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十二章 题字破封,白鹿献芝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十二章 题字破封,白鹿献芝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哦,国子监的亚圣!对了,我一直都不太清楚国子监与云鹿书院之间的恩怨详情。”

许子圣兴趣十足,脸上挂着吃瓜的二字,丝毫不在意云鹿书院众人的脸色变化,直接问道。

赵守看了一眼长公主,见她神色如常,并不阻止,这才叹道。

“此事要从两百年前,那一场争国本事件说起。”

太子者,国之根本!争国本就是争太子之位!

“当时是仁宗在位,太子之位空悬十余年,两位皇子是当时有力的竞争者。一位是嫡长子,一位是贵人所生的庶出皇子。那位贵人甚是妩媚娇艳,深得仁宗宠爱。”

“仁宗打算立庶出的皇子为太子,在当时,遭遇了满朝文武的反对。仁宗多次下旨,但都被内阁封驳回去,而当时带领满朝文武的,是云鹿书院的读书人。”

“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自古以来的规矩,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违背。”

礼制是读书人的屠龙术,自然拼命坚持,想要以此来限制皇权,争取更多的政治地位和权利。

“这场国本之争,双方都不愿服输,双方拉锯了整整六年,期间,内阁首辅换了四人,朝堂上官员走了一批又一批。从京城到地方,涉及到的官员多达两百余名。”

“直到这时候,一位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接替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他没有继续坚持前辈们的理念,毅然投入到了仁宗麾下,顶着谩骂,为仁宗解决了此事。闹的沸沸扬扬的国本之争终于结束。”

“云鹿书院因为这件事,被仁宗厌恶,他意识到,云鹿书院的存在不利于皇权的统治。而这时,程晦提出组建国子监,由朝廷自己培养人才。”

“而儒家的衰弱,也至此开始。”

这就是云鹿书院和国子监关于儒家正统之争的由来。

国子监是国立大学,云鹿书院是私立,私立怎么可能干的过国立,许子圣闻言,恍然大悟。

这部分事情的真相早就被掩埋了,即使许子圣也不曾从书籍上看到记载,只有皇室,国子监,云鹿书院才了解其中的真相。

长公主星眸微动,潋滟澄净,转头看向了许子圣,似乎想要考校一下许子圣这位才名远播的状元郎,带着几分不经意的问道。

“许大人,听到这件事的真相,你是如何看的?”

许子圣目光在这位清冷艳丽的长公主的容颜上一扫而过,我能怎么看,站在一旁看呗!

当然,许子圣知道这位长公主的意思,这是想要知道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笑了笑,说道。

“此事表面是争国本,实际上是权力之争!”

“读书人想施展抱负,必须手握大权,而一个国家的权力体量是固定的。当你手握更大权力时,便有其他人失去权力。党争的最高境界,是架空皇帝,成为无冕之皇。”

长公主本是随意而为,听到这里,脸色微变,赵院长等人也是神色凝重,没想到许子圣如此敢说,比许新年还要耿直,这些长得好看的人,怎么就偏偏长了一张嘴?

许子圣停顿了一下,瞥了一眼众人的反应,说道。

“怎么,我说的不对?!”

长公主等人闻言嘴角微微一抽,你说的很对,但是不该说出来,不过既然已经说了,就只能听下去了。

“伱继续说。”

“儒家的屠龙术再怎样厉害,终究还是皇权更强一些。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这句话便道尽了一切。自古以来,不管是贪还是贤,只要是个权臣,就没有好下场。”

当然,权臣如果是个枭雄,手中握着枪杆子,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倒霉的就是帝王了,落地凤凰不如鸡,那下场让人不敢想象。

许子圣微微摇头,最后这句话,他不会说出口的,毕竟他也是吃饭的,如今还在大奉朝堂上混饭吃,自然要有所收敛,感叹道。

“朝堂如战场,党争一时爽,全家火葬场。”

许子圣熟读史书,见惯了王朝兴衰,深知历史发展,明明说的话极为粗鄙,但是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岁月亘古,千年变迁的气息,众人顿时一片沉默,久久不语。

“当然如果你修为足够高,不论是成为超品儒圣,还是超品武神,都可以和皇权平起平坐,甚至改朝换代,都不在话下,还不随便你想干嘛就干嘛!”

许子圣在心中喃喃道,他胆大包天,从未将皇权放在眼中,虽然不会造反作乱,但也休想让他臣服皇权之下,任由皇帝掌控自己生死。

其实不需要成为超品儒圣,许子圣只要跨入二品大儒之境,就有影响王朝气运的能力,即使是皇帝也要对其敬上三分,不敢拿架子,这种事情是有前例可循的。

云鹿书院就有一处悟道之地,在瀑布旁边,立着一块石碑,记载了一位儒道先贤的事迹。此人名叫钱钟,生于六百年前,活跃于大奉朝开国之初。

彼时,前朝君王昏聩,官吏贪污**,豪阀鱼肉百姓,中原各地狼烟四起,叛军割据。当时的朝廷大周与各地叛军进行着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困苦不堪。

二品大儒境的钱钟,在外游历三年,亲眼见证了民不聊生的景象,他满腔愤怒的携民怨至大周京城,以血肉之躯撞散了大周为数不多的国运,而后大奉立国,平定战乱,四海安康。

二品大儒可在一定程度上拨弄气运,可聚拢,也可摧毁,虽然操作上没有术士精妙,但却具备了影响一个王朝兴衰的能力,当然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你说的没错,党争一时爽,全家火葬场!”

