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42集:金莲巧制新奇物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42集:金莲巧制新奇物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9 来源:源1

第42集:金莲巧制新奇物(第1/2页)

绮罗阁的日头刚过正午,窗棂上的雕花投在地上,拼成细碎的图案。潘金莲坐在梳妆台前,指尖捏着一根绣花针,却半天没绣下一针——针线上的丝线绕了好几圈,最后还是松松散散地掉落在锦缎上。她的耳朵像被施了法术,明明门窗都关着,却能清晰地听到隔了两个院落传来的声音:那是李瓶儿在吊嗓子,“咿呀——啊——”的调子又亮又脆,带着专业戏子的婉转,每一个转音都练得恰到好处,时不时还夹杂着丫鬟们的喝彩声,“姨娘唱得真好!比戏班的角儿还强呢!”

不止是声音,连气味都能飘过来。一阵甜腻的香气顺着窗缝钻进来,混着牛乳和蜂蜜的味道,还有点陌生的果香味——不用想也知道,是孟玉楼在试验新点心。前几日她就听说,孟玉楼花了五十两银子,从京城请了个退休的御厨,此刻怕是正围着御厨,学做那些外面见不到的精致吃食。

这些声音和气味,像无数根细针,扎在潘金莲的心上。她放下绣花针,走到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窗棂上的木纹——再做点心?孟玉楼有御厨,她比不过;再做香露?李瓶儿早就让人学着做了,听说还加了更贵重的龙涎香,她的“醉春香”早就没了新意。必须得拿出点不一样的,是那种所有人都没见过、想都想不到的东西,才能在那天的家宴上站稳脚跟。

她回到桌前,趴在桌上,胳膊撑着下巴,脑子里像翻浆糊一样。现代的那些东西,电视、手机、电脑,想都别想;汽车、飞机,更是天方夜谭。她能记得的、能用古代材料做出来的,到底有什么?

她盯着桌上的胭脂盒发呆,盒子是描金的,打开后里面的胭脂是粉红色的,用细簪子挑一点,能画出好看的唇色。她又看向镜子,铜镜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底带着青黑——这几日愁得睡不着,连觉都睡不好。镜子……光……她突然坐直了身子,目光扫向窗台。

窗台上放着那盆兰草,是孙雪娥来那天被打翻的,后来春桃小心地扶了起来,浇了几天水,竟长出了新的嫩芽。此刻阳光正好照在兰草上,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一圈圈的,像小彩虹。

“光……折射……”她嘴里念叨着,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影子——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对!万花筒!她记得万花筒里面有彩色的碎纸,透过镜片看进去,能看到无数对称的、会变的图案,特别好看!还有走马灯!过年的时候街上卖的走马灯,点上蜡烛,里面的画片就会转,像小人在跳舞!

这两样东西,原理都不复杂,不用现代科技,用古代的材料应该能做出来!而且,这个时代的人肯定没见过,到时候拿出来,绝对能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她激动得一下子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划拉出刺耳的声音。可刚高兴了没一会儿,她又蔫了下去——材料怎么办?万花筒需要镜片,走马灯需要薄纸和细竹篾,这些东西在府里可不好找。

先从万花筒开始。镜片是关键,她需要透明的、有点弧度的东西。府里的镜子都是铜镜,不透明;窗户纸是麻纸,也不行。她想了想,突然想起前几日听门房的小厮说过,有个洋商人来清河县卖货,其中有“千里镜”和“眼镜”,都是透明的玻璃做的。

她立刻叫来了春桃。春桃刚走进来,手里还拿着要洗的衣服,看到潘金莲一脸急切,赶紧放下衣服:“姨娘,您叫我?”

“春桃,”潘金莲拉着春桃的手,声音压得很低,“你去门房找王小厮,就说我想找一小块透明的玻璃片,最好是有点弧度的,越小越好。你跟他说,不管花多少钱,都要给我弄到,而且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春梅姑娘,还有其他院的人。”

春桃愣了一下,疑惑地问:“姨娘要玻璃片做什么呀?那东西可贵了,听说一小块就要好几两银子呢!”

“你别管那么多,照我说的做就行。”潘金莲从妆奁里拿出五两银子,塞到春桃手里,“这些钱你拿着,不够再跟我说。记住,一定要偷偷的,不能让别人知道。”

春桃接过银子,沉甸甸的,她点了点头:“姨娘放心,奴婢一定办好。”

春桃走后,潘金莲的心一直悬着。她坐在屋里,每隔一会儿就去门口看一眼,生怕春桃被人发现。直到傍晚,春桃才偷偷摸摸地回来,手里攥着一个小布包,脸色还有点发白。

“姨娘,奴婢给您拿来了。”春桃把布包递给潘金莲,压低声音说,“王小厮说,这是从一副破了的洋眼镜上拆下来的,就这么一小块,花了四两银子。他还说,这东西少见,让咱们千万别露出去,不然被其他姨娘知道了,肯定会来抢。”

