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74集:借孕谋利求保障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74集:借孕谋利求保障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05:22:07 来源:源1

第74集:借孕谋利求保障(第1/2页)

(一)

揽月轩的午后总带着几分秋末的滞涩,窗棂外的老槐树落了大半叶子,风一吹,枯黄的碎叶便打着旋儿飘进回廊,黏在青石板上,像极了沈月娥此刻缠缠绵绵解不开的心事。

潘金莲的丫鬟小莲是顶着一头细汗跑进来的,青布裙的下摆沾了泥点,显然是急着赶路时蹭到了院角的青苔。她手里攥着一方皱巴巴的素色帕子,进门时先对着门框福了福,声音还带着喘:“月姨娘,我家姑娘让我来……来给您传个信。”

沈月娥正靠在窗边的软榻上,身下垫着三层厚厚的绒垫,藕荷色绣缠枝莲的引枕抵着她的后腰,却还是压不住连日呕吐带来的酸软。她抬手揉了揉眉心,指腹触到的皮肤凉得像浸了井水,连带着声音也透着几分虚弱:“慢慢说,先喝口茶缓一缓。”

翠儿赶紧端来一杯温茶,茶盏是细白的瓷胎,边缘描着浅青的竹叶,是老太太前几日赏的。小莲双手接过,指尖碰到杯壁时明显顿了一下——她虽在潘姑娘房里当差,却也少见这般精致的物件,忙低下头小口啜饮,压下心头的局促,才又开口:“姑娘说,那几个能证明您没去过庄子的佃户……没了。”

“没了?”沈月娥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引枕,绣线的纹路硌得指腹发疼,“是……是出了意外?”

“是昨夜没的。”小莲的声音压得更低,眼神不自觉地往门外瞟,像是怕被人听了去,“听说昨儿傍晚还好好的,夜里就没了气,官府来人查了,只说像是急症,可姑娘托人问了仵作,说……说嘴角有黑痕,像是中了毒。”

这话像一盆冰水,顺着沈月娥的后颈浇下去,连带着腹中胎儿都似有感应,轻轻踢了她一下。她垂眸看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肚子,素色软缎睡衣下,能清晰摸到胎儿蜷缩的轮廓——这孩子才六个多月,却已经能隔着肚皮传递情绪,此刻那细微的悸动,竟像是在陪着她一起慌。

“死无对证了……”沈月娥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像叹气,却带着千斤重的无力。邢夫人原本就咬着“放火”的罪名不放,如今唯一能证她清白的人没了,这脏水怕是要彻底泼在她身上,洗都洗不掉。

小莲见她脸色发白,赶紧补充:“姑娘还说,也不是全没好消息。她查那庄头的底细时,查到庄头有个妻舅,前阵子欠了赌场一大笔钱,原本说要卖女儿还债,可这几日突然就把债清了,人也不见了。姑娘说,这妻舅说不定知道些庄子的事,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庄头妻舅……”沈月娥重复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抚过腹间。方才那阵冰凉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近乎淬了冰的算计——白日里她在邢夫人面前哭着辩解,换来的不过是更刻薄的羞辱;王熙凤虽出面解围,却也没真的替她洗刷罪名,显然是在看她的底牌。

她忽然想起三日前的事。那天邢夫人带着几个婆子闯进来,手里拿着从庄子废墟里翻出的一支银钗,说那是她常用的样式,硬要拉她去老太太面前对质。她当时又气又急,差点动了胎气,还是翠儿死死拦住,王熙凤来得及时才解了围。可事后她才想明白,哭闹和辩解在这深宅里最是无用,邢夫人要的是“罪名”,王熙凤要的是“掌控”,而她若想活下去,若想护住腹中的孩子,只能换个活法。

“翠儿。”沈月娥的声音比刚才稳了些,只是尾音还带着一丝未散的虚弱,“去请常嬷嬷过来,就说我身子不适,想跟她讨个主意。”

翠儿应声要走,又被沈月娥叫住:“慢着,路过厨房时,让他们炖一碗燕窝粥来,加些红枣,别太甜。”她得养好身子,这肚子里的孩子,是她唯一的筹码,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翠儿点头应下,掀帘时正好撞见一阵风,将窗台上的铜制熏香炉吹得晃了晃,炉里燃着的肉桂与当归混合的香气漫开来,暖融融的,却怎么也驱不散沈月娥眼底的寒。

