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67集 :雪娥冷观局中变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67集 :雪娥冷观局中变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05:22:07 来源:源1

第67集:雪娥冷观局中变(第1/2页)

(一)

秋阳透过揽月轩的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沈月娥坐在临窗的美人榻上,指尖捏着一方素色绣帕,帕角绣的半朵兰草被她无意识地攥得发皱。院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翠儿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道:“姨娘,周嬷嬷还在外面等着呢,手里还捧着那盒香粉。”

沈月娥抬眼,目光落在窗外——周嬷嬷正站在廊下,一身深灰衣裙衬得她身形格外单薄,手里的描金锦盒在阳光下泛着刺目的光。那锦盒她方才隔着窗纸见过,盒盖边缘刻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是邢夫人惯用的样式,可那缠枝莲的花瓣却少了一瓣,像是仓促刻就,透着几分不寻常的粗糙。

“让她进来吧。”沈月娥松开绣帕,缓缓坐直身子,指尖在榻沿的木纹上轻轻划过——她需要亲眼看看那盒所谓的“加持香粉”。

周嬷嬷走进来时,脚步放得极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她将锦盒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一股淡淡的百合香飘了出来,那香气清雅,却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甜腻,与寻常百合香不同。白瓷瓶放在锦盒中央,瓶身上“百合香粉”四个字是手写的,墨迹略晕,像是写字时手在发抖。

“月姨娘,这香粉是太太特意让人去水月庵请慧明师太加持的,前后诵了七天经,最是洁净。”周嬷嬷垂着头,声音压得很低,双手交叠放在身前,指尖却悄悄蜷缩着,“太太说您孕期睡眠浅,这香粉助眠最好,还能安神养胎。”

沈月娥没有伸手去碰那瓷瓶,只是目光扫过瓶口——那里沾着一点淡粉色的粉末,比香粉的颜色深些,像是不小心蹭上去的。她忽然想起叶郎中手札里写的:“某些安神香中若掺朱砂,初闻清雅,久闻则伤胎,朱砂细末多呈淡粉,易沾于器物边缘。”

心口猛地一紧,面上却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多谢太太费心,也劳烦周嬷嬷跑一趟。只是我如今孕期嗅觉格外敏感,闻不得香料,一沾就头晕恶心,怕是辜负了太太的心意。”她示意翠儿,“把锦盒包好,劳烦周嬷嬷带回给太太,就说我心领了。”

周嬷嬷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姨娘说的是,身子要紧。老奴这就带回给太太。”她拿起锦盒时,手指不小心碰到了桌角,锦盒盖“咔嗒”一声响,沈月娥清晰地看到,她手腕上戴着一个旧银镯子,镯子内侧刻着一个模糊的“林”字——那是府里老仆才有的标识,可周嬷嬷是邢夫人从娘家带来的,怎么会有林家的旧镯子?

周嬷嬷走后,翠儿忍不住道:“姨娘,您说太太这是真心送香粉,还是又想害您?”

沈月娥走到窗边,看着周嬷嬷的背影消失在拐角,风卷起地上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廊下。她轻轻摇头:“邢夫人从不会做没目的的事。但这次最奇怪的不是香粉,是周嬷嬷。”她顿了顿,指尖轻轻敲击窗棂,“她是邢夫人的陪房,却戴着林家老仆的镯子;她送香粉时手在抖,像是怕我发现什么。这里面,恐怕比香粉本身更复杂。”

那夜,沈月娥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她想起这几个月来的遭遇:凝神香里的血竭藤、当归乌鸡汤里的番红花、安胎药里的赤蝎涎……每一次都险象环生,她像只被困在蛛网里的虫,只能被动挣扎。可这次周嬷嬷的异常,却让她忽然清醒——一味防守,只会越来越累,她得跳出来,看看这张网到底是谁织的。

第二日清晨,沈月娥起得格外早。翠儿陪她在院里散步,她不再盯着脚下的石子,而是抬头看着院中的梧桐树——叶子已经黄了大半,有的落在地上,被晨露打湿,贴在青石板上,像一张张写满字的纸。“翠儿,你看这树,春天发芽,夏天遮阳,秋天落叶,不管风吹雨打,都守着这院子。”她伸手拂过一根低垂的枝桠,“咱们也该像这树,不只会躲,还要看着风从哪来。”

