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 第57集 :短暂结盟抗强敌

穿越后我替潘金莲渡余生 第57集 :短暂结盟抗强敌

簡繁轉換
作者:光云科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4 04:59:09 来源:源1

第57集:短暂结盟抗强敌(第1/2页)

宣纸上的墨汁还未干透,沈月娥握着笔的手指刚要落下,翠儿就像被火烧了尾巴似的,连滚带爬地冲进屋,发髻歪了半边,脸上还沾着灰,一进门就哭喊:“姨娘!不好了!西北角小院……走水了!火光都映红半边天了!”

“哐当”一声,沈月娥手里的狼毫笔掉在宣纸上,浓黑的墨汁瞬间晕开,像一滩猝不及防的血,将她刚写了半行的“愿与苏家协……”彻底淹没。她猛地站起身,膝盖撞得桌腿发出刺耳的声响,连鞋都顾不上穿,赤着脚就冲到窗边。

推开窗户的瞬间,一股焦糊味混着浓烟扑面而来,呛得她忍不住咳嗽。西北方向的夜空被染成诡异的暗红色,浓烟像一条扭曲的黑龙,盘旋着往天上窜,即使隔着好几重院落,也能隐约听到“救火”“快拿水”的呼喊声,还有女人惊恐的尖叫,断断续续地飘过来。

“李姨娘呢?李姨娘怎么样了?”沈月娥抓住窗棂,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翠儿喘着粗气,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刚才听救火的小厮说……说火势太大,小院的门都烧塌了,李姨娘和看守的两个婆子……都没跑出来……”

没跑出来……沈月娥只觉得浑身的血都冻住了,指尖冰凉。她靠在冰冷的窗沿上,才勉强站稳。怎么会这么巧?就在她下定决心要和苏十三合作,要深挖账目黑幕的时候,李瓶儿就“走水”死了?这根本不是意外,是灭口!是幕后黑手在警告她——再查下去,就是这个下场!

她想起李瓶儿被禁足时那灰败的脸,想起她用碎瓷片划伤手腕时的决绝,想起她偶尔露出的、带着算计的笑容……那个女人或许贪婪、或许狠毒,但她不该死得这么不明不白,像一堆垃圾一样被大火烧成灰烬。

“姨娘,您快把鞋穿上,地上凉。”翠儿见她赤着脚,连忙拿起旁边的绣鞋,蹲下身想帮她穿上。

沈月娥却没动,目光死死盯着那片暗红色的夜空,心里翻涌着恐惧和愤怒。恐惧的是幕后黑手的狠辣,连一个被禁足的姨娘都不肯放过;愤怒的是自己的无力,明明知道这是一场谋杀,却连阻止的能力都没有。

“翠儿,”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变得异常冷静,“去把我那件深灰色的夹袄找出来,再找块黑布,把头发包上。今晚,咱们可能要等一位客人。”

翠儿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连忙点头:“奴婢知道了。”

沈月娥重新走回桌前,看着宣纸上那滩晕开的墨渍,伸手将纸揉成一团,扔进痰盂。她不能再犹豫了,李瓶儿的死已经给她敲响了警钟,再等下去,揽月轩的屋顶,说不定明天就会被大火吞噬。

林府的夜晚彻底乱了。救火的下人提着水桶、拿着铁锹,在院子里狂奔,脚步声、呼喊声、木板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像一场混乱的噩梦。王熙凤穿着一身素色褙子,站在廊下指挥,脸色铁青,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嘴里不停地呵斥:“快点!把东边的水缸都搬过来!谁要是敢偷懒,仔细你们的皮!”

平儿跟在她身边,手里拿着账簿,一边帮她擦汗,一边低声说:“奶奶,火势太大了,小院的木梁都塌了,怕是救不回来了。咱们还是先让人撤出来吧,别再伤了人。”

王熙凤咬着牙,看着那片火海,心里又急又怒。她知道,这场火绝不是意外,可现在不是查真相的时候,要是再有人受伤,林庆堂那边她没法交代。她深吸一口气:“让所有人都撤到安全的地方,别再靠近了。等火灭了,再让人进去清理。”

消息传到邢夫人院里时,邢夫人正坐在梳妆台前,手里拿着一支玉簪,却半天没插上。听到李瓶儿死了,她手一抖,玉簪“啪”地掉在地上,摔成了两段。她脸色惨白,连忙对王善保家的喊:“善保家的,快!把院门关紧,任何人都不许进来!就说我病了,谁来都不见!”

