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80集:临盆在即氛围紧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80集:临盆在即氛围紧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05:22:07 来源:源1

第80集:临盆在即氛围紧(第1/2页)

(一)

霜降过后,林府的清晨总裹着一层薄薄的霜气,青砖地上泛着冷白的光,连廊下挂着的灯笼,都像是被冻得没了往日的暖意。沈月娥抱着刚喂完奶的麟儿,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看着翠儿用银剪子小心翼翼地修剪烛芯——自从那日发现袖口的蓝晶粉后,揽月轩里所有入口的食物、接触皮肤的衣物,都要经翠儿或常嬷嬷亲自查验,连烛台这种不起眼的物件,都要每日检查是否被动过手脚。

“姨娘,您瞧这霜,比昨日还厚些。”翠儿放下剪子,指着窗外的地面,“听雪轩那边的丫鬟说,潘姨娘今早还在院里散步,说是太医让多走动,有助于生产。”

沈月娥低头看着怀中熟睡的麟儿,小家伙的脸颊比刚出生时圆润了些,呼吸也平稳了许多,只是耳廓上那层细软的胎毛还没褪,透着几分脆弱。她轻轻用指腹蹭了蹭孩子的脸颊,心中却想起昨夜常嬷嬷偷偷来报的消息——王熙凤前几日调了四个心腹婆子去听雪轩,说是“加强守备”,实则是把听雪轩的外围都换成了自己人,连潘金莲身边伺候的小丫鬟,都要由这几个婆子“盯着”做事。

“王熙凤这是怕潘金莲背后的人动手?”沈月娥轻声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常嬷嬷当时坐在暗处,手里的铜手炉暖得发烫,声音压得极低:“二奶奶是怕邢夫人抢先拉拢潘姨娘,更怕潘姨娘生产时出岔子——毕竟潘姨娘背后是司礼监,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林府可担待不起。她还特意找了吴妈妈,让吴妈妈生产时多留意,若是有异常,第一时间跟她禀报,绝不能让旁人插手。”

沈月娥当时没说话,只觉得这深宅里的每一步都踩着算计。潘金莲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像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邢夫人想借她制衡王熙凤,王熙凤想控住她防着意外,连老太太都每日让鸳鸯去听雪轩问安,生怕这桩“宫里沾边”的事出纰漏。

正想着,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是平儿来了。她穿着一身豆绿色的比甲,手里捧着一个锦盒,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月姨娘,二奶奶让我给您送些东西来——这是江南新贡的云锦,说是给麟儿做周岁礼服的;还有这盒人参膏,是太医特意配的,您产后身子虚,每日吃一勺,能补气血。”

沈月娥让翠儿接过锦盒,客气地谢了平儿,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平儿的袖口——那里沾着一点墨渍,像是刚处理完账目。“劳二奶奶费心了,也多谢平儿姑娘跑一趟。”她顿了顿,状似随意地问道,“听雪轩那边近日还好?潘姨娘的胎象还稳吗?”

平儿端起翠儿递来的茶,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潘姨娘胎象倒是稳,就是性子偏静,每日除了散步就是在屋里看书,二奶奶怕她闷得慌,还让人送了些话本过去。只是邢夫人那边,总爱往听雪轩跑,前日还送了一匣子东珠,说是给未出世的孩子做长命锁的,排场大得很。”

沈月娥心中了然——邢夫人这是在明着示好,想让潘金莲记着她的情分。而王熙凤送云锦、人参膏,既是拉拢她,也是在提醒她:麟儿的前程、她的地位,都攥在王熙凤手里。

平儿坐了片刻,又说了些安胎的注意事项,便起身告辞了。看着平儿离去的背影,沈月娥轻轻叹了口气——潘金莲的生产,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她和麟儿,不过是这场战场边缘,随时可能被波及的棋子。

(二)

邢夫人往听雪轩送东珠的事,不出半日就传遍了内宅。当日下午,邢夫人便带着王善保家的去了荣安堂,说是给老太太送新晒的菊花,实则是想在老太太面前“敲打”王熙凤。

荣安堂的暖阁里,老太太正靠在铺着貂皮褥子的太师椅上,手里捻着一串沉香念珠,鸳鸯在旁边给她剥橘子。邢夫人一进门,就笑着上前:“老太太,您瞧我给您带什么来了——这是庄子上刚晒好的杭白菊,用冰糖煮水喝,清热明目,最适合这个季节了。”

