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17集:街头偶遇起色心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17集:街头偶遇起色心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9 来源:源1

第17集:街头偶遇起色心(第1/2页)

武家小院的晨光,总带着股挥之不去的滞涩。土坯墙缝里钻出来的野草沾着露水,却蔫头耷脑的,像是被这院子里的压抑气裹住了。墙角那棵老槐树的叶子落了一地,没人扫,被风吹得在青石板上打旋,偶尔卡在武大郎那副炊饼担子的竹缝里——担子上还沾着昨夜的面粉,泛着白,竹编的纹路里积了灰,显得格外破败。

空气像凝固的浆糊,粘在人皮肤上,闷得人喘不过气。

武松被潘金莲那句问话钉在原地,指尖下意识地抠着腰间的旧布带——那布带是娘生前织的,洗得发脆,边缘都起了毛。他不敢看潘金莲的眼睛,只敢把目光飘向墙角的稻草堆,稻草堆上还搭着他上次打老虎时穿的旧鞋,鞋尖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的麻线。

“劳……劳嫂嫂挂心。”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沙哑得厉害,喉咙发紧,连咽口唾沫都觉得疼,“昨夜……昨夜衙门确有紧急公务,回来路上……不慎跌了一跤,无甚大碍。”

这话一出口,他自己都觉得虚。紧急公务?县衙里的公务他比谁都清楚,昨夜根本没派差事;跌了一跤?额角那道伤是撞在石狮上的,深可见骨,哪是“跌一跤”能解释的?还有身上这件赵府的粗布衣,虽然已经换下来了,可袖口的皂角香还没散,万一被潘金莲闻见,更是说不清。

他能感觉到潘金莲的目光落在他额角的伤口上,那目光像根细针,扎得他头皮发麻。他赶紧侧过身,用肩膀挡住伤口,左手不自觉地往后背藏——那里还沾着点赵府锦被的丝线,是方才换衣服时不小心勾上的。

潘金莲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一下,眸子里飞快地掠过一丝讥诮,像冰碴子划过水面。她当然不信,可她没戳破——武松的慌乱太明显了,眼底的血丝、攥紧布带的手、飘来飘去的目光,全是破绽。她倒要看看,他能瞒多久。

“哦,是这样。”她拖长了尾音,声音平淡得像在说天气,弯腰去收拾桌上的粥碗。碗沿结着一层白花花的粥皮,她用手指抠了一下,指甲缝里沾了粥渣,心里的烦躁又多了几分。她把碗摞起来,“哐当”一声,磕在桌角上,声音在安静的院子里格外刺耳。

武松像被针扎了一下,猛地往后退了一步,差点撞在身后的柴堆上。“嫂嫂忙,我……我回屋歇着了。”他说完,几乎是逃着往厢房跑,脚步踉跄,连门槛都差点绊倒。

“砰”的一声,厢房门被死死关上,像是要把所有的质疑和尴尬都关在门外。武松背靠着门板,冷汗顺着脊梁往下淌,浸湿了旧短打的后背。他能听见自己的心跳,“砰砰”的,像要撞开肋骨。

他走到床前,把赵府的粗布衣拿出来——衣服叠得整齐,是赵府丫鬟叠的,针脚都对齐了。他盯着衣服看了半晌,心里又愧又乱,抓起衣服就往床底下的箱笼里塞,塞得很深,还压上了几件旧棉衣,像是要把昨夜的记忆全埋起来。

箱笼是爹留下的,木头都裂了缝,锁早就坏了,用根麻绳系着。他系麻绳的时候,手指碰到了箱底的一把旧刀——是爹当年砍柴用的,锈迹斑斑。他想起爹常说的“做人要坦荡”,心里更不是滋味,狠狠捶了一下箱笼,箱笼发出“咚咚”的闷响,震得上面的灰尘往下掉。

额角的伤口又开始疼,他从桌上拿起那袋剩了小半的金疮药,打开纸包,里面的药粉已经潮了,结成了小疙瘩。他用手指捏了点,往伤口上撒,药粉碰到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眼泪都快出来了——不是因为疼,是因为委屈,是因为羞耻,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堆烂摊子。

