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五十二章 算无遗策许子圣,七步成诗许新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五十二章 算无遗策许子圣,七步成诗许新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兵部侍郎秦元道此时才回过神来,拼命挣扎,只是他不过是个文弱书生,哪里是膀大腰圆的御林军侍卫对手,根本无法挣脱,只能大声呼喊,声音凄厉,让人心惊。

“陛下,不知发生了何事,竟然惹得龙颜大怒?”

大理寺卿急了,连忙站出来,兵部侍郎可是他们一党的核心人物,怎么会无缘无故被拿下了,还要交由三司会审。

“秦元道好大的胆子,居然敢侵吞三成军饷,涉及数十万两白银,死不足惜!”

元景帝合上了陛案之上的奏折,上面记载了一笔笔银钱的去向,十分清晰,即使是不精通账目的他也可以看得明白。

许子圣冷笑一声,兵部侍郎贪污军饷的事情做的很是完美,也找了精通账目之人进行了修改,但是却瞒不过他,他只不过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就将其理清楚了,这下足以让他彻底翻不了身了。

许子圣没有替许新年说话,而是选择了围魏救赵,将兵部侍郎直接干掉了,剩下的左都御史就看许七安那边的了。

沉默片刻,左都御史袁雄不愿节外生枝,再次开口说道。

“陛下,曹国公此言,其心可诛!若是因为许新年是云鹿书院学子,便从轻处置,国子监学会作何感想?天下读书人作何感想?”

“当年文祖皇帝设立国子监,将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扫出朝堂,为什么?就是因为云鹿书院的读书人目无君上,以文乱法。

“程亚圣在云鹿书院立碑刻文:仗义死节报君恩,流芳百世万古名。就是要告诉后世之人,如何忠君爱国,诸位难道要让当年文祖皇帝的无奈重演吗?”

大理寺卿听到这话,嘴角微微勾起,这是王炸,涉及到了国子监和云鹿书院之间的争斗,是道统之间的争斗,朝堂上的诸位大臣必然不会支持云鹿书院,因为他们都是出身国子监。如果敢为许新年说话,就得考虑自身的立场,考虑会不会因为此背离朝堂,背离众臣。

“哼!”

这时,一道饱含滔天怒火的冷哼声,在殿内响起,众人循声侧头,竟是近年来透明人誉王,这位穿暗黄盘龙服的亲王跨步而出,脸色铁青,他的两鬓霜白,眼角鱼尾纹深刻,显得无比苍老。

见到誉王出列,方才还感慨激昂的左都御史袁雄,心里徒然一沉,感到不妙。

“往前推两百年,本王从未听说过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有做出暗害郡主之事。这就是你们国子监读书人所谓的忠君爱国?”

誉王脸上满是怒容,毫不客气的对着左都御史大骂。

“虚伪!”

“陛下,科举舞弊案真相如何,臣弟并不在乎。臣弟只是觉得,刑部众官尸位素餐,昏聩无能。他们若是会办案,我可怜的平阳又怎会喊冤而死,若非打更人银锣许七安彻查此案,恐怕今日依然不能沉冤得雪。科举舞弊案事关重大,希望陛下能重审此案,由三司会审联合打更人一同审理。”

元景帝皱了皱眉,面色迟疑,看向了众位文武百官。

誉王是懂得示弱的,立刻放声痛哭,泪水横流,让元景帝露出不忍之色。

“陛下,我那可怜的平阳!”

“无耻!!

大理寺卿,左都御史等人脸色大变,平阳郡主案是文官和元景帝之间的一根刺。左都御史告诉元景帝,云鹿书院的读书人无法驾驭。誉王这时告诉元景帝,国子监的读书人同样有谋害宗室之心,并且会付诸行动。

魏渊心里暗笑,许七安能求誉王相助,在他预料之中,但曹国公为何临阵倒戈,他心里也有大致的猜测。

许宁宴虽不擅长党争,但悟性极高,看待局势一针见血,这时曹国公和其余勋贵纷纷附和,隐隐与文官形成对抗之势。

王首辅冷眼旁观,内心却颇为诧异,眼下勋贵与文臣对抗的局面是他都没有想到的。曹国公和誉王不是一路人,而这两者与魏渊也不是一路人,但双方联手却是不争的事实,是谁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

“曹国公,武勋集团,誉王,难不成是他!”

首辅王文贞心里闪过一个猜测,他脸色微微一顿,继而恢复如常。

形势急转而下,左都御史等人心头一凛。此案若是重审,打更人衙门也来掺和一脚,那一切谋划将尽数落空,最终会形成多方扯皮,僵持的局面。

王文贞眉头微皱,从他的立场,此案谁胜谁负都不关心。一来魏渊没有下场,二来许新年无法代表整个云鹿书院,真要看不顺眼,回头找个理由打发到犄角旮旯便是了!

“只是此案已经不是简单的科场舞弊案了,而是武勋集团与文官集团的对抗,许子圣这位新晋内阁大学士出手了,对他的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他必须压下去,不然首辅的位置他坐不长久了!”

