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28集:玉楼刁钻算计精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28集:玉楼刁钻算计精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9 来源:源1

第28集:玉楼刁钻算计精(第1/2页)

暮春的阳光带着暖意,斜斜地斜切过绮罗阁的雕花窗棂,将窗台上那盆新栽的茉莉照得透亮。茉莉刚抽了新芽,嫩绿色的叶片上沾着晨露蒸发后留下的细小白痕,像撒了层碎盐。潘金莲坐在窗边的玫瑰椅上,手里捏着一本翻了半页的《女诫》,目光却没落在书页上——李娇儿昨日那番哀怨的戏文还在耳边打转,“好花终有落时,人情更是易冷”,每一个字都像浸了水的棉线,缠在她心上,沉甸甸的。

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纸页是上好的竹纸,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却压不住她心头的烦躁。桌角放着李娇儿送来的那包丝线,藕荷色的线轴露在外面,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可她连碰都不想碰——李娇儿的哀怨太真切,真切到让她觉得,这深宅里的每一件光鲜物件,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悲凉。

“姨娘,要不要再添点茶?”夏荷端着茶壶走过来,声音轻轻的。夏荷比春桃小一岁,性子更内向,说话时总低着头,不敢看人。她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布裙,是府里丫鬟的统一装束,只是领口绣了朵小小的兰花,是她自己偷偷绣的。

潘金莲摇了摇头:“不用了,放那儿吧。”

夏荷刚把茶壶放在桌上,院外就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不是丫鬟走路的轻悄,而是带着刻意的重,每一步都踩得青石板“咚咚”响,还夹杂着丫鬟们的说笑声,吵得人耳膜发紧。

紧接着,一道拔高的女声穿透院门,带着毫不掩饰的尖刻:“哟,七妹妹这绮罗阁可真是块风水宝地!你瞧这太阳,晒得人骨头都酥了,哪像我那‘听雨轩’,整天不见日头,冷飕飕的,连花花草草都长得没精神!”

潘金莲的心猛地一沉——是孟玉楼!她怎么来了?昨日在颐福堂,孟玉楼就没给过她好脸色,今日这般大张旗鼓上门,显然不是来做客的。

她赶紧站起身,理了理身上的月白色襦裙——这是今早特意选的素净样式,裙摆绣着几枝细竹,原想低调些,却没想到还是引来了麻烦。春桃也听到了声音,快步走到门口,小声道:“姨娘,是三姨太,还带了两个丫鬟。”

“知道了,开门吧。”潘金莲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警惕,脸上堆起一副温顺的假笑。

门刚打开,孟玉楼就带着两个丫鬟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她今日穿了一身石榴红的遍地金通袖袄,袄面上用金线绣满了缠枝莲纹,走动时,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下半身系着一条墨绿色的杭绸马面裙,裙摆垂到脚面,裙门处绣着一只展翅的凤凰,凤凰的眼睛用红宝石镶嵌,随着她的动作,宝石轻轻晃动,格外张扬;她的头发梳成了高髻,插满了金簪玉钗——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步摇上的珠子是东珠,圆润饱满;一对翡翠耳环,翡翠是上等的祖母绿,水头极好;还有一条赤金项链,项链上挂着一块心形的玉佩,玉佩上刻着“福禄”二字,一看就价值不菲。

她身后跟着两个丫鬟,一个穿着粉色布裙,一个穿着黄色布裙,都梳着双丫髻,头上插着银簪,手里分别捧着一个锦盒和一条披风,显然是孟玉楼的贴身丫鬟,平日里跟着她耀武扬威惯了,此刻也抬着头,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绮罗阁的院子。

“三姐姐大驾光临,妹妹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潘金莲微微屈膝行礼,姿态放得极低。

孟玉楼却没受她的礼,反而绕着她转了一圈,像打量一件货物似的,目光从她的头发扫到她的鞋尖,最后落在她腰间的银链上——那是西门庆昨日赏的,链上挂着一块小小的白玉佩,雕着一朵桃花。

“妹妹今日这身衣裳,倒是素雅。”孟玉楼嘴角勾起一丝讥诮的笑,“只是这素净衣裳,配着老爷赏的玉佩,倒显得有些不搭了——毕竟是新得的恩宠,怎么也该穿得鲜亮些,才对得起老爷的心意,不是?”

