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 第76章:资金实力的行业认证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第76章:资金实力的行业认证

簡繁轉換
作者:精神紧绷的快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8 来源:源1

第76章:资金实力的行业认证(第1/2页)

第76章:资金实力的行业认证

顾晚舟那张“开工”图刚发过来不到十分钟,陆砚之的键盘就已经敲出了三段通稿草稿。

他盯着屏幕,把最后一句“这操作太顶了”删得干干净净。熊猫头表情包也撤了,狗头军师也不用了。现在不是玩梗的时候,是立碑的时候。

“真金白银砸进去,结果被人说是炫富?”他冷笑一声,顺手把《现代传播》期刊评审意见截图拖进文档,“提升表演可信度17.3%——你让谁炫?炫科学吗?”

电脑右下角跳成00:00的瞬间,脑子里“叮”地一响。

三条热搜词条浮现:

#顾晚舟获行业致敬#

#资金使用新标准#

#综艺不该拿命省钱#

他盯着第一条看了两秒,嘴角往上扯了扯:“行啊,这回热搜还挺懂事,知道该捧谁了。”

钢笔转了半圈,他没停顿,直接把通稿推给合作媒体群,附言就一句:“标题用《她花自己的钱,改了行业的命》,文末加一句——这不是特权,是示范。”

刚点发送,办公室门被推开一条缝。

小唐探出半个脑袋,头发乱得像鸡窝,手里举着新做的亚克力倒计时牌,边角还沾着胶水印:“教授……门户首页正在加载您的稿子,腾讯、新浪、网易都上了推荐位。”

“嗯。”陆砚之头都没抬,“回去睡吧,明天还得扛舆情。”

“我不困!”小唐挺直腰板,说完自己打了个哈欠,差点栽进来,“我就是……想亲眼看着热搜登顶。”

陆砚之瞥他一眼:“那你站门口当吉祥物吧。”

---

手机震动的时候,顾晚舟正躺在沙发上啃薯片,左手举袋,右手刷微博。

热搜第一赫然是#顾晚舟获行业致敬#,点进去一看,全是清一色的正向解读。有娱评人说她是“内娱第一个敢用自己的钱逼行业升级的人”,还有影视博主做了个视频叫《她一个人干翻了绿幕工业》,播放量已经破千万。

她冷笑一声,摸出加密手机,给林姐发消息:“发声明。”

林姐秒回:“早写好了,就等您点头。”

几分钟后,工作室官微更新:

【关于节目经费使用的说明】

本次录制中所有场地升级、安全设备增配等超额支出,均由顾晚舟女士个人承担,未动用节目组预算一分,亦未换取任何形式的商业回报或广告权益。

详细账单已公开可查。

我们不认为这是牺牲,而是底线。

底下配了一张Excel截图,每一笔开销都标得明明白白:古堡租赁费、威亚系统检测费、消防备案加急费……连临时搭建的防风棚都列了型号和单价。

顾晚舟看完,自己转发,只加了一句:

“如果提升安全标准叫‘炫富’,那我希望这个行业越来越‘富’。”

这话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

有人扒出过去三年某爆款综艺的事故记录,对比顾晚舟这次的安全投入,算出她多花了两百多万就为了少用一次绿幕;有人做图对比“别人家女明星在抠图战场厮杀,顾晚舟在真实城堡里演戏”;还有网友调侃:“建议以后艺人合同加一条:如遇绿幕糊弄,可申请差价补偿。”

眼看着舆论彻底扭转,陆砚之那边又收到陈墨的消息:

“广电内部培训材料组的人私聊我,说这份明细可能会被收进‘综艺制作安全案例库’。”

陆砚之眼睛一亮,立马重编第二轮通稿,标题直接拉满:

《用真金白银推动行业升级的典范》

正文里他特意提了一句:“当一个艺人愿意自掏腰包提升制作标准,而全行业开始讨论如何复制这种模式时,说明改变已经发生。”

他还顺手把“禁止预设剧本”“高危动作必须报备”这些之前写进草案的内容,包装成“行业呼声”,塞进了文末建议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6章:资金实力的行业认证(第2/2页)

“不是咱定规矩,”他边敲边念叨,“是让大伙儿觉得这本来就有规矩。”

---

傍晚六点,双热搜并列第一。

#资金使用新标准#底下,已经有好几家制作公司留言表态:“下季节目将参考该资金管理模式。”

一家头部平台甚至发公告:“即日起,所有涉及高空、爆破、威亚的综艺项目,须提交安全认证报告方可立项。”

陆砚之靠在椅子上,眼镜滑到鼻尖,看着数据曲线慢慢走平,像是风暴过后的海面。

小唐趴在他办公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倒计时牌,嘴里嘟囔着“还有46小时……不对……45……”

他伸手把牌子抽出来,轻轻放在一边。

手机震动,是顾晚舟的加密邮件。

“看来下次不用我出钱,他们自己就会升级了。”

他回得很快:“等他们发现省钱不如省事,才算真正懂了。”

刚发出去,又一条新闻弹出来:某老牌导演公开吐槽,“顾晚舟这是砸钱立人设,咱们普通节目哪学得起?”

陆砚之笑了,转手把这采访截下来,发到几个制片人微信群里,配文:

“他说学不起?那问问观众,是想看演员在绿幕里飞,还是真摔了?”

不到十分钟,群里就吵翻了。

有人说“成本太高搞不了”,立刻有人回怼:“你拍五毛特效省下的钱,够赔得起人命吗?”

还有人算账:“其实她那两百万分摊到整季也就每期多几十万,但安全性翻倍——这买卖不亏。”

眼看着讨论从“能不能学”转向“该不该学”,陆砚之关掉群聊,重新打开那份《倡议书草案》。

他把“资金透明化”那一章的措辞又捋了一遍,顺手加了个脚注:

“参考案例:2025年某顶流综艺因拒绝使用绿幕替代真实场景,虽超支但零安全事故,播出后收视率反升18%。”

写完,他喝了口冷咖啡,酸得眯起眼。

这时候顾晚舟又来消息:

“刚才有个制片人打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当‘综艺安全顾问’,按项目收费。”

他回:“报价别低于五百万。”

“我说了。”她回,“他还问能不能分期。”

陆砚之差点笑出声,手指飞快敲字:“告诉他,安全这东西,不接受花呗。”

两人你来我往地聊着,文档在后台自动保存,版本号跳到了V3。

窗外夜色浓稠,楼下的便利店换了新班次,关东煮的雾气贴在玻璃上,模糊了一格灯光。

陆砚之揉了揉太阳穴,看了眼时间:23:47。

47小时倒计时还在走。

他知道明天会有更多质疑,会有更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嘲讽,也会有试图蹭热度却敷衍了事的伪升级。

但他更知道,有些事一旦开了头,就再也回不去了。

就像以前大家都觉得绿幕能糊弄,现在突然有人把真城堡搬进来,你还怎么说服观众相信那片飘着塑料叶子的蓝布是亚马逊?

他正想着,手机又震。

顾晚舟发来一张截图:某个新综艺的立项书草稿,其中一条写着——

“拍摄场地参照‘顾晚舟标准’执行,预算预留真实环境搭建费用。”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然后默默把倡议书的标题改成了:

《致所有还在拿绿幕当战场的综艺导演:你们的活儿,该升级了》。

文档保存成功。

小唐在桌上翻了个身,嘀咕了一句:“教授……热搜……还没掉……”

陆砚之看了他一眼,轻声说:

“没掉,还在榜上呢。”

他低头继续修改条款,钢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

电脑屏幕右下角,时间跳成23:4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