜预,郡县边界乃是人为分划,这世上本无边界。南匈奴诸部居于并州已经百年,乌桓丶鲜卑诸部横跨边境内外,不甚清晰,那你又该如何界定?」

杜预已经紧张到汗湿后背的程度了,犹豫了许久,还是躬身一礼:「禀陛下,学生不知。」

「无妨,」曹睿却没有半点放过杜预的意思:「方才你们三人说的都是前半句『蛮夷入中国则中国之』,若大魏百姓前往他处,不在大魏国境之内,又当如何论断?」

这个问题并不超纲,杜预只是想了几瞬,便出声应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无论大魏百姓前往何处,都应归属大魏管辖。」

曹睿又追问一句:「若是彼处没有大魏官署呢?」

杜预道:「那就在彼处建立官署即可。」

「好。」曹睿笑着点头,拍了拍手,而后示意杜预坐下,对着集贤堂中的所有人说道:「朕今日前来太学,听到诸位学子议论国事,无论观点如何丶角度如何,都是为了大魏考虑的忠言丶诚言,朕心甚慰。」

「朕现在准备返回北宫,学子们的议论继续。自今日起,太学中的每次议论都需集结成册,朕会亲自阅览。」

说罢,曹睿对着众人点了点头,而后转身朝着集贤堂外走去。

郑称见得此状,连忙对着一众学子示意,众人齐齐下拜,齐声高呼:「恭送陛下!」

车驾缓缓离开太学,返回北宫。

翌日清早,北宫书房内。

不大的书房内已经挤了十馀人。其中包括四名侍中兼阁臣裴潜丶王肃丶王雄丶崔林,有尚书台右仆射卫臻丶左仆射黄权丶民部尚书李严丶兵部尚书王凌丶吏部尚书秦朗,还有枢密使刘晔和副使徐庶,列席的扬州刺史蒋济,以及两名坐在角落里记录议事的散骑侍郎李熹和诸葛绪。

众人与两侧的座椅上正襟危坐,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他们只知晓昨日皇帝前往太学巡视,却并不知晓太学内发生了什麽。

而蒋济见得这般架式,内心中却在猜测是不是会与昨日太学中诸学子议论的华夷之辩有关。(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