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二十一章 海棠诗会,湘云夺魁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二十一章 海棠诗会,湘云夺魁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迎春性格懦弱沉默,百般隐忍,正好可以趁机锻炼一下,改改她那冷漠的性子。

探春倒是无需磨砺,机敏聪慧,果敢勇毅,更胜男儿,只是因为一直被王夫人压着,所以谨小慎微,收敛锋芒。

惜春年纪还小,性格孤僻,也需要好好磨练,改改性子,不然好好的一个女儿出了家,多可怜。

贾政闻言还是有些迟疑,不知是否该同意这事,毕竟荣国府上下也有几百口人,事多人杂,不是那么好管理的。

贾昶看着犹豫不决的贾政,叹了一口气,神色一正,对贾政说道。

“老爷还有一件事,我忘了向你说了!”

贾政闻言一愣,目光停在了贾昶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好奇之色,问道。

“什么事?”

“前段时间,我向陛下求了个恩情,大姐姐就要被放出宫来了!”

贾政闻言一惊,当初送元春进宫也是迫不得已,使了很多银子,就是为了避免家族衰落,保住这泼天的富贵荣华。

如今,贾昶封侯拜将,倒是无需再谋划此事,元春在宫中苦熬多年,每日提心吊胆,谨小慎微,生怕行差踏错,第二天就成了宫中的一具尸体,这样的日子足以将人逼疯。

“老爷不会怨我自作主张吧?”

“虽然我少年封侯拜将,陛下对我十分看重,但是也更加忌惮我,绝对不会让元春大姐姐成为妃嫔的,不然陛下就要寝食难安了!”

“如此一来,大姐姐在宫中苦熬也就没有了意义!”

“我一提出此事,陛下就欣然应允,显然心中早有想法,陛下还算厚道,封了大姐姐一个静娴郡主,只等出宫之后,旨意就会颁下来了。”

贾政听到这里,吐出了一口浊气,神色复杂,五味杂陈,不知该说些什么。

“大姐姐出宫回府,也可以带着几位姐妹一起管家,应该不成问题!”

贾政听到这话,觉得有理,也就采纳了这个建议,暂且将事情定了下来,府中暂且由三春一同管家。

“还有一事,大姐姐获封静娴郡主,府中怕是要建个别院,不然怕是怠慢了大姐姐的郡主身份,这事也需要找宁国府商量一下。”

“我看过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的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足可以可以盖造郡主别院了!”

贾昶想到原著之中的大观园,顺势提出了此事,这也是朝廷的规制礼仪,不可怠慢。

贾政倒是没有反对此事,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

“这事好办,两府已经多年不曾大动土木了,我去找东府商量,珍儿不会不同意的!”

事情商量好了,贾昶也不再久待,离开了荣国府,回到了武安侯府。

次日,贾政宣布由三春暂时管家,一时间激起万重浪,一片哗然,即使是三春本人也是惊讶无比。

贾政不管这些,他还有事情要做,去往了宁国府,和贾珍商量了郡主别院的建造事宜,将事情定了下来。

贾赦、贾政,贾珍,合同老管事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别院殿宇,一面参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

原本宁荣二府,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也是私地,并非官道,故而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倒也不需要麻烦再引活水。

其中山石树木虽不适合,但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来就行。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这其中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筹画起造。

贾政不惯于俗务,只凭贾赦、贾珍、贾琏、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等几人安插摆布。凡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一应点景之事,又有山子野制度。下朝闲暇,不过各处看望看望,最要紧处和贾赦等商议商议便罢了。

贾赦只在家高卧,有芥豆之事,贾珍等或自去回明,或写略节;或有话说,便传呼贾琏、赖大等来领命。贾蓉单管打造金银器皿。贾蔷起身往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贾珍、赖大等又点人丁,开册籍,监工等事,一笔不能写到,不过是喧阗热闹非常而已。

不过几月功夫,别院就已经建好了,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往前一望,见白石峻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别院之中,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之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或清堂,或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真是万千景象,富丽堂皇。

大观园建成,宁荣两府也是时常进去游玩观赏,这日荣国府姐妹组了诗会,邀请了贾昶和小如意,正好这几日贾昶无事,也就应了下来。

林黛玉,薛宝钗,探春,贾宝玉,还有一位圆脸爱笑的姑娘,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看着有几分淘气,这人正是史湘云,她是这几天才来到荣国府暂住的。