赵守神色唏嘘,似乎很是感慨,目光看向了程氏亚圣所立的石碑。

“云鹿书院掌握着儒道修行之法,自从那次国本之争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二品大儒之境了,儒道也是自此渐渐衰落了下来!”

云鹿书院在官场的前途被掐断,但仍旧是掌握着儒家修行体系的圣地。断绝的只是仕途而已。

为何一直说云鹿书院开始变得衰弱,为何两百年来,儒家最高只有三品。

那是因为三品之后,儒家体系必须入仕为官,其中涉及到儒家气运之类的东西。只有借助朝廷气运,三品立命之境的读书人才能踏入二品大儒之境,甚至更进一步,成为一品亚圣,可以唤醒圣人之器,能凭借自身的学术思想形成规则封印镇压地方气运。

云鹿书院势微,不仅是因为国本之争失败,也有程氏亚镇压封印了云鹿书院气运的缘故,封印就是那座石碑。

“许子圣,你可知这块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立在这里。”

赵守院长看向了许子圣,脸上神色复杂无比,透着唏嘘和颓然。

许子圣神色平静无比,目光温润如玉,凝视着碑中文字,似乎是看出了什么,朗声道。

“这是儒家正统之争的后续,或者说,是一部分。”

赵守闻言一惊,颔首点头,对许子圣的境界多了几分认知,居然可以从中看出隐秘,绝对不止是五品德行之境。

“你说的没错,这块石碑就是儒家正统之争的后续,是云鹿书院的封印!”

“当年,那位程亚圣惊才绝艳,他建立国子监后,知道想要超越云鹿书院,就必须有一套自己的教育体系。否则,国子监的学生,依旧是云鹿书院的学生。”

“于是他潜心研究圣人经典,重新为之集注,并融入自己的思想。历时十三年,终于创建了一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体系。”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

许子圣接着赵守院长的话说道,目光看着石碑之上的字迹,心中满是不屑,理学的这套理论禁锢了人的思想,使得天下人都成了皇权的维护者,成为了皇帝可以随意掌控生死的蝼蚁,难怪儒道两百年来,无人可以打破思想桎梏,成就大儒之境。

赵守闻言点点头,觉得理学二字用来形容程氏亚圣的学说理论十分恰当,接着说道。

“程亚圣认为,世间万物都依循着某个规律,这个规律叫理,理是世间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最正确的。”

“万物依存于理,才能蓬勃发展。但是人在世间万物的纷扰交错中,会迷失自己,迷失理。因此读书人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国子监思想流派的大纲,许子圣在国子监求学,对此深有感悟,他之所以被国子监的学子师长排斥,也有他不认同这套理论的缘故。

“程亚圣为圣人集注,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矩,读书人遵循这套规矩,便不会出错,便是正确的,便是应和天地规律的。”

“这套规矩将忠、孝、节、义上升到了天理的高度。”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大义当舍生;为保节当赴死。”

赵守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看向了许子圣,询问道。

“许子圣你觉得,这是对是错?”

许子圣当然知道这个理狗屁不通,但是他不能说,毕竟他还需要在朝堂之中厮混,有些道理知道可以,但是不能说出来,这就是理学思想禁锢的可怕之处。

“所以,才有了这块碑?”

许子圣将目光从赵守的脸上,转回到了碑文,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赵守等人也能理解。

长公主脸上闪过一丝异样,许子圣不回答这个问题,就已经说明了他的看法,不认同这种理论观念,让她心中有些恼怒,毕竟她身为皇室之人,自然要维护理学这种有利于皇权的学说理论。

长公主能够想明白的事情,赵守等人自然也知晓,明白这位出身国子监的状元郎并不是一位理学学子,心中多了几分亲近,继续说道。

“云鹿书院和国子监之争,是学术之争,是理念之争。但这块碑屹立在亚圣学宫两百年,它始终不倒,它一日不倒,云鹿书院就一日胜不过国子监。”

“我枯坐学院十几年,皓首穷经,试图反驳碑文上记载的东西,试图创立一套更成熟更正确的理念,但依旧失败了。”

“因为它代表着真理,代表着正确。”

赵守神色颓然,眼眸之中充满了疲惫和黯淡,一种无力感深深的充斥在他的心中,叹息道。

“不止是我,其实书院历代大儒,先生,都在和这块碑文较劲,可没人能成功。亚圣的思想,岂是等闲之人可以驳斥。”

“那边上那块空白的碑是做什么用的?”