从那天起,沈月娥开始刻意调整心态。去给老太太请安时,她不再只垂首听训,而是悄悄观察邢夫人和王熙凤的互动——邢夫人给老太太递茶时,手指会不经意地碰一下王熙凤的手,王熙凤看似自然地避开,眼底却闪过一丝冷意;聊到府里的账目时,邢夫人说“有些账目怕是算错了”,王熙凤立刻接话“都是按规矩来的,许是太太看花了眼”,两人语气平和,话里却藏着针锋。

她还注意到,常嬷嬷虽然总盯着她的起居,却会在她喝药时悄悄多等片刻,确认她喝了才走;有次小丫鬟不小心把安胎药洒了,常嬷嬷第一反应不是责备,而是问“有没有烫到姨娘”。这些细微的举动让她明白,常嬷嬷虽是王熙凤的人,却也有自己的底线——至少在她平安产子这件事上,两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二)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月娥的“观局”让她看清了更多以前忽略的细节。

林知礼中毒事件后,王熙凤虽然严惩了刘老栓,却私下让平儿去查邢夫人娘家的药材铺子——翠儿偶然听到平儿跟小丫鬟说“那铺子最近进了批西域药材,说不清来源”。而邢夫人则借着给林知礼送补药的名义,频繁去秋爽斋,每次都要跟赵姨娘说“二奶奶管理府里太忙,怕是顾不上哥儿”,明着是关心,暗着是挑拨赵姨娘和王熙凤的关系。

沈月娥坐在廊下,听着翠儿转述这些消息,手里拿着一本翻旧的《女诫》,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她忽然明白,王熙凤和邢夫人的争斗,早已不是简单的主母与妾室的矛盾,而是牵扯到娘家势力、府中权力的较量。而她这个怀着孕的姨娘,就是两人都想抓在手里的筹码——王熙凤想借她的孩子巩固地位,邢夫人想除了她,断了王熙凤的助力。

可那个幕后黑手呢?沈月娥想起那包赤蝎涎——那是宫廷禁药,邢夫人就算有娘家势力,也未必能弄到。还有李瓶儿的经书,里面夹着的银戒指和脂粉铺票据,这些都不像是邢夫人的手笔。她忽然想起苏十三,那个神秘的男人,他之前帮她查过凝神香的事,却又突然消失。难道这幕后黑手,和苏十三有关?

“姨娘,您怎么了?脸色这么白。”翠儿递来一杯温水,担忧地看着她。

沈月娥接过水杯,温热的触感让她稍稍回神。她轻轻抚摸着小腹,那里微微隆起,孩子偶尔会轻轻动一下,像是在提醒她:别想太多,先顾好自己。

她想起自己之前的“抱子”念头——把孩子交给王熙凤抚养,让孩子成为嫡子,有王熙凤庇护,就能平安长大。可现在看来,这念头太天真了。王熙凤的对手不止邢夫人,还有那个隐藏的黑手。若孩子成了王熙凤的“嫡子”,只会成为更显眼的目标,甚至可能被卷入更深的漩涡。

她又想起潘金莲说的“让别人忙起来,无暇他顾”。或许,她不该只想着依靠王熙凤,而是要自己找一条路。比如,从周嬷嬷入手?那个戴着林家旧镯子的女人,说不定知道些什么。

沈月娥让翠儿多留意周嬷嬷的动向。没过几日,翠儿就带来了消息:周嬷嬷最近去邢夫人正房的次数少了,反而经常在花园的偏僻角落叹气,手里还捏着一个旧帕子,帕子上绣着一朵快褪色的海棠花——那是李瓶儿以前最爱的花样。

“李瓶儿……周嬷嬷……”沈月娥喃喃自语,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人,怎么会有联系?难道周嬷嬷以前是李瓶儿的人?后来才投靠了邢夫人?

