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三日,曹睿从陈仓率军向南。
六月八日,曹睿抵达阳平关。
六月九日,曹睿抵达沔阳。
沔阳位于汉中平原的西部,与阳平关相隔不远。自从太和二年之后,整个汉中常驻两万兵力,主要分布于阳平关丶沔阳丶南郑三处,由征蜀将军郭淮统领。
太和十年,郭淮担任了都监秦丶益诸军事之职后,他的驻地并未改变,依旧放在了沔阳。更西侧镇西将军王昶的驻地则从祁山城向南移动到了武都郡的武都县之地,兼顾秦州内地和下辨丶河池一带。
郭淮此前是从雍州刺史转任的征蜀将军,多年来将军号一直未变。他太和十年来洛阳之时,领了都监秦益的职司后,心中是有疑虑在的,想要一个更好的将军号,被负责枢密院的刘晔以诸将征吴后皆无将军号加封为由,劝阻住了。
也的确如刘晔所说的一般,朝廷对于将军号愈加谨慎。而且随着封王一事,曹真的大将军号丶陆逊的征东将军号被撤下。卫臻入朝后车骑将军号也随之撤去,中军扩编之后,曹泰的镇东将军也改成了左武卫将军。
惟有卫臻入朝后,原为车骑将军司马的邓艾邓士载被封为杂号的讨寇将军。
眼下,朝廷将军号最高的是满宠的征南将军,其次便是王昶的镇西将军丶桓范的镇南将军,就连费耀的后将军都能排到第四了。
郭淮将军号中的『征蜀』二字,倒也显得颇为应景。
除了驻在汉中的第一年之外,从第二年丶也就是太和三年开始,郭淮便在汉中开始兴建军屯。除了其中应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将田地抛下不管,其馀年份不仅粮食可以自给,并且还能有相当数量的粮食剩馀,纳入储备之中。
曹睿从洛阳出发之时,就已经下令诸将在六月上旬抵达沔阳,诸将不敢怠慢,纷纷从各处防区前来。
当晚,沔阳城中,曹睿在郭淮的征蜀将军府中宴饮众将。
按照惯例,郭淮身为此地统帅,他的将军府自然是城中最好的房子。但事实上,此处宅邸并非郭淮自己修建,而是太和二年攻占汉中之后,捡了蜀国的漏。这本来是魏延在任汉中都督时,为迎接诸葛亮将相府前移汉中而修建的相府所在。
倒是方便郭淮住了这麽多年。
「汉中此处宴食倒也不错。」曹睿看着兵士徐徐呈上来的菜肴笑道。
郭淮不敢怠慢,起身拱手:「回禀陛下,臣在汉中军屯已有十年。今日宴席上所用的粮食丶牛丶羊等物皆是军屯中得来的,鱼鲜也是从汉水中所捕,或许唯有盐是从秦州而来。」
曹睿笑笑:「好,朕知晓了,且坐吧。」
郭淮应下。
今日是大宴。
出席宴会之人,有从洛阳随行而来的大臣及将军。包括尚书右仆射卫臻丶枢密副使徐庶丶四位阁臣丶左武卫将军曹泰丶右骁卫将军胡遵丶奉义将军卑衍丶游击将军孙礼。
关西诸将共有六人,征蜀将军郭淮丶镇西将军王昶丶后将军费耀丶捕虏将军陈凭丶讨寇将军邓艾丶护羌校尉周铎齐在此处。
枢密使刘晔由于身子不好,故而此番未能从征,而是留守洛阳。而且说是留守,已经算是半退休的状态了,刘晔大半时间都在家养病。
理论上说,曹睿本可以将徐庶提拔为枢密使,然后再从朝中选取一个枢密副使,让刘晔在家荣养。但考虑到刘晔在伐蜀战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算是尽心尽力,还是将这个枢密使的职务暂且留在他的身上,也方便他算些功劳。
有功的老臣渐渐凋零,曹睿在人事任命上也愈加感性了起来。
酒过三巡,曹睿举起酒樽笑道:「诸位将军,朕多年以来用兵多胜,并非朕军略过人,乃是朕能广用诸臣丶诸将之力,因地制宜,见机行事,故而不至失败。」
「此番朕从洛阳带了四万中军前来,郭伯济也与朕说过,关西六万军队,除了凉州和各地驻防之军不动,其馀可以出动五万之数。这般算来,朝廷此番北路伐蜀的兵力足有九万之多,朕大约估算一下,与蜀国的举国之兵几乎相当。」
「九万大军进兵,理当群策群力。诸卿可有伐蜀的建议与朕?今日畅所欲言!」
曹睿话音刚落,邓艾就从自己的桌案后霍然起身,朝着曹睿躬身行礼:「陛下,臣邓艾有言欲禀!」
曹睿看到站起身来的邓艾,倒是有些惊讶。众人的目光齐齐朝着邓艾看去,卫臻的目光中夹杂了些许无奈,不用开口,他就知道邓艾要说些什麽。而郭淮见得邓艾起身,更是将握着酒杯的右手捏的更紧了一些。
这本是他与皇帝之间的一丝默契。
太和十年郭淮去洛阳之时,就向皇帝提议要领兵从米仓道南下,直接攻击蜀国的巴西郡,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今日说是酒宴,实际上就是军议,该由他郭伯济当众向皇帝提议,然后再被皇帝允许的。
哪里轮得着邓艾来出这个风头!