王善保家的连忙点头,跑去关门。邢夫人坐在椅子上,浑身发抖——李瓶儿死了,下一个会不会是她?她跟李瓶儿走得那么近,知道那么多事,幕后黑手会不会也想杀她灭口?

府里的下人们更是人心惶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李姨娘被烧死了,连尸骨都没剩下。”

“肯定是她做了太多坏事,遭天谴了!”

“什么天谴啊,我听救火的小厮说,火是从里面烧起来的,像是有人故意放的。”

“故意放的?谁这么大胆子?难道是……”

“别乱猜了,小心祸从口出!”

这些流言像风一样,很快就传到了沈月娥的耳朵里。翠儿把听到的话告诉她时,沈月娥正坐在灯下,手里摩挲着那枚云纹令,冰凉的令牌让她混乱的心稍微平静了些。

“姨娘,您说……会不会是二奶奶干的?她一直想除掉李姨娘。”翠儿小声猜测。

沈月娥摇了摇头:“不是王熙凤。她虽然精明,但没这么狠辣,而且李瓶儿死了,对她没好处,只会让府里更乱。”

“那会是谁?难道是邢夫人?”

“也不像。”沈月娥皱着眉,“邢夫人虽然跟李瓶儿有牵扯,但她胆子小,没勇气做这种事。幕后黑手,应该是我们都没猜到的人。”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几声轻微的叩击声,节奏均匀,三短两长——是苏十三约定的信号。

沈月娥立刻站起身,对翠儿说:“你去门口守着,不管听到什么,都别进来。”

翠儿点头,快步走了出去。沈月娥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条缝:“苏先生?”

“是我。”苏十三的身影出现在窗外,他穿着一身黑色劲装,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姨娘已经知道西北角的事了?”

“知道了。”沈月娥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灭口。真是好手段。”

苏十三沉默了片刻:“幕后黑手已经慌了,他们怕李瓶儿泄露更多秘密,所以才会这么急着杀人。这也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他们已经快撑不住了。”

“撑不住?”沈月娥冷笑,“他们撑不住,就拿人命来填?下一个,是不是就该轮到我了?”

“姨娘不必过于担心。”苏十三的语气依旧平静,“只要你跟我们合作,我们会保证你的安全。现在,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愿意跟我们一起,找出幕后黑手,揭露真相吗?”

沈月娥看着他的眼睛,心里没有了之前的犹豫。李瓶儿的死让她明白,退无可退,只有向前走,才有一线生机。她深吸一口气:“我愿意合作。但我有几个条件。”

“你说。”

“第一,我需要知道你们已经掌握了多少证据,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只给我一些模糊的线索。第二,我需要知道下一步的具体计划,我要做什么,怎么做,都要清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们必须保证我的安全,不仅是我,还有翠儿。如果我出了什么事,你们的计划也别想顺利进行。”

苏十三点了点头:“没问题。这三个条件,我都答应你。首先,我们已经掌握了隆盛号和丙字七号库的往来账目,知道他们通过隆盛号,把本该运去西北的军需和救灾的粮饷,偷偷藏在丙字七号库,然后高价卖给蛮族和地方豪强。我们还查到,隆盛号的老板,是前漕运官员周显的远房亲戚,周显就是这件事的主谋之一。”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我们还缺最关键的证据——周显和宫里、漕帮高层往来的密信,还有一本记录了所有贪墨款项去向的核心账册。我们怀疑,这些东西就藏在林府里,因为林府是周显最好的掩护,没人会想到,这么大的秘密,会藏在一个官宦世家的宅院里。”

“藏在林府?”沈月娥愣住了,“林府这么大,房间这么多,怎么找?”

“我们已经缩小了范围。”苏十三说,“核心账册和密信肯定藏在一个隐蔽又安全的地方,而且必须是幕后黑手能随时掌控的地方。我们猜测,可能在林老爷的外书房、邢夫人或王熙凤的内书房,或者是府里的旧库,尤其是那些由周显的心腹看管的旧库。你的任务,就是利用你在林府的身份,暗中排查这些地方,找到账册和密信。”

沈月娥皱了皱眉:“排查这些地方?林老爷的外书房有小厮日夜看守,邢夫人和王熙凤的书房也不是我能随便进的,旧库更是由她们的心腹把持,我怎么查?”