“陛下,臣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迅速了结此案。”

“东阁大学士赵庭芳有没有泄题,只需试一试许新年就行。陛下可传唤他入殿,由您亲自出题考校,让他当着诸公的面作诗。那首《行路难》是否为他人代笔,一试便知。至于经义策论,殿试在即,许新年是否有真才实学,陛下看过文章后,亲自定夺。若真是个草包,说明泄题是真,舞弊是真,严惩不贷。”

王文贞这是在偷换概念,许新年即使作不出诗来,也不代表他科场舞弊。

元景帝这位执掌朝政数十年的帝王,自然知道其中的区别,深深的看了一眼王文贞,还是点头了。

“此言有理,便依爱卿所言。”

许子圣眸子里闪过一抹精光,元景帝和王文贞的反应实在是有趣,看来是不愿意他势力膨胀啊,想要压一压他的锋芒。

“不过,许七安能够帮许新年押中考题,我没有道理做不到,怎么可能算不到这一步!”

“枉费心机,竹篮打水一场空!”

许子圣面色如常,没有丝毫的动容,誉王看了一眼许子圣,见他不为所动,有些担心,连忙说道。

“陛下,此法过于轻率了,诗词佳作,岂是等闲人能信手拈来?”

曹国公等武将也纷纷附和,反对如此做。

“考场之上,时间同样有限,这位许会元既能作一首,为何不能做第二首?”

“誉王此言差矣,许新年能作出传世佳作,说明极擅诗词之道。等他再作一首,两相对比,自然就明明白白。”

“陛下,此法甚妙!”

六部给事中就是搅屎棍子,纷纷开口对誉王进行反驳,赞同首辅王文贞的提议。

“朕主意已定,誉王不必多言了!”

元景帝一摆手制止了誉王的反驳,表情十分严肃的说道。

一炷香左右,许新年身穿囚服,缓穿过铺设猩红地毯的通道,穿过两边的群臣,来到元景帝面前。

“这就是金銮殿!”

许新年心中无比激动,十年寒窗,为的就是踏上金銮殿,位列朝堂之上。

“许新年见过陛下!”

元景帝打量着俊美清秀的许新年,倒是多了几分好感,暗暗想道。

“许新年和许七安真是堂兄弟吗,长相差距也太大了,让人看着舒服!”

元景帝收回了目光,恢复了帝王威严,十分严肃的向许新年问道。

“朕问你,东阁大学士可有收受贿赂泄题给你?”

“陛下,学生冤枉,不曾舞弊!”

许新年一脸的委屈,跪倒在地,大声呼喊道。

“朕给你一个机会,若想自证清白,便在这金銮殿内赋诗一首,由朕亲自出题,许新年,你可敢?”

许新年闻言脸色微变,心中暗暗吃惊,大哥当日探视的时候,让自己背了一首诗,说是许大学是让他提前准备的,难不成早就料到了这一步,这怎么可能?

许新年的表情脸色变化,都被众臣看在眼里,被元景帝看在眼里,他们都以为许新年是心虚了。

许新年吞了下口水,手脚微微颤抖,震惊莫名的说道。

“请陛下出题!”

“仗义死节报君恩,流芳百世万古名,这是程亚圣当年立在云鹿书院的一句话,你作为云鹿书院的学子,定是印象深刻,今日便以忠君报国为题,赋诗一首,朕给你一炷香的时间。”

“居然真的是爱国诗!”

许新年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元景帝,难不成陛下和许大学士早就商量好了,这才是真正的泄题吧!不然为何会如此巧合,正好是爱国诗!

元景帝面无表情的看着许新年,每一个帝王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这是他们在皇子时期练就的技能。

“他似乎被惊呆了,看来是真的不会作诗!”

誉王同样以为许新年被吓到了,咳嗽一声,就想要为其求情,沉声道。

“陛下!”

“誉王,许新年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你可别打扰到他作诗!”

左都御史神色一凛,踏前一步,阻拦住了誉王,神色中满是得意。

许新年这才反应过来,想起当日佛门斗法时,自己的大哥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做派,心中一动,迈出一步,让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将目光投向了他。

“原来这就是万众瞩目的感觉,真好!”

许新年在众人诧异的目光注视下,再次迈出一步,神色从容不迫,脚步坚定沉稳,让人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陛下,学生不需要一炷香的时间,我大哥乃是大奉诗魁,我虽不及他,但也可以七步成诗!”

就在许新年说话的功夫,他又迈出了五步,转身看向众位大臣,神色肃穆。

“七步成诗?!”

所有人都吃惊的看向了许新年,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许新年居然如此有信心,不会是装腔作势吧!

“而且他已经走了七步!”

就在此时,许新年负手而立,微微仰起头颅,脸上满是肃穆,透着让人敬仰的气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众位文官眉头微皱,眼眸之中露出几分震惊之色,此诗确实不错,让人感到惊艳。

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卿对视一眼,脸色难看,连忙踏出一步,同时开口说道。

“此诗固然不错,但与忠君何干?你写的不过是沙场戎马,堂堂会元,竟连诗题都无法契合,这不是舞弊是什么?”