老太太眼皮都没抬,只淡淡“嗯”了一声:“有心了,放下吧。”

邢夫人却没走,反而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状似无意地提起:“老太太,昨儿我去看潘姨娘,见她屋里的丫鬟都还是原来带来的,虽说机灵,可毕竟是外府来的,不懂咱们府里的规矩。如今潘姨娘临盆在即,身边伺候的人可得细心些,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咱们可没法向宫里的那位交代。”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王熙凤安排的人手不够,得让她邢夫人插人。

老太太捻念珠的手顿了一下,抬眼看向邢夫人:“凤哥儿不是已经派了四个婆子去听雪轩了?还有吴妈妈,是她亲自选的产婆,经验丰富,怎么会出差错?”

“话是这么说,可架不住人多手杂啊。”邢夫人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昨儿我见听雪轩里负责煎药的婆子,竟是府里厨房刚调来的,连药材的药性都分不清,若是给潘姨娘煎错了药,可怎么好?我想着,不如让我身边的张妈妈去帮忙,张妈妈在府里待了二十多年,煎药、伺候月子都是一把好手,有她在,也能让潘姨娘安心些。”

这话刚说完,暖阁的门就被推开了,王熙凤端着一个描金托盘走进来,托盘里放着一碗刚炖好的燕窝羹。她像是没听见邢夫人的话,笑着上前:“老太太,这是厨房刚炖好的燕窝,加了您爱吃的莲子,您快尝尝。”

老太太接过燕窝羹,用银勺舀了一口,才看向邢夫人和王熙凤,语气带着几分不耐:“你们俩的心思,我还不知道?一个想往听雪轩塞人,一个怕人抢了功劳,吵来吵去,像什么样子!”

邢夫人脸色一白,刚想辩解,就被老太太打断:“潘姨娘是客居,又是双身子,最忌折腾。产婆就用吴妈妈,凤哥儿安排的四个婆子也留下,负责外间的杂事;邢氏你若是不放心,就派你那个张妈妈去听雪轩外间帮忙,负责煎药、送水,不得进产房半步——这样总行了吧?”

老太太都发话了,邢夫人和王熙凤自然不敢反驳。邢夫人心里虽不乐意,却也只能点头应下;王熙凤则笑着谢了老太太,心里却松了口气——至少产房里的事,还在她的掌控之中。

消息传到揽月轩时,沈月娥正在给麟儿换尿布。翠儿一边帮着递尿布,一边说:“姨娘,您是没瞧见邢夫人当时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像个调色盘似的!二奶奶倒是沉得住气,老太太说完,她还笑着给邢夫人递茶,气得邢夫人没喝就走了。”

沈月娥听着,却没什么笑意。她知道,老太太这是在和稀泥,表面上平衡了双方,实则是把矛盾压了下去。邢夫人绝不会甘心只派一个张妈妈在外间,王熙凤也不会放松对听雪轩的监视,这场暗斗,只会在潘金莲生产前,变得更加激烈。

她低头看着麟儿,小家伙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小手还无意识地抓着她的衣襟。沈月娥的心突然一紧——若是潘金莲生下健康的儿子,老太太和老爷会不会更看重那个孩子?麟儿这个“庶长子”的身份,还能保住多少分量?她之前盘算的“抱子求存”,会不会因为潘金莲的孩子,变得一文不值?

(三)

潘金莲来揽月轩的那日,天阴得厉害,像是要下雪。沈月娥刚把麟儿哄睡着,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丫鬟的通报——“潘姨娘来了”。

她赶紧让翠儿整理了一下衣襟,自己则靠在软榻上,摆出一副刚歇下的样子。没过多久,潘金莲就扶着丫鬟的手走了进来,身上穿着一件石青色的织金锦袍,领口绣着暗纹的缠枝莲,腹部高高隆起,走路时需要小心翼翼地挺着腰,却依旧难掩那份从容的气度。

“姐姐这揽月轩,倒是比我那听雪轩暖和些。”潘金莲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丫鬟立刻递上一个暖手炉,她接过暖手炉,放在膝上,目光落在床榻边的摇橹上,“麟儿睡着了?瞧这小模样,真是招人疼。”

沈月娥笑了笑,让翠儿给潘金莲倒了杯温茶:“小孩子嗜睡,刚喂完奶就睡熟了。妹妹临盆在即,怎么不在听雪轩歇着?这天阴得厉害,路上滑,若是摔着了可怎么好。”