“你可以找借口。”苏十三说,“比如,你可以以整理府中旧账为由,去各个旧库核对物品;你也可以借着给林老爷和两位夫人送东西的机会,观察他们的书房。我们会给你提供一些线索,比如哪些旧库是由周显的心腹看管的,哪些时间段书房的看守比较松。”

他从怀里拿出一小截深紫色的线香,从窗缝里递进来:“这是信号香,遇到危险或者找到证据时,点燃它,我们的人看到烟就会过来接应你。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

沈月娥接过线香,入手微凉,她把线香藏在袖中:“我知道了。那我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明天就可以开始。”苏十三说,“我们已经查到,府里有三个旧库是由周显的心腹看管的,分别是东跨院的布匹库、西厢房的瓷器库,还有后院的杂物库。你可以先从这三个库开始查。”

“好。”沈月娥点了点头,“如果我有什么发现,怎么联系你?”

“每天午时,府外东侧街角会有一个卖菱角的小贩,他是我们的人。你可以让翠儿去买菱角,把消息藏在铜钱里或者菱角的叶子里,交给小贩就行。”

“我知道了。”

苏十三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然后转身消失在夜色中。沈月娥关上窗户,靠在墙上,心里稍微松了口气。虽然前路依旧危险,但至少,她不再是一个人了。

第二天一早,沈月娥就去找王熙凤。她知道,要想名正言顺地去查旧库,必须得到王熙凤的同意。

王熙凤正在抱厦里核对账目,见她进来,抬头看了她一眼:“月娥妹妹,你怎么来了?今天不用歇着吗?昨天晚上发生了那么大的事,你肯定也没睡好。”

“多谢奶奶关心,妾身没事。”沈月娥垂眸行礼,“妾身今天来,是想跟奶奶说件事。最近府里事情多,妾身想着,不如趁这个机会,整理一下府里的旧库,把那些陈年的布匹、瓷器和杂物都清点一下,该扔的扔,该修的修,也能省出些地方来。”

王熙凤愣了愣,随即笑道:“你这个主意不错。府里的旧库确实该整理了,堆了那么多东西,都快发霉了。只是,整理旧库是个麻烦事,你一个人能行吗?”

“妾身可以带翠儿一起去,再找几个手脚麻利的丫鬟帮忙。”沈月娥说,“而且,妾身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多熟悉一下府里的事务,以后也能更好地帮奶奶打理内宅。”

王熙凤点了点头:“好。既然你有这个心,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要找谁帮忙,或者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跟平儿说,让她帮你准备。”

“多谢奶奶。”沈月娥心中一喜,连忙道谢。

从抱厦出来,沈月娥立刻去找翠儿,把要整理旧库的事告诉了她。翠儿一听,有些担心:“姨娘,整理旧库会不会太危险了?万一被邢夫人或者其他人发现我们在查东西,怎么办?”

“放心,我们只是‘整理旧库’,就算被发现,也有借口。”沈月娥说,“而且,我们要查的三个旧库,都是周显的心腹看管的,正好可以借着整理的名义,仔细看看里面有没有藏什么东西。”

两人先去了东跨院的布匹库。布匹库由张嬷嬷看管,张嬷嬷是邢夫人的陪房,为人刻薄,平时对谁都没好脸色。看到沈月娥带着翠儿和几个丫鬟过来,张嬷嬷皱着眉:“沈姨娘,你们来这里干什么?这布匹库都是些旧布,没什么好看的。”

“张嬷嬷,我们是奉二奶奶的命令,来整理旧库的。”沈月娥笑着说,“二奶奶说,府里的旧库该清点一下了,看看有哪些布匹还能用,哪些该扔了,省得占地方。”

张嬷嬷显然不信:“整理旧库?怎么不提前跟我说一声?我看你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趁机找什么东西吧?”

沈月娥脸上的笑容不变,语气却冷了些:“张嬷嬷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奉二奶奶的命令行事,难道张嬷嬷觉得,二奶奶的命令有问题?”

张嬷嬷脸色一变,她虽然是邢夫人的人,但也不敢公然违抗王熙凤的命令。她冷哼一声:“既然是二奶奶的命令,那你们就查吧。不过,这里的布匹都是按年份和颜色放好的,你们可别弄乱了,要是少了一匹,我唯你们是问!”