而主屋里的潘金莲,在武松关上门的瞬间,脸上的平淡就碎了。她把粥碗重重放在灶台上,碗里的凉粥溅出来,洒在灶台上的黑灰里,像一朵难看的白花。她盯着灶台上的破铁锅,锅底的烟垢厚得能刮下来,心里的怨毒像野草一样疯长。

武松在撒谎。他昨夜一定去了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人,不然不会伤得那么重,不会换了衣服,更不会那么慌乱。还有郓哥,还有武大郎,还有那碗下了药的酒……所有的事都拧在一起,像一团乱麻,绕得她心口发疼。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看着外面的街道。街上已经有了行人,卖菜的王婶挑着担子走过,担子上的青菜沾着露水,王婶一边走一边喊:“新鲜的青菜,一文钱一把!”挑水的李大叔扛着水桶,脚步匆匆,水桶晃悠着,水洒在地上,留下一串湿痕。

这些寻常的烟火气,此刻却让她觉得窒息。她不想待在这破院子里,不想看着武大郎的炊饼担子,不想闻着灶台上的油烟味。她需要透口气,哪怕只是站在门口,看看外面的天。

她捋了捋鬓边的碎发——昨夜没睡好,头发有点乱,用一根木簪别着,木簪是武大郎去年给她买的,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她走到院门口,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倚在门框上,目光空茫地望着街道尽头。

阳光有点晃眼,她微微眯起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风一吹,鬓边的碎发飘起来,蹭在脸颊上,有点痒。她下意识地攥着衣角,粗布的衣角磨得手指发疼,可她没松手——这动作能让她稍微平静点。

她的脸色还有点苍白,是昨夜折腾的,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却更添了几分我见犹怜的意味。荆钗布裙,没涂脂粉,可皮肤是天生的细腻,眉眼是天生的妩媚,哪怕只是倚在破门框上,也像株被风雨打蔫了的海棠,憔悴里透着难掩的艳色。

街对面的馄饨摊冒着热气,摊主张老汉正用勺子搅动锅里的馄饨,白花花的馄饨在汤里翻滚。几个小孩围着摊前,吵着要吃馄饨,张老汉笑着给他们盛,勺子碰撞碗沿的声音飘过来,带着点烟火气。

潘金莲看着这一切,心里却空落落的。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张大户家,虽然是丫鬟,却也穿得干干净净,还能跟着张大户的女儿读书写字,哪像现在,天天围着灶台转,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就在这时,街道那头传来一阵喧闹的脚步声,还有男子的说笑声,打破了这份平静。

为首的人,穿一件宝蓝色的绸缎直裰,料子是上好的杭绸,阳光照在上面,泛着柔和的光泽。腰间系着一条玉带,玉带上挂着块翡翠佩,走路时佩玉“叮咚”响,格外扎眼。他手里拿着一把泥金折扇,扇面上画着“风花雪月”四个字,是清河县有名的秀才写的,字里行间透着股风流。

这人正是西门庆。他今年二十七岁,是清河县生药铺的少东家,爹死得早,他接手了药铺,却不怎么管生意,天天跟一群帮闲厮混,喝酒、赌钱、逛窑子,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他长得还算周正,皮肤白,是那种养尊处优的白,眉眼间却带着股轻浮,眼神总飘在路过女子的身上,嘴角挂着玩世不恭的笑。

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帮闲,一个叫玳安,尖嘴猴腮,下巴上留着几缕山羊胡,穿一件打了补丁的青布短褂,腰弯得像棵垂柳,手里提着个鸟笼,笼里的画眉叫得欢;另一个叫李三,脸圆滚滚的,像个馒头,穿一件灰布长衫,袖子挽得老高,手里拿着个油乎乎的纸包,里面是刚买的糖糕。

“大官人,前面就是王二的赌坊,咱们去玩两把?”李三凑上前,献媚地笑着,纸包往西门庆面前递了递,“您尝尝,刚买的糖糕,甜得很。”

西门庆没接,扇子一摇,慢悠悠地说:“赌坊有什么意思?昨儿刚赢了他五十两,再去他该哭了。”他的目光扫过街边的铺子,眼神飘忽,像是在找什么乐子,“有没有新鲜的去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集:街头偶遇起色心(第2/2页)

玳安赶紧接话:“大官人,听说东街新开了家窑子,里面有个叫小红的,长得那叫一个俊,身段也好,要不咱们去瞧瞧?”

