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916章 宗教改革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916章 宗教改革

簡繁轉換
作者:李一振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5 16:44:16 来源:源1

洛阳无愧于天下腹心的美名,四方道路都汇集于此。从洛阳西出前往长安的官道,也成了大魏最为繁忙的道路之一。

太和元年末,诸葛亮率军攻侵陇右之时曹睿也率大军走过这条道路,所见场景与今日天差地别。

十馀年间,随着人口的繁滋和民屯的解散,沿途的村落集镇也渐渐繁荣了起来。百姓遇到朝廷大军也不会下意识的躲避逃散,而是能够礼貌的远远注视。甚至偶能见到从凉州而来的商队,跋涉数千里从武威丶敦煌而来,为大魏都城带来西域的特产。香料丶宝石丶玛瑙丶玉器,还有凉州特产的织物丶毛毡和葡萄美酒。

从制度来论,西域胡人的商队目前不被允许来到大魏内地,只能够抵达敦煌,在当地官府所建的榷场里与大魏的民间商队进行买卖,由官府进行收税。

是规矩也总有漏洞,向朝廷进贡的西域使团不在限制的范围之内,可以从西域直接前往洛阳。侍中崔林曾经做大鸿胪时,限定过每一小国每年只得进贡一次。故而每个小国进贡队伍的名单都宝贝了起来,引得西域商人纷纷争抢,进贡队伍的车辆可达近百。

甚至商人们还联手跳过了西域长史府的监管,主动向西发掘新的小国来为大魏进贡。太和十二年之时,甚至贵霜都派了使团来大魏进贡。

曹睿对此也并不制止,商业繁荣是他乐见的事情,有一些明面上的漏洞可用,总比他们开动脑筋搞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要好。

四月二十三日出兵洛阳,五月二十日方才抵达陈仓。

这是一个并不算快的行军速度。

雍州刺史和洽早就在陈仓等候着曹睿的到来,与陈仓国相诸葛绪二人率领本地官员出城五里相迎。

「臣和洽拜见陛下!」在和洽的带头之下,数百官员一齐叩拜行礼。

「平身吧。」曹睿下马将和洽虚扶起来,从容问道:「和卿何时到的陈仓?」

和洽拱手答道:「回禀陛下,臣是二月中旬到的陈仓,提前到此处来管理漕运陆运转运之事。民部李尚书十五日前已经从陈仓这里离开,走故道过散关入了秦州。眼下李尚书和秦州杜刺史应当都在散关处。」

曹睿点了点头:「朕从洛阳一路前来,几处转运之处做的都不错,和卿夙来谨慎,朕信得过你,陈仓此处当也无虞。」

「你为雍州刺史,雍州徵发徭役的情况如何?」

和洽答道:「陛下,雍州人多,秦州人少,故而从陈仓到武都郡的徭役也是由雍州来负责的,多是从冯翎丶京兆丶扶风三郡之中徵发,当下服徭役的人数当有十二万丁壮,其中羌人占了多半。不过羌人内附归化已有十年之久,虽与汉人习俗仍然有异,但服徭役都还是愿意的。其中有超过徭役期限之人,州中每人每日赐给五钱补助。」

「河东钱?」曹睿问道。

「是河东钱。」和洽应声:「都是从河东郡来的铜钱,雍州州里现在铜钱已经开始流通,虽不甚多,总好过此前百姓以物易物之举。」

曹睿轻轻颔首:「那还是不错的。」

曹睿又招手示意诸葛绪到自己身旁,开口问道:「佑明在此任国相如何?」

诸葛绪躬身一礼:「回禀陛下,臣太和十一年到任陈仓国相,至今已有两载。和使君与历任县令已将本地事务处理妥当,臣于此处,不过萧规曹随,只求无过。」

「只求无过就是好啊。」曹睿淡淡答道:「陈仓县位于交通要道,又是此前关西都督所驻之地,此番又是后勤要地,无过便是大功一件。」

「走吧,你这个国相且引朕入城。」

「臣遵旨。」诸葛绪应道。

看着诸葛绪行礼的身影,曹睿莫名想到了一人。十馀年前,曹睿从淮南回军洛阳之时来到陈留郡看望曹植之时,曾经接见过曹植所封雍丘国的国相黄修。来陈仓的路上,曹睿在弘农郡陕县再次见到了黄修,此时他已是二千石的弘农郡太守了。

大魏封国制度与后汉封国类似,大国以郡为国,小国以县为国。因而都是国相,官职也有六百石和二千石的区别。目前大魏所有的宗王都是县王,故而国相都是六百石,诸葛绪也与这一类国相等同。