(二)

常嬷嬷来的时候,手里揣着个黄铜手炉,炉身被摩挲得发亮,一看就是用了好些年的旧物。她今年六十出头,头发已经白了大半,却梳得一丝不苟,用一根乌木簪子绾着,灰布长衫的袖口磨得有些毛边,却浆洗得干干净净——这是王熙凤身边老人的规矩,哪怕是家常穿着,也不能失了体面。

她刚进内室,目光就落在沈月娥的脸上,眉头当即皱了起来:“姨娘这脸色怎么这么差?早上太医来请脉时还说胎像稳了些,怎么这会儿又白得像纸?”

沈月娥没等她走近,眼泪就先落了下来。不是那种号啕大哭,而是泪珠顺着眼尾往下滑,一颗接一颗,砸在她交握的手背上,冰凉的触感让她自己都觉得心酸。她伸手想去拉常嬷嬷的手,指尖刚碰到对方的袖口,就先抖了起来:“嬷嬷……我怕……”

“怕什么?有二奶奶在呢。”常嬷嬷赶紧坐到榻边,将手炉递到她手边,“二奶奶昨儿还跟我说,定要护着您和孩子的周全,谁也别想在揽月轩闹事。”

“可……可昨日那火,还有今日佃户没了的事……”沈月娥的声音哽咽着,话都说不完整,“若不是二奶奶昨日来得快,我……我和这孩子说不定就被太太拉去祠堂了。夜里我闭着眼,满脑子都是那冲天的火光,还有太太看我的眼神,像要把我生吞了似的……”

她说着,身子往常嬷嬷那边靠了靠,像是想从对方身上汲取一点暖意。其实这话倒不全是演的——昨日邢夫人闯进来时,眼神里的狠戾她看得真切,那模样,是真的想让她“一尸两命”。此刻不过是把那份恐惧放大了几分,好让常嬷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常嬷嬷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软了些:“姨娘快别多想,太太那边有二奶奶顶着呢。您如今最要紧的是养身子,这孩子可是林家的金孙,老太太和老爷都盼着的,谁也不敢真伤了您。”

“可我总觉得这院子不安稳。”沈月娥抬起泪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看着格外可怜,“方才我让翠儿去打水,看见院门口的婆子换了人,是太太院里的张婆子。她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我……我总怕夜里会有人闯进来害我。嬷嬷,我求您了,您去跟二奶奶说说,能不能多派几个可靠的人手来守着?别让太太院里的人靠近,我实在是怕了……”

她说完,还特意往常嬷嬷身边缩了缩,肚子顶着对方的胳膊,那沉甸甸的触感让常嬷嬷心里一软——再怎么说,这也是条人命,还是林家的子嗣,若是真在她眼皮底下出了差池,王熙凤定然不会轻饶她。

常嬷嬷沉吟了片刻,心里盘算着:沈月娥这要求合情合理,一来是为了安胎,二来也能借着这事,把邢夫人的人从揽月轩赶走,正合了二奶奶的心意。她便点了点头:“姨娘放心,老奴这就去回禀二奶奶。您先躺着歇会儿,等会儿燕窝粥来了,多少吃点,身子才扛得住。”

沈月娥看着常嬷嬷起身离去的背影,眼底的泪意渐渐淡去,只剩下一片清明。她抬手擦了擦脸颊的泪痕,指尖划过腹间——孩子,娘这也是没办法,只能借你的名头,先求个安稳。

(三)

王熙凤此刻正在荣安堂的西暖阁里,手里捻着一串老坑种翡翠念珠,珠子通体温润,是当年老太太赏她的生辰礼,上面已经盘出了淡淡的包浆。她坐在铺着貂皮褥子的太师椅上,听着常嬷嬷回话,眼神落在窗外的腊梅上,没说话。

常嬷嬷站在底下,把沈月娥的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最后补充道:“二奶奶,依老奴看,沈姨娘说的是实话。方才老奴来的时候,看见邢夫人院里的张婆子在揽月轩门口转悠,眼神确实不对劲。若是不派些可靠的人去守着,怕是真要出乱子。”