这话明着是“关心”,实则是暗讽她故意装素净,博同情。潘金莲心里冷笑,面上却依旧笑着:“姐姐说笑了,妹妹出身低微,穿惯了素净衣裳,鲜亮的衣裳怕是穿不惯,反而显得俗气。倒是姐姐这身衣裳,衬得姐姐面色红润,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

“福气?”孟玉楼嗤笑一声,迈步走进屋内,两个丫鬟紧随其后。她的目光在屋内扫了一圈,先是落在墙角的苏绣屏风上——屏风上绣的是“百鸟朝凤”图,丝线细腻,颜色鲜艳,是江南有名的绣娘绣的,价值不菲;接着又看向多宝阁,阁上摆着一个汝窑笔洗,笔洗是天青色的,釉色均匀,釉面上的开片像蜘蛛网,是宋代的珍品;最后落在桌角的宣德炉上——香炉是黄铜做的,表面镀了一层金,炉身上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炉里燃着沉速香,香气清雅,是上等的香料。

“妹妹这屋里的摆设,可真是用心。”孟玉楼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多宝阁上的汝窑笔洗,动作小心翼翼,眼神里却满是嫉妒,“这苏绣屏风,我去年跟老爷要了好几次,老爷都说库房里没有了,怎么转眼就到了妹妹这儿?还有这汝窑笔洗,我在古玩店见过一次,老板说要五百两银子,我都没舍得买,妹妹倒是好福气,直接就摆在这儿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尖,酸意几乎要溢出来,明着是夸赞,实则是在指责潘金莲独占西门庆的宠爱,搜刮府里的好东西。

潘金莲心里暗骂孟玉楼浅薄,面上却只能应付:“姐姐误会了,这些东西都是老爷安排人送来的,妹妹也不知道来历。妹妹出身低微,不懂这些古玩字画,只是觉得看着好看,便随手摆着了。若是姐姐喜欢,妹妹这就差人送到姐姐院里去?”

“哎呦,我可不敢要!”孟玉楼立刻打断她,用手里的丝帕掩着嘴,眼睛却斜睨着潘金莲,像只骄傲的孔雀,“妹妹的东西,我怎好意思要?再说了,府里的规矩,谁不知道?老爷赏下来的东西,都是按份例来的,什么品级的姨娘,用什么品级的东西,一点都不能错。妹妹刚进府,怕是还不知道这规矩,姐姐我可不能看着妹妹犯错误,到时候被夫人训斥,妹妹心里不好受,姐姐也替你心疼。”

她一边说着“为你好”,一边却把“不懂规矩”“可能犯错”的帽子扣在潘金莲头上,堵得潘金莲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春桃站在一旁,气得脸都红了,想替潘金莲辩解,却被潘金莲用眼神制止了。潘金莲知道,跟孟玉楼这种人争辩,只会越描越黑,不如先忍下来,看看她到底想干什么。

孟玉楼见潘金莲不说话,以为她怕了,心里更得意了。她走到桌边坐下,拿起潘金莲刚才用的白瓷茶杯,凑到眼前看了看杯底的落款——是“定窑”二字,字体娟秀。她轻轻“咦”了一声,把茶杯放下,对身后穿粉色布裙的丫鬟道:“你瞧,这茶杯是定窑的,还是上等的白釉,一窑也出不了几个这般匀净的。我那套粉彩茶杯,跟这个一比,倒显得俗气了,满是花里胡哨的图案,没一点雅致劲儿。”

那穿粉色布裙的丫鬟名叫锦儿,是孟玉楼的贴身大丫鬟,最会察言观色。她立刻附和道:“姨娘说得是!定窑的白瓷最是雅致,看着就干净,哪像粉彩的,看着热闹,实则没什么品味。不过各花入各眼,咱们姨娘喜欢粉彩的热闹富贵,七姨娘喜欢定窑的素净雅致,都是好的。”

