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 第105章:学术包装的降维打击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第105章:学术包装的降维打击

簡繁轉換
作者:精神紧绷的快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8 来源:源1

第105章:学术包装的降维打击(第1/2页)

第105章:学术包装的降维打击

手机震动的瞬间,陆砚之正站在街口,风把袖口的墨渍吹得微微发毛。他低头看屏,小唐的消息刚跳出来:“孙导办公室打给韩国评委,背景音说‘不能让他代表出席戛纳’。”

他没皱眉,也没骂人,反而笑了下。

这笑不是高兴,是猎手看见猎物终于踩进陷阱边缘的那种冷静。

他转身就走,重新推开咖啡馆的门,服务员连头都没抬——这位爷前脚刚走,后脚又回来了,跟闹钟一样准,就是节奏没人猜得懂。

坐下第一件事,开笔记本。

U盘插上,文件夹展开:录音原始包、声纹鉴定报告、媒体通稿反馈、社交平台热评抓取数据、孙导演过往合作女演员名单及后续动向统计表……整整十七个子目录,像不像论文附录?不,比附录还严谨。

他新建文档,敲标题:《当代影视创作中资本胁迫与女性主体性的冲突研究——以顾晚舟事件为案例》。

字体、字号、行距全按学术规范来,参考文献列了八条,从《中国影视产业白皮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生产者权益的声明,一条不落。最后还加了个“伦理声明”: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或经合法授权获取,不涉及**侵犯。

“你这是写论文还是搞舆论核打击?”小唐语音留言里带着哭腔,“我刚把你发的资料包转给舆情组,他们说感觉在审职称材料。”

陆砚之没回话,只把文档打包,邮件发给陈墨,正文就一句:“老陈,帮我投两论坛,别署我名。”

电话立马来了。

“你疯了吧?”陈墨声音炸出来,“这格式搞得比我当年申国家社科基金还正规!你是想拿传播学大奖还是准备评院士?”

“我要的是它被当真。”陆砚之转着钢笔,“现在全网吵的是‘顾晚舟拒演堕胎剧’,可这事儿的重点根本不是她演不演,而是为什么总有人逼女演员通过生育创伤立人设?为什么一提现实题材,就得往**里扎刀子?”

陈墨沉默两秒:“所以你想把八卦变议题?”

“对。”陆砚之点头,“他们想靠国际人脉洗白,那我们就让这个‘黑料’变成学术圈讨论的经典案例。等明年电影节论坛上有人提起‘亚洲影视中的性别权力结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件事——谁还敢说她是炒作?”

又顿了顿:“你发的时候,强调一句:这不是明星公关,是系统性压迫的显影。”

陈墨叹了口气:“行吧,但我得确认一件事——数据都经得起扒?”

“每一个字,都有源可查。”

“那你赢了。”

挂了电话,陆砚之立刻在内部群下令:“等陈墨发文十分钟,五位文化博主同步解读,关键词打‘艺术自由≠服从审查’‘女性角色不该只有痛’‘资本绑架创作’。”

他还特意@小唐:“别整那些‘深度长文’,要短、狠、直击痛点。比如——‘你以为她在挑剧本?她在拆制度地雷。’”

小唐秒回:“收到,已安排‘文艺战神顾晚舟’话题切片。”

---

保姆车里,顾晚舟正把最后一片虾片塞进嘴里,脚晃着那只没穿鞋的高跟鞋,像在打节拍。

手机弹窗一闪,热搜第一蹦出来:#艺术与资本的对抗#。

她挑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5章:学术包装的降维打击(第2/2页)

点进去,第一条热评是:“原来我们愤怒的不是她不演,而是整个行业都在逼女人用身体换戏份。”

再刷,陈墨的微博上了热榜:转发了一篇题为《从顾晚舟拒演事件看东亚影视生产的结构性*暴*力》的长文摘要,底下评论炸了。

“卧槽,这都能写成论文?”

“建议纳入传媒院校教材。”

“孙导:我只是想拍个戏。学术界:你参与构建了父权叙事机器。”

林姐凑过来看,眉头还是皱着:“这调子起太高了吧?粉丝会不会觉得你装?”

顾晚舟懒洋洋往后一靠:“让他们说。能用脑子打赢的仗,干嘛非要骂街?”

她拿起手机,转发陈墨博文,配文:“谢谢学者们认真对待一个演员的选择。”

三分钟后,评论破万。

有人截图发到豆瓣小组:“看,顶流开始走知识精英路线了。”

另一条回复秒怼回去:“你管这叫‘走路线’?人家是被人拿堕胎剧本砸脸上,才逼出一篇社会学解剖报告。”

更绝的是知乎,新热帖标题:《为什么顾晚舟这次能赢?》

高赞回答第一句:“因为她没停留在‘我不演’,而是让所有人看到‘为什么必须有人逼你演’。”

---

与此同时,陆砚之正盯着后台数据。

#艺术与资本的对抗#登顶热搜第一,阅读量破十八亿。

紧随其后的#孙导演潜规则未遂#也冲进了前十,词条下方不再是“爆料”“锤人”这类娱乐化标签,而是出现了大量“系统**证据链”“权力寻租典型样本”等表述。

更有几个大学影视社账号联动发帖:“本周末读书会主题:《从顾晚舟事件重思表演者的主体性》。”

陆砚之嘴角微扬。

这才是降维打击——当你还在想着怎么压热搜、找水军、扯“创作自由”的遮羞布时,对手已经把战场搬到了学术殿堂,让你连辩驳的资格都没有。

毕竟,谁敢当着一群教授的面说:“我觉得让女演员堕胎挺合理的,戏剧需要冲突?”

那不是立场问题,是智商问题。

他合上电脑,起身时碰倒了糖包盒,懒得捡。

走出咖啡馆,阳光刺眼,他抬手挡了一下。

手机震了。

是陈墨发来的截图:国际文化论坛官网更新,他的论文摘要已被收录进“东亚影视生态专题研讨”单元,发言嘉宾名单里写着:“匿名投稿,案例提供方为中国独立研究团队。”

陆砚之回了个“嗯”。

又补了一句:“告诉他们,后续还有更多数据。”

他收起手机,朝片场方向走去。

袖口墨渍在光下泛着暗蓝,像一道未干的判决书。

顾晚舟那边刚发来消息,只有一个表情包:一只猫躺在沙发上,手里举着杯红酒,配字“等他们跪着改剧本”。

他正要回,手机再次震动。

新消息来自广电内部联络人:“孙导撤回戛纳代表资格申请,理由是‘个人健康原因’。”

陆砚之停下脚步。

远处片场,搭景组还在烧废弃布景,灰烟袅袅升起。

他低头,删掉刚打好的回复,重新敲字:

“游戏才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