她决定赌一把。这日午后,她借口身子不舒服,让翠儿去请潘金莲来聊天。潘金莲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绣绷,上面绣着一朵盛开的牡丹,针脚细密,颜色鲜亮。

“姐姐怎么突然想找我聊天了?”潘金莲坐在她对面,拿起一颗蜜饯放进嘴里,笑容里带着几分试探。

沈月娥给她倒了杯茶,语气随意:“最近总待在屋里,闷得慌,想来与妹妹说说话。”她顿了顿,像是不经意地提起,“前几日邢夫人让周嬷嬷给我送香粉,说是水月庵加持过的。我闻不得香料,只好退回去了。说起来,周嬷嬷在邢夫人身边这么多年,倒是第一次见她做这种跑腿的事,真是稀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7集:雪娥冷观局中变(第2/2页)

潘金莲捏着蜜饯的手顿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周嬷嬷?就是那个不爱说话,总跟在邢夫人身后的?”

“可不是嘛。”沈月娥叹了口气,“我还听说,周嬷嬷最近好像有心事,经常一个人叹气。妹妹消息灵通,不知道有没有听说什么?”

潘金莲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反而说起了别的:“姐姐可知,前几日邢夫人和二奶奶因为一批节礼吵了一架?邢夫人娘家送了批绸缎,账目上写着二十匹,实际只到了十八匹,二奶奶让查,邢夫人却说‘许是路上丢了’,两人闹得不太愉快。”

沈月娥心中一动——邢夫人账目不清,周嬷嬷又有心事,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关联?她没再追问,而是顺着潘金莲的话聊起了府里的琐事,直到潘金莲离开。

她知道,潘金莲是个聪明人,只要给她一点线索,她自然会去查。而她,只需要等着就好。

(三)

几日后,府里的姨娘们聚在老太太的荣庆堂说话。李姨娘提起最近府里的流言,说“有人怀了孕,府里就多事,怕是命理不合”,话里话外都在影射沈月娥。

其他姨娘都低着头,没人敢接话。赵姨娘虽然被禁足解除了,却依旧对沈月娥心存芥蒂,冷笑着说:“可不是嘛,有些人就是命硬,克得身边人都不安生。”

沈月娥坐在角落里,手里端着一杯茶,听着她们的话,心里却很平静。她放下茶杯,轻轻抚摸着小腹,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凛然:“李姨娘、赵姨娘说的是哪里话。佛家说因果循环,道家讲顺应自然。咱们林家是百年望族,靠的是祖上积德,老爷和老太太治家有方,才会福泽深厚。”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姨娘们,眼神里带着几分坚定:“府里最近是有些波折,可哪户人家没有点烦心事?这都是世事常态,跟个人命理有什么关系?若是把府里的兴衰都算在一个孕妇身上,岂不是太抬举我,也太小瞧咱们林家的根基了?”

这番话不软不硬,既维护了自己,又抬高了林家,让李姨娘和赵姨娘都哑口无言。老太太坐在主位上,手里捻着佛珠,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月娥说得对,咱们都是林家的人,该同心同德,别总说些没用的闲话。”

聚会结束后,平儿悄悄拉着翠儿说:“二奶奶夸你家姨娘识大体,说以后府里有什么事,还让姨娘多帮衬着点。”

翠儿把这话告诉沈月娥时,沈月娥正在看叶郎中的手札。她笑着摇了摇头:“王熙凤哪是夸我,是觉得我还有用,想让我更靠向她罢了。”

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清楚,这是一个好信号。王熙凤对她的认可,意味着她能获得更多的空间,也能更方便地查探消息。

她开始利用这有限的空间,加强揽月轩的管理。翠儿按照叶郎中手札里的方法,每天检查送来的食材——米要仔细闻,有没有霉味;肉要看看颜色,有没有异常;蔬菜要一片一片地洗,确认没有农药残留。煎药时,翠儿会在小厨房里守着,不让任何人靠近,连常嬷嬷想进去看看,都被翠儿以“姨娘吩咐,怕打扰煎药”为由拦住了。

常嬷嬷对此颇有微词,却也没多说什么。沈月娥知道,常嬷嬷是在观察她,只要她不越过王熙凤的底线,常嬷嬷就不会干涉。

她还开始更细致地观察王熙凤。有次巧姐儿生病,王熙凤亲自守在床边,一夜没合眼,嘴里不停地念叨“我的儿,快点好起来”。沈月娥去探望时,看到王熙凤眼里的红血丝,还有对巧姐儿的紧张,忽然明白——王熙凤虽然强势,却也渴望有个儿子能继承家业,巩固她的地位。