主仆二人一唱一和,明着是在讨论茶杯,实则是在挤兑潘金莲没见过世面,只配用素净的“便宜货”,而孟玉楼自己用的粉彩茶杯,才是“富贵”的象征。

潘金莲端起桌上的茶壶,为孟玉楼倒了杯茶,声音平静:“姐姐若是喜欢定窑的茶杯,妹妹这儿还有一套,是老爷赏的,姐姐不嫌弃的话,就拿回去用吧。”她故意把“老爷赏的”几个字说得重了些,想看看孟玉楼的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集:玉楼刁钻算计精(第2/2页)

果然,孟玉楼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接过茶杯,却没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杯中的茶叶,声音冷了几分:“妹妹倒是大方,只是姐姐无功不受禄,老爷赏给妹妹的东西,姐姐怎好夺人所爱?妹妹还是自己留着吧。”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孟玉楼东拉西扯,一会儿说府里的份例有多严格,一会儿说她刚进府时如何遵守规矩,一会儿又说她娘家的绸缎庄有多气派,处处标榜自己资历老、嫁妆厚、在府里地位高,试图用这些来压潘金莲一头。

潘金莲耐着性子听着,偶尔附和两句,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打发她走。就在这时,孟玉楼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对锦儿道:“对了,我前儿丢的那对赤金镶珠耳坠子,你们找到了吗?就是那对牡丹花样的,珠子是南海来的,成色极好,我戴了好几年了。”

锦儿立刻会意,装作焦急的样子:“回姨娘,还没找到呢!奴婢带着小丫鬟们把听雨轩翻了个底朝天,连床底下、柜子缝里都找了,就是没看见。真是奇了怪了,那耳坠子好端端放在妆奁里,还上了锁,怎么就不见了呢?莫不是哪个手脚不干净的小丫鬟顺走了?”

孟玉楼皱着眉头,叹了口气,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潘金莲的梳妆台——梳妆台上放着一个螺钿妆奁,妆奁是打开的,里面放着几盒胭脂水粉,还有一支西门庆昨日赏的珍珠簪花。那簪花的珠子是淡水珠,比孟玉楼说的南海珠小了一圈,颜色也稍淡些,却依旧圆润饱满。

“罢了罢了,许是我自己放忘了地方。”孟玉楼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眼神却紧紧盯着那支珍珠簪花,“也不是什么顶值钱的东西,就是戴惯了,突然不见了,心里有些空落落的。那珠子成色确实好,是我娘家哥哥从南海带回来的,整个清河县都找不出第二对。”

潘金莲心里“咯噔”一下——孟玉楼这是在指桑骂槐!她故意说耳坠子丢了,又故意把目光落在自己的珍珠簪花上,明摆着是在暗示她偷了耳坠子,甚至可能把簪花当成了“赃物”!

“姐姐说的是,许是不小心落在哪个角落了,姐姐再仔细找找,说不定就找到了。”潘金莲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声音尽量保持平静。

“唉,但愿如此吧。”孟玉楼拉长了声调,忽然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拿起那支珍珠簪花,凑到眼前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咦?妹妹这支珠花,看着倒有些眼熟。这珠子的大小、光泽,跟我丢的那对耳坠上的主珠,倒有几分相似呢!妹妹这支珠花,是从哪里来的?”

这话一出,屋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了。春桃和夏荷的脸色都白了,锦儿和另一个丫鬟也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孟玉楼这话,简直就是**裸的诬陷!

潘金莲气得浑身发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猛地站起身,一把从孟玉楼手里抢回珍珠簪花,紧紧攥在手里,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依旧保持着冷静:“三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支珠花是老爷昨日亲自赏给我的,丫鬟们都看见了,怎么会跟姐姐丢的耳坠子有关系?姐姐若是怀疑有人偷了你的耳坠子,大可以报给夫人,请夫人派人清查,也好还妹妹一个清白!”

她故意提到吴月娘,就是想提醒孟玉楼,府里有主母,不是她可以随意诬陷人的地方。

“哎呀!妹妹别急呀!”孟玉楼立刻换上一副“你误会了”的表情,笑着摆了摆手,“姐姐我就是随口一说,瞧着像罢了,又没说是妹妹拿的。妹妹这般激动,倒显得姐姐我小气了,像是故意找茬似的。快坐下,快坐下,一支珠花罢了,姐姐我还能赖着你不成?”