“放心,我们会小心的。”沈月娥说完,对翠儿和丫鬟们使了个眼色,几人开始动手整理。

布匹库很大,里面堆满了各种颜色的布匹,大多是几年前的旧款,有些已经开始发霉。沈月娥一边整理,一边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布匹库的墙壁是实心的,地面是青石板,看起来没什么异常。她又检查了放布匹的架子,架子都是普通的木头做的,没有暗格。

整理了一个上午,除了找到几匹发霉的布,什么都没发现。张嬷嬷一直站在旁边盯着,眼神警惕,沈月娥根本没有机会仔细搜查。

中午休息的时候,翠儿忍不住抱怨:“张嬷嬷看得太紧了,我们根本没法好好查。而且那布匹库看起来很普通,不像是藏东西的地方。”

沈月娥喝了口茶:“别着急,这才是第一个库。下午我们去西厢房的瓷器库看看,瓷器库的管事李嬷嬷,性子比张嬷嬷温和些,或许能找到机会。”

下午,她们去了西厢房的瓷器库。瓷器库由李嬷嬷看管,李嬷嬷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性格温和,对沈月娥也很客气。

“沈姨娘,你们来整理瓷器库啊?这里的瓷器都放了好些年了,有些都已经裂了,确实该清点一下了。”李嬷嬷笑着说。

“是啊,李嬷嬷。”沈月娥说,“还要麻烦李嬷嬷多指点,哪些瓷器是贵重的,哪些是普通的。”

“好说,好说。”李嬷嬷热情地领着她们进了瓷器库。

瓷器库比布匹库小一些,里面摆着一排排架子,架子上放着各种瓷器,有花瓶、碗碟、茶壶,大多是青花瓷,有些上面还有精致的花纹。李嬷嬷一边给她们介绍,一边帮着整理。

沈月娥趁机仔细观察瓷器库的环境。她发现,瓷器库的角落里,有一个很大的木柜,上面锁着一把铜锁,木柜上落满了灰尘,看起来很久没打开过了。

“李嬷嬷,那个木柜里放的是什么啊?”沈月娥指着木柜问。

李嬷嬷看了一眼木柜:“哦,那个木柜里放的是一些破损的瓷器,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锁了好几年了,我都快忘了。”

“破损的瓷器?”沈月娥心中一动,“能不能打开让我们看看?说不定里面还有能用的呢。”

李嬷嬷犹豫了一下:“这……钥匙在邢夫人那里,我没有钥匙啊。”

“这样啊。”沈月娥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再追问。她知道,再问下去,只会引起李嬷嬷的怀疑。

整理完瓷器库,还是什么都没发现。翠儿有些泄气:“姨娘,我们查了两个库,都没找到什么线索,会不会我们的方向错了?”

“不会错。”沈月娥坚定地说,“苏十三说这三个库是周显的心腹看管的,肯定有问题。明天我们去后院的杂物库看看,说不定线索就在那里。”

第三天一早,沈月娥带着翠儿和丫鬟们,去了后院的杂物库。杂物库由王嬷嬷看管,王嬷嬷是外院的老人,平时很少说话,对谁都淡淡的。

看到沈月娥她们过来,王嬷嬷只是点了点头:“是来整理杂物库的?进来吧。”

杂物库是三个库里最乱的一个,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有旧家具、破损的农具、还有一些不知道放了多少年的箱子,灰尘遍地,霉味很重。

“这里很久没整理了,辛苦你们了。”王嬷嬷说完,就站在门口,没有进来帮忙。

沈月娥心中一喜,王嬷嬷不像张嬷嬷那样盯着,正好给了她们机会。她对翠儿和丫鬟们说:“大家分头整理,仔细点,看看有没有能用的东西。”

几人散开,开始整理杂物。沈月娥一边整理,一边仔细搜查。她打开一个个旧箱子,里面都是些旧衣服、旧布料,没什么特别的。她又检查了旧家具,桌子、椅子都是普通的木头做的,没有暗格。

就在她快要失望的时候,翠儿悄悄走过来,拉了拉她的衣袖:“姨娘,你看这个。”

沈月娥顺着翠儿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角落里放着一个破旧的衣柜,衣柜的门是关着的,上面没有锁,但看起来很沉重。

