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914章 後宫之请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914章 後宫之请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4:16 来源:源1

对于洛阳士民来说,朝廷伐蜀乃是确定无疑的事情,只不过何时动身罢了,洛阳人看惯了朝中的纷争和变化,胜也好败也罢,都不耽误洛阳士民作为京城子民的正常生活。

可对于洛阳北宫之中的一众嫔妃来说,皇帝出巡可是天大的事情。太和年间战事不断,皇帝待在洛阳的时间勉强超过了一半。

上次是太和七年年底离开的洛阳,太和十年年初才回来。三年其间,皇帝虽未远行,但也向南去过襄阳丶向西去过长安丶向北去过太原丶向东最远到过青州……都知道伐蜀是朝廷最后一场大战,且蜀地又远居西南,故而妃嫔们心中也起了许多猜度。

近两个月来,皇帝一直在书房和前朝忙于出兵之前的各项繁琐事务和人事安排,连后宫都回得少了。

妃嫔们私下里一阵商议,最后请毛嫔来好生问一问陛下。

四月十二日,北宫,书房。

理论上说,整个洛阳北宫都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南宫才是朝会和诸官署常常所在的地方。妃嫔们虽然从不来到书房,但曹睿也从没禁止过这一行为。

「拜见贵嫔。」门口侍从着的黄门内侍纷纷行礼,他们才是对内宫最为熟悉之人。虎卫们有样学样跟着行礼,倒显得在中书省当值的年轻官员们有些迟钝了,过了好一会才低头躬身见礼。

没办法,后宫在前朝的熟悉程度如此之低,甚至低到了朝廷并没为此制定官员向后妃行礼的礼制。

书房院子并不大,三年前曹睿回到洛阳后改过此处形制,东侧为内阁,四位侍中兼阁臣在此处当值。西侧为中书省值房,中书监杨阜丶中书令卢毓二人在此轮流当值。

裴潜闻得外面声响,放下手中文书走出,遥遥隔着十馀步,朗声行礼:「拜见贵嫔。」

侍中算是内臣,毛嫔识得裴潜面孔,故而微微颔首,从容应道:「原来是裴公。我今日来此见一见陛下。」

裴潜先是一愣,而后伸手朝着书房指去:「贵嫔请入。」

毛妍笑笑:「我从未来过此处,惟恐规矩失误,请裴公通报一声。」

「臣这就去。」裴潜拱手后走入,几瞬后便走了回来,对毛妍说道:「贵嫔,陛下正在与尚书台官员议事……」

「既然议事,那我就先回去了。」毛妍笑笑,可一旁的裴潜却伸手拦住。

「贵嫔稍待,臣还没有说完。」裴潜略显无奈的拱手:「陛下说请贵嫔入内即可。」

毛妍谢过裴潜,在院中一众虎卫和内侍的余光中朝着书房走去,都懂规矩,并无一人直视。

「妍儿来了?」曹睿匆匆抬头,朝着毛妍招手,指了指自己身旁:「来此处坐着,朕还有些事务尚未做完,你且稍候片刻。」

不待毛妍说话,曹睿就轻喝了一声:「锺会!寻个椅子过来!」

「遵旨。」一个略显怯意的声音从角落里响起,躬身一礼,而后从书房侧边搬起一把椅子过来。

太和十年回朝之后,诸葛绪丶陈本丶庾峻丶李熹四名散骑侍郎被安排到了尚书台和枢密院当值,曹睿身旁的散骑侍郎们也随即更换了一批。

曹睿从太学中挑选了卫觊之子卫瓘丶杜恕之子杜预,又选了羊徽瑜羊美人的弟弟羊祜,还有锺繇七十馀岁得的儿子锺会。

其中,杜预的父亲杜恕做过散骑侍郎,现为吴郡太守。锺会兄长锺毓也做过散骑侍郎,现为江宁县令。

都是有背景的人。

「见过贵嫔。」众人纷纷站起行礼。

毛妍微微颔首,而后上前坐到了曹睿的身旁,看着桌面上的一堆文书发呆。

「都坐。」曹睿摆手示意,继续着刚才未尽的话题:「东路的后勤朕不担忧,江面安靖船只足够,从扬州至江陵水路畅通无忧。但北路的运粮线路要抓紧了。」

「李尚书,洛中事务暂不用你管。你两日后就走,提前一些,到陈仓为朕去亲眼看看彼处运力如何,细细查勘一遍。」

「臣领旨。」李严站起拱手应道:「若臣先去,臣请一路点验过去。其一为弘农郡的陕县,此处黄河不能通船,需换陆运至西侧再行船运。其二为华阴,此处黄河漕船转为渭水漕船。其三为陈仓至散关一带,此处渭水漕船转为陆运。其四为散关以南的故道水畔,此处陆运转为故道水漕运。」

「嗯,就是这四处,和洽丶杜袭二人皆称已经核实无误了,你是朝廷尚书,再去最后勘验一番。」曹睿徐徐说道:「若有任何作伪或者运力不够之事,一方面及时回报,同时朕也准你临机处置,只要不耽误朝廷大事即可。」