曹睿笑着点头:「士载有何见地?」
邓艾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用兵当以奇正相辅。蜀地多险,若南向进攻,阳安关丶白水关丶葭萌关丶剑阁诸关皆是天下险峻,正兵攻之势必缓慢。」
「不若从东丶西两侧各出奇兵,西侧出阴平郡向南可达江油,东侧出南征经米仓道可达宕渠。朝廷大军势众,虽三路用兵兵力仍有富馀,若东丶西两路奇兵得入蜀地,则可使敌方寸大乱,如此则雄关险峻皆不可守,正兵可乘势而下!」
郭淮听罢,两颊已经咬紧了。邓艾此人真为贼也,自己都监秦益为其上官,尚且没有开口,他如何敢抢了风头,还将自己的话提前说了!
卫臻听罢,面上也露出了一丝无奈。
大魏广纳羌人,对于阴平等地的地理也并无不知。邓艾所说的道路的确有,唤作阴平小道,但此路地形过于崎岖,皆是山路,且辎重车马不通,且其中亦有摩天岭之地险峻,蜀国守备彼处足可以一当百,实在过于行险!
不过,邓艾眼下已经不是他的下属,卫臻也不欲掺和军事,故而并未开口。
曹睿当然知道邓艾抢了郭淮的话,但面上并无异常,而是笑着问道:「士载所言不错,用兵的确应当奇正相辅。就如此番伐蜀一般,大魏是北丶东丶南三路出兵,北路九万人丶东路十一万人,此为正兵。南路有领军将军毌丘俭从交趾进攻蜀地南中,算是奇兵。」
「士载,你既然提出此略,你为将军,是欲走哪一路?」
郭淮此刻已经死死盯住了邓艾的脸,若邓艾说要走米仓道,他当即就会站起阻拦。
邓艾拱手答道:「禀陛下,臣以为破贼当先破贼首,蜀国不过大半益州之地,若能威逼成都,必能使敌军丧胆。臣自请从阴平出兵南下!」
郭淮的表情这才放松了些许。
曹睿笑着颔首:「不错,士载勇气可嘉,你欲以多少兵力进军?」
邓艾道:「臣自请归于阴平一路,若阴平得下,臣请领本部五千走阴平小道即可!」
「准了。」曹睿淡淡点头。
「臣谢陛下恩典!」邓艾再度躬身行礼。
待邓艾坐下后,郭淮有些尴尬的起身站起,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臣请领兵二万,从米仓道而南下入蜀!」
郭淮毕竟是都监秦益之人,若是这般乾脆的允了,倒显得有些苛待将领丶一来便将郭淮踢走一般,于是问道:「郭将军为何要从米仓道南下?」
郭淮道:「方才邓将军已经陈说厉害,臣若从米仓道南下入蜀,或可以进军葭萌威逼北面蜀军后翼,或可以进军江州协助东路大军,或可以直趋广汉丶成都以使敌军丧胆。」
「至于阳安关此处的正面攻势,臣才能驽钝,恐难协助陛下掌军,臣领两万兵或许更能为大魏建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