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二十一章 仁宗十问

我在诸天有角色 第二十一章 仁宗十问

簡繁轉換
作者:太素先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4-12-19 21:22:4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燕云十六州是指的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因当时的燕地有称为幽州,故又称为幽云十六州。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掀起了华夏几百年的苦难开始,让华夏儿女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抬不起头来,备受其辱,只能每年以岁币求取和平共处,让无数的英雄豪杰都倍感气愤。

李湛越想越气,将酒壶端起,直接将酒水倒向了口中,知道酒水倒尽,这才放下了酒壶,起身离开了樊楼,回到了盛府,拿起自己的镔铁大枪,狠狠发泄了半宿,留下了一片的狼藉,这才看看气顺,回去歇息。

省试放榜的时间总算在众多举子们的期待下到来了,一大早,周管事就独自去了贡院外等候,而李湛则是依然读书练武,好像丝毫不在意一般,只有李湛自己清楚,自己只要完成殿试,必然要想办法去北方边境走一遭,虽然他是文官,但是好在本朝的文官地位崇高,因为执政方略为重文抑武,武将备受打压,所以本朝出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那就是文官带兵打仗,这一点在很多文人身上都出现过,比如寇准、陆游、范仲淹、辛弃疾,他们都曾带兵打仗,击退过北方政权。

巳时,周管事终于回到了盛府,一脸喜色小跑着向李湛的书房逼近,还未进入房间,就大声嚷嚷了起来。

“湛少爷,中了!中了!您中了会元啊!”

李湛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推开了放门,走了出来,看着一脸喜意的周管事,对着他点点头,一脸淡定的说道。

“辛苦你了,周管事,这是赏你的!”

李湛自荷包中掏出了几两碎银子直接赏给了周管事,他是个穷书生,每月也只有几两的月钱,还是盛老太太出的,所以他并未有多少钱。

周管事连忙道谢将碎银子收了起来,这是喜气,自然不用推辞,只是对李湛如此冷淡的反应有些奇怪,要知道当年主君省试高中,可是激动的连续摔了三个跟头,才站稳了,哪里像这位奇怪的表少爷,丝毫没有喜色,平淡如水。

李湛心中当然有喜悦,只是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参见科举了,状元郎都当过,自然没有了以往的那股单纯的喜悦和激动,只是认为理所当然。

既然已经高中会元,李湛自然就只剩下了殿试一关了,不过他作为会元,最差也会荣登二甲前列,所以倒也不需要担心了,最多就是名次的差别罢了。

宋朝的皇宫和盛唐不同,少了一些大气磅礴,多了些秀气精致,也算是各有千秋,新科的贡士们一直排开走在皇宫的大道上,身边跟着一列禁卫军,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言声。

李湛作为本科的会元,自然走在派头,昂首挺胸,一点没有身后之人的畏惧和胆寒,脚步坚定,一往无前,向着北宋朝的最高的权力中心走去,即将见到这个时代的主导者。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掌舵人,更是国策的制定者,是日后李湛的顶头上司,自然需要仔细观察一番。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高官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经过这番改革,而皇帝便可以总揽大权。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

此时的文官之首,主持朝政的是韩大相公,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

韩琦为天圣五年进士。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当时,边疆传颂一首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身经历和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抵御西夏、庆历新政等。在仕途上,韩琦曾有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辉煌时期,也有被贬在外前后长达十几年的地方任职生涯。但无论在朝中贵为宰相,还是任职在外,韩琦始终替朝廷着想,忠心报国。在他的仕途生涯中,无论在朝中为相,或在地方任职,都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

熙宁八年六月,韩琦去世,享年68岁。宋神宗为他御撰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

李湛心里念叨着韩琦的一生功绩,如果不出预料,这位韩大相公是未来两朝的顶梁柱,是他注定要打交道的人。

等到众人参拜了官家后,官家当场宣布了考题,

殿试题目共十道:

一问:戊不学孙吴,丁诘之,曰顾方略如何尔。

二问:丙为令长,无治声,丁言其非百里才。壬曰君子不器,岂以小大为异哉。

三问:私有甲弩,乃首云止槊一张,重轻不同,若为科处。

四问:丁出见癸缧系于路,解左骖赎之,归不谢而入,癸请绝。

五问:甲与乙隔水将战,有司请逮其未半济而击之,甲曰不可。及阵,甲大败,或让之,甲不服。

六问:应受复除而不给,不应受而给者,及其小徭役者,各当何罪?

七问:乙用牛衅钟,牵引过堂下,甲见其觳觫,以羊易之。或谓之曰:见牛不见羊。

八问:官物有印封,不请所由官司,而主典擅开者,合当何罪?

九问:庚请复乡饮酒之礼,辛曰古礼不相沿袭。庚曰澄源则流清。

十问:死罪囚,家无周亲,上请,敕许充侍。若逢恩赦,合免死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