史湘云父母在她还是襁褓时就已经亡故,由叔叔婶婶养育。她是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由于史家经济拮据,也没有过上贵族小姐的生活;但她生性豁达乐观,恣意潇洒,倒是让贾昶十分喜爱。

众人聚在一起,以海棠为题目,以一炷香时间为准,赋诗一首,贾昶以自己是武将为由,不曾参加,只是在一旁做个裁判。

至于小如意,这丫头蠢笨,贾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也只是教会了她读书认字,想要作诗,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嚷嚷着也要做个裁判。

探春才思敏捷,只是短短片刻功夫,就写出了一首诗,交给了贾昶这个裁判。又过了片刻,薛宝钗也写好了诗,陆陆续续,众人都写好了诗词,只有林黛玉和史湘云还差了一些,直到香快燃尽了,这才交上自己写的诗。

众人围坐一团,由贾昶将众人所写的诗念诵,大家评选诗魁,贾昶按照顺序,先念起了探春所写的海棠诗,声音清朗悦耳,如同山间溪泉,清澈澄净,引人入胜。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大家听后,纷纷赞了几句,贾昶又将薛宝钗所写的诗念了起来,小如意坐在一旁,嘴里不停,明亮亮的眼睛盯着众人,透着好奇,她也听不出好坏,只是看热闹,他人夸赞,她也跟着夸赞,别人鼓掌,她也跟着鼓掌,主打就是一个烘托气氛,十分尽责。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探春才思敏捷,作诗极快,但是诗写得却不及薛宝钗含蓄浑厚。

众人又是一阵赞叹,小如意主打一个陪伴,将手中的糕点全部塞进了嘴里,鼓鼓囊囊,小手啪啪拍起,气氛顿时浓烈了许多。

贾昶瞥了一眼滥竽充数的小如意,这丫头连忙露出了谄媚讨好的笑容,贾昶叹了一口气,谁让是自己养大的蠢丫头,再差劲也要包容,收回目光,开始念起了贾宝玉的海棠诗。

贾宝玉不是蠢笨之人,记性超群,一目十行,聪慧无比,灵性十足,只是可惜没有用在正途之上,讨厌仕途经济,富贵闲人一个,对诗词歌赋倒是十分精通。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难怪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玲珑心思,贾宝玉才情居然不及探春,薛宝钗二人,所写的海棠诗不及二人意境高洁。

贾宝玉倒是不在乎这一点,只是满含期待之色的看向了林黛玉想,想要欣赏林妹妹的佳作。

贾昶将贾宝玉的诗放到一旁,看向了手中的纸张,一副簪花小楷,字体娟秀,清秀灵动,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好字!”

贾昶低声赞了一句,让林黛玉眉眼含笑,低头不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艳丽娇羞。

贾昶目光看向了林黛玉所写的海棠诗,不由暗暗点头,清朗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回荡,清晰有力。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表明了林黛玉鄙弃污浊世俗的孤傲品性,孤独寂寞的感伤情绪,以及才华横溢的诗情。

贾昶抬头看了林黛玉一眼,笑着评价道。

“你们四人之中,此诗最是风流别致!”

众人点头赞同,林黛玉确实是九窍玲珑心,比别人多了几分灵动,让人叹服。

林黛玉听到贾昶夸赞,心中莫名欢喜,秀美清冷的脸上笑容明媚,哪里还有往日的自怨自艾,孤芳自赏。

“昶弟弟谬赞了,还有湘云的诗没念呢,说不定她做的海棠诗更胜一筹!”

林黛玉虽是如此说,但是心中却不这样认为,有信心托夺得此次诗魁。

贾昶如同一根木头,点头表示赞同,史湘云才情不容小觑,此时言胜负为时太早了。

贾宝玉懂得女儿心思,连忙说道。

“我却认为无须再比了,此诗就是第一!”

这话一出,众人大笑,纷纷打趣的看向了林黛玉和贾宝玉,贾宝玉脸皮极厚,洋洋得意,没有任何的羞赧。

林黛玉却是看向了贾昶,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莫名在乎贾昶的感受,似乎是怕贾昶误会,开口说道。

“是不是第一,不是你说得算的,还是要以裁判评价为准!”