王熙凤捻念珠的手停了下来,指尖捏着其中一颗珠子,指腹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她倒还算聪明,知道借势。”

常嬷嬷愣了一下,没明白这话的意思。

王熙凤轻笑了一声,抬眼看向她:“白日里佃户没了的事,她定然是知道了。知道死无对证,硬扛是扛不过去的,便想着靠‘安胎’的名头求庇护。她越是依赖我,就越容易掌控,这倒是省了我不少事。”

她顿了顿,又道:“你去传我的话,从府里调四个婆子过来,要咱们娘家带来的人,周婆子、刘婆子、赵婆子和孙婆子,这四个人都是懂点拳脚的,嘴也严。让她们去揽月轩守着,白日里分两班,夜里值夜,没有我的对牌,任何人都不许进,包括邢夫人院里的人。”

“那太医的脉案呢?”常嬷嬷问道。

“让太医每日把脉案直接送到我这里,再抄一份送到老太太那边。”王熙凤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老太太最疼的就是林家的子嗣,看到脉案,自然会多关照沈月娥几分,也省得邢夫人再在老太太面前说闲话。”

常嬷嬷应声退下,刚走到门口,就被王熙凤叫住:“等等,你再去库房取两匹上好的云锦,送去揽月轩,就说是我赏沈姨娘的,让她做两身新衣服,安心安胎。”

常嬷嬷心里明白了——二奶奶这是要做给所有人看,让府里的人都知道,沈月娥是她护着的人,谁也别想动。

不过半个时辰,周婆子四人就带着行李来到了揽月轩。周婆子是王熙凤的远房表姨,早年在镖局里待过,会些拳脚功夫,性子也泼辣,一进院子就把原先守在门口的张婆子给赶走了,声音大得半个院子都能听见:“二奶奶有令,揽月轩即日起由咱们姐妹四个看守,闲杂人等一律不许靠近!你是邢夫人院里的人?赶紧走,别在这儿碍眼!”

张婆子气得脸都白了,却不敢跟周婆子硬刚——谁不知道周婆子是王熙凤的人,得罪了她,就是得罪了王熙凤。只能跺了跺脚,灰溜溜地走了。

揽月轩的动静很快就传到了老太太和林老爷耳中。老太太正在佛堂念经,听到丫鬟回话,手里的佛珠顿了顿:“邢丫头也太不懂事了,一个怀着孕的姨娘,她还想怎么样?”

旁边的大丫鬟琥珀赶紧劝道:“老太太别气,二奶奶已经派了可靠的人去守着,还赏了云锦,沈姨娘那边安稳了。”

“安稳就好。”老太太叹了口气,“你去库房取些长白山的老参和东阿阿胶,送去揽月轩,跟沈姨娘说,让她好好养身子,别多想,有我和二奶奶在,没人能伤着她和孩子。”

琥珀应声去了。老太太看着佛前的烛火,轻轻摇了摇头——邢夫人这性子,怕是要在沈月娥身上栽个大跟头。

林老爷是在书房里听到消息的。他刚处理完江南漕运的公文,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听管家林忠回话:“老爷,二奶奶派了四个婆子去揽月轩守着,还把邢夫人院里的人都赶了出来。太医说沈姨娘胎像有些不稳,老太太还赏了参和阿胶。”

“知道了。”林老爷皱了皱眉,“府里最近怎么这么多事?一个庄子着火,还牵扯到怀孕的姨娘,传出去像什么话。”

林忠低着头,不敢接话。

“让王熙凤多费心些,务必保沈姨娘和孩子的平安。”林老爷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邢夫人那边,你去提点一句,让她安分些,别总想着搞些没用的名堂。”

林忠赶紧应下。他知道,老爷这话虽没明着指责邢夫人,却也是不满了——毕竟在林家,子嗣比什么都重要。

沈月娥坐在窗边,听着院外周婆子她们安排值守的声音,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她摸了摸肚子,轻声说:“孩子,咱们暂时安全了。”