西门庆眯了眯眼,刚想点头,目光却突然定住了——落在了武家那扇破门框上。

他看见一个女子倚在门边,穿一件素色的粗布襦裙,裙摆有点短,露出一小节脚踝,皮肤白得像雪。她的头发用一根木簪别着,鬓边的碎发被风吹得飘起来,侧脸的线条很柔,鼻梁小巧,嘴唇是淡淡的粉色,虽然没涂脂粉,却比那些涂了胭脂的窑姐还好看。

尤其是她的眼睛,微微眯着,带着点倦怠,像只刚睡醒的猫,眼神空茫地望着远方,却透着股说不出的媚态。她就那样倚在破门框上,身后是低矮的土坯墙,手里攥着粗布衣角,可偏偏让人觉得,她不该待在这种地方,该待在绣楼里,穿绫罗绸缎,戴金钗玉佩。

西门庆的呼吸一下子就急促了,扇子“啪”地合上,攥在手里。他往前走了两步,脚步放轻,像是怕惊到什么宝贝。他的目光肆无忌惮地在潘金莲身上扫,从她乌黑的头发,到她纤细的脖子,再到她腰间的布带——那布带系得松,隐约能看出腰肢的曲线,最后落在她裙摆下的绣鞋上,鞋尖绣着朵小小的桃花,是她自己绣的,针脚有点歪,却透着股巧劲。

“啧……”他忍不住咂了咂嘴,声音里带着兴奋,用手肘碰了碰旁边的玳安,压低声音问,“玳安,你瞧瞧,那是谁家的娘子?长得这么标致,爷怎么从没见过?”

玳安顺着西门庆的目光望去,先是看了看潘金莲,又看了看武家院门口的炊饼担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脸上露出那种心照不宣的笑,凑到西门庆耳边,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点轻蔑:“哎呦,大官人,您连她都不认得?这就是卖炊饼的武大郎的浑家,叫潘金莲。”

“武大郎?”西门庆愣了一下,眉头皱起来,像是在回忆这个名字。很快,他脑海里就浮现出武大郎的样子——身高不足五尺,背有点驼,脸又黑又丑,下巴上留着几缕胡子,说话声音细弱,天天挑着炊饼担子在街上喊“炊饼——热乎的炊饼——”。

他再看看眼前的潘金莲,又想想武大郎的模样,心里顿时生出一种荒谬感,还有点可惜——这么好看的女子,怎么就嫁给了那样一个侏儒?简直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你说的是那个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西门庆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点,引来旁边几个行人的目光,他赶紧压低声音,却还是难掩语气里的惊讶和不平,“这……这也太糟蹋人了!好端端的一块羊肉,怎么就掉进狗嘴里了?可惜!真是可惜了!”

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是单纯的欣赏,而是多了股占有欲。他西门庆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窑子里的、大户人家的丫鬟、甚至是一些不安分的小媳妇,可从来没见过潘金莲这样的——既有小家碧玉的清秀,又有骨子里透出来的媚态,还带着点愁绪,像颗蒙尘的明珠,等着人去捡。

他觉得,这样的女人,就该跟他这样的人在一起。他能给她绫罗绸缎,能给她金钗玉佩,能让她住好房子,吃好东西,而不是跟着武大郎,天天啃冷粥,穿粗布衣,住破院子。

潘金莲早就听见了他们的说话声,只是没在意——街上的闲言碎语她听多了。可当她听见“武大郎”“三寸丁”“可惜了”这些词时,她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缓缓抬起头,看向街对面的西门庆。