潘金莲赶紧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琉璃片(其实是玻璃,只是当时人叫琉璃),边缘很粗糙,还有点凹凸不平,透过琉璃片看东西,能看到轻微的变形。虽然不如现代的镜片,但已经能用了!她高兴得差点叫出声,赶紧把琉璃片收起来,藏在妆奁的最底层。

接下来是万花筒的内壁,需要反光的东西。她找不到水银镜,只能用铜镜。她从妆奁底层翻出三块旧铜镜,都是以前用旧了的,镜面有些模糊,还有划痕。她找来了最细的砂石和绣花针,又端来一盆清水,开始磨铜镜。

磨铜镜是个细活,需要耐心。她先用水把砂石泡软,然后用手指蘸着砂石,一点点地在铜镜上打磨。镜面很滑,砂石很细,磨了半天,才磨掉一点划痕。她不敢在白天磨,怕春梅看到,只能等到晚上,等春梅睡了,才点上一盏小油灯,躲在被窝里磨。

油灯的光很暗,她只能凑近了看,磨一会儿就停下来,用清水洗干净镜面,看看效果。手指被砂石磨得发红,不小心还会被绣花针戳到,血珠渗出来,滴在铜镜上,她赶紧用清水擦掉。就这样磨了三个晚上,三块铜镜终于被磨得光滑了些,虽然还是不如现代的镜子亮,但至少能反光了。

然后是做三棱柱。她需要把三块铜镜粘成一个三角形的筒。府里的胶水是鱼鳔胶,需要用热水化开。她偷偷在小厨房里烧了点热水,把鱼鳔胶化开,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三块铜镜的边缘粘在一起。铜镜很沉,粘好后需要固定住,她用细麻绳把三棱柱捆起来,放在床底下晾干。

等胶水干了,她解开麻绳,拿起三棱柱看了看——接口处歪歪扭扭的,有的地方还没粘牢,轻轻一碰就有点晃。她只能又用鱼鳔胶补了一遍,再用麻绳捆住,又晾了一天。

接下来是彩色碎屑。她把自己不用的胭脂膏刮下来,放在盘子里,拿到太阳底下晒,晒成干块后,用擀面杖擀成碎末;又把不同颜色的丝线拆开,剪成比芝麻还小的碎末;还偷偷掐了院里的玫瑰花瓣、海棠花瓣,放在石头上捣烂,晾干后也成了碎末。她把这些彩色碎末放在一个小瓷碗里,轻轻晃了晃,红的、粉的、黄的、紫的,混在一起,像一碗彩色的细沙。

她把彩色碎末小心地倒进三棱柱里,然后把之前找到的琉璃片嵌在三棱柱的一端,用鱼鳔胶粘牢。另一端需要一块更小的、更薄的琉璃片做目镜,她又让春桃去王小厮那里问,这次春桃花了二两银子,弄来了一块更薄的琉璃片,只是边缘更粗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集:金莲巧制新奇物(第2/2页)

她把薄琉璃片粘在三棱柱的另一端,一个简陋的万花筒终于做好了。她激动得手都在抖,把眼睛凑近目镜,轻轻转动万花筒的筒身。

里面的景象让她惊呆了——虽然因为琉璃片不平整,影像有点模糊,彩色碎末也不均匀,但转动的时候,里面会出现无数对称的图案,红的像花,粉的像云,黄的像太阳,每转一下,图案就变一个样子,光怪陆离的,特别好看!

“成了!真的成了!”她忍不住小声说了一句,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几天的辛苦,终于有了结果。

可高兴了没一会儿,她又想到了走马灯。只有万花筒还不够,要是能再做一个走马灯,两个一起拿出来,效果会更好。

走马灯的原理是用热气流驱动叶轮,带动画片旋转。她需要薄纸、细竹篾、蜡烛,还有做叶轮的材料。

薄纸好办,她让春桃去纸坊买了最薄的桑皮纸,这种纸很轻,透光性也好。细竹篾有点难,她想了想,让春桃去厨房找了几根细竹棍,用小刀一点点削成细竹篾,削得手指都磨出了水泡。

做叶轮是最难的。她需要把薄纸剪成圆形,然后在边缘剪上几个小口,把每个小口折起来,形成一个倾斜的角度,这样热气流才能推动叶轮转。她剪了好几次,第一次剪的叶轮太小,推不动;第二次剪的边缘折得角度不对,还是不转;第三次,她反复调整角度,终于剪出了一个能用的叶轮。

然后是灯体。她用细竹篾扎成一个圆柱形的架子,上面留了一个小口,用来放蜡烛。然后把桑皮纸糊在竹篾架上,做成一个圆筒形的灯罩。

接下来是画片。她需要在纸上画连续的图案,这样旋转的时候才会有动态效果。她画工不好,只能选最简单的“嫦娥奔月”——画了嫦娥的四个动作:抬手、转身、飘带飞起、靠近月亮。她先用铅笔(偷偷从账房拿的)打草稿,画废了十几张纸,才画出满意的图案,然后用颜料上色,最后把画片贴在灯罩的内壁上。