“在屋里待得久了,闷得慌。”潘金莲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却不经意地扫过窗外——廊下站着两个穿灰布袄的婆子,是王熙凤派来的,正低头窃窃私语,时不时往屋里瞟一眼。她放下茶杯,声音压得低了些:“姐姐生产时,身边可有信得过的人?我这几日总觉得心里发慌,夜里总做噩梦,梦见有人在我床边晃悠,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

沈月娥的心猛地一跳。潘金莲这话,是在试探她,还是真的感觉到了危险?她想起自己袖口的蓝晶粉,想起那个被邢夫人安插的张妈,语气也变得谨慎起来:“妹妹多心了。听雪轩现在守得那么严,二奶奶又派了四个婆子看着,谁还敢在你身边动手?许是你临盆在即,心思重了些。”

潘金莲嗤笑一声,那笑声轻得像一阵风,却带着几分嘲弄:“姐姐说得是。可有些时候,最该防的不是外面的人,是身边的‘自己人’。”她拿起桌上的蜜饯盒子,捏了一颗梅子放进嘴里,酸得眯了眯眼睛,“我那屋里的小丫鬟,前几日给我送点心时,不小心掉了个帕子,我捡起来一看,帕子角上沾着点黄色的粉末——后来问了太医,才知道那是‘落胎草’磨成的粉,沾在食物上,吃多了会让胎动不安。”

沈月娥的脸色瞬间变了。落胎草是剧毒之物,潘金莲身边竟然出现了这种东西?是邢夫人干的,还是王熙凤的手笔?

“妹妹后来怎么处理的?”沈月娥急切地问道。

潘金莲却摆了摆手,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还能怎么处理?把那丫鬟打发去了庄子上,说是家里有事。我这人不爱惹麻烦,只要不真的伤了我和孩子,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沈月娥的脸上,眼神里带着几分深意,“可若是真的动了杀心,那我也不是软柿子——姐姐说,是不是这个理?”

沈月娥看着潘金莲那双看似温和却藏着锐利的眼睛,突然明白过来——潘金莲根本不是在向她诉苦,而是在向她传递一个信号:她不是任人拿捏的沈月娥,她有能力保护自己,也有能力对付那些想害她的人。而这番话,或许也是在试探她的立场——在这场纷争里,她沈月娥,到底是敌是友?

“妹妹说得是。”沈月娥避开潘金莲的目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掩饰住心中的慌乱,“咱们现在都是双身子的人,最重要的是护住自己和孩子,别的事,能忍就忍。”

潘金莲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聊起了麟儿的日常,比如孩子每日喝多少奶、夜里醒几次,语气亲热得像是真的关心。可沈月娥知道,这场看似寻常的闲聊背后,藏着无数的试探与算计。

直到潘金莲离开,沈月娥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满是冷汗。她靠在软榻上,看着窗外渐渐飘落的细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潘金莲比她想象的还要不简单,这场围绕着生产的争斗,只会比她生产时,更加凶险。

(四)

潘金莲临产前三天,府里出了第一件“小事”——负责听雪轩日常采买的小管事周顺,被查出克扣了供给潘金莲的食材。

周顺是府里的家生奴才,父亲曾是林老爷身边的小厮,后来因病去世,林老爷念及旧情,让周顺做了采买小管事,负责内宅几个院子的日常用度。按说他不该有这么大的胆子,可偏偏有人在他采买的燕窝里,发现了掺进去的劣质银耳;给潘金莲安胎用的阿胶,也被换成了普通的驴皮胶,甚至还有些药材,已经过了保质期。

这事是王熙凤派去的婆子发现的。那婆子叫刘妈,是王熙凤娘家带来的人,心细如发。那日她去厨房查验给潘金莲炖的安胎汤,发现燕窝的颜色不对,仔细一看,才发现里面掺了不少银耳,当即就把周顺叫了过来。

周顺一开始还想狡辩,说“是供货商发错了货”,可刘妈早就查了他的账册——账上记的是“上等燕窝十两”,可实际采买的,却是“中等燕窝五两,银耳五两”,剩下的银子,都进了周顺自己的腰包。

王熙凤得知消息后,立刻让人把周顺绑了起来,带到外院的议事厅处置。她坐在主位上,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周顺,语气冷得像冰:“周顺,你在府里待了多少年?老爷待你不薄,你竟敢克扣潘姨娘的安胎食材——你可知潘姨娘的身份?若是出了什么事,别说你,就是整个林家,都担待不起!”

