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五十七章 陈国策对,《黄庭内景玉经》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五十七章 陈国策对,《黄庭内景玉经》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孟奇等人的讲学还是吸引到了陈王的召见,请教治国之策,寻求解决陈国困局的方法。

陈国宫庭内。孟奇等人刚拜见过陈王,分坐案几之后,就听陈王说道。

“诸位大才,吾有所耳闻,然陈国安乐,贵庶和睦,诸位之学怕是派不上用场。”

陈王留着标志性的五络长须,神完气足,乃是一位外景宗师,实力比国内贵族更加强大,是孟奇等人精心挑选过的国家,更有利于让墨家学说成为此国显学,完成任务。

孟奇乃是能言善辩之人,经过这段时间的讲学,更是思维敏捷,善于辩论,微微一笑道。

“陈国危若累卵,大祸只在旦夕之间,何来安乐?”

“孤常闻说客爱以大言唬人,莫非苏先生欲效法他们?”

陈王这是讽刺孟奇危言耸听,使用说客技巧,与说客为伍,让人凭白看低了几分。

对于这次的会面,他们队伍早就预演推敲过多次,众人皆是神情严肃,不露半点笑意,殿内一时鸦雀无声,气氛沉凝。

“楚唐虽如虎狼,然吾国已依附于楚,既断了后顾之忧,又得抗衡强唐之援,何危之有?”

陈王身形稍稍弯曲了一些,轻吸一口气,沉不住气了,他对陈国面临的困境心知肚明,自然不愿浪费时间,错过请教的机会。

“若楚唐克制,少兴刀兵,则此势可久,然今时两国常有冲突,边境生灵涂炭,各自受损,无有益处。双方皆无利之事一长,必有变化。唐若弃楚攻陈,大王如何自处?”

“据城自守,待楚之援军,双方互为盟友,楚必不会坐视不理。”

若楚国抛弃盟友,其余小国怕是都会转向唐国,楚国的处境将愈发艰难,所以陈王丝毫不怀疑楚国派强者救援的可能,所以并不畏惧这种情形的发生。

“若楚唐在陈地交战,则涂炭的生灵非属自身,还能掠夺矿山良田、天材地宝、人口才俊,岂不比过往有利?”

“以大王之见,是舍有利就无利,还是趋利而逐之?”

“如是再三,举陈国之力,可守几次?”

“灭亡只在旦夕之间,大王还视而不见?”

孟奇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将陈国的处境一一道出,声音铿锵有力,震人心魄,极有说服力。

陈王好似面色不变,毫不动容,但瞳孔紧缩,心中忧虑不已,这正是他所担忧的,所以才会召见如今名声浩大的孟奇等人,希望可以从他们口中得到治国良策,改变陈国如今的颓败。

“楚唐之间有小国十几,多弱于吾国,以唐之智,岂会舍易而取难?”

陈王心里发虚,但是嘴上极强硬,遮掩了内心真正的想法,依旧辩驳道。

“此等小国,旦夕可灭,明年此时,大王还会存侥幸乎?”

孟奇正襟危坐,双手放于膝盖,言辞同样变得激烈!陈王怒目而视,手按剑柄,但良久之后,他长叹一声,起立拱手,请教道。

“先生对天下之势果真洞如观火,大国如巨石,未曾闻两石时常碰撞而中央之卵能幸存者,先生可有教我?”

孟奇等人对此毫不惊讶,陈王既然召见他们,必然是对陈国的处境了然于胸,刚刚不过是考验孟奇等人对局势的把握罢了。

“举国内附楚唐之一,乃永绝后患之策,然陈国贵族可做而大王不能做,贵族归附,尚可保全封地采邑,大王能保住陈国乎?”

陈王神色微震,他也是深知此点,所以才会忧心忡忡,想要寻求解决办法,问策孟奇等人。

“陈国之危根源有三,一是自身羸弱,当此虎狼之世,无义之所,弱便为罪,二是自不量力,常掀无义之战,攻打附唐小国,惹唐忌惮,三则交不相利,仅有益于楚国,无利于唐。”

孟奇几人谈论了许久,所说都是众人心血凝结,智慧结晶。

“有利于唐,莫非是要做墙头之草,摇摆不定?!”

陈王能够成就宗师之境,自然不是无智之人,深知墙头草绝非良策,带着几分怀疑的神色看向了孟奇,不知他究竟是何意?

“非也!有利于唐,乃是对唐有用!”

“此言何解?”

陈王一头雾水,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才能做到与唐有用,而又不为墙头草。

“楚唐交战日久,仇恨渐深,商货往来已断!”

“虽然楚唐能与别国交易,但部分天材地宝和灵药奇花只产于对方,如楚之云泽诸药,如唐之关山秘藏,此为他们不可或缺之物,即使可以通过他国辗转,或进行私密交易,终究数量不足,难以满足修炼。”

孟奇自信满满,气度非凡,挥洒自如,指点江山,一副智者之相。

“莫非要帮唐国采买云泽诸药?可若被发现,楚国必兴兵来伐!”

陈王思索了一番,摇摇头,认为此事不可行,连忙反驳。

“何须背此骂名?!”