她轻飘飘一句话,就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反而显得潘金莲小题大做,心里有鬼。锦儿也跟着附和:“就是啊,七姨娘,我家姨娘就是心直口快,您别往心里去。我家姨娘丢了耳坠子,心里着急,说话没个轻重,您多担待。”

潘金莲胸口剧烈起伏,她知道自己落入了孟玉楼的圈套。若是继续争辩,孟玉楼肯定会说她“不依不饶”;若是不争辩,又等于默认了她的怀疑。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坐下,目光冷冷地看着孟玉楼:“姐姐是长辈,妹妹自然不会跟姐姐计较。只是妹妹初来乍到,不想平白担了污名。姐姐丢了东西,心里着急,妹妹能理解,只是还请姐姐日后说话注意些分寸,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伤了姐妹之间的和气。”

孟玉楼见潘金莲并未如她想象中那般惊慌失措、任她拿捏,反而还能冷静地反击,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和更深的忌惮。她知道,潘金莲不是个好欺负的软柿子,再纠缠下去,说不定会自己吃亏。

她干笑两声,站起身:“妹妹说得是,是姐姐考虑不周,日后定当注意。时辰不早了,我还要回去看看耳坠子找着了没,就不打扰妹妹了。”

说完,她也不等潘金莲回话,就带着锦儿和另一个丫鬟,扬长而去。走到院门口时,她又回头,似笑非笑地看着潘金莲:“妹妹是个伶俐人,姐姐劝你一句,这府里啊,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东西可以乱收,这来历不明的东西嘛……呵呵,还是小心些为好,免得惹祸上身。”

这句话充满了恶意的警告,像是在提醒潘金莲,她的“恩宠”随时可能变成灾祸。

潘金莲站在原地,看着孟玉楼远去的背影,直到那抹石榴红彻底消失在回廊尽头,才缓缓松了口气。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珍珠簪花,珠子上还残留着孟玉楼的体温,让她觉得一阵恶心。她把簪花扔回妆奁里,转身坐在玫瑰椅上,只觉得心力交瘁。

春桃走到她身边,小声道:“姨娘,您别生气,三姨太就是那样的人,仗着自己娘家有钱,在府里横行霸道,谁都不放在眼里。”

夏荷也跟着说:“是啊,姨娘,她就是嫉妒您得了老爷的宠,故意来找茬的。咱们不理她就是了。”

潘金莲点了点头,却没说话。她看着窗外渐渐西斜的阳光,阳光落在茉莉的新叶上,却没了之前的暖意。她忽然明白,在这深宅大院里,退让和示弱根本换不来安宁,只会让这些人得寸进尺。孟玉楼今日能诬陷她偷耳坠子,明日李瓶儿就可能在西门庆面前说她的坏话,吴月娘更是随时可能用“规矩”来拿捏她。

她抬起头,看向镜中的自己——镜中的女子,脸色还有些苍白,眼神却不再是之前的恐惧和迷茫,而是多了一丝冰冷的坚定。她知道,从今天起,她不能再一味地隐忍退让了。她要学会反击,学会保护自己,否则,迟早会成为这深宅里又一个“不明不白消失”的姨娘。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卷起几片海棠花瓣,落在窗台上。潘金莲伸出手,轻轻捏起一片花瓣,花瓣柔软,却很快就在她手中枯萎。她看着枯萎的花瓣,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冷笑——她不会像海棠花那样,任人摆布,轻易凋零。她要在这深宅里,为自己争一条活路。

(本集终)

下集内容提示:【雪娥武厉背景凶】

四姨太孙雪娥登场。与孟玉楼的言语刁难不同,孙雪娥作风强硬,会些拳脚功夫。她或许会选择一个“巧合”的时机(如潘金莲在园中散步时),故意寻衅,或是指使手下粗使丫鬟/婆子“不小心”冲撞潘金莲,甚至可能亲自出手,看似“切磋”、“指点”,实则暗中用力,让潘金莲吃个暗亏,以此展示武力,进行威慑。她会用极其直白甚至粗暴的言语警告潘金莲安分守己,并可能透露其娘家(或姐妹)与土匪有所牵连的背景,暗示其手段狠辣,绝非其他姨娘那般只懂内宅争斗,让潘金莲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物理威胁和不同于心计的另一种恐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