贾昶目光扫了一眼林黛玉,默然不语,将手中海棠诗放到一旁,再次拿起了史湘云的诗来,放眼望去,不由一愣,此诗竟是比林黛玉的诗更胜一筹,全诗透着一股自傲、满足和感恩,这也是史湘云的性格,给点阳光就灿烂!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清朗的声音再次响起,声音中透着洒脱自我,让人心情莫名开朗。

“好诗!”

贾昶目光看向了这个爱笑的姑娘,十分赞赏的说道。

“此诗比薛姐姐的海棠诗更灵动,比林姐姐的海棠诗更豪迈旷达,当为此次诗魁!”

林黛玉错愕的看向了贾昶,没想到打脸来得这般快,史湘云居然的诗居然被评为了第一。

林黛玉心中闷闷不乐,不是因为史湘云得了此次诗魁,她细细品味此诗,也觉得确实比自己更胜一筹,自愧不如。但是她心中就是不太高兴,因为贾昶的一视同仁,公正公平。

若是贾宝玉做裁判,哪怕是史湘云的海棠诗更胜一筹,他也一定会认为林黛玉的诗才是第一,但是放在贾昶这儿,却是不同。

贾昶自然不知道林黛玉女儿家的心思,对着众人说道。

“这次诗会,史姐姐当为第一,伱等可服气?”

众人纷纷点头,只有贾宝玉摇头,嘴里嘟囔着。

“我还是觉得林妹妹的诗写的最好!”

这话让林黛玉有些羞恼,转头不去看贾宝玉,躲避着他的注视。

此时,小如意已经是吃饱喝足了,起哄道。

“我也觉得林姑娘的诗写的最好!”

贾昶转头看了一眼小如意,狠狠瞪了她一眼,说道。

“你懂诗词吗?就乱说话!”

小如意却是一点都不畏惧贾昶,凑到了林黛玉的身边,一把抱住了她的胳膊,小脑袋蹭了蹭,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将脑袋搭在了林黛玉的肩膀上,笑嘻嘻的说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我就是喜欢林姑娘,我就说她的诗最好!”

林黛玉听到这话,终于笑了起来,修长白皙的素手摸了摸小如意的脑袋,白了一眼贾昶,得意的说道。

“小如意也是旁观的裁判,她支持我,一比一平!”

说罢,林黛玉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觉得自己幼稚,又转头对着史湘云说道。

“史妹妹诗魁之名,当之无愧,我自叹不如!”

经过小如意的插科打诨,林黛玉心情莫名好了起来,没有了小性子,笑得极为明媚,如那白莲花一般圣洁。

探春听到林黛玉如此说,打趣道。

“今日太阳也没打西边升起,倒是稀奇了,林姐姐居然也肯认输!”

探春已经管了几个月荣国府,性格开朗了许多,不再如以往那般小心翼翼,活泼机敏更胜往日。

“那也比不得三妹妹,如今掌管着偌大的荣国府,说话声音都不一样,比往日高了许多!”

林黛玉是个好胜的性子,不愿吃亏,也打趣起了探春。

说到这里,探春感激的看向了贾昶,当日若不是贾昶提议,探春作为庶女,哪里有管家的机会,这段时间她虽然劳累,每日都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但却学到了许多东西,明白了如何管理家中事物,这对她日后有着极大的好处。

不仅是探春,迎春,惜春这几个月也是成长了许多,经过事情的磨炼,性格变得开朗活泛了,不再如往常那般孤僻懦弱,有了国公府姑娘的气派。

史湘云得了诗魁,也是十分高兴,说道。

“明日我做东道,再开一个诗会如何?”

“那自然是好,我等定会赴约!”

众姐妹欣然说道,脸上满是笑容,这等无忧无虑的日子最是让人向往。

贾昶知道史湘云手中拮据,第二天一早,就命人送来新鲜的螃蟹,几坛好酒,各色瓜果蜜饯。

史湘云回去之后,这才想起没有银钱置办东西,又不好向荣国府张口,一筹莫展,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贾昶就命人送来东西,实在是心思缜密,面面俱到,让她感激莫名。

这次史湘云出了题目,就以咏菊为题,贾昶依旧作为裁判,旁边跟着个混饭的小如意。

贾昶认为菊花诗前人作的太多了,有些俗套,便提议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不误,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好。

史湘云也是点头,举双手赞同,开口说道。

“这个主意好,只是不知用哪个虚字才好?昶弟弟你可有主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