她的目光正好撞上西门庆的目光。西门庆的眼神灼热,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艳和**,像两团火,烧得她有点不自在。旁边的玳安和李三也在看她,眼神里满是邪淫的笑,像两条吐着信子的蛇。

换作平时,她肯定会立刻躲开,关上院门,甚至会骂一句“登徒子”。可今天不一样,她心里憋着气,对武松的怨怼、对武大郎的嫌弃、对自己处境的不甘,像一团火在烧。西门庆那毫不掩饰的惊艳,那句“可惜了”,竟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她心里的死水里,漾起了一圈涟漪。

她忽然不想躲了。她想让别人知道,她潘金莲不是只能跟着武大郎的女人,她也有被人看重的资本。她挺直了腰背,微微抬起下巴,像只骄傲的孔雀,哪怕站在鸡窝里,也不愿低头。她的眼神不再空茫,反而多了点灵动,甚至带着点挑战的意味,直直地回看了西门庆一眼。

那一眼,很快,像流星划过夜空。她看到西门庆的眼睛亮了一下,身体往前倾了倾,像是想过来。她心里有点慌,却又有点莫名的兴奋,赶紧转过身,推开院门,闪了进去,“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门关上的瞬间,她背靠着门板,耳朵贴在门上,听着外面的动静。她能听见西门庆的声音,带着点兴奋:“有点意思!这妇人跟别的不一样!”还有玳安的声音:“大官人要是喜欢,小的去给您打听打听!”

她的心跳得很快,像揣了只兔子。她不知道自己刚才为什么要那样做,是为了气武松?还是为了气武大郎?还是为了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她不知道,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却又有点莫名的期待。

而街对面的西门庆,看着那扇紧闭的院门,像是看到了猎物钻进了笼子,嘴角咧开一抹得意的笑。他搓了搓手,扇子在手里敲着掌心,对玳安说:“玳安,你去,给爷好好打听打听。这武大郎家里是什么情况?他跟他娘子关系怎么样?还有这潘金莲,平时都跟谁来往?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爷要知道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能漏!”

玳安赶紧点头,腰弯得更低了:“大官人您放心,小的这就去!保准打听得明明白白,连她爱吃甜的还是咸的都问出来!”他说着,就提着鸟笼,快步往武家旁边的王婶家走去——王婶是出了名的碎嘴,什么事都知道。

李三凑上前,笑着说:“大官人,您这是看上她了?要不要小的去帮您说媒?”

西门庆瞪了他一眼,扇子敲了他一下:“说什么媒?武大郎那种人,也配跟爷抢女人?”他的眼神里满是不屑,还有势在必得的自信,“等着吧,用不了多久,这潘金莲,就得是爷的人。”

他又看了一眼武家的院门,像是在看自己的囊中之物,然后转身,对李三说:“走,先去酒楼等着,让玳安打听好了来报。”

李三赶紧应着,跟着西门庆往酒楼走。阳光照在西门庆的宝蓝色绸缎上,泛着刺眼的光,他的脚步声很响,带着嚣张,街上的行人都赶紧往旁边躲,没人敢惹他。

武家小院里,潘金莲还靠在门板上,手指无意识地划着门板上的纹路。她不知道,她刚才那一眼,不仅勾住了西门庆的心,还为自己,为武家,为整个清河县,埋下了一颗巨大的祸根。

风又吹起来了,老槐树的叶子又开始打旋,炊饼担子上的面粉被风吹得飘起来,落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雪。院子里的空气,比之前更压抑了,仿佛一场暴风雨,正在悄悄酝酿。

(本集完)

下集内容提示:【强取豪夺暗谋算】

西门庆对潘金莲志在必得,回到家中仍是念念不忘。他吩咐手下帮闲(以玳安为首)开始详细调查武大郎的家境、背景、性格弱点,以及潘金莲的来历和日常言行。很快,武大郎的懦弱无能、潘金莲的美貌与不满现状、以及其与武松之间似乎有些微妙的传言便被汇总到西门庆面前。西门庆闻之大喜,认为此事易如反掌。他开始谋划如何巧取豪夺,是利诱?是威逼?还是设法制造事端?一条恶毒的计策,开始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