孟奇微微摇头,否定了陈王的猜测,继续说道。

“只需要大王废除关津之税!”

列国在边境和本国国内,常设有关卡,一为盘查,二为收税。

陈王为之一惊,若是没有了关津之税,如何养活国家,整顿军备,培养士大夫,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这如何使得?”

孟奇腰背笔直,挺拔如同古松,坚定而又自信,名士风范十足。

“关津之税大多为封地私设,落入贵族之手,与大王无关,如若能废除所有关津之税,则楚唐之商贾会不趋利而来?”

“彼时,陈国必成商贾云集之所,市税何止翻倍?而商贾们要衣食住行,需歌舞玩乐,则客栈酒楼各处何愁生意不兴?只愁客房不够,需要加建!只愁酒食不足,需广加筹备!”

“于是百姓所出皆非贱价,于是店铺所得都是繁厚,于是上营各类宝物俱备,大王何愁国税不足,国库不丰,无钱养士?”

陈王神情隐隐可以看见激动之色,猛地起身,双手有些颤抖,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还可以这样做,真是从未想过的良策!

“如此商贾云集之所,会少了楚唐有心人送来的云泽之药和关山之藏?此乃他们私下所为,与大王何干?顶多盘查不严之过!”

“有此一节,大王于楚唐皆是有利,正是交相利!”

“于是乎,陈国不弱,若要强取,必损自身!”

“于是乎,陈国守义,不攻他国,于己无害!”

“于是乎,陈国有用,于己有利,多得方便!”

“当此有利、守义、不弱之国,何苦灭之?”

“故若楚唐胜负之势不见分明,则陈国无忧,而胜负之势已然分明时,大王还不懂如何做乎?”

孟奇神色肃穆,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每说一句,陈王身体就是一震,越发激动欣喜,走到了孟奇的身前,紧紧握住了孟奇的双手,拜请道。

“先生真乃不世出之大才,陈国有幸,能得先生教诲,不知先生可愿为陈国大司徒否?”

孟奇和江芷微等人对视一眼,隐隐透着几分高兴,鱼儿终于上钩了,任务完成有望。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当!”

一个青铜酒盅被狠狠的砸到地上,砸出深深坑洞,发出金铁之声。司寇田横脸色铁青,看着面前的大儿子田广,痛心疾首道。

“荒谬!荒唐!王上竟然任命墨家苏墨为大司徒,做变革之举!”

“废关津之税,尚贤用能,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基啊!”

田广表情郑重,轻轻点头,眼中透着怨恨之色,赞同道。

“孩儿亦感沉重。”

“听闻东南吴国新任命了一个山野闲人伍浩,说是要废封地,用食邑,建郡设县,为此吴国陷入内战,孩儿恐苏墨最后还要效法于他!”

“废封地,用食邑,建郡设县?”

田横眼前一黑,觉得自己再不认识这个世道了,贵族的天要塌下来了?

田广表情淡漠而绝然,眼中闪过厉色,沉声道。

“孩儿以为得尽早除掉祸患。”

“有大王的支持,怕是不易得手!”

田横皱了皱眉,大王乃是宗师,为陈国最强者,谁能在他眼皮底下除掉祸患?莫非联络楚国贵族?

“若舍弃性命,当有一击之机!”

“广儿你?”

田横看着一脸觉悟的儿子,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田广咬了咬牙,神情依旧绝然,坚定的说道。

“当今之世,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只要能杀掉这股风气,天下便能安稳,我们便能安稳。”

“苏墨自己也说过,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若不能废除关津之税,就无法吸引商贾,若无法吸引商贾,就难见其利,无利之事少有能成!

孟奇等人说服陈王是开始,真正艰难的还在后头!

江芷微等人待在陈国宫廷内,耐心等待着孟奇册封大司徒,主持陈国变革。

江芷微闲来无事,想要多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文化历史,获得了陈王的同意,可以在藏室阅览陈国藏书,这可是十分难得恩赐,在这个民智未开的时代,知识更加珍贵,轻易不向外传播,所以孟奇等人讲学才会造成轰动,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藏室在宫廷内位置有些偏僻,周围草木杂乱,昏暗幽静,整座藏室只有两人,除了身为藏室史的苍之外,只有一位年轻的典吏,负责照顾苍的起居,平时多有偷懒,此时不见踪影,不知去了哪里。

须发皆白,身形佝偻的苍坐在藏室之中,手里拄着手杖,面容祥和,眼眸浑浊,看着眼前的妙龄女子,轻笑一声,露出了一口残缺的牙齿,枯黄无比,声音沧桑。

“姑娘可是墨家贤者,不知来此藏室,所为何事?”

孟奇被誉为墨家首领,其他几人也轮流讲学,所以被誉为墨家贤者,名声不小,即使身居藏室的苍也是有所耳闻,故而如此称呼江芷微。

江芷微笑容温和,平易近人,躬身一礼,对这位看上去苍老的藏室史说道。

“不敢当贤者之称,我得陈王恩典,可以阅览陈国藏书,还要麻烦长者了!”