翠儿端着燕窝粥进来,粥里加了红枣和桂圆,香气扑鼻:“姨娘,快趁热吃吧。方才老太太那边送了参和阿胶来,说是让厨房每天给您炖参汤呢。”

沈月娥接过粥碗,用勺子轻轻搅动着。粥很稠,红枣炖得烂烂的,甜而不腻。她小口吃着,忽然觉得这寡淡的日子里,终于有了一点盼头——只是这点盼头,还远远不够。

(四)

第二日上午,王熙凤亲自来了揽月轩。她穿了件石青色织金袄,领口和袖口都绣着金线牡丹,头上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走路时步摇上的翠羽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威严。

沈月娥正靠在软榻上看书,是一本《女诫》,书页已经翻得有些旧了。听到脚步声,她赶紧挣扎着要起身行礼,却被王熙凤伸手按住了肩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4集:借孕谋利求保障(第2/2页)

“快躺着吧,身子要紧。”王熙凤的指尖带着一丝凉意,触到沈月娥的肩膀时,对方明显顿了一下。她打量着沈月娥的脸,依旧没什么血色,只是眼底的惊慌淡了些,“如今这院子守得跟铁桶似的,你可安心了?”

沈月娥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浅影:“谢二奶奶庇护。若不是二奶奶,妾身和这孩子怕是早就没了活路。”

“你知道就好。”王熙凤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翠儿赶紧端上茶来。她端起茶盏,却没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不过,你也该知道,我护着你,不是无缘无故的。”

沈月娥的心猛地一紧,知道王熙凤这是要跟她谈条件了。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几分依赖,还有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绝:“妾身明白。二奶奶是府里的主心骨,妾身能有今日,全靠二奶奶照拂。以往妾身或许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请二奶奶莫怪。”

王熙凤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你倒坦诚。我也不跟你绕圈子,你怀着林家的子嗣,这就是你的资本。只要你安分守己,顺利生下孩子,我保你在府里有一席之地,孩子也能得到应有的名分。”

“妾身谢二奶奶!”沈月娥赶紧欠了欠身,肚子的重量让她有些吃力,“妾身定然安分守己,绝不给二奶奶添麻烦。只是……”

她顿了顿,像是有些难以启齿,眼泪却又涌了上来:“只是那放火的罪名一日不洗清,妾身就一日是戴罪之身。府里的下人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背地里还说这孩子是‘不祥之人’。妾身自己受点委屈倒没什么,可这孩子是无辜的,他还没出世,怎么能承受这些非议……”

她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这次的哭不是之前的示弱,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属于母亲的哀恸。她伸手抚摸着肚子,指尖轻轻划过,像是在安慰里面的孩子。

王熙凤静静地看着她,没说话。她知道沈月娥这话是在求她帮忙洗刷罪名,可眼下没有证据,她也不能凭空替沈月娥翻案——更何况,留着这个罪名,也能更好地拿捏沈月娥。

过了片刻,王熙凤才开口,语气缓和了些:“你放心,我已经让潘金莲继续查庄头妻舅的事了。只要找到那个人,说不定就能找到证据,还你清白。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养身子,别想太多,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沈月娥抬起泪眼,看着王熙凤,眼神里满是感激:“妾身都听二奶奶的。二奶奶放心,妾身定会好好安胎,绝不辜负二奶奶的期望。”

王熙凤点了点头,又跟她说了些安胎的注意事项,才起身离去。走到门口时,她回头看了一眼沈月娥——对方正靠在软榻上,眼神落在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王熙凤轻轻勾了勾唇角:这沈月娥,倒是个聪明的,只是聪明过头,未必是好事。

(五)

潘金莲查到庄头妻舅的消息时,已经是三日后的傍晚。她的小院在府西角,偏僻却安静,院里种着几株石榴树,此刻叶子已经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

她坐在桌边,桌上摆着一盏油灯,灯芯跳动着,将她的影子映在墙上,忽明忽暗。小莲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脸色有些凝重:“姑娘,咱们的人查到,那庄头妻舅叫王二,前阵子欠了‘聚赌坊’五十两银子,赌坊的人说要卖他女儿抵债。可三日前,突然有人替他还了债,还送了他一百两银子,让他赶紧离开京城。”