“这个衣柜里放的是什么?”沈月娥走过去,轻轻拉开衣柜门。衣柜里堆满了旧被子,散发着一股霉味。她伸手把被子拿出来,突然,她的手指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她心中一动,连忙把被子都拿出来,只见衣柜的底部,有一块木板是活动的。她轻轻掀开木板,下面是一个小小的暗格,暗格里放着一个铁盒子。

沈月娥的心跳瞬间加速,她小心翼翼地拿出铁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纸,上面写着一些数字和名字,看起来像是一本账册。但她仔细一看,发现上面的数字都是些小额的支出,名字也都是府里下人的名字,看起来像是一本普通的家用账册,没什么特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7集:短暂结盟抗强敌(第2/2页)

“怎么了,姨娘?找到什么了吗?”翠儿凑过来问。

沈月娥把铁盒子放回去,盖上木板,铺好被子:“没什么,就是一本普通的账册。看来,这里也没有我们要找的东西。”

翠儿有些失望:“那怎么办啊?三个库都查完了,都没找到线索。”

沈月娥皱着眉,心里也有些着急。难道苏十三的消息错了?还是幕后黑手把东西藏在了其他地方?

就在这时,门口的王嬷嬷突然开口:“沈姨娘,整理得差不多了吧?天色不早了,该回去了。”

沈月娥抬头一看,发现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她点了点头:“好,我们这就走。麻烦王嬷嬷了。”

几人收拾好东西,走出了杂物库。沈月娥回头看了一眼杂物库的门,心里充满了疑惑。三个库都查完了,都没找到核心账册和密信,难道真的藏在林老爷、邢夫人或者王熙凤的书房里?

接下来的几天,沈月娥开始想办法接近几人的书房。她借着给林老爷送参茶的机会,去了外书房。外书房里有两个小厮日夜看守,林老爷在的时候,她根本没有机会仔细查看;林老爷不在的时候,小厮又不让她进去,说书房里的东西重要,不能随便碰。

她又借着给邢夫人送点心的机会,去了邢夫人的内书房。邢夫人的内书房很小,里面摆着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和一个衣柜。邢夫人对她很警惕,她进去的时候,邢夫人一直盯着她,她只能匆匆看了一眼,没发现什么异常。

她还去了王熙凤的内书房。王熙凤的内书房比邢夫人的大一些,里面堆满了账册和文书。王熙凤倒是没怎么提防她,还让她帮忙整理账册。沈月娥一边整理,一边仔细观察,发现王熙凤的书架上,有一个格子是锁着的,她问王熙凤里面放的是什么,王熙凤说是一些重要的地契和银票,没什么特别的。

几天下来,还是一无所获。沈月娥有些焦虑,她担心时间拖得越久,危险就越大。她决定,让翠儿去联系苏十三,把情况告诉他,问问他有没有其他的线索。

第二天午时,翠儿按照沈月娥的吩咐,去府外东侧街角找那个卖菱角的小贩。小贩的摊子很小,上面摆着一筐新鲜的菱角,翠儿走上前:“老板,买一斤菱角。”

小贩抬起头,他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脸上带着笑容:“好嘞,一斤菱角,十个铜钱。”

翠儿递给他一个铜钱,铜钱里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三个旧库已查,无线索。书房难接近,求下一步指示。”

小贩接过铜钱,手指不经意地捏了捏,然后把菱角递给翠儿:“姑娘拿好,下次再来啊。”

翠儿接过菱角,转身走了。她不知道,在她离开后,小贩很快就收了摊子,转身走进了旁边的小巷,把铜钱里的纸条取出来,交给了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男人——正是苏十三。

苏十三看完纸条,皱了皱眉。三个旧库都没找到线索,书房又难接近,看来,只能再想其他办法了。他想了想,提笔写了一张纸条:“查府中历年节礼账册,重点查李瓶儿入府后,与清虚观、隆盛号相关的记录。可去旧书库查找。”

他把纸条交给小贩,让他明天午时,交给去买菱角的丫鬟。

第二天午时,翠儿再次去买菱角,小贩把藏着纸条的铜钱递给她。翠儿回到揽月轩,把纸条交给沈月娥。

沈月娥看完纸条,心里有些疑惑:“节礼账册?清虚观?隆盛号?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她想了想,决定按照苏十三的指示,去旧书库查找历年的节礼账册。旧书库在府里的最东边,很少有人去,里面放着府里历年的账册、文书和一些旧书,灰尘遍地,霉味很重。