周顺吓得连连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二奶奶饶命!奴才一时糊涂,是奴才鬼迷心窍,求二奶奶再给奴才一次机会!”

“机会?”王熙凤冷笑一声,“你克扣食材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机会?来人,打二十板子,发卖到三千里外的庄子上,永世不得回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0集:临盆在即氛围紧(第2/2页)

手下的婆子立刻上前,把周顺拖了出去,不一会儿,外面就传来了周顺凄厉的惨叫声。

处置完周顺,王熙凤又让人把厨房的管事、采买的供货商都查了一遍,最后以“监管不力”为由,撤了厨房管事的职,换了自己的心腹接管。表面上看,这是一场简单的“整治贪腐”,可沈月娥却觉得不对劲——周顺虽然贪财,却一向胆小,怎么敢克扣潘金莲这种“特殊身份”的人的食材?而且偏偏在潘金莲临产前三天被发现,未免太过巧合。

“姨娘,您说这周顺,会不会是被人推出来的?”翠儿一边给麟儿换衣服,一边问道,“我听外院的小厮说,周顺的母亲前几日得了重病,需要一大笔银子治病,会不会是有人故意用银子引诱他,让他克扣食材,然后再揭发他,好趁机换掉厨房的人?”

沈月娥点了点头,心中也是这么想。能做到这一步的,要么是王熙凤——借周顺的事,清洗厨房的人手,把听雪轩的饮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要么是邢夫人——故意让周顺犯错,让王熙凤处置他,再借此说王熙凤“管理不善”,趁机安插自己的人。可到底是谁,她却猜不出来。

这事还没平息,第二件“意外”就发生了。

负责给潘金莲送安神茶的婆子,是邢夫人派去的张妈。那日傍晚,张妈端着安神茶走进听雪轩的内室,刚走到潘金莲身边,突然“脚下一滑”,手里的茶碗脱手而出,滚烫的茶水朝着潘金莲的肚子泼去!

幸好潘金莲身边的贴身丫鬟春桃反应快,一把扑过去挡在潘金莲身前,滚烫的茶水全泼在了春桃的手背上,瞬间起了一片红肿的水泡。春桃疼得眼泪都掉了下来,却还是强忍着没喊出声。

张妈吓得脸都白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潘姨娘饶命!奴才不是故意的!奴才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才摔了一跤!”

潘金莲看着春桃红肿的手背,脸色沉了下来,却没立刻发作,只是让另一个丫鬟去请太医,然后才冷冷地看着张妈:“起来吧,既然腿脚不利索,就别在我这里伺候了,回邢夫人院里去吧。”

张妈还想辩解,却被潘金莲身边的另一个丫鬟架了出去。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王熙凤耳朵里。她赶来听雪轩时,太医刚给春桃敷完药。王熙凤看着春桃手背上的水泡,又看了看潘金莲阴沉的脸色,立刻就明白了——张妈这哪是“腿脚不利索”,分明是故意的!只是不知道是邢夫人的意思,还是张妈自己想邀功。

“潘姨娘,让你受惊吓了。”王熙凤坐在潘金莲对面,语气带着几分歉意,“是我没考虑周全,让这种手脚不干净的人来伺候你。我已经让人把张妈撵去庄子上了,以后听雪轩的事,都由我派来的人负责,绝不会再出这种事。”

潘金莲笑了笑,语气却没什么温度:“二奶奶费心了。只是我这心里,倒是越发不踏实了——总觉得这听雪轩里,到处都是眼睛,到处都是陷阱。”

王熙凤没接话,只是心里越发警惕。她知道,邢夫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而潘金莲背后的势力,也绝不会看着她出事。这场围绕着生产的暗斗,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五)

潘金莲发动的那一夜,沈月娥几乎一夜未眠。

前半夜,她还在给麟儿喂奶,听着院外巡逻婆子的脚步声,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月色,心里总觉得不安。翠儿说,听雪轩那边的灯亮了一整晚,丫鬟们进进出出,像是在准备什么。常嬷嬷也来报,说王熙凤傍晚就去了听雪轩,一直没离开,连晚饭都是在听雪轩吃的。

“姨娘,您别担心了,潘姨娘身边有吴妈妈,还有二奶奶盯着,不会出事的。”翠儿给沈月娥端来一杯温牛奶,“您产后身子虚,要是再熬夜,会垮掉的。”

沈月娥接过牛奶,却没喝,只是看着怀中熟睡的麟儿。她想起自己生产时的情景,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那种随时可能一尸两命的恐惧,至今还历历在目。潘金莲现在,是不是也在经历着同样的痛苦?