苍心中暗笑,自己这个小师侄倒是知礼,不曾盛气凌人。

室内有些昏暗,苍浑浊的眼眸眯了眯,似乎是想要看清楚江芷微的容貌,费力的起身,拄着手杖,摇摇晃晃的向藏室里面走去,身形踉跄,让人担心他下一秒就会摔倒。

江芷微见此,连忙上前两步,伸手搀扶着苍,并肩而行。

“陈国国土虽小,但是历史悠久,祖上也是封神的存在,藏室之中有三万卷书籍,包罗万象,不可小觑,我观贤者修为已入外景,只差一线就可迈过第一道天梯,如果愿听老夫啰嗦两句,可以选择藏室中的一卷《黄庭内景玉经》,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是对你应该有些裨益!”

江芷微脚步一顿,这位老者居然一眼就看穿了她的修为实力,这怎么可能?

江芷微神色凝重了几分,心神放开,仔细感知苍的气息,没有任何的修炼痕迹,行将就木,皮肉松弛,完全看不出任何的异样。

苍似乎是感受到了江芷微的疑惑,咧嘴笑了笑,口中牙齿凋零,笑得极为和善。

“老夫枯活几十年,眼力还算可以,能够看出一些东西也是合理的!”

江芷微神色一变,这位老者不仅见识惊人,更是深谙人心,看出了自己的怀疑,心中思索了一番,露出了明艳的笑容,点点头说道。

“多谢长者指点,晚辈就看这卷《黄庭内景玉经》了!”

“孺子可教也!”

苍停下了脚步,从透着岁月气息的书架上抽出了一卷书册,古朴泛黄,随手递给了江芷。

江芷微双手接过,微微躬身,对老者带着几分恭敬,她心中明白,自己怕是遇到了高人隐士了,这卷《黄庭内景玉经》必有玄妙。

“老了,活动一下,就体力不支,老夫就先休息了!”

说罢,苍拄着手杖,向着藏室后方走去,步履沉重,摇摇晃晃,看上去弱不禁风,让人怀疑这老者下一秒就会栽倒。

江芷微目光注视着老者身影消失,这才缓缓之直起腰背,脸上带着几分思索,紧紧握着手里的书册,转身离开了这处昏暗的宫殿。

一处偏殿之中,众人均在,江芷微神色凝重的走了进来,众人微微一愣,问道。

“你不是去藏室阅览典籍去了吗,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

江芷微轻吸一口气,坐在众人的旁边,将手里的《黄庭内景玉经》放在了案桌上,目光扫过众人疑惑的脸庞,轻声道。

“我今日在藏室遇见一位高人隐士,这是他指点我观看的典籍!”

孟奇神色一动,连忙看向案桌上的典籍,封面之上有六个古朴篆文,字迹苍劲,透着玄妙的气息。

“黄庭内景玉经!”

孟奇脸上露出惊色,黄庭经可是道教经典,在主世界没有流传,不想在这个世界居然可以看到,难道江芷微遇到道家高人。

“你知道此经?!”

江芷微等人看向了孟奇,小和尚总是知道一些奇奇怪怪的隐秘,也许从哪里听过这本经书。

“《黄庭经》有三卷,分别为《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黄庭中景玉经》。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谕,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内象谕,即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

“《内景经》又名《太上琴心文》、《东华玉篇》、《大帝金书》。有三部八景二十四神之说,认为人体各部位都有神灵居住。三部八景二十四神,是指将人身分为上元宫、中元宫、下元宫三部分,每部分的元宫都有八景神镇守,即上部八景神镇在人身上元宫中,中部八景神镇在人身中元宫中,下碚八景神镇在下元宫中。”

孟奇伸手打开了《内景经》,空无一字,洁白一片,众人为之一愣,忍不住将目光看向了江芷微。

“无字之书?!”

江芷微也是愣神,她没有想到那位老者居然给了自己一卷无字经书,伸手拿过此经,异变突生,清光闪耀,虚空中浮现出无数符箓咒文,融入了江芷微的眉心,让众人反应不及。

江芷微双眸紧闭,周身泛清光,体内隐隐有道音传出,玄妙深奥,让人沉醉。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崿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居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肝气郁勃清且长,罗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专内不倾,上合三焦下玉浆。玄液云行去臭香,治荡发齿炼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喉咙神明通。坐侍华盖游贵京,飘飘三清席清冻,五色云气纷青葱,闭目内眄自相望,使诸心神还自崇,七玄英华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年犹可还,过此守道诚甚难,唯待九转八琼丹,要复精思存七元,日月之华救老残,肝气周流终无端。”

江芷微内景之中,响起了浩大天音,正是藏室老者之音,金花乱坠,地涌金莲,无数清灵之气汇聚,化为诸神,盘踞九天之上,威严神圣,整个内天地充斥无量紫气,至尊至贵,至高至上。

外界,孟奇等人神色紧张的注视着江芷微,见她呼吸之间,鼻窍之中有清气吞吐游动,无尽天地灵气汇聚,霞光万道,瑞彩千条,融入了江芷微的体内,更有功德之气,道德之气,圣德之气,福德之气,阴德之气融入体内,仙肌玉骨,清灵无瑕。(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