沈月娥带着翠儿,来到旧书库。旧书库由一个名叫刘老的老人看管,刘老已经七十多岁了,耳朵有些聋,眼睛也不太好。看到沈月娥她们过来,刘老慢悠悠地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刘老,我们是来查找历年的节礼账册的。”沈月娥笑着说,“二奶奶让我们整理府里的节礼记录,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刘老点了点头:“节礼账册在最里面的架子上,你们自己去找吧,小心点,别把账册弄坏了。”

“谢谢刘老。”

沈月娥和翠儿走进旧书库,里面的架子很高,上面堆满了账册和旧书,阳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们走到最里面的架子前,开始查找节礼账册。

节礼账册按年份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从林庆堂刚入府的时候,到现在的都有。沈月娥从李瓶儿入府那年开始找,也就是五年前的账册。

她翻开五年前的节礼账册,里面记录着林府给各个官员、亲戚送节礼的情况,还有收到的节礼。她一页一页地翻着,仔细看着每一条记录,希望能找到与清虚观、隆盛号相关的内容。

翻了将近一个时辰,她终于在中秋那一页,看到了一条记录:“八月十五日,李瓶儿以个人名义,向城外清虚观捐赠香油五十斤、经书二十本,由外院车马行仆役胡四经办,共银二十两。”

沈月娥的眼睛亮了起来——清虚观!胡四!这正是苏十三纸条上提到的!她继续往下看,发现接下来的几年,每年中秋,李瓶儿都会以个人名义,向清虚观捐赠香油和经书,经办的人,都是胡四。

“翠儿,你看这个。”沈月娥把账册递给翠儿,“李瓶儿每年都向清虚观捐赠,经办的人是胡四,一个车马行的仆役。”

翠儿接过账册,仔细看了看:“一个内宅姨娘,为什么要每年向清虚观捐赠?而且还用车马行的仆役经办?这也太奇怪了。”

“是很奇怪。”沈月娥皱着眉,“清虚观我听说过,香火不旺,位置也很偏僻,李瓶儿为什么偏偏选这个道观捐赠?还有胡四,一个车马行的仆役,怎么会被李瓶儿选中,经办这么重要的事?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她继续翻账册,想看看有没有更多关于胡四和清虚观的记录,却再也没有找到。她把账册放回原处,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胡四和清虚观,肯定和幕后黑手有关,说不定,核心账册和密信,就藏在清虚观里!

“我们回去吧。”沈月娥对翠儿说,“明天,我们想办法查查胡四的底细。”

翠儿点头,两人转身准备离开。就在这时,沈月娥眼角的余光瞥见,旧书库的门口,站着一个身影——是邢夫人身边的梳头嬷嬷,周嬷嬷!

周嬷嬷手里捧着一叠干净的布巾,像是刚去取了东西路过。看到沈月娥和翠儿,周嬷嬷垂下眼皮,恭敬地行了一礼:“沈姨娘,你们也来旧书库啊?”

沈月娥的心猛地一沉,她不知道周嬷嬷在这里站了多久,有没有看到她们翻看节礼账册,有没有听到她们的对话。她强压下心中的紧张,笑着说:“是啊,二奶奶让我们来查找一些旧账册。周嬷嬷这是要去哪里?”

“我刚去浆洗房取了布巾,准备回夫人院里。”周嬷嬷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既然姨娘还在忙,那我就不打扰了,先行告辞。”

说完,周嬷嬷转身,脚步轻悄地离开了。

沈月娥站在原地,只觉得后背发凉。周嬷嬷平时很少离开邢夫人的院子,怎么会突然来旧书库附近?是巧合,还是故意跟着她们?如果是故意的,那说明,幕后黑手已经注意到她了,她们的调查,已经引起了对方的警觉。

“姨娘,我们快走吧。”翠儿也感觉到了不对劲,拉了拉沈月娥的衣袖。

沈月娥点了点头,快步走出旧书库。她握紧了袖中那截信号香,心里清楚,危险已经离她越来越近了。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小心,否则,随时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回到揽月轩,沈月娥关上门,靠在门上,心脏还在“砰砰”地跳。周嬷嬷的出现,像一个警钟,提醒她,幕后黑手就在她的身边,正用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姨娘,您没事吧?”翠儿担心地问。

“我没事。”沈月娥深吸一口气,走到桌前坐下,“但我们的调查,可能已经被发现了。周嬷嬷为什么会出现在旧书库附近,肯定不是巧合。”

“那怎么办?我们还要继续查胡四和清虚观吗?”