“翠儿,你说……潘姨娘会顺利生下孩子吗?”沈月娥轻声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复杂。

翠儿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肯定会的!吴妈妈经验那么丰富,二奶奶又安排得那么周全,潘姨娘一定会平安生下小主子的。”

沈月娥没说话,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她既希望潘金莲平安,免得府里再生波澜;又隐隐担心,若是潘金莲生下健康的儿子,麟儿的处境会更加尴尬。她甚至有些自私地想,若是潘金莲生的是女儿,或许这场争斗,能平息一些。

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丫鬟的惊呼:“潘姨娘发动了!见红了!羊水也破了!吴妈妈让赶紧准备产房!”

沈月娥猛地坐直了身子,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来了,该来的,还是来了。

她抱着麟儿,走到窗边,掀开一条窗缝,朝着听雪轩的方向望去。那里灯火通明,人影幢幢,丫鬟和婆子们拿着各种东西跑进跑出,连空气里,都像是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没过多久,又传来消息——林老爷已经去了外书房等候,老太太也起了床,在小佛堂里诵经,祈求潘金莲母子平安。

沈月娥靠在窗边,看着听雪轩方向的灯火,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一样。她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隐约的呼痛声,那声音断断续续,时高时低,像是在挣扎,又像是在忍耐。她知道,那是潘金莲的声音。

翠儿在旁边看着,忍不住说:“姨娘,咱们回床上歇着吧,这里冷,别冻着麟儿。”

沈月娥摇了摇头,目光依旧盯着听雪轩的方向:“再等等,我想知道……她到底能不能平安。”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原本喧嚣的听雪轩,突然变得安静下来,连呼痛声都消失了。沈月娥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这种安静,比之前的喧嚣更让人恐惧。

就在她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听雪轩里突然传出一阵混乱的声响,夹杂着丫鬟尖锐的惊呼和吴妈妈急促的指令:“快!拿参片来!按住潘姨娘!别让她乱动!”

紧接着,一声凄厉的、不似人声的惨叫,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直直地传到了揽月轩。

沈月娥猛地攥紧了窗棂,指甲几乎要嵌进木头里,心跳得像擂鼓。那声惨叫……是潘金莲的!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姨娘,您怎么了?”翠儿见她脸色惨白,赶紧扶住她。

沈月娥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丫鬟的哭腔:“月姨娘!不好了!听雪轩出大事了!”

她赶紧让翠儿打开门,只见王熙凤身边的小丫鬟小红连滚爬爬地跑进来,头发散乱,衣服上沾着泥点,脸上满是泪水:“月姨娘!潘姨娘她……她血崩了!吴妈妈让立刻去请叶郎中!说是……说是恐怕母子难保!”

“血崩?”沈月娥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若不是翠儿扶住她,差点摔倒在地。她看着小红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潘金莲,终究还是没能躲过这场算计。而这场血崩的背后,到底是谁下的手?是邢夫人?是王熙凤?还是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潘金莲背后的势力?

窗外的天色已经亮了,可林府的上空,却像是被一层厚厚的乌云笼罩着,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沈月娥知道,潘金莲的血崩,绝不会是结束,而是一场更大风暴的开始。而她和麟儿,又该如何在这场风暴中,保住自己的性命?

(六)

小红带来的消息,像一颗炸雷,在揽月轩里炸开。翠儿吓得脸色惨白,手里的帕子都掉在了地上;守在院外的常嬷嬷也赶紧跑进来,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小红,你说的是真的?潘姨娘真的血崩了?叶郎中呢?二奶奶怎么说?”

小红抹了把眼泪,断断续续地说:“是真的!吴妈妈说潘姨娘的血止不住,已经用了三碗参汤了,还是没用!二奶奶已经让人去请叶郎中了,可叶郎中住得远,怕是来不及了……老太太已经去听雪轩了,老爷也从书房赶过去了,府里现在乱成一团!”