这让她重新思考“抱子”的念头。或许,这个念头不是完全不可行,只是需要更周密的计划。她得等一个最佳时机——比如邢夫人和王熙凤的矛盾激化,或者幕后黑手露出破绽时,再提出这个想法,才能利益最大化,也能确保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四)

日子在平静中悄然流逝,沈月娥的肚子越来越大,胎动也越来越明显。有次她坐在窗边看书,孩子突然踢了她一下,她忍不住笑了出来——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像是有个小生命在跟她互动,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翠儿看着她的笑容,也跟着高兴:“姨娘,等小主子出生了,肯定是个健康的哥儿。”

沈月娥摸了摸肚子,眼神温柔:“不管是哥儿还是姐儿,只要平安就好。”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丫鬟的声音:“姨娘,门房送东西来了,说是巧姐儿小姐让送的。”

沈月娥愣住了——巧姐儿?王熙凤那个才五岁的女儿?她怎么会突然给自己送东西?

翠儿连忙出去,很快捧着一个精巧的竹编小篮子进来。篮子里放着几个布偶娃娃,有小兔子、小老虎,还有一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小女孩,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精心做的;旁边还有一双虎头鞋,鞋面绣着黄色的虎头,眼睛用黑珠子缝的,显得格外可爱。

“这是巧姐儿做的?”沈月娥拿起一个布偶娃娃,手感柔软,布料是上好的云锦,是巧姐儿平日里穿的衣服料子。

“门房的人说,是巧姐儿小姐亲手做的,让给未来的弟弟妹妹玩。”翠儿笑着说,“小姐还说,等小主子出生了,她要当姐姐,带小主子一起玩。”

沈月娥看着手里的布偶娃娃,心里却泛起了疑惑。巧姐儿才五岁,虽然聪明,却也做不出这么精致的布偶和虎头鞋,肯定是有人教她做的,甚至是别人做好,让她说是自己做的。这个人,会是王熙凤吗?

她想起前几日王熙凤对她的认可,又想起巧姐儿生病时王熙凤的紧张。难道王熙凤是想通过巧姐儿,拉近和她的关系,让她更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还是说,王熙凤已经知道了她的“抱子”念头,在提前示好?

沈月娥把布偶娃娃放回篮子里,目光落在窗外。庭院里的桂花树开了,香气浓郁,飘进屋里,让人心情舒畅。可她知道,这平静的表面下,依旧暗流涌动。邢夫人不会善罢甘休,幕后黑手也还在蛰伏,潘金莲的目的也不明。

她轻轻抚摸着小腹,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不管王熙凤的意图是什么,她都要保持清醒。她会收下巧姐儿的礼物,也会和王熙凤维持表面的和睦,但她绝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她要继续观察,继续等待,直到找到最合适的时机,为自己和孩子,谋一条真正安全的路。

“孩子,再等等。”她低声自语,眼神里带着坚定,“娘亲一定会让你平安出生,平安长大。”

篮子里的虎头鞋静静地躺着,虎头的眼睛像是在看着她,仿佛在回应她的话。而院外的秋风,卷起几片桂花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是在为这平静的日子,增添一丝温柔的期许。

(本集完)

第68集《娇儿赠礼示好意》简单内容提示:

巧姐儿(王熙凤之女)派人送来亲手所做(或吩咐所做)的婴儿衣物、玩具,表达对沈月娥腹中孩子的善意。沈月娥心中惊疑,猜测这是巧姐儿孩童天性的自然流露,还是王熙凤的授意,以此试探或释放某种信号?沈月娥谨慎回应,可能亲自做些女工或点心回赠巧姐儿,既不失礼,也借此观察王熙凤的反应。巧姐儿的意外介入,为沈月娥与王熙凤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变数,或许会影响沈月娥“抱子”计划的考量。王熙凤对女儿此举是何态度?这单纯的童真善意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谋划?沈月娥将如何利用与巧姐儿的这点联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