许新年充耳不闻,霍然转身,对着元景帝低头作揖,声音愈发高亢,响彻殿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许新年是懂得人前显圣,显然是受到了许七安耳濡目染,不放过任何一个出风头的机会,这最后一句诗一出口,顿时金銮殿上鸦雀无声,尽皆呆立。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元景帝悠然回味,继而露出笑容,龙颜大悦,那语气和神态,任谁都能看出,他心情极佳。

“好诗,好诗。不愧是会元,不愧是能写出《行路难》的才子。”

“许会元诗才不输兄长,《行路难》自是你所作,不曾舞弊,朕准你进入翰林院。”

翰林院又称储相之所,只有进入了翰林院才能有进内阁的资格,是当朝一等一的清贵。

许新年心中雀跃,躬身行礼,朗声高呼。

“陛下圣明!”

“朕乏了,退朝。”

元景帝揉了揉眉心,看了一场大戏,他兴致已尽,起身离开了金銮殿。

至此,科场舞弊案算是结束了,已经盖棺定论,诸位臣工脸色怪异,没想到此案竟以这样的结局告终。

偷鸡不成蚀把米,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脸色极为难看,按照惯例,许新年作为云鹿书院的学生,是不可能进入翰林院,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被分配到青州,在紫阳居士杨恭的地盘做官,这辈子都不要想进入朝堂中枢。

六科给事中,以及其余三品大员,心里都是一阵失望和不满。这种不满,在听到元景帝承诺让许新年进翰林院后,几乎达到巅峰。

一个云鹿书院的学子,有何资格进翰林院。国子监创立两百年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殿内诸公,以及殿外群臣,怀着复杂的心情散去,他们穿过大广场时,看见了一位拄刀而立的银锣。面朝午门,面朝群臣。

首辅王文贞停下了脚步,眉头紧皱,看着许七安,不知他要做什么,难不成还敢和他们动手不成,即使是魏渊也没有这个胆量。

许子圣却是脚步不停,悠然自得的继续前行,身形超越了王文贞,经过了许七安的身旁,一路向前走去,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许七安并未阻拦,等到许子圣走远了,这才有所动作,目光缓缓扫过所有人,突然一声冷笑,气沉丹田,缓缓道。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呸!”

许七安狠狠啐了一口吐沫,提着刀,缓步离去,他来这里就是为了骂这一句,恶心一下诸位文官大臣。

午门内外一片死寂,数百名官员宛如集体失声,耳边回荡着这句讽刺意味极重的诗。只有读书人才能真切的听懂这句诗里夹带的讽刺,是何其的尖锐!

读书人不怕被骂,也不怕吵架,甚至有将吵架视作论道,沾沾自喜。地位低的人喜欢找地位高的人吵架。

盛名已久的,喜欢找同级别的吵架,甚至喜欢找皇帝吵架。一旦皇帝气急败坏,他们反而会更来劲,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其中翘楚就是六部给事中。

但是读书人也有在意的东西,名声!生前身后名,这是他们的至高追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此乃诛心之言,没有任何读书人能忍受这句诗词的嘲讽,太恶意了。

“狂徒,竖子,粗鲁匹夫!竟敢如此欺辱我等!诸位大人,是可忍孰不可忍,速速发兵斩了这狗贼。”

左都御史袁雄气急败坏,他的一切谋划落空,心情本就陷入低谷,整个人犹如火药桶,这个时候,许七安刻意等在午门踩一脚的行为,让他气的心肝剧痛。他觉得,许七安这句诗就是在嘲讽自己,要将自己钉在耻辱柱上。

可惜大内侍卫只听从元景帝的命令,就连公主和皇子都无权调动。

内阁首辅王文贞深吸一口气,目光从许子圣远去的背影上收回,嘴角微微抽动,看向了身后的魏渊,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魏公真是培养了一个得力的下属!”

王文贞本来就因为今日没有压下许子圣的风头,而心中不悦,本来城府极深的他还能不显露自己的情绪,每想到被许七安堵住骂了,也忍不住有些生气,可见这句诗的杀伤力。

此时,众官员纷纷气急败坏的看向魏渊,以眼神质问他。

魏渊这才回过神来,神态自若,不紧不慢的反问道。

“诸位这是作甚,莫非想要对号入座?!”

众官员闻言,神色一滞,目光纷纷收回,被魏渊轻飘飘的一句话反将了一军。

“那今日这事,史书上该如何写?”

一位年轻的翰林院侍讲,注视着诸位大臣,右手提笔,左手有一本书卷,沉声问道。

话音未落,诸位大臣纷纷转过头来,目光幽幽的看向他,像是在说,你读书读傻了吧!

翰林院侍讲这才回国未来,缩了缩脑袋,从心的说道。

“此等小事,不足以载入史册。”

寝宫,手里握着道经的元景帝,沉默的听完了老太监的禀告,知晓了午门发生的事情。

“好胆色!”

元景帝哈哈大笑,一脸戏谑表情,朗声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