沈月娥扶着窗台,慢慢站稳身子。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她必须弄清楚,潘金莲血崩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阴谋。

“小红,你在听雪轩待着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什么异常?比如谁给潘姨娘送过东西,或者谁进过产房?”沈月娥问道,语气尽量平稳。

小红想了想,摇了摇头:“没有……产房里只有吴妈妈和两个稳婆,外间只有二奶奶和几个婆子。不过……不过我好像看到邢夫人院里的王善保家的,在听雪轩的后门晃悠,不知道在干什么。”

王善保家的?沈月娥的心猛地一沉。邢夫人果然没闲着!难道潘金莲的血崩,和邢夫人有关?

“常嬷嬷,你现在就去听雪轩,想办法打听一下,潘姨娘血崩前,有没有吃过什么东西,或者用过什么药。”沈月娥立刻吩咐道,“记住,别让人发现你,尤其是邢夫人和二奶奶的人。”

常嬷嬷点了点头,立刻转身出去了。

翠儿扶着沈月娥回到软榻上,担心地说:“姨娘,您别太着急了,常嬷嬷会打听清楚的。您现在身子还没恢复,要是再动气,会伤着自己的。”

沈月娥看着怀中熟睡的麟儿,小家伙似乎被外面的动静吵醒了,皱了皱眉头,又继续睡了过去。她轻轻拍着孩子的背,心里却乱如麻——若是潘金莲真的母子难保,邢夫人会不会把责任推到王熙凤身上?王熙凤会不会反过来报复邢夫人?而她和麟儿,夹在中间,又该如何自处?

没过多久,常嬷嬷就回来了,脸色比去的时候还要凝重。她走到沈月娥身边,压低声音说:“姨娘,老奴打听清楚了。潘姨娘血崩前,喝了一碗张妈之前煎的安神茶——就是那个被撵走的张妈,她走之前,把安神茶交给了听雪轩的小丫鬟,说是‘特意给潘姨娘准备的,有助于睡眠’。潘姨娘没多想,就喝了,结果没过半个时辰,就开始血崩。”

“张妈?”沈月娥的眼睛瞬间睁大,“她不是已经被撵去庄子上了吗?怎么还能给潘姨娘送安神茶?”

“老奴听听雪轩的丫鬟说,张妈是偷偷回来的,说是‘忘了拿自己的东西’,趁人不注意,把安神茶交给了小丫鬟,然后就跑了。”常嬷嬷叹了口气,“现在二奶奶已经让人去追张妈了,可能不能追上,还不知道。邢夫人那边,却说自己不知道张妈的事,还说张妈是‘私自回来的,与她无关’。”

沈月娥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真相已经很明显了——张妈是邢夫人派来的,那碗安神茶里,肯定加了能让人血崩的东西!邢夫人为了除掉潘金莲,竟然用了这么狠毒的手段!

“姨娘,现在怎么办?”翠儿看着沈月娥,眼里满是恐惧,“若是二奶奶查到是邢夫人干的,肯定会跟邢夫人撕破脸,府里就彻底乱了!”

沈月娥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现在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等叶郎中来了,看看潘姨娘能不能保住性命;等二奶奶查到证据,看看她会怎么处置邢夫人。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看好麟儿,别让他被这场风**及。”

她知道,这场围绕着潘金莲生产的争斗,已经彻底爆发了。而她和麟儿,只能在这场风波中,小心翼翼地活下去,等待着风暴过去的那一天。

窗外的阳光渐渐升起,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可揽月轩里的气氛,却依旧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沈月娥抱着麟儿,坐在窗边,看着听雪轩方向来来往往的人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本集完)

第五卷《麟儿降世·风波再度起》

第81集《九死一生产官哥》简单内容提示:

潘金莲遭遇严重血崩,生命垂危,叶郎中与吴妈妈全力抢救,情况万分危急,听雪轩内一片混乱。经过艰难抢救,潘金莲九死一生,最终产下一子,但孩子因母体失血过多而先天不足,比沈月娥之子更为孱弱。血崩原因成谜,是意外还是人为?王熙凤、邢夫人乃至潘金莲自己带来的人都有嫌疑,各方互相猜忌,局势更加复杂。潘金莲产子后身体垮塌,短期内难以理事,其背后势力可能因此被激怒或重新布局。林府后宅格局因这两个先后降生、皆体弱的庶子而面临新一轮洗牌。潘金莲能否度过危险期?官哥儿能否存活?血崩真相究竟如何?这将如何影响沈月娥及其子的处境?王熙凤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