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 第89章:监管制度的海外反响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第89章:监管制度的海外反响

簡繁轉換
作者:精神紧绷的快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7 来源:源1

第89章:监管制度的海外反响(第1/2页)

第89章:监管制度的海外反响

薯片袋子哗啦一声被捏扁,顾晚舟把空袋往副驾一扔,手机屏幕亮着,热搜词条#中国提出全球影视透明倡议#挂在榜首,评论区已经炸出一堆“建议申遗”“求薯片税实施细则”。

她没笑,也没说话,只是把左手伸进新拆的薯片袋,咔嚓咬了一口。

同一秒,陆砚之正盯着电脑右下角的时间——凌晨四点零七分。文档标题栏写着《全球影视制作透明度报告·中方立场与数据支持》,光标停在最后一段,他删了又改,最后只留一句大白话:

“别拿艺术当遮羞布,钱从哪来到哪去,总得有个说法。”

陈墨的脸还卡在视频会议窗口右下角,黑眼圈快掉到下巴了,嘴里嘟囔:“这句太狠了吧?人家电影节组委会也是人,你这是直接扇他们脸。”

“不是扇脸,是递镜子。”陆砚之头也不抬,“他们自己照不照,那是他们的事。”

键盘敲完最后一个回车,文档自动打包加密。两层密码,一个由他掌控,另一个只有顾晚舟能解锁。发送对象: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组委会指定学术联络邮箱。

“发了。”他摘下眼镜,用卫衣下摆擦了擦镜片,“现在就看有没有人敢点开。”

陈墨打了个哈欠:“你要真想炸场子,不如加个附录,写‘本报告建议所有导演报销高尔夫球杆前先问问演员盒饭多少钱’。”

“那得顾晚舟亲自写,我可不敢署名。”陆砚之重新戴上眼镜,顺手把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截图甩进了工作群。

五分钟后,群里没动静。

但微博突然抖了一下。

#中国经验获国际认可#开始缓慢爬榜,起初还以为是水军冲热度,结果一条外网长文被搬运过来,翻译得磕磕巴巴,但意思清楚:

“一名法国制片人在社交平台发文,说看了那份‘来自东方的财务疯子写的报告’,尤其是‘第三方审计机制’这一条,让他想起自己上个月被资方逼着伪造票房的事……现在他决定,下个项目必须引入独立财务监督。”

陆砚之眯起眼,立刻翻墙溯源。确实是真人账号,IP属巴黎,从业十二年,拍过两部入围柏林的纪录片,不算顶流,但在业内有口碑。

他截了图,转发给顾晚舟,附言:“不是刷的,是真的有人在看。”

语音秒回,背景是车流声和薯片咀嚼声:“告诉那位法国先生,下次来中国拍戏,我请他吃薯片——前提是他的预算表得先过我这关。”

陆砚之嘴角抽了抽:“你这条件比海关还严。”

“不然呢?”她声音懒洋洋的,“我又不是慈善家,我是投资人。我的钱,每一毛都得知道去哪儿了,包括他剧组能不能让群演吃饱饭。”

电话挂了。

陆砚之盯着屏幕,忽然发现那条法国制片人的原帖底下,多了条评论,英文写的,但意思被AI翻译得挺准:

“SothisisnotjustaChinesething?It’sasystem?”

他盯着这句话看了三秒,然后笑了。

这不是捧场,是动心了。

真正意义上的,动心了。

他立马打开新文档,敲了一篇千字短文,标题就叫《透明不是道德,是竞争力》。

里面没讲大道理,就举了个例子:

“以前有个综艺,导演组省安全经费,威亚钢丝用二手的,结果女主演差点摔瘫。后来换我们这套标准,成本涨了百分之十五,收视率翻倍,品牌抢着投。你猜为什么?因为观众看得出来,谁是真把人当人。”

他又补了一句扎心的:

“资本永远选最赚钱的路走。你让它合规,它说难;你让它造假,它连夜建十万个水军号。所以别指望良心,要设计规则——让守规矩的人赚更多,让耍花招的连入场券都买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9章:监管制度的海外反响(第2/2页)

文末没署名,只留了个小字备注:本文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纯属个人碎碎念。

发出去不到十分钟,顾晚舟工作室官微转发,配文八个字:

“所谓躺赢,就是让规则替你出力。”

评论区瞬间爆炸。

有人问:“所以你们其实是靠制度偷懒?”

她回了个表情包:一只猫躺在办公椅上,爪子一挥,文件自动归档,配字是“本喵设立KPI,人类负责执行”。

陆砚之看着,忍不住笑出声。

这时陈墨发来消息:“BBC那边刚回邮件,说专题片脚本初稿出来了,名字定为《FromSnacktoSystem》。”

“翻译过来是不是‘从零食到制度’?”

“对。他们还问,能不能采访你俩一起吃薯片的场景,说要拍‘制度诞生的餐桌仪式感’。”

“让他们来,”陆砚之回,“但得自带薯片,我不报销进口货。”

手机又震。

顾晚舟发来一张照片:车窗外晨光微亮,她手里举着一包原味黄瓜薯片,贴在玻璃上,像举牌抗议。

配文:“今日开工物资已到位。”

陆砚之正要回,邮箱“叮”了一声。

新邮件,来自戛纳电影节官方学术合作组,标题很正式:《关于贵方提交的行业治理报告,我们拟组织内部研讨》。

他没急着点开,而是先看了眼微博。

#顾晚舟谈全球影视治理#正在缓慢升温,虽然没上热榜前三,但讨论质量高得离谱。有美国制片人留言:“我们这儿叫‘creativeaccounting’(创意做账),你们叫‘系统性作弊’,其实是一个东西。”

还有人调侃:“建议把‘顾氏透明计划’注册成国际标准,简称GTP,以后片场报销单上写一行‘GTP-compliant’(符合GTP标准),审计都不敢查。”

陆砚之一条条往下翻,忽然看到一条冷门评论,点赞不多,但扎心:

“说实话,我们不怕透明,我们怕的是——一旦透明,很多人就没饭吃了。”

他盯着这条看了几秒,然后截图,发到了只有他和顾晚舟的私聊窗口。

五分钟后,她回语音,声音清醒得不像刚通勤路上的人:

“那就让他们饿着。饭可以少吃,底线不能塌。”

电话挂了。

陆砚之关掉评论页,打开邮箱,开始写回执。

“感谢贵方关注。我们不提供标准,只分享实践。是否采纳,取决于你们的土壤。但我们相信一点:再厚的资本围墙,也挡不住观众的眼睛。”

他按下发送。

清晨六点十七分,书房灯还亮着。

咖啡杯见底,杯壁一圈褐色痕迹,像年轮。

屏幕上,三条并列窗口:一封已发送的外交式回函,一条正在发酵的热搜,一段未剪辑的花絮视频——顾晚舟穿着oversize卫衣,翘着脚晃高跟鞋,一边啃薯片一边说:“别问我为什么能赢,问就是懒得糊弄人。”

陆砚之看了两秒,截图保存,命名:《非暴力不合作战术图鉴v1》。

他端起空杯,正要起身去倒水。

手机又震。

是一条微博提醒。

#法国制片人宣布新片将引入中国式财务审计#

底下热评第一:“建议片名叫《盒饭英雄传》。”

他还没来得及笑,邮箱再次弹窗。

新邮件,发件人未知,标题只有一行字:

“你确定,所有人都愿意活在阳光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