许子圣目光微移,看向了一旁的无字碑,空白一片,心里有了猜测。

“是我立在那里的,但十几年来,我从未上面落笔。”

赵守指着空白石碑边的桌案,再次说道。

“后来有学子和大儒们尝试在石碑上题字,与程亚圣的碑文抗衡,只是第二天都会被擦去。不过桌上的笔和砚台倒是留了下来,或许是我还抱着一丝期待吧。”

“正因如此,每当学子们突发奇想,自我感觉优秀时,就会来这里题字。可惜我期待的那个人始终没有出现。”

“仗义死节报君恩,流芳百世万古名!”

赵守注视着程氏亚圣所题的这句话,心中无比悲凉,云鹿书院被这句话压了两百年了,前途一片黑暗,何时才能再次辉煌,让儒道大兴呢!

君王重,还是天下苍生重,许子圣心中有着明确的答案,对这句话十分不屑。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凭什么?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凭什么?

三纲五常,就是限制人思想的牢笼,让儒道落寞,成为了其他修炼体系笑话的存在,以前儒道辉煌的时候,其他修炼体系都是小弟,不值一提,根本无法撼动儒道老大哥的地位。

许子圣想到这里,转头看向了石碑旁的桌案,对着一旁的许七安说道。

“我是国子监的学子,你不是读书人,只是一个粗鄙武夫,我今日想要在这块石碑之上写下一句话,不知你可愿为我研磨?”

“笔墨摆在这里,不就是让人写的吗,许大人既然想要写字,我自然愿意效劳。”

许七安也是一个胆大包天之人,他也十分好奇许子圣会在这块石碑上写些什么。

“那好,今日写完,你若闲来无事,我请你去勾栏听曲如何?”

许七安闻言,精神振奋,几步走到了案桌前,开始磨墨。

许子圣提笔蘸墨,走到了空白石碑前,脑海里浮现出了这些年他的所见所闻,大奉王朝吏治崩坏,满殿衣冠禽兽,一口一个忠君爱国,却从未对底层的百姓垂下怜悯的目光。

他想到权贵子弟当街纵马时,嚣张跋扈的姿态,超凡武力的存在,让封建王朝的弊病展现的愈发淋漓尽致;也让底层百姓连揭竿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在现实世界的历史中,如果王朝**,吏治崩坏,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至少百姓黎民还可以揭竿而起,造反起义,但在这个世界,黎民百姓连起义连的机会都没有,便会被超凡武力迅速镇压扑灭。

许子圣深吸一口气,重重吐息,将这方世界黎民百姓的不甘和怨气凝聚笔尖,落在了石碑之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许子圣一蹴而就,让长公主勃然色变,没想到许子圣居然会写出这么一句话,这明显是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和理学截然不同的理念学说,她终于明白为何国子监的人会排斥许子圣了,这位状元郎明显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体悟天地之道,坚守本性不移,是帝王最讨厌的读书人。

长公主也明白为何,许子圣入仕三年,明明政绩优秀,家世显赫,到现在为止也只是一个五品刑部员外郎了,这是当朝大臣有意压制的缘故,不愿让这位异类立于朝堂之上。

“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写完,许子圣只觉神清气爽,一吐胸中郁气,把笔一抛,大声说道。

轰隆!赵守等人的脑海里,仿佛一道雷霆劈下,劈开了混沌的灵识,劈开了灵魂的枷锁。他们呆呆的望着许子圣,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似乎看到许子圣头顶浓郁紫气一闪而逝,这是圣人气象!

咔擦!边上那块石碑忽然发出崩裂的声响,一道贯穿上下的巨大裂缝出现。众人大吃一惊,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整个亚圣学宫震颤起来,穹顶簌簌掉灰,烛台倾倒。

云鹿书院亚圣雕塑中冲起一股清气,绽破山顶白云,数十里外皆见异象。

“怎么回事?”

一股强大的气运从白鹿书院地下冲出,弥漫在虚空中,在场的众人,除了许七安兄弟俩,境界不够,又缺乏相应的宝物手段,所以看不到云鹿书院这被封印了两百年的宏大气运,遮天蔽日。

赵守等人目瞪口呆,仰头看向了云海之上,云鹿书院的两百年的气运,终于破开程氏亚圣石碑的镇压了,书院总算可以崛起了。

众人看着崩裂的程氏亚圣石碑时,瞳孔不自觉的收缩,这意味着镇压云鹿书院气运的封印终于破碎了,在亚圣不出的年代,居然有人能撼动程氏石碑,众人的眼眸深处都充满了震惊和不解。

长公主靠着身上特殊的法器,也可以观察到云鹿书院的气运变化,吃惊不已,念头涌动,思索了半晌,觉得这也件好事,有助于打破如今大奉朝堂之上的僵局。

在漫天的气运之中,一头白鹿踏出云层,嘴里叼着一枚五彩云芝,来到许子圣的面前,白鹿前蹄跪倒,将脑袋凑到了过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