最后是固定叶轮。她在灯罩的顶部钻了一个小孔,用细铁丝做了一个小轴,把叶轮固定在轴上,然后把轴穿过小孔,这样叶轮就能自由旋转了。

一切准备就绪,她找来了一小截蜡烛——这种蜡烛是特制的,燃烧慢,烟雾少,是她特意让春桃从外面买来的。她把蜡烛放在灯体底部的小口里,点燃蜡烛。

热气缓缓上升,碰到叶轮。她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叶轮。

一秒,两秒,三秒……叶轮一动不动。

她心里一沉,赶紧吹灭蜡烛,检查叶轮。原来叶轮的角度还是不对,她又调整了一下,重新点燃蜡烛。

这次,叶轮轻轻动了一下,然后又不动了。

“怎么回事?”她小声嘀咕着,又吹灭蜡烛,仔细看了看灯体——原来灯罩太严实,热气散不出去,没有气流。她在灯罩的侧面钻了几个小孔,让空气能流通。

第三次点燃蜡烛。热气顺着小孔流出去,带动叶轮慢慢转了起来。

“哒……哒……哒……”叶轮转动的声音很轻,却格外清晰。灯罩上的嫦娥图案,随着叶轮的转动,开始动了起来——抬手、转身、飘带飞起、靠近月亮,一连串的动作连贯起来,仿佛真的有个嫦娥在灯罩里跳舞!

潘金莲看着旋转的走马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太累了,连日来的熬夜、焦虑、辛苦,让她浑身都疼,眼圈黑得像熊猫,手指上全是伤口和茧子。但看着眼前的万花筒和走马灯,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可她不知道,危险正在靠近。

第二天上午,孟玉楼突然来了。她提着一个食盒,笑容满面地走进绮罗阁,身后还跟着一个丫鬟。“妹妹,听说你病了,姐姐特意炖了燕窝来看你。”孟玉楼一边说,一边推开内室的门,根本不给潘金莲阻拦的机会。

潘金莲心里一紧,赶紧把桌上的万花筒和走马灯藏在身后的柜子里,强笑着说:“姐姐太客气了,我就是一点小风寒,不碍事的。”

孟玉楼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屋里扫来扫去,最后落在潘金莲的手上——她的手指上有伤口,还有磨出来的茧子。孟玉楼又看向桌角,那里有一点粉红色的胭脂碎屑,是她昨天不小心掉的。

“妹妹这手怎么了?”孟玉楼拉过潘金莲的手,假装关心地问,“怎么伤成这样?莫非是做针线伤的?”

“是……是啊,”潘金莲赶紧把手抽回来,“做针线的时候不小心扎到了。”

孟玉楼笑了笑,眼神里却带着怀疑:“妹妹真是勤快,都病了还做针线。对了,过两日就是家宴了,妹妹准备了什么才艺呀?姐姐可好奇得很呢。”

“我……我还没想好呢,”潘金莲低下头,不敢看孟玉楼的眼睛,“到时候再说吧。”

孟玉楼又说了几句客套话,才提着食盒离开。走的时候,她又回头看了一眼内室的柜子,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孟玉楼走后,潘金莲赶紧把万花筒和走马灯藏得更深了,放在床底的一个木箱里,用旧衣服盖好。她知道,孟玉楼肯定起了疑心,接下来的日子,她要更加小心。

家宴的前一天晚上,潘金莲又偷偷拿出走马灯,最后调试了一次。蜡烛点燃,叶轮旋转,嫦娥在灯罩里跳舞,一切都很顺利。她满意地笑了,把走马灯和万花筒放回木箱里,准备第二天带去家宴。

可她没看到,窗外的黑暗里,有一双眼睛正透过窗纸的细微缝隙,冷冷地看着屋内旋转的光影。那是春梅,她一直怀疑潘金莲在偷偷做什么,今晚特意守在窗外,终于看到了走马灯的样子。她的眼神里带着惊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然后悄悄转身,消失在黑暗里。

潘金莲躺在床榻上,虽然累,却睡不着。她不知道,明天的家宴上,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但她知道,她已经准备好了,成败,就看明天了。

(本集终)

下集内容提示:【娇儿私会教书郎】

家宴前夕,府中众人皆忙于准备,潘金莲亦沉浸于最后关头的调试。某日深夜或清晨,她因寻找材料或排解压力,偶然来到府中相对偏僻的后花园角落,却意外撞见二姨娘李娇儿与一个陌生清瘦的男子在假山后隐秘相会。两人虽未有越矩之举,但神态亲密,言语哀婉,李娇儿更是泪光闪闪,与平日哀愁淡漠的形象大相径庭,显见关系非同一般。潘金莲惊骇之余,慌忙躲藏,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位看似与世无争、甚至偶尔向她释放善意的二姨娘,竟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这个发现是致命的危机,还是……或许能成为她手中的一张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