“替他还债的人是谁?”潘金莲抬起头,眼神锐利。

“不知道。”小莲摇了摇头,“聚赌坊的掌柜说,是个蒙面人,穿着黑色的衣服,说话声音压得很低,听不出男女。王二拿了钱就带着女儿走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咱们的人查了城门口的登记,也没找到他的名字,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潘金莲皱起了眉,手指敲着桌子,发出“笃笃”的声响:“不对劲。王二就是个庄稼人,没什么亲戚朋友,谁会平白无故替他还五十两银子?还让他离开京城?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把他藏起来了,或者……”

她没说下去,但小莲也明白她的意思——或者,王二已经被人灭口了。

“姑娘,要不要再派人去查?”小莲问道。

“查,怎么不查。”潘金莲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茶已经凉了,“让咱们在城外的人也动起来,重点查那些偏僻的村镇,王二带着个女儿,肯定走不远。另外,再去查查聚赌坊的后台,看看跟府里有没有关系。”

小莲应声要走,又被潘金莲叫住:“等等,还有件事。你去给揽月轩送个信,跟沈姨娘说,王二的事有蹊跷,让她再等等,别着急。另外,跟她说,咱们的人查到,庄子起火前,有官面上的人去见过庄头,让他‘安分些’,具体是谁还没查到。”

小莲愣了一下:“官面上的人?难道这事还牵扯到官府了?”

“不好说。”潘金莲摇了摇头,“这潭水比咱们想的要深。让沈姨娘小心点,别跟邢夫人硬碰硬,也别太依赖王熙凤,谁知道王熙凤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小莲点了点头,赶紧去了。

沈月娥收到消息时,正在吃晚饭。桌上摆着三菜一汤,清炒时蔬、清蒸鲈鱼、红枣炖鸡汤,还有一碗小米粥,都是太医说适合孕妇吃的。她看着纸条上的字,手指慢慢攥紧,纸条的边缘被她捏得发皱。

“官面上的人……”她低声呢喃,心里忽然想起一件事——上个月林老爷跟知府大人一起吃过饭,回来时还说知府最近在查“私盐”的事,难道庄子的火跟私盐有关?

就在这时,翠儿悄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用油纸包裹的小纸条,比巴掌还小,薄得像一片叶子。她走到沈月娥身边,压低声音:“姨娘,这是沈青少爷让人送来的,说是用暗语写的。”

沈月娥赶紧接过,小心翼翼地打开油纸包。纸条上的字是用炭笔写的,只有一行:“妻舅恐灭口,正全力寻,兄安,勿念。”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兄长也在查王二的事,而且还知道王二有危险!这说明兄长已经查到了一些线索,或许很快就能找到王二。

沈月娥把纸条凑到油灯前,慢慢烧了,灰烬落在地上,被她用脚轻轻碾散。她抬起头,看向窗外的夜色——月色很淡,却足够照亮前路。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王二是解开谜团的关键,必须尽快找到他。

(六)

接下来的几日,揽月轩异常安静。周婆子四人守得极严,别说邢夫人院里的人,就连府里其他院子的丫鬟婆子,也不许靠近半步。沈月娥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院子里散步,偶尔看看书,日子过得平静却也压抑。

她知道,这种平静是暂时的。王熙凤的庇护、老太太的关照,都像是空中楼阁,一旦没有了“孩子”这个筹码,这些庇护就会瞬间崩塌。她必须找到证据,洗刷自己的罪名,还要为孩子铺一条更稳的路。

这日午后,她正在院子里散步,踩着回廊上的青石板,一步一步走得很慢。肚子越来越大,走一会儿就觉得累,翠儿赶紧搬来一张竹椅,让她坐下休息。

“姨娘,您看,这腊梅快开了。”翠儿指着院角的腊梅树,枝头已经冒出了小小的花苞,“等开了花,院子里就香了。”

沈月娥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是啊,等花开了,天气也就冷了。”

就在这时,潘金莲的丫鬟小莲又来了,这次她没进来,只是在院门口跟周婆子说了几句话,周婆子便拿着一张纸条进来了:“姨娘,潘姑娘让人送来的信。”