“要查。”沈月娥坚定地说,“越是危险,越要查下去。现在我们有了新的线索,不能放弃。明天,你去外院的车马行,想办法打听一下胡四的情况,看看他是什么人,平时跟谁来往密切,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

翠儿点头:“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第二天一早,翠儿就去了外院的车马行。车马行里有十几个仆役,负责林府的出行和货物运输。翠儿找到车马行的管事张大爷,笑着说:“张大爷,我是揽月轩的翠儿,我们姨娘让我来问问,最近有没有去城外的车?我们姨娘想去城外的寺庙上香。”

张大爷连忙说:“有有有,明天就有一辆车要去城外的报恩寺,翠儿姑娘要是想去,可以跟这辆车一起。”

“谢谢张大爷。”翠儿笑着说,“对了,张大爷,我听说你们这里有个叫胡四的仆役,他在吗?我们姨娘好像认识他,想跟他打听点事。”

张大爷愣了愣:“胡四?他已经不在车马行了。”

“不在了?”翠儿心里一动,“他去哪里了?是被调走了吗?”

“不是调走了,是上个月,他突然说家里有事,辞工走了。”张大爷叹了口气,“胡四是个老实人,干活也勤快,他走了,我们还少了个得力的帮手呢。”

“辞工走了?”翠儿的心跳加速,“他走之前,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跟谁见过面,或者说过什么奇怪的话?”

张大爷想了想:“异常?好像也没什么异常。就是走的前一天,他跟我说,他攒够了钱,想回老家娶媳妇。我还恭喜他了呢。”

“回老家?他老家在哪里?”

“好像是江南那边的,具体在哪里,他没说。”

翠儿又问了几句,没得到更多的信息,只能谢过张大爷,回到了揽月轩。

“姨娘,胡四上个月辞工走了,说是回老家娶媳妇了。”翠儿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沈月娥。

“辞工走了?”沈月娥皱了皱眉,“这也太巧了,我们刚查到他,他就辞工走了。肯定是幕后黑手让他走的,怕他泄露秘密。”

“那我们还怎么查?胡四都走了,线索又断了。”

“线索没断。”沈月娥说,“胡四走了,但清虚观还在。我们可以去清虚观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线索。”

“去清虚观?可是我们怎么去啊?二奶奶肯定不会同意我们随便出府的。”

“我们可以找个借口。”沈月娥想了想,“后天是初一,按照规矩,府里的女眷要去报恩寺上香。我们可以跟去报恩寺,然后趁没人注意,悄悄去清虚观。”

翠儿点头:“好,就这么办。”

后天一早,林府的女眷们就坐着车,去了城外的报恩寺。王熙凤、邢夫人、沈月娥,还有其他几位姨娘,都去了。寺庙里的香火很旺,女眷们进香、拜佛,忙得不可开交。

沈月娥趁着大家都在拜佛,悄悄对翠儿说:“你去外面看看,有没有去清虚观的路,我们等会儿趁没人注意,偷偷溜出去。”

翠儿点头,悄悄走出了寺庙。过了一会儿,翠儿回来,对沈月娥说:“姨娘,我问过寺庙的小和尚了,清虚观就在报恩寺西边的山上,走路大概半个时辰就能到。”

“好。”沈月娥说,“等会儿我们借口去后院的厕所,然后悄悄溜出去。”

两人等到大家都在大殿里拜佛,悄悄往后院走。后院没人,她们从后门溜了出去,按照翠儿打听来的路,往清虚观走去。

山路不好走,两人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看到清虚观的影子。清虚观很小,只有几间破旧的屋子,门口的香炉里没有香,看起来很荒凉,像是很久没人来了。

“这里就是清虚观?”翠儿有些疑惑,“看起来这么荒凉,李瓶儿怎么会每年都来这里捐赠?”