「黄仆射为李尚书签发文书,令杜袭丶和洽二人全程协助,不得有失。让刘放也到弘农去,驻在彼处。」

「臣明白了。」李严躬身行礼。

「臣领旨。」

「且去吧,朕有事再叫你等。」曹睿挥了挥手,黄权丶李严丶王凌三人行礼离去。

直到几人的身影渐渐离去,曹睿又指着锺会说道:「你也出去,虎卫也一并在外候着。」

「遵旨。」锺会小心行礼,轻手轻脚的随着虎卫一同走了出去

直到这时毛妍方才开口:「臣妾今日来此扰了陛下政务,实在罪过。」

「罪过什麽?」曹睿摇头失笑:「无非是来看一看朕罢了。朕想一想,是有好一阵子没有到后宫见你了。」

毛妍见左近没有旁人,起身站到了曹睿身侧,小声道:「岂止好一阵子?陛下都两月没有临幸后宫了,都以朝政繁忙为由。宫中姐妹们不知陛下何时领军出征,心中忐忑,故而推着臣妾过来烦扰陛下……」

曹睿笑了一笑:「原来是这等事情。正好,今日朕急事都已料理完了,你陪朕一同走走吧。」

毛妍娇笑一声,然后学着方才尚书们的姿势躬身一礼,说道:「谨遵陛下旨意。」

「你啊。」曹睿伸手到毛妍侧后扭了一扭,惹得毛妍一阵羞呼。

「陛下打算去哪?」毛妍小声问道。

「去学堂。」曹睿道:「启儿现在在学堂中吗?」

毛妍点头:「现在才到申时,启儿自然在学堂里学习。启儿近来功课用功,《诗》《礼》都已学过,近来太常在教授《左传》。」

曹睿略微点头:「韦太常这个人朕很了解,经学与书法都是一等一的好,就是为人有些忠厚愚懦。朕用他做太常管些礼制丶题个匾额是极好的,却不适合与他什麽实职。」

毛妍缓缓伸手挽住曹睿手臂,小声道:「启儿不过十二岁,学些道理就好了,哪里用得着学别的?妾身看韦太常教的倒还不错。」

曹睿轻笑一声,不再论起此事。

太和十年之时,曹睿子嗣共有八人。

毛妍毛贵嫔生皇长子邺王曹启丶皇五子曹开丶皇长女曹葳,孙鲁班孙昭仪生皇次子长乐王曹延丶皇三女曹福,苏环苏婕妤生皇三子寿张王曹寿,贾承贾婕妤生博平王曹合,陈意陈婕妤生皇二女曹阡。

从太和十年到太和十三年间,曹睿在宫中待的时间更久,但后宫子嗣却也只增了三人。

小虎孙鲁育被临幸的次数多了些,太和十年年底有孕在身,十一年秋产下皇四女曹若,从孙美人晋升为了孙婕妤。一时间,宫中称呼孙鲁班丶孙鲁育姐妹为大孙丶小孙,二人倒也顺其自然。

羊徽瑜于太和十二年初诞下皇六子曹恪,也如孙鲁育一般从宫内第五档的美人晋升为第四档的婕妤。另有籍贯太原祁县的温芳诞下皇五女曹染,亦是得了晋升。

如今宫中格局依旧如许多年前一样。皇后位空,毛妍独为贵嫔,孙鲁班独为昭仪,几位诞下子嗣的后妃及唯一的例外郭瑶为婕妤,馀下皆为美人。一贯以位次最高的毛妍负责调和后宫事宜,若毛妍不在身旁,则由孙鲁班丶郭瑶二人话事,倒是井然有序。

当然了,后宫多年皇后尊位无主,内阁曾经劝过曹睿,只是被曹睿止住了。

与内朝相似,由于董昭丶陈群先后故去,三公之中排名前二的太尉丶司徒也随之空缺了过来。今年国丧之后,礼部曾经议论过此事,请以旧时委任三公之故,升司空司马懿为太尉,再从朝中诸得力大臣中选择二名补为司徒丶司空。

洛阳朝野内外一时议论纷纷,内阁也提了以满宠为司徒丶卫臻为司空的建议。而这两人的表态也是极为相似。

满宠乾脆直接在内阁中闹将了起来,称三公为坐而论道之官,若有道德老臣则可任命,若无则宁可闲置。满宠还摆着一张冷脸问裴潜丶王肃二人是不是想将自己从荆南调回来。

这种反应算是相当激烈。

而卫臻则以自己出任实职,不宜兼任为由予以拒绝,并当众表示请皇帝领选高明。

实话来说,在大魏的黄初丶太和年间,三公毫无职权,满宠丶卫臻二人取其实而避其虚,也是合理的举措。但这般就将仍为司空的司马懿架在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

你们谋了美职实权,推辞三公,却将我架在火上来烤??

故而司马懿也有样学样,来到了尚书台闹了一通,当面斥责礼部尚书阚泽不学无术,说太尉乃是三公之首,当朝中德行丶年龄皆尊的道德老臣方可为之,他司马懿哪有半点符合?

随后司马懿也是来到宫中,向曹睿自请罢去司空之职,却被曹睿好言劝说,以其家中人口颇多需要禄米的玩笑话给安抚过去了。

如此一来,立三公没人提,后宫立后之事也没人再敢置喙。连带着枢密院已经拟好的丶在出兵前为诸将调整一波将军号的动议也连带着胎死腹中。

刘晔才不会去凑这个霉头。(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