国相负责国内治理,与郡守丶县令的职权等同,并无半点区别。诸侯王只有租税之权,不负责管理国中事务。对于朝廷和州郡看来,封国在行政制度上没有任何特异之处。

唯有曹真是以河间郡封国,河间国相诸葛恪是二千石。但由于诸葛恪入魏仕官后全无半点造诣和功劳,故而朝廷也没有什麽美职给他。曹真去年来洛阳之前,诸葛恪曾向曹真表示,请求曹真入朝后为他美言几句,欲要转入军中任职。曹真虽是口头应允,却实际上并未替诸葛恪说话,诸葛恪还以为是朝廷不欲用他。

入了陈仓之后,军队暂时休整三日以作整备。

此番随曹睿来北路四万中军之内,包括左武卫将军曹泰部丶右骁卫将军胡遵部丶奉义将军卑衍部的一万辽东步骑,以及游击将军孙礼所统的一万胡骑。由于军队数量过多,辎重等物还要徵用从散关返回陈仓的车辆才能运输。

第二日清晨用了早膳之后,曹睿在城中散步巡视,身后候着的侍中王肃忽然开口:

「陛下既然到了陈仓,陈仓城东有一地唤作汧乡,陛下曾在彼处见到过百姓祭祀董卓。去年之时,朝廷各州都已上报中枢称已全面整顿各地庙宇。陛下若有时间,不妨去此处看看?」

曹睿若有所思几瞬,而后问道:「朕隐约记得陈仓这里主祭的是青帝太昊?」

「是。」王肃点头。

「好,闲来无事,去寻卑衍派人扈从,朕就去这个汧乡再看一看。」曹睿应下了这一建议。

由于处于行军之中,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一千骑兵就已准备完毕,在陈仓城东的大营外列好阵势。待曹睿和随行的侍中丶刺史等人十馀骑一并来到城外后,便一齐向东开拔而去。

汧乡是小地方,离渭水漕渠不远。由于此时百姓多服徭役去了,故而乡间除了耕作之人,阡陌之中并无许多身影。诸葛绪为陈仓国相,对汧乡自是熟知,在最前引着队伍来到了庙中。

曹睿缓缓下马,走到门口,两名步履蹒跚的守庙老人随即下拜行礼。曹睿略略点头,迈步走了过去,门内已有骑卒列于两旁作为护卫。

庙宇大门上的门楣刚刷过新漆,但漆面层层迭迭并不平整,能看出来历年修补的痕迹,石头所做的门槛平整丶内外的石砖已经磨成了光面。

曹睿缓步入内,诸葛绪也随在身后,小声介绍着:「陛下,此庙以前祭拜董卓,太和二年之后董卓像就被毁掉了,改为祭祀太昊。十一年时,臣刚到任陈仓之时,州里给每个县都拨了些钱,来整改各地乡间的庙宇。」

「臣按照礼部的文书,令人将此处两进院子稍作修改。前院殿中主祭太昊,后院殿中同祭五帝。」

「礼部也颁下了文书,臣从中拣选了十馀篇故事在县中传播开来,加上此地百姓人口繁多,香火也愈加茂盛……」

曹睿点了点头,继续朝内走去。

诸葛绪所说之事曹睿知道。

此前在洛阳之时曹睿欲对百姓信奉之宗教进行改革。佛教初入大魏,尚未形成气候,故而被王肃轻易谏言驱逐出去。五斗米道和太平道过于蛊惑百姓,且其内部的话语体系和逻辑尚未完全捋顺,故而曹睿也弃之不用。

既然百姓总是要祭拜人格化的神仙以求心安的,曹睿也不愿将儒家捧到儒教的高度,故而只好将各地原本广泛存在的五帝信仰重新抬了出来。

以雍州来论,雍州惯常祭拜太昊,那本地庙宇就主祭太昊丶同时祭祀五帝。在王肃的指导之下,礼部集合洛中善于绘画和制像之人,统一制定了五帝的统一塑像和单独祭祀时的塑像标准。并且还与崇文观一道,拟定了许多适合百姓的迷信故事,而且还适应各地的文化习惯。

比如对于雍州来说,礼部编造了笃信太昊而粮食丰产风调雨顺的故事丶路遇鬼怪惊扰口诵太昊之名而邪祟退散的故事等等……

如对于沿海的扬州丶青州等处来说,礼部也拟了一些诸如出海捕鱼遇到风暴丶祭拜颛顼而得以免灾丶风浪平静的故事。

的确是一场大规模的宗教实验了。

曹睿踱步入内,见到了高达两丈的太昊塑像。与旧时那些乡野间自发塑造的偶像相比,这尊太昊塑像的形制是由礼部拟定的,从神态丶审美丶威严上来说远远超过百姓以往的自发塑像,一双眼眸微微向下俯视着,竟真宛如天上神灵一般。

入乡随俗,见神拜神。

曹睿躬身朝着太昊塑像拜了三拜,方才离去。

可曹睿却不知道,十馀年后,此庙会因为自己前来拜过丶而后又征伐功成,被传灵验无匹,一时竟发展成了雍州境内香火最盛的太昊庙……(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