沈月娥赶紧接过,纸条上的字很潦草,显然是急着写的:“查到王二踪迹,在城外三十里的李家村,明日午后去接,需派人接应。”

她的心跳一下子加快了——终于找到王二了!只要找到王二,就能知道庄子起火的真相,洗刷自己的罪名。

沈月娥赶紧让翠儿去给王熙凤送信,说有重要的事要跟她商量。翠儿刚走,她就又收到了沈青的消息,还是一张小纸条:“明日午后,李家村,需小心,恐有埋伏。”

埋伏?沈月娥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看来幕后黑手已经知道王二的下落了,想在他们找到王二之前灭口。

她赶紧又写了一张纸条,让小莲带给潘金莲,告诉她明日去李家村时一定要多带些人手,小心埋伏。小莲点头应下,匆匆走了。

沈月娥坐在竹椅上,看着院角的腊梅花苞,心里五味杂陈。明日就是关键了,成则洗刷罪名,败则万劫不复。她伸手抚摸着肚子,轻声说:“孩子,明日咱们就有希望了,你一定要跟娘一起坚持住。”

夜里,揽月轩格外安静,只有巡夜婆子的脚步声偶尔传来,从远到近,又从近到远。沈月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明日的事。她怕有埋伏,怕王二出事,更怕自己和孩子再次陷入危险。

就在她半梦半醒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极其轻微的鸟鸣声。不是苏十三常用的“两短一长”,也不是潘金莲的“三长两短”,而是“三短一长”,重复了两次。

她猛地坐了起来,不顾肚子的不适,眼神里满是震惊——这是她和兄长沈青小时候约定的暗号,只有在万分紧急、关乎性命的时候才会使用!

兄长那边出事了?还是找到了什么重要的证据?

沈月娥赶紧叫翠儿:“翠儿,快起来,去看看院外是不是有人!”

翠儿揉着眼睛起来,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人压低声音喊:“快,跟我走,沈少爷出事了!”

沈月娥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兄长真的出事了!

她顾不上穿鞋子,赤着脚就往门口跑,翠儿赶紧扶住她:“姨娘,您慢点,小心肚子!”

沈月娥推开翠儿的手,声音带着颤抖:“快,开门,我要去看看!”

周婆子听到动静,赶紧过来开门,门口站着一个穿着夜行衣的男子,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姨娘,我是沈少爷的手下,沈少爷在李家村被人埋伏了,让我来请您赶紧去接应!”

沈月娥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看着男子,又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心里一片混乱——去,怕自己和孩子出事;不去,兄长就危险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像是有很多人朝着揽月轩赶来。

男子脸色一变:“不好,是追兵!姨娘,您快跟我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沈月娥看着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又看了看男子,深吸一口气:“走,我跟你走!”

她知道,这次她没有退路了。无论是为了兄长,还是为了自己和孩子,她都必须去李家村,找到王二,揭开真相。

翠儿赶紧拿了一件厚披风,披在沈月娥身上,又找了一双软底鞋给她穿上。沈月娥跟着男子,从揽月轩的后门悄悄离开,消失在夜色中。

巡夜的婆子还在往前走,丝毫没察觉到,她们守护的姨娘,已经离开了揽月轩,朝着未知的危险走去。

夜色更浓了,李家村的方向,隐约传来了厮杀声,像是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本集完)

第75集《产婆奶娘争夺战》简单内容提示:

沈月娥的孕期进入最后阶段,府中开始为她筹备生产事宜,最关键的就是确定接生产婆和未来奶娘的人选。邢夫人、王熙凤乃至其他势力都试图安排自己人担任这两个关键角色,以便控制沈月娥的生产过程或孩子出生后的养育。围绕产婆和奶娘的选择,各方明争暗斗,推荐的人选背景复杂,可能被收买或本身就是眼线,沈月娥的生产安全面临巨大威胁。沈月娥必须在各方压力下,竭力争取选择相对可靠、至少不被某一方完全控制的产婆和奶娘,或利用各方矛盾达成平衡。最终确定的产婆和奶娘会是谁的人?沈月娥能否在这场争夺战中为自己和孩子赢得一丝安全保障?生产过程中会否发生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