“越是荒凉,越容易藏东西。”沈月娥说,“我们进去看看。”

两人走进清虚观,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屋子里也空荡荡的,只有几张破旧的桌子和椅子。沈月娥仔细搜查着每一间屋子,希望能找到线索。

就在她走进最后一间屋子时,她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是一座山,笔法粗糙,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她伸手摸了摸画的背面,突然,她感觉到画的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凸起。

她心中一动,轻轻把画摘下来,只见墙上有一个小小的暗格,暗格里放着一个油纸包。她小心翼翼地拿出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还有一些印章。

沈月娥的心跳瞬间加速,她仔细一看,这些纸上记录的,正是周显和宫里、漕帮高层往来的密信,还有一本核心账册,上面详细记录了所有贪墨款项的去向!

“找到了!我们找到证据了!”沈月娥激动地说。

翠儿也凑过来,看到这些密信和账册,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太好了!有了这些,就能揭露幕后黑手的真面目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还有说话的声音:“就是这里,他们肯定在这里!”

沈月娥和翠儿脸色一变,是幕后黑手的人!他们追来了!

沈月娥连忙把密信和账册放进油纸包,塞到怀里,对翠儿说:“我们快走!”

两人转身就往外跑,刚跑出屋子,就看到十几个黑衣人,手里拿着刀,堵在了清虚观的门口。为首的人,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正是之前杀了刘管事的凶手!

“把东西交出来,饶你们不死!”为首的黑衣人冷声道。

沈月娥握紧了怀里的油纸包,心里知道,绝不能把东西交出去。她看到旁边有一条小路,对翠儿说:“你从那条小路跑,去找苏先生的人,把东西交给他们!我来拦住他们!”

“姨娘,我不能丢下你!”翠儿哭着说。

“别废话!快走!这是命令!”沈月娥推了翠儿一把,然后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棍,冲向黑衣人。

翠儿咬着牙,转身往小路跑。黑衣人想追,却被沈月娥拦住了。沈月娥拿着木棍,拼命地挥舞着,虽然她没学过武功,但为了保护证据,为了给翠儿争取时间,她拼尽了全力。

然而,黑衣人太多了,而且都练过武功,沈月娥很快就被打倒在地。为首的黑衣人走过来,一把抓住她的衣领:“东西在哪里?交出来!”

沈月娥看着他,冷笑一声:“我就是死,也不会把东西交给你们!”

为首的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举起刀,就要向沈月娥砍去。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苏十三带着十几个身穿劲装的人,冲了过来:“住手!”

黑衣人脸色一变,不敢再动手,转身就想跑。苏十三的人立刻追了上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打斗。

苏十三跑到沈月娥身边,扶起她:“姨娘,你没事吧?”

“我没事。”沈月娥从怀里拿出油纸包,递给苏十三,“东西在这里,里面有周显和宫里、漕帮高层往来的密信,还有核心账册。”

苏十三接过油纸包,打开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有了这些,我们就能彻底揭露幕后黑手的真面目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官兵的马蹄声——是应天府的官兵!苏十三已经提前通知了应天府尹,让他派兵过来。

黑衣人看到官兵来了,更加慌乱,很快就被苏十三的人和官兵全部抓获。

沈月娥看着被抓获的黑衣人,心里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场持续了很久的斗争,终于要结束了。幕后黑手的真面目,很快就要被揭露,那些被贪墨的军需和粮饷,也终于可以物归原主,送到西北的边关和受灾的百姓手中。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场斗争的结束,只是另一场更大风暴的开始。周显背后,还有更强大的势力,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本集完)

第58集《利尽而散联盟崩》简单内容提示:

沈月娥对“胡四”和“清虚观”的调查,或因周嬷嬷的警觉而被打断,或因对手抢先一步清理痕迹,陷入困境。幕后黑手可能通过邢夫人或其它渠道,向沈月娥施加压力,或许以重利,或进行威胁,试图瓦解她与苏十三的联盟。苏十三一方在外部调查取得进展,但其行动目标(如彻底铲除对手,可能波及林家)与沈月娥保全林家的初衷产生严重分歧。因目标差异或对手的离间计,沈月娥与苏十三之间本就脆弱的信任出现裂痕,互相猜忌,合作难以为继。面临内部分化和外部压力,沈月娥将如何抉择?是继续与苏十三合作,还是另寻他路?联盟崩解